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阿弥陀经25

净界法师 十念生 2019-04-14

  第三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六十六页:

  问答破疑二

  本经讲净土法门以后,释迦牟尼佛引出了「六方的恒河沙数诸佛」来赞叹净土法门。这段经文讲完了以后,我们就会有一些疑惑,既然有疑惑,就应该破除。看第一个疑惑:

  偏赞叹西方疑

  我们在看完这部经,我们一般人就会有一种疑惑说:

  ┌问:诸方必有净土,何偏赞西方?

  既然十方的诸佛都创造了他的「净土」,都非常的庄严,为什么十方诸佛他们会共同的去赞叹西方净土呢?这是什么理由呢?蕅益大师他有一个简单的回答:

  ┤

  └答:此亦非善问,假使赞阿?佛国,汝又疑偏东方,

  展转戏论。

  我们看蕅益大师他这个回答方式,跟禅宗很像。你问禅宗的祖师一个问题,他一开始一定不会回答你,先呵责你,先把你心中的妄想先停下来,后面再解释道理给你听。蕅益大师也是这个意思,其实他后面有解释。但是他第一个他不马上回答你。因为你依止意识分别心,你怎么讲,他不能够承当的,所以他一开使先破斥你:「此亦非善问」,呵责你:你提这个问题啊不是善问。因为如果十方诸佛「赞」叹「阿?佛国」,你又怀「疑东方」了,这是你心中的分别心「戏论」,先呵责你这个妄想心。以下蕅益大师就正式回答为什么赞叹西方的理由。看第二个:

  遍缘法界疑二

  问

  问:何不遍缘法界?

  为什么不「遍缘」一切诸佛的「法界」呢?我们要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佛的每一个名号,都诠释一个广大的功德,我们应该普遍的念「阿众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我们每一天都念不同佛的名号,广泛的跟十方诸佛结缘嘛!应该这样子嘛!为什么不遍缘一切的法界呢?蕅益大师这以下就心平气和合的回答这个问题。这当中,他「约事」跟「约理」。从事相、从因缘上回答,这当中有三层的意思:

  答二

  约事答

  ┌令初机易标心故

  │

  ┌有三义┼阿弥本愿胜故

  │   │

  │   └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

  答┤

  对于一个「初机」的业障凡夫来说,他内心当中有各式各样的烦恼障、业障、报障,这种心思散乱的情况之下,你告诉他一尊佛,他容易达到专一,「易标心故」,就是能够专注一个境界。我们知道:一个法门要能够成就广大的功德,一定是在三昧的境界,不是在散乱心。而成就三昧,一定要心一境性。所以站在容易成就三昧的角度、容易成就一心不乱的角度,所以只要攀缘一尊佛就可以了,这是第一个理由。既然攀缘一尊佛,十方诸佛为什么选择阿弥陀佛呢?「阿弥本愿胜故」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当中,他有第十八愿的「临终接引」。所以在本经当中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件事情不可思议。十方诸佛的国土,门户都是开放的;但是要来,你自己凭本事过来,你自己内心当中,乘法身船,至涅槃岸。你内心当中要有船,你要有法身这种般若波罗蜜的力量啊,解脱你生死的业力。没有说:「阿众鞞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接引你到他的国土去」,没有这种事,你去还要佛来接你去,没有这种事。但是阿弥陀佛因地的时候,知道我们众生的确是有困难,有事实上的困难。比如说我很想到这个国土去,但是我去不得。阿弥陀佛慈悲,他就考虑到这一点了,这个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所以阿弥陀佛本愿的殊胜,我们看看古大德的解释,他的殊胜在第十八愿「临终接引,十念必生」,就是「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所以我们在研究《阿弥陀经》的时候,这段经文太重要了。没有这段经文,我们讲前面极乐世界再怎么样的好,我们完全没有关系,谁也去不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件事情,这个就不是所谓的易行道了。所以为什么在十方诸佛当中呢,要特别选出阿弥陀佛的法门出来赞叹呢?就是弥陀的「本愿」殊胜、他的本愿殊胜。其次,「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那当然啦,有愿就有缘。佛陀有这样的愿力,他摄受的角度就更开阔了。一个国土的标准越高、门槛越高,它摄受的缘就是有限;门槛越低,它的摄受──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当然这个缘就更开阔了、更为开阔了。他跟众生特别有缘。这是从义理上说。这个义理,蕅益大师在把它作一个详细的发挥。

  │  ┌佛度生┐  ┌难易┐

  │ ┌┤   ├其间┤  ├总在于缘─

  │ │└生受化┘  └浅深┘

  │ │

  │ │            ┌能令─欢喜信入

  │ │            │

  │ │  ┌缘之所在┐    ├能令─触动宿种

  └盖┤  ┤    ├种种教启┤

  │  └恩德弘深┘    ├能令─魔障难遮

  │            │

  │            └能令─体性开发

  「佛」陀「度」化众「生」,众「生」蒙「受」佛陀的教「化」,这当中有很多的差别,有「难、易、浅、深」的差别。说这个人遇到了释迦牟尼佛,佛陀对他没有讲什么话;这个人遇到阿弥陀佛,他跟阿弥陀佛沟通的管道非常好。就是说众生跟佛之间的互动,这当中我们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因缘。不是佛陀功德本身有问题,而是「缘」的问题。你跟这尊佛有缘,「缘之所在」,这件事就好办了,「恩德弘深」,他对你的「种种教启」,「能」够使「令」你「欢喜信入」,得到欢喜义,对这个法门的欢喜。「能」够使「令」你「触动宿种」,你无量无边的善根,他跟你讲几句话,你的善根就发动了,发菩提心了。「能」够使「令」你「魔障难遮」,你内心有各式各样的障碍,你跟他有缘,他讲几句话,诶,障碍消除了,破恶。「能令」你「体性开发」,你自性本具的光明开展出来,入理。

  佛在世的时候,我们看《阿含经》,阿罗汉到各地去游化,阿罗汉托完钵吃饱饭以后,他就入定。入定以后他会知道一些事情:哦,这个村庄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个人跟那个人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阿罗汉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还会继续的再入定观察:这个人跟我有没有缘?如果这个人跟我宿世有缘,阿罗汉会从定中出来,会采取行动来帮助他。如果阿罗汉发现这个人跟他没缘,阿罗汉他就不采取行动,因为他去也没用。你去跟他教诫,他也不能够欢喜信受、也不能够破除魔障。所以说这个众生跟佛菩萨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因缘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你看佛在世的时候,佛陀当初有一个很大的护法居士,就是须达长者,就是给孤独长者,后来献给佛陀祇树给孤独园的这个长者。这个长者他们家几乎全家都是信佛;但是长者有一个困扰,就是他有一个老管家(对他们家贡献很大的一个老管家),就是这个城东老母,这个人她不相信佛陀。须达长者在供养佛陀的时候,这个城东老母她有很多的意见。须达长者很困扰:我们大家在一起,应该要同见、同行才好。他就派了一个侍者去请佛陀来用餐,希望佛陀能够假藉用餐的因缘,来度化这个城东老母,佛陀对这件事情就默然答应了。这么一天佛陀就带了比丘、阿罗汉,来到须达长者的地方用餐。用完餐以后,佛陀就往城东老母的(当然这个城东老母她不出来,知道佛陀要来,就把门关起来,在房间里面。这个时候佛陀就远远的往城东老母的)房间走过去。城东老母看佛陀来,赶快跑出来,就往空旷的地方跑过去。佛陀从东边过来,这城东老母她头就朝西方;这个时候佛陀用神通力,在西方现前,她往南方;如是展转往北方,她就是不看佛;最后她看佛陀往北方来,她头就看上面;佛陀从上面下来,她二个手把眼睛遮住;佛陀用神通力把她的手变透明的。但是佛陀知道神通不能调伏一个人,佛陀这个只是示现给须达长者看。佛陀就下来,下来以后,佛陀就叫罗罗小沙弥去度化她。罗罗一去,城东老母一看:唉呀!这个小沙弥真是可爱啊!小沙弥跟她讲几句话:你应该归依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她一听到以后,马上归依三宝,受持三归五戒,从此以后做佛的弟子。我们会想:佛陀度化她,使用那么大的神通力,城东老母完全排斥。但是罗罗尊者,一个小沙弥阿罗汉,他就过去,他也没有讲什么话,也没有显什么神通,这个城东老母一看到罗罗,内心当中打从心里的欢喜,讲几句话她就接受了。

  所以「缘之所在,能令」众生「欢喜信入、触动宿种、魔障难遮、体性开发」。所以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本尊相应的时候,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你要考虑你跟这个本尊要有缘。你选择这个法门跟你没有缘,事倍功半、事倍功半。你看历代的丛林也是这样,禅宗的大德都是很实际的,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老师跟弟子二个一见面,那不浪废时间的。他跟你讲几句话就说:你的因缘不在这里,你这个人要到德山祖师那个地方。他一去果然开悟了。所以师长跟弟子之间、佛跟众生之间,我们不能够不面对的事实就是「因缘」。你跟他有缘,诶,他就容易教化。换句话说,我们在抉择十方诸佛净土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面对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就是:这个佛的国土要跟你有缘。这个地方再看阿弥陀佛国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  ┌本从法身┐

  └诸佛┤    ├固结缘种─

  └垂迹──┘

  ┌世─┐

  ┌若┤  ├悉不可思议┐

  │ └出世┘     │

  │          │  ┌万德钦承

  ─┤┌尊隆于教乘┐   ├所以┤

  ││     │   │  └群灵拱极

  │├举扬于海会┤   │

  └┤     ├───┘

  ├沁入于苦海┤

  │     │

  └慈契于寂光┘

  这个地方的「诸佛」,我看古德的注解,他明确的指出这个地方指的是阿弥陀佛,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的意思是指阿弥陀佛。看圆瑛法师的注解,这个地方指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期的应化身,是「本从法身垂迹」,从清净的法身「从法身垂迹」。这一期的应化身呢,「固结缘种」,佛陀为了成就这一期的教化,花了无量劫的时间,来成就跟众生的这个因缘,成就这个因缘可是不简单的。这一期的因缘呢,「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你看极乐世界,就着世间的有为果报,极乐世界者,好梦者也。阿弥陀佛他提供你一个长远的寿命,他给你一个长远的寿命让你受用,不用忧虑老病死的障碍;他提供你一个广大的依报国土,有宫殿可以住、有各式各样的七宝池、八功德水、有各式各样的天乐、华香、宝树等等,乃至衣食自然、神通自在:这个是讲到有为身心的安乐。其次,出世间的功德,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明确的指出极乐国土的二大殊胜点:第一个圆证三不退,你到那个地方有环境的摄持,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管你用不用功,你内心当中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前进,不可能后退。其次,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你很容易亲近这些大菩萨、你很容易亲近文殊、普贤这种大菩萨。当然亲近这些大菩萨,得到他们的教化。所以极乐世界这一期的因缘,「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不管世间的功德、出世间的功德悉不可思议。这个是讲他果地功德的不可思议。

  因地的修行呢?「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这个是讲法门的契理性。这净土法门它是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代时教当中,最为殊胜,「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这个「海会」是诸佛,诸佛海会。换句话说,这个法门不但得到释迦牟尼佛的肯定,也得到十方诸佛共同的弘扬、共同的肯定。看《法华经》的意思,我们成佛有无量无边的法门、无量无边的方便;但是一个法门要得到诸佛的肯定跟赞叹,这当中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法门必须是随顺真如佛性的、必须是一佛乘的,不能拐弯抹角的。这个法门一定是诸佛出世的本怀,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就是佛陀内心当中真实所要表达的。先不考虑众生的根机,佛陀这个法门是自性的流露,必须是称性所流露的法门。

  善导大师的开示当中讲出一句话说:「如来所以兴于世,唯说弥陀本愿海。」释迦牟尼佛之所以兴世,在这个人世间出世,释迦牟尼佛干什么要出世呢?「唯说弥陀本愿海」。弥陀本愿的法门,是释迦牟尼佛的出世本怀。善导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因为有些人不相信净土,佛陀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来开示提接:你不相信净土的话,那你去持五戒就好了、修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慢慢的靠自力法门。所以有些人说净土法门:唉呀,你这个人没办法,只好修净土。这是不对的。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于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善导大师提出一个理由说:你看华严会上,佛陀的根本*轮,在华严会上一生成佛,佛陀对这四十一位法身菩萨,告诉他们修十大愿王,以十大愿王的功德,导归极乐世界。所以事实上十方诸佛,他们在使令众生成佛方便的施设上,他们内心当中的一个真实心情,是要使令一切有情到阿弥陀佛国土去,急速的成佛。这是佛陀的真实心情。佛陀讲出这些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的法门,是佛陀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讲出来的,施设的方便,是这样子才对的。我们不能把根本跟枝末颠倒。换句话说,净土法门是佛的根本法门。有些人不相信,佛陀也就不能勉强,只好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这个净土法门,它之所以能够「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那是一个称性的法门、一佛乘的法门,就是它是成佛最快的法门,因为这个合乎佛的心情。佛陀出世的心情,是使令一切有情成佛,而这个净土法门是成佛最快的。这是讲到净土的一个契理性。

  其次讲到契机性,「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前面是讲法门的殊胜,这个是讲方便的广大。净土法门它在修行的方便,它有很多的抉择。你说我这个人业障深重,没关系,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就像本经一样。本经当中,佛陀没有讲出其它的修行方法,就讲一个法门──信、愿、持名,「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是非常容易的。不管是平时、不管是临终,这都是做得到的,就是说「沁入于苦海」,下至五逆、十恶的众生。净土法门要讲高的话,「慈契于寂光」,这高的也是有啊,要到净土去也是有高深的法门。你看《华严经》的十大愿王,这十大愿王不容易的啊!它每一个愿之所以称为「王」,比如礼敬诸佛,这个礼敬诸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一拜叫礼敬诸佛。它说什么叫做礼敬诸佛?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礼敬无有穷尽」,空间无障碍;「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时间无障碍。就是说你这种礼拜的心情,不管你在任何情况,你看到了怨家,怨家现前,这个空间,你跟这些障碍的空间现前了,你内心当中也是礼敬诸佛──礼敬未来的佛,你对他还是礼敬。而且这种礼敬,在时间上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念念相续,有一剎那的间断,那就不是十大愿王。乃至于普皆回向。所以说净土法门它在施设的方便,也是有很多的抉择:你可以忆念佛的名号,有些人喜欢复杂、广大,也可以,你要观想、观像,忆念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有如来有应供、正遍知……种种的功德;你也可以修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说,它摄受下根机的呢,「沁入于苦海」,有这个持名的方法;也有「慈契于寂光」,高深的方法。所以说「万德钦承,群灵拱极。」这个「万德」是一切的诸佛所共同的肯定、共同的弘传,也是一切的众生所共同欢喜的信受,「群灵拱极」。换句话说,一个法门能够得到诸佛的肯定,得到一切众生的欢喜,表示这个法门是契理,上契诸佛实相之理;也就特别的契机,下契众生差别的根机。所以基于这个理由呢,不管是就着阿弥陀佛跟众生缘深的理由、不管就这个法门契理契机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在十方诸佛法门当中,选择阿弥陀佛的法门,是这样子的。这个是约「约事答」,约着佛跟众生的因缘、约着法门契理契机的这种因缘。这以下「约」道「理」,这个道理当然是真如理。

  约理答

  ┌一香┐

  ┌┤  ├──┐

  │└一华┘  │

  │      │

  │┌一声┐  │

  當知佛種從緣┌一念一切念┐├┤  ├──┤

  ┤     ├┤└一色┘  ├

  起、緣即法界└一生一切生┘│      │

  │  ┌受忏┐│

  │  │  ││

  │  ├授记┤│

  └乃至┤  ├┘

  ├摩顶┤

  │  │

  └垂手┘

  ┌十方┐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緣因,名法界緣起,

  ┤  ├

  └三世┘此正所謂遍緣法界者也。

  蕅益大师讲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遍缘法界是好,的确是非常好,但是什么叫遍缘法界呢?这个地方讲出遍缘法界的真实义。他说:「当知佛种从缘起」,佛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怎么生起的呢?要假藉因缘的造作才能生起。不是上帝会给你、也不是无中生有,所以「缘」就非常重要,所以「缘即法界」,就是因缘它能够开创我们的真如法性。这样子讲,「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换句话说,你念一句佛号,就具足念一切佛号;你「一生一切生」,你往生了净土,就代表了往生十方净土。乃至在极乐世界的「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在极乐世界的「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无「不遍融」,都互相融合,「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这才是真正的遍缘法界。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法华经》说佛陀施设教法,佛陀的心情是要讲一佛乘,佛陀出世的时候,他本来是要直接开显一佛乘的思想,「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得成佛。」佛陀心里这样子想,但是佛陀没有这样子做,因为要考虑众生的根机。有些众生的根机你跟他讲这样的思想,他不能够接受佛法的,他可能要毁谤正法的,所以佛陀只好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所以《法华经》的正宗分〈方便品〉,蕅益大师说:为什么佛陀在这么重点的当中,安排一个〈方便品〉,为什么不讲〈真实品〉?蕅益大师讲出一个理由:因为没有方便就没有真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这个房子里面有无量无边的宝,这个人他为什么能够进到这个宝所?因为他有方便门,他找到这个门,所以这个门对他来说太重要。这个门虽然不是宝,但是这个门它能够引生宝,所以佛陀在《法华经》上,殷勤的赞叹方便。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开显真如佛性,但是这个关键就是「什么样的方法最适合你」?你要考虑因缘。你找一个很高深的法门、很复杂的法门,它也能够开显佛性,但是你不相应,你在操作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相应,这个法门对你来说就不是妙法。所以《妙法莲华经》,我们作一个总结:什么是妙法?什么是佛法当中最甚深微妙的法门?就是契合你的根机的,就是你的妙法。「契机即是妙法,治病即是良药」,印光大师讲出这一句话。所以说站在「佛种从缘起」的角度,你念这一句佛号,它契你的机,它也就总持一切佛的功德。其实你念一切佛的功德,要紧是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互含互摄的道理、明白一即一切的道理。往生极乐世界,它也是能够使令你成就十方的世界,所以「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这样子才是「遍缘法界」的道理。就是说在无量无边的因缘当中,我们一定要考虑佛种从缘起,就是一切法要找到一个随顺你根机的因缘,这是个关键。

  诫劝后贤

  ┌西方是权┐

  ┌浅位人─便可决志专求─┐  ┌┤    ├┐

  │           │  │└华藏是实┘│

  │   ┌亦不必舍西方┐├若谓┤      ├

  └深位人┤      ├┘  │┌西方小┐ │

  └而别求华藏─┘   └┤   ├─┘

  └华藏大┘

  ┌权┐

  ┌┤ ├一体┐

  者,全墮眾生遍│└实┘  │

  ─       ┤     ├故也

  計執情,以不達│┌大┐  │

  └┤ ├无性┘

  └小┘

  所以从因缘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一个生死凡夫的人,当然我们就认命了,坚志求生西方,相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当然是「决志求」生。「深位人」,这种高深的法身菩萨,也「不必舍西方而别求华藏」。因为如果我们说「西方」净土「是权」、「华藏」世界「是实」,「西方」是「小」、「华藏」是「大」,你这种情况,就跟「众生」的「遍计执」相应,「以不达权实一体,大小无性故也」。从现前一念心性的角度,这都是心所变现的,没有什么大小权实的,这都是一个方便。你的目的是要假藉这种事相的方便,悟入到不思议的一心,而不是在一心所变现的方便事相当中,去分别它的好坏,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六方诸佛为什么会赞叹这个法门?它的一个契理性跟契机性,关键在这个地方。

  丁二、征释经题

  前面释迦牟尼佛把「经题」标出来,但是并没有解释,这以下佛陀就解释这个经题安立的理由,看经文: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这一段经文我们分成三段:第一段是一个「征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问经安立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的理由。以下「回答」,「舍利弗」,乃至于「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能听闻这一部经,乃至能够受持,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而且能够得到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回答。第三个是「结劝」,「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作一个总结,劝信。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解释这个「护念」。这个诸佛的「护念」,简单的说就是得到诸佛的加持,他内心的加持,看「正释」:

  释护念二

  正释

  ┌无上心要────────┐

  │            │故聞者皆為

  ┌此经独诠┼诸佛名字        ├

  │    │            │諸佛護念。

  │    └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

  这部「经独诠」,特别的解释三种内涵:第一个「无上」的「心要」,讲到自性功德力;也讲到「诸佛」的「名字」,讲到名号功德力;「并诠」释「无上、圆满、究竟」的「万德」,讲到佛的本愿功德力。所以听「闻者皆为诸佛护念」,这样子讲也是可以。

  │ ┌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

  └又┤

  └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什么叫「闻经受持」呢?就是「执持名号」。「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之「所护念」,所以你「闻」是「经受持」,就得到「诸佛」的「护念」,这是一个简要的解释。这以下「料简」就详细的解释它的内涵:

  料简二

  问

  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

  就是我听到了「诸佛名」称,但是我没有真正的用功的执持名号,这样子也能「护念」吗?

  答二

  明通局二义二

  明局义二

  明他经

  「答」有二个:先「明通局二义」,再讲「自他二力」。「通局二义」先讲「局」,再讲「通」,就是讲这个狭隘的。「局」当中,先讲「他经」,再讲「此经」,其他经典的情况。

  ┌─此义有局有通。

  │

  │      ┌杂乱┐

  答┤┌《占察》谓┤  ├虽诵我名,而不为闻。

  ││     └垢心┘

  ││

  └┤         ┌但获世间善报

  │┌以不能生决定信解┤

  ││        └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

  │      ┌则成广大微妙行心┐

  └若到一行三昧┤        ├

  └名得相似无生法忍┘

  ──乃为得闻十方佛名。

  有关「闻是经受持者」,什么叫做「闻」?这以下讲出一个标准,引用「《占察业报经》」说:如果内心当中对这个法门是「杂乱垢心」,这个「杂乱」就是内心当中没有禅定的功德,散散乱乱;这个「垢心」就是没有观,心中颠颠倒倒的,常乐我净的颠倒。「虽诵我名,而不为闻。」这样子虽然忆念佛的名号,但是不能说是「闻」,没有闻的功德。为什么呢?「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你内心当中这样散散乱乱、颠颠倒倒,内心当中的烦恼跟执取非常的坚固,对于这种甚深的法义,没有决定的信跟解,这样子只能因为这样的一种情况,得到世间的善报,不能成就无漏的功德。一定要到「一行三昧」,对这个名号达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内心当中有一种正念的力量生起,这样子叫「相似无生法忍」,才叫做「闻十方佛名」。这个是其他经「闻」的定义。以本经来说呢:

  明此经

  此亦應爾┌闻已执持─┐ ┌为闻诸佛名┐

  ┤     ├方┤     ├此局义也。

  ,故須 └至一心不乱┘ └蒙诸佛护念┘

  在本经当中,我们对弥陀的名号也是这样,我们对于名号的信心,要达到什么境界?这个「闻」要达到什么境界呢?「闻已执持」到「一心不乱」,这「一心不乱」我们前面解释过了。「一心」是属于定门,就是你这个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心于佛号相续安住,有一种正念的力量现前。其次,你这个佛号要能够「不乱」,不为烦恼所乱,这个是慧门。换句话说,你不为烦恼所乱。这是什么意思?表示你能够对治烦恼,因为烦恼一定会乱。那你为什么能不为它所乱呢?因为你有四念处的智慧,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智慧现前。你能够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时候你能够不乱,因为定跟慧现前,这个时候才能够说「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这个是「局」,局限。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名号,看这个意思,要得到诸佛的护念,这当中有一个标准,就是说我们对佛号的操作,还是散散乱乱的,烦恼现前,不能调伏烦恼,这样子这个佛号给你的功德,是世间的福报。你一定要把这个佛号在你心中操作到有一心的力量、有不乱的力量,有某种的专注力,而且对这个烦恼也有对治力的力量,这样子,这个佛号在你心中运转的时候,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得到诸佛大悲心的加持,是这个意思,这是它的一个标准。这个是约局限的意思,再看「通义」:

  明通义

  ┌诸佛慈悲不可思议─┐

  ┌通义者┤         ├故一闻佛名,不论─

  │   └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

  │

  │    ┌有心┐

  │   ┌┤  │

  │   │└无心┤

  │  ─┤   ├皆成缘种。

  │   │┌若信┤

  │   └┤  │

  │    └若否┘

  │

  │     ┌不简怨亲┐茍聞佛名,佛必護念

  └况佛度众生┤    ├

  └恒无疲倦┘,又何疑焉!

  就「通」来说呢,就是「佛」的「慈悲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来说,「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都是成就未来得度的因缘。虽然你现在不能得到诸佛的护念,但是你以后总有一天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所以「皆成缘种」。因为「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茍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这个地方解释本经的经名说「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个护念的标准。

  我们凡夫一般的心情,比如说我们在台湾有一个大修行的大德,我们内心有业障不能突破,我们请这位大德为我们回向一下、为我们加持一下,我们内心会很高兴:唉呀!请一位大德,他在冥冥当中为我们回向。现在有十方诸佛为你回向,你想想看,那是一个什么境界、那是一个什么境界!不是一般的大德,是佛陀!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不过这当中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它意思啊,在这一段当中,释迦牟尼佛讲出佛的一个心情,其实佛陀的心情啊,很愿意为众生护念,「十方诸佛,愍念众生,如母忆子。」佛陀的心情很愿意跟我们感应、很愿意为我们加持。但是关键就是说我们内心当中,去忆念佛陀的那个力量够不够?那个力量够不够?你要是散散乱乱,那佛的力量进不来。所以这当中的关键:为什么要强调「闻说阿弥陀佛,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是说你这个念佛、这个净土法门,这个佛号的操作,你一定要在心中生心一个强大的念力,而这个念力当中,还有一个观照的信愿,不为烦恼所动、不为烦恼所乱。这样子,十方诸佛正式的护念你。换句话说,十方诸佛在常寂光的境界当中,他已经在加持你了,十方诸佛的加持,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自己也要有一点功夫现前,而达到一心不乱。

  明自他二力二

  明自力之难

  ┌别地

  ┌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

  │                  └圆住

  │

  └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

  我们站在自力的角度:人一定要靠自己,所有的佛陀名号我都不念。根「据金刚三论」(就是《金刚般若经》的三论,这个注解,解释《金刚般若经》的):「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什么叫「根熟」呢?这个大乘的善根要成熟在什么阶位呢?「位在别」教的初「地」、「圆」教的初「住」,法身菩萨,叫「根熟」。所以在自力的角度,你一定要「入同生性」,才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你一定要悟入真如的佛性,跟诸佛同一鼻孔出气,佛陀证得法身自如,你内心当中也有一部分的如,一如无二如,所以佛陀才有管道来加持你,那这个是要初地以上的境界,这自力。这净土法门的一个特色:

  明他力之易

  ┌相似位─即蒙护念

  │

  今仗他力故┼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

  │

  └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

  ┌资┐

  ─┤ ├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

  └发┘

  到了相似位,就能够「蒙护念」,「乃至」于「相似位以还」,都有「通护念之义」。乃至于「一闻佛名」,就着我们真如佛性的开发上,都「有资」跟「发」。这个「资」是资熏种子。诸佛现在还没有护念你,但是以后有可能护念你,你已经种下一个诸佛护念的因种,叫「资」,还是一个资熏,资熏种子(熏习的熏)。「发」呢?就是你念到一心不乱,发起现行,「亦得远因,终不退也」。这个是讲到「明他力之易」,得到诸佛的护念。得到诸佛的护念有什么好处呢?这以下看「释果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释果觉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

  ┤            ├即大乘果觉也。

  └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

  「阿耨多罗」翻成「无上」,「三藐三菩提」是「正等正觉」,即是「大乘」的「果觉」。

  结劝信

  ┌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

  │

  │      ┌释迦───┐

  └闻名功德如此┤     ├同所宣说,可不信乎!

  └及十方诸佛┘

  ───丙一、初劝信流通竟───

  这个地方是「劝信流通」,说明我们在忆念弥陀名号的时候,能够忆念到一心不乱啊,能够得到诸佛的护念。得到诸佛的护念有什么好处呢?「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这个意思。

  这个净土法门的信心,我们看到这个地方,我们应该有一个心得。就是说蕅益大师在「正宗分」的时候强调三力不可思议: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本愿功德力。但这个地方所强调的是名号功德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是三根普被,不管上至文殊、普贤,下至五逆、十恶,以名号功德为不可思议。所以善导大师也提出一个相同的观念说:我们这个净土的信心啊,要紧要建立真实的信心。什么叫真实的信心呢?善导大师提出二个差别:第一个叫自力信心,第二个叫他力信心。他说:有些人他对净土往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力,说: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因为我把这个佛号念到绵绵密密、念到一心不乱、三昧,以这个正念的力量来保证,这样子你的信心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是生灭的,可能会有变化。而你这个信是建力在念力的基础之上,这样的情况,当你的念力破坏的时候,你的信心就破坏了。另外一个是他力信心,就是你这个信心是建立在他力,你之所以能够往生是名号功德对我的救拔。你临命终的时候,你心再怎么散乱没关系,你心散乱,佛可不散乱、名号的功德可不散乱,当你临命终的时候,你的信心还在。因为你因地的时候栽培的信心,是建立在名号功德,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所以蕅益大师他也提出一个很高的见地:「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他并没有说往生与否,在念力之有无。因为信愿是不可破坏的,因为信愿是你平常学习经论所生起的抉择,跟你的散乱不散乱是没有关系的。所以说你这个信心,你之所以能够往生,一定要建立在信愿、建立在他力的加持上。如果说你这个信心是建立在你自己的修持,你这个信心就非常危险,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如果修持上心一散乱,你就开始害怕,这一害怕,果然不能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呢?因为你信愿被破坏掉了。所以你自己平常要检讨一下:你对净土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还是建立在他力?一个自力、一个他力。如果你建立在自力,我劝你要调整一下,因为你这个信心是危险的。你这个信心一定要建立在他力上,所以仗他力故。蕅益大师在《要解》当中经常讲到这个观念──仗他力故。我们这句话可不要随便把它读过去,蕅益大师他很慈悲,一再强调净土的关键──仗他力故。这他力是怎么来的呢?他力是名号。什么是他力?什么是佛的功德力?就是这句万德洪名,无量光、无量寿,总持佛所有的功德。所以你一定要建立在他力的信心,这个信心才不可破坏,才是真实的信心。所以我们在「劝信流通」的时候,我们这样读下来,你要能够明白这样的消息。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大家有没有问题?

  问:

  答:「发」就是发起现行。

  当然,这个现行了吗?这种对于同体法性现行的力量,那是属于一心不乱。

  问:

  答:有资发之力,有这种力量。「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有可能是资、有可能是发。「亦得远因,终不退也。」这个地方讲到闻到佛名,就是说对你未来,可能是资的力量、也可能是发的力量,有二种可能性。

  「有资发之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这个地方「亦得远因」偏重在资,偏重在资的这一部分。

  问:

  答:因为要达到护念的话,要达到一心不乱,就是说你要把佛号念到一心。当然他一心的时间,就是有一定的标准。那「不乱」,最关键的地方在不乱。其实我是觉得一心不难。这个「不乱」,你看外道的禅定很容易破坏,我们读《小止观》:外道有禅定在虚空中飞,他听到宫女唱歌的声音,他禅定退失掉了。如鸟折翼,就像鸟的翅膀折断掉下来。这阿罗汉在空中飞,他听到宫女的声音,他神通不会失掉。为什么?阿罗汉的禅定当中,他有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光明现前。他听到声音,他能够抉择那个声音,是不净相、是苦相、是无常相、是无我相。那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烦恼一定会活动,我们无始劫贪爱娑婆烦恼一定会活动。但是我们平常有栽培了信愿,我们那个时候观察:娑婆世界者,恶梦者也;娑婆世界者,添梦者也。娑婆世界是烦恼障、业障、报障。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三界的烦恼、三界的业力会勾引我们,来破坏我们的正念。但是我们平常在净土的信心,念这个佛号的时候,我们有这个观慧现前,这个观慧一抉择下去,我们就不动,不为烦恼所动。如果说你念这句佛号,你完全没有信愿,就是强压,「烦恼不能断要他断」,强压的啊,蕅益大师前面说过:「昼夜弥陀十万,所灭的罪如爪中土,未灭的罪如大地土。」你用强压的力量,你念佛才几十年,你过去烦恼的栽培是无量劫的栽培,一个熟境界、一个生境界,你抵得过它吗?是不是?小孩子能够跟大人打架!但是你有智慧不同,你从智慧上,你从根把它破坏,因为你看到这个烦恼的相貌,是不净相、是苦相、是无常相、是无我相,它不是那么美妙的。我们认为它美妙,是因为颠倒,三界不是一个美妙的果报体。我们之所以贪恋娑婆世界,那是看到刀上的蜂蜜,没有看到那个刀,它背后所含摄的过患我们没有看到。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蕅益大师一再强调:信、愿、持名。就是这个地方,就是有个观慧。凭什么你的一心能够不乱、凭什么不为见思所乱?凭什么?不是靠你的念力。当然你的念力也是有,主要的就是你那一念的抉择,你能够抉择娑婆是苦、极乐是乐。你看到娑婆真实的苦相,看到极乐世界真实的乐相。而这种抉择,是要透过你经论的学习,闻经、达理、断疑、生信,从内心当中很真诚的生起。而不是说你什么经论都不学,你强迫你相信,那没有用。世间上的事情,强迫的是没有力量,那个是薄弱的。所以我们对净土的信心,我一再强调:你要很冷静的,看蕅益大师他会引导你,你看蕅益大师他告诉你怎么去抉择,这娑婆世界是什么情况、极乐世界是什么情况。你一定要很冷静的透过他这样的思考,内心当中:啊──,真的是这样没错。我过去之所以贪恋娑婆,是错误的、是颠倒的。我应该要一心归命极乐世界,这才是合乎离苦得乐的。你透过一个如实的观察抉择以后,生起的信愿,这个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净土法门还不可以迷信,别人相信了我就相信。你凭什么相信?你也不知道。而这个信心非常薄弱,那个疑根没有拔,那是表面的信心。所以我们也一再强调:「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深浅。」,这个信愿非常重要。我个人觉得:你能够花一点时间,用一点心力在《弥陀要解》上,建立信愿是非常容易的,是可以做到的。这《弥陀要解》,蕅益大师他为你抉择了方便,你根据他这样的思考运作,你可以拔除你的疑根的,可以的。所以印光大师说:蕅益大师是法身菩萨乘愿在来的,我完全相信。你看他可以把《阿弥陀经》解释得这么的透彻。印光大师说:「纵令古佛出世,重注此经,亦不高出此矣。」释迦牟尼佛解释他自己讲的经,也就是这样子而已啦。所以我是觉得我们真正的能够静下心来,花一点时间在《弥陀要解》上面,你好好的去体会啊,可以拔除疑根,能够建立信愿,这是可以的做到的。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三五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页,「丙二、劝愿流通」。

  丙二、劝愿流通

  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有三次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第一次劝我们发愿是在「正宗分」的前二科,就是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这个地方,本师释迦牟尼佛劝我们发愿,主要是依据二个理由:第一个理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当中,就是说极乐世界它提供我们一个庄严的正报身心,跟依报的国土。就是说从正报的身心上来观察,这个果报体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所创造的一个意生身,他能够解脱老病死的痛苦,他能够具足五种的神通,所以有种种自在的境界。从依报的国土上来观察,极乐国土它住处的庄严、生处的庄严,种种的宫殿、楼阁、天乐鸣空、黄金为地、宝树、华香等等,衣食自然,依报的环境也特别庄严。所以释迦牟尼佛从:极乐世界它提供你一种安乐的果报,所谓「极乐国土者,好梦者也」,劝我们发愿求生国土,愿生彼国。其次,从圣道的修学角度,极乐世界它能够使令你「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就是说你到了极乐国土,你那一念的明了心性,在受用依正二报的时候,你内心当中能够成就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换句话说,你这一念心,一直往佛道亲近,绝对不会再退转。另外你在那个地方,能够亲近诸上善人,亲近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种等觉菩萨。这样的理由,主要是扣着「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它有一种清净的功德。所以佛陀在讲完前面二科,他很真诚的第一次劝我们发愿,「愿生彼国」。这当中,他主要依着二个理由,就是「极乐世界者,好梦者也;极乐世界者,醒梦者也」,这是第一个发愿。其次,第二次是在「正宗分」的第三科「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释迦牟尼佛讲到净土的行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个地方,佛陀讲完这一段以后,他后面再强调:「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个地方是说:因为修习净土的人、一个念佛的人,他临命终的时候,能够得到佛力的加被,所以能够保持心不颠倒。从临终能够心不颠倒的这种利益来说,佛陀也是再一次的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二段,基于「心不颠倒」的理由,劝我们往生彼国。第三个是基于受生的理由,受生于彼国,而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三个理由。我们看经文: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经文当中主要有二个:第一个是说明发愿的功德,第二个正式劝我们发愿。在发愿功德当中,佛陀招呼了一声「舍利弗」说:「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就是说发愿的情况有三种情况,从过去、现在、未来来说:你这个人,在没有听到本经之前,你已经发愿了;或者你现在才开始发愿;或者你刚发愿,你准备要发愿。发愿什么呢?「欲生阿弥陀佛国者」,这个「欲」者,希望,你内心当中希望下辈子能够生到阿弥陀佛国土。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前面的信心:是说你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忆念十方诸佛的名号,得到十方诸佛的护念、加持。这个是你对佛的名号一念的信心、一念的忆念,能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但是并不表示你能够往生,因为没有愿力的引导。这个地方更进一步就是说,如果你能够生起愿,「愿生阿弥陀佛国者」,这样你就有一种力量,能够「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就能够有一种力量在彼国土受生,而能够不退转于无上菩提。这种不退转的情况,也是有三种情况,就是「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已生」是根据前面「已发愿」所成就的功德,「今生」是「今发愿」成就的功德,「当生」是「当发愿」的功德,配前面的发愿而成就受生。这一段是说明发愿的功德,就是发愿而能够受生到彼国。第二段佛陀就正式劝我们发愿:「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你已经有信心以后,虽然你能够得到诸佛的护持;但是你还是要进一步的发愿,由这个发愿的功德,使令你受生彼国,而成就无上菩提,是这个意思。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这当中对受生彼国这件事情,有一个正式的解释:

  正释二

  明三劝之意

  在本经当中,释迦牟尼佛三次的劝我们发愿。

  ┌已愿─已生┐

  │     │

  ┌┼今愿─今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

  ││     │

  │└当愿─当生┘

  这个愿是扣着信心而来的,「已」发「愿已生」、「今」发「愿今生」、「当」发「愿当生」,所以我们依止我们真实的信心所引生的愿,这是一个真实的愿力,有真实的功德。

  ┤┌非信不能发愿┐

  ├┤      ├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非愿信亦不生┘

  所以信跟愿这二个是互相有关系的。

  │   ┌信之券┐

  └又愿者┤   ├尤为要务,举愿则─

  └行之枢┘

  ┌信┐

  ─┤ ├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行┘

  这个「愿」在三资粮当中,它对望着前面的「信」是一个「券」。这个「券」就是古时候的银楼,给你这个银票,这种价值的证明。这个地方就是说:「愿」它是「信」的保证。这句话怎么说呢?就是说我们刚开始依止「信」而发起「愿」,而当我们发起「愿」的时候,也就对前面的「信」有一种加强的力量,它对「信」有一种保证的功德,它对望前面的「信」,它有加强信心的一种力量。对望后面的「行」呢,它是行的「枢」纽。这个枢纽就是它能够引生行门的生起、它能够引生行门的生起。由愿力,因为你想要往生,所以你就会在没有时间当中,强迫自己拨出时间来念佛。为什么呢?因为你想要往生,就是这个理由。所以说这个愿在三资粮当中特别的重要,因为「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我们从本经的文字上来看,如果我们细心一点,这个「愿」贯穿了整个「正宗分」的信愿行。虽然在第一科「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它的重点在信,相信极乐世界三力所成;但是极乐世界所表达的那种功德的境界,其实也有引生我们「愿生彼国」的味道在里面,也有「愿」的味道在里面。第二科的愿,那当然真实。佛陀讲完名号的行门以后,佛陀又说持名的好处,因为你有佛力的加被,临命终的时候,心不颠倒,所以「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在讲完「行」的时候,又再一次的劝我们发愿。所以说从本经上看,佛陀很重视发愿这件事情,因为它往前能够加强你的信心,往后能够引生你念佛的行门。所以佛陀在本经当中,不厌其烦的三番劝我们:「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就是因为它太重要了。

  明愿依四弘

  ┌欣┐

  复次愿生彼国,即┤ ├二门─

  └厌┘

  ┌苦┐二諦所發二

  ┌厌离娑婆,与依┤ ├     ┐

  │       └集┘種弘誓相應│故得不退轉於

  ┤               ├

  │       ┌道┐二諦所發二│大菩提道

  └欣求极乐,与依┤ ├     ┘

  └灭┘種弘誓相應

  这个「愿生彼国」事实上开出来是二门:一个是「欣」、一个是「厌」。第一个是「厌离娑婆」。你为什么厌离娑婆呢?这当中的理由是「依」止「苦集二谛」,因为娑婆的果报体是苦的,这个苦是杂染的烦恼跟业力所招感的,就着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这二个理由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也是依「道灭二谛」,约着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了成就清净的功德,而发起「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换句话说,我们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事实上是随顺于四圣谛的。我们之所以厌离娑婆,主要的是娑婆世界是一个杂染的流转门;我们之所以欣求极乐,是因为极乐世界是一个清净的还灭门。所以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正是跟无上菩提心完全相应,就是你的四弘誓愿,跟你的无上菩提心是完全相随顺的。所以这愿生彼国,事实上就是菩提心,是这个意思。这个是蕅益大师把这个愿跟无上菩提心给融通了。看第二段「破疑」,对这段经文的破疑:

  破疑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就是说我们现在发愿,但是我们还是一个人的果报,怎么能够说「今发愿、今生」呢?应该是「当」来受「生」,这个地方怎么「今发愿、今生」呢?提出这样的疑惑,我们看蕅益大师怎么回答:

  ┤          ┌现生─发愿持名。

  │答:此┌一约一期名今┤

  └   ┤      └临终─定生净土。

  亦二義│

  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今」是约着「一期」的生命,所以这个「今」的范围很广。什么叫「今」呢?就是我们「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那这二件事都是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所收摄,所以说「今发愿、今生」,这样讲也可以。但是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段的解释,这第二段当中有深义、甚深的含义,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二約剎┌一念相应─一念生┐

  └   ┤        ├──

  那名今└念念相应─念念生┘

  ┌妙因┐

  ┌┤  ├不离一心─┐

  │└妙果┘     │

  ┤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

  │    ┌低┐  │

  └如称两头┤ ├时等┘

  └昂┘

  ┌信愿┐┌莲萼光荣┐便非娑婆界內人

  池─只今┤  ├┤    ├

  └持名┘└金台影现┘矣。

  这段经文在解释的时候,蕅益大师的意思是偏重在第二个。说「今发愿、今生」,你现在发愿有什么好处呢?你现在就受生。什么叫「现在」呢?就是「剎那」,你念头开始发愿的时候,那一个剎那当中,「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你一个念头发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这个时候你就一念的受生极乐世界;乃至你念头的相续,你那个「生」的力量,一次一次的增长广大。什么叫做「生」呢?「生」就是本无今有。说这个东西、这个法,不管是一个杂染法、不管是一个清净法,它本来不存在,本无,但是「今有」。因为你造作的因缘,诶,现在出现了,这个叫做「生」,本无今有叫「生」。就是你在发愿的时候,你的内心当中就有变化,在你这个杂染的惑业苦当中,出现了一种往生的力量,出现了极乐世界依正二报功德的力量。这当中的道理,蕅益大师解释它的道理,说「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这样解释因果是最彻底的。一般我们讲这个「因」就是一种业,一种身口意的造作。说你这个身口意的造作,事实上是从心发动的,身口是不能造作的,所以「因」是你心所造作。这个「果」就是十法界的依正二报,也是你一心所变现。我们经常讲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什么叫「一切」呢?这一切包括因跟果。就是因地是怎么来的呢?你为什么会有业力呢?你心所发动的,这个业是你心所发动的,这个身口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就是你的「妙因」是你「一心」所创造,果报是你的心所变现,这「妙因妙果,不离一心」。这当中讲一个譬喻:「如秤两头,低昂时等。」就像秤子的二头,一个低下去,另一个同时高起来。就是说你在创造因地的时候,你那个果报在心中也就同时成就。所以不必等到「娑婆报尽」,「方育」,「育」就是受生,你才受生于「珍池」,受生于七宝池莲华当中。那我是什么时候受生呢?「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莲萼」者莲华,莲华开时,慢慢的茂盛。这个「金台」就是莲华座,莲华座的光明也慢慢的「影现」,你已经不是「娑婆」世「界」的「人」。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因果」是根据天台的圆教思想,依着现前一念来解释因果,这样的解释因果是最圆满、最了义的。比如说:我们今天是一个欲界的果报体,我们在打坐的时候,我们依止佛号为所缘境,我们强迫自己的内心,在现前一句佛号当中,专一的安住、相续的安住,这个时候慢慢把我们散乱的心给统一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可能欲界地定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我们色身就有变化,这个果报体就有变化。说我们这个四大:地、水、火、风啊,就产生一种殊胜的轻安乐。这个轻安乐不是欲界的果报,欲界的果报是粗重性,怎么会有轻安乐呢?《瑜伽师地论》就解释说:你内心当中产生禅定的同时,你内心当中也产生一部分色界的四大,就从你这个身心当中产生出来。「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就是你在创造一种禅定的业力,因为这种禅定的业力不是欲界的业力,是过人法,超过欲界众生的一个法。所以说,虽然你正式的果报是来生的色界果报,但是现在你的果报体已经有了变化。从这个道理来看,我们打佛七也是一样。打佛七的前几天,心散乱,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你在这七天当中,用这句佛号,忆佛、念佛,来熏习你这一念的身口意。打完佛七以后,你还是你,你的眼睛、鼻子、嘴巴一点都没改变,还是一个人的果报,其实你的身心世界已经不一样了。你身心的果报,在你的内心深处当中,有一种殊胜的业力、有一种殊胜的功德成就。虽然它果报的出现是临命终,但是你打完佛七的时候,你那个果报已经成就了、那个功德已经成就了,是你在打佛七的时候,功德同时成就了。当然约显现,它是临终才显现。所以说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强调因果同时的观念。这个地方它强调因果同时,有什么好处呢?这个地方有一个深义,就是说「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比如说我们发愿的时候,我们一般说:我今天所有功课都做完了,我才发愿。这当然是的。但是这个地方的「念念相应念念生」啊,它很强调你要数数发愿。就是说你发愿,一次有一次的力量,发愿二次有二次的力量。所以这个地方,印光大师也一再的强调,他提醒所有的在家居士说:你身为在家居士,你的逆缘特别多啊,是的,障道的因缘特别多。但是站在净土的角度,你占了很大的便宜。因为一个修行人,特别是一个净土的修行人,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你完全没有逆境啊,「凡情日盛」,你怎么能够厌离娑婆呢?你要花很大的精神体力去修观的啊!但是你在逆境当中,转逆缘成菩提道,每一次逆境的刺激啊,你内心跟逆境一接触的时候,这个时候你从内心深处的苦啊,所以这个厌离娑婆是从苦集二谛发动的,你内心当中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我再也不到三界受生了,那个力量就大、就是大。

  所以慈济证严法师,她现在六百多个会员,慈济功德会。她刚开始的时候三十几个会员,她那个时候要会员一天存一块钱,一个月缴三十块过来,拿这个钱做功德,慈济功德会刚开始是一个人交三十块的。有信徒说:师父啊!那么辛苦干什么,一个人一天存一块,我一次就给你三十块。证严法师说:不是,你每一天要存一块,每天都起一个善念。「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你每一天都存一块,你一个月有三十个愿力;你一次给我三十块,你才起一个愿力,这功德不一样。我觉得证严法师这个人有大智慧,通达诸法的缘起,这个思想跟蕅益大师完全一样。

  所以我们在发愿的时候,当然我们也强调在做完功课的时候发愿;但是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强调: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这个地方强调平时。你内心平常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怎么去操作你这一念心?特别是遇到逆境的时候。遇到逆境的时候,那真是千年的冰山雪莲,大的机会。因为你在逆境的时候,你逆境的刺激、身心病痛的时候,你那时候发愿的力量,那可是大啊!跟你平常在冷气房里面,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发愿的力量就不一样、不一样。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把释迦牟尼佛的秘密义解释出来。你说发愿就发愿,为什么要说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呢?这个地方佛陀在秘密当中,就提醒所有修净土的人,所谓的发愿是在平时,特别是你遇到逆境的时候,你一定要把这种逆境强大的力量,本来是要折损你的,经过这么一转,变成往生的一种动力、往生的资粮。这一段经文有这么一层深义在里面。

  结赞

  ┌极圆极顿┐

  ┤    ├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难议难思┘

  ─丙二「劝愿流通」竟──

  这么一段殊胜的缘起,这么「圆」满「顿」超的观念,很「难」口「议」心「思」的,只有「大智」慧通达缘起的人,才「能」够真实的去相「信」它。

  这段的「劝愿流通」,它的意思就是说:希望我们的生命是一行三昧,《华严经》说是一行三昧。净土有一个祖师说:你做一件事情啊,你先想一想,先想一想你做这件事情,跟你的往生是相随顺、或者相违背?说这件事情我该不该做呢?我们怎么去抉择呢?就是说这件事情你做了以后,对你往生是相随顺的,你可以做;这件事情你做的时候,跟往生极乐世界是相违背的,你不要做。为什么要这样抉择呢?这样子你每一次都以这个思考来抉择啊,你这个人的生命啊,就只有一个方向而已,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你这棵树只有一个发展方向,你这棵树所吸收的所有阳光、水分、矿物质,所生长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往西方的方向,往这个地方倾倒。换句话说,任何一个时候把这棵树砍断,它倒下去也只有一个方向;乃至你死于非命,你的生命体也不必别人助念,因为你的生命也只有一个方向,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你平常的思考都是这样的思考。所以这个地方「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这个是一行三昧的功夫。这个地方是「劝愿流通」,劝我们平常应该要数数的发愿,是这个意思。看「丙三、劝行流通」:

  ┌丁初诸佛转赞  今初。

  ○丙三、劝行流通┤

  └丁二教主结叹

  这个「行」指的是执持名号,从本经当中安立的行门,就是能够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为行。这当中分二科:「初、初诸佛转赞;二、教主结叹」。先讲诸佛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第二个讲到释迦牟尼佛的赞叹。看第一科「诸佛转赞」:

  丙三、劝行流通二

  丁一、诸佛转赞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完这个经文要结束的时候,佛陀又讲了一件事说:「舍利弗」,招呼了一声舍利弗,他讲出一件重大的事情:「如我今者」,就像我现在赞叹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像我「赞」叹「诸佛」弘扬净土法门这样的「不可思议功德」;唉呀!「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原来在十方世界的诸佛,也对他的弟子提起我「释迦牟尼佛」,赞叹我不可思议功德。十方诸佛是怎么赞叹释迦牟尼佛呢?这以下就说出它的内涵,说啊:在娑婆世界有一尊释迦牟尼佛,他能够成就「甚难希有之事」。什么叫「甚难希有之事」呢?就是他「能」够在「娑婆国土」,这个「娑婆」就是堪忍,说这一类的众生,他能够堪能忍受心中罪业的障碍,心中有无量无边的烦恼、有无量无边的罪业障碍他,他能够堪忍。其次,他能够堪忍生死轮回痛苦的果报。他每一次的果报体,有种种老病死的痛苦来折磨他,他也能够堪忍,不想要解脱,他有这种力量。就是说释迦牟尼佛能在这种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当中,他能够做二件事情「甚难希有」:第一件事情,在「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就无上的菩提,这件事情「甚难希有」。其次,「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在这样的一种五浊恶世当中,弘扬净土法门,这件事情甚难希有;其次为诸众生说是难信之法,在这样的一种五浊恶世当中,弘扬净土法门,这件事情甚难希有,也是甚难希有。就是说他能够在这样一种乱世当中,成就无上菩提、成就自力的功德;他也能够在乱世当中,宣扬这么一个殊胜的法门,他有这种勇气,这件事情也甚难希有,能够成就这种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是诸佛对释迦牟尼佛的赞叹。讲这一段经文有什么深义呢?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明诸佛转赞

  ┌功德智慧─虽皆平等

  ┌诸佛┤

  │  └而施化──则有难易。

  一切的「诸佛」从他的本门来说,他的法身、报身「功德智慧」是「平等」的;就着一期的应「化」来说,这当中就「有难易」的差别,这个应化身。每一次他所成就的应化身,在成就佛道、在教化众生,有难易的差别。这个「难易」蕅益大师作一个简别,说:

  │┌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

  成就自利功德当中,我们在清净的国土,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自己的果报体没有老病死的障碍,这个成就无上「菩提」容「易」,你要打坐也容易,你要亲近十方诸佛也容易;但是在五浊恶世就难。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每一个人成佛都是从凡夫开始修起,凡夫的心情,心就是有所住。我们内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住在这个境界,就随这个境界而转了。假设我们今天是生长在一个非常放逸的环境,你在这个地方,你看到周遭的人他也很放逸,全是很放逸,众人皆醉我独醒,非常困难。这个世间上,它所散发出来的色声香味触,都是使令你放逸的境界,你修行就是难,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你今天能够在一个清净的道场,依众靠众,你就是三点半起床,你觉得很正常,大家都是这样子。隔壁的也三点半起床、后面也三点半起床、前面也是三点半起床,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定课。你在一种好的环境修行,它就是容易,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你在一个净土的环境,成就无上菩提容易;在五浊恶世就是难,这是成就自力的功德。

  ├┤┌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

  这个是根机的问题。在「净土」当中,大家的心善根强,心比较寂静,在这种寂静当中随顺圣道,你跟他「说法」容「易」。在五「浊」恶「世」当中,「众生」的烦恼粗重,你要为他演说正法就是「难」。我们如果去读读隋唐祖师的开示,你看祖师早期的开示,那个口气就跟现在的口气不同。早期祖师的开示,一开口就是:「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那一些废话都不说,那个时候的人根机高,直接的讲解脱的法门。你看看我们现在这些弘扬佛法的大德,我们现在讲「人生与佛法」(诃──)、「佛法与人生」。我们现在弘扬佛法的内涵,很少提到解脱生死这件事情,很少。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弘法的大德,因为现在的根机差,烦恼那么粗重,他能够守住五戒十善就已经很不错了。你讲这个生死的大法,他根本没有办法承当。所以就着弘法的角度也是一样,在「净土众生说法易」,你在五「浊」恶「世」当中,「众生」心就是粗,你要为他说法就是困「难」。这种困难程度呢,蕅益大师作出了四番的简别: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

  │ ││

  │ │├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

  │ └┤

  │  ├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

  │  │

  │  │        ┌但持名号┐┌奇特胜妙┐

  │  └说此无藉劬劳修证┤    ├┤    ├

  │           └径登不退┘└超出思议┘

  │

  │   ─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这个「渐法」慢慢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慢慢慢慢的断恶修善,这件事情还是思议境,还是容易。你一下子要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下即空、即假、即中,这件事情就是难。这个「顿」法它的内涵就是比较细,比较不思议,很「难」。「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你跟他讲其他的法门还容易;你在顿法当中跟他讲「带业往生,横超三界」,又更困难,这种他力法门更困难,这末法众生生起信心就困难。「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在「净土」的「顿超」当中,你跟他讲观想、观像的法门,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你跟他讲「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但凭六字出乾坤,他要能够相信,那是「难中之难」。所以说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当中,他能够在众生根机这么差的情况之下,坚持他的理想,讲出《阿弥陀经》啊:

  └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就是难行能行。这个是讲到释迦牟尼佛被赞叹的原因就在这个地方:第一个、释迦牟尼佛成就无上菩提,在五浊恶世难;第二个、他弘扬《阿弥陀经》这个法门也是难,这释迦牟尼佛特别勇猛。

  释迦牟尼佛从他的《本生经》来看,他的确是特别勇猛。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是弥勒菩萨的弟子,生生世世;但是他特别勇猛,所以他超越了弥勒菩萨先成佛。我们可以讲一个释迦牟尼佛因地的情况就知道。这释迦牟尼佛做一个龙王,他做一个龙王在龙宫享受也不错啊,但是他想:我不能这样空耗时光,现在世间有佛法住世。他就变现出一个年青人的样子来到僧团受八关斋戒。受了八关斋戒以后,他也不想回到龙宫去,龙宫那些宫女的境界、放逸的境界,会破坏他的梵行,所以就到一棵树下打坐。打坐的时候昏沉,打瞌睡的时候神通就失掉了,他就由一个年青人变现出他本来的面目,变成一条大蛇的样子,龙王就像长长的大蛇。这个时候有一个猎人到山中去打猎,看到这个蛇:唉呀!这个蛇的皮太美,如果把它剥下来送给国王,国王会赏很多的黄金啊。他就用刀子割龙王的皮。割到一半的时候,龙王痛就醒过来,一看:唉呀!这个人割我的皮啊!这龙王想:我一生气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城全部都毁灭掉,这个小人物怎么能够障碍我呢?但是不行,我今天受八关斋戒。我受八关斋戒,我破坏我的梵行,不可以的,我要忍受。这个时候他忍受,整个皮就被猎人全部割掉了。割掉以后他痛,想要爬到大海去。爬到一半的时候,不巧遇到一群蚂蚁跑过来,看到他又是血又是肉,爬上去吃。他心里一想:我要爬到大海里面去,这些蚂蚁都会淹死了,也是破坏我的八关斋戒:罢罢罢!宁可持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就在那个地方忍受痛苦,全身的肉都被蚂蚁吃光了,剩下骨头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因为持戒的功德生到忉利天去,这是佛的本生故事。

  我再讲一个:在森林当中起火燃烧。起火燃烧的时候,所有的众生都要跑到另外一个森林当中去,这个森林跟另外一个森林有一个独木桥,大家开始跑,七跑八跑就把那个独木桥踩破了一块木板。这个时候很多众生都掉下去。释迦牟尼佛是做一只猴王,看到不对劲,赶快把身体趴下去,前面的手抓住前面,后面的脚勾住后面,以他的身体来挡住破洞。很多的动物──大象、兔子、鹿……踩着他的身体冲到对岸去。冲完了以后,他很累,本来想要起来,看到差不多没人了;但是他一看:唉呀!看到还有一只小白兔在那边跳来跳过去,这个火已经燃烧了,但是它又不急:我一定要等到它跳过去。等到最后,这个兔子玩累了才跳过去。跳过去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他没有体力爬起来,爬不起来,就掉到深谷里面去摔死了。那只小白兔就是佛陀最后度的须跋陀罗。(哈──)佛临灭度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几岁了才去找佛陀,最后一个成就阿罗汉,临命终的时候得度。

  所以我们看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释迦牟尼佛的确是特别勇猛,在诸佛的因地他特别的勇猛,所以你看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也特别勇猛。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当中的历代祖师,那每一个祖师大德都欢喜修苦行,这是业感。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诸佛的眼光当中,这一期的释迦牟尼佛「偏为勇猛」(哈──),他修行就是勇猛。所以在释迦牟尼佛当中,释迦牟尼佛出家的弟子,就欢喜修精进行、苦行。释迦牟尼佛,本来按照次第,弥勒菩萨是他的学长(哈──);但是他超越弥勒菩萨先成佛。所以成佛这件事情也很难讲、很难讲。

  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讲这个很困难,他不是在赞叹自己的勇猛,这个地方有它的深意。它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么困难当中,我们对名号要珍惜,它后面会讲出这个观念。佛陀不会自我标榜,他讲这句话、讲这个难啊,他的意思就是有劝修的意思,劝行流通,劝我们要珍惜这句名号,是这个意思。因为这句佛号是佛陀在万难当中,他排除了万难,才宣说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佛陀也自我作一个榜样,你看:你有本事像我这样子,舍这个身体喂蚂蚁,做种种的苦行,在娑婆世界这样打滚,才成就佛道,这不容易啊!从这个当中,释迦牟尼佛这样的一种亲身经验,他是劝勉弟子:应该要执持名号,求生净土。是这一层意思。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第三六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七十二页,这一段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第二个:

  明能为希有之事四

  明妙行能转

  「希有之事」说明这个「妙行能转」,在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是什么样的行门能够圆转五浊恶世呢?这以下就说出它的一个妙行:

  ┌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

  ┌┤

  │└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五浊恶世的第一个是「劫浊」,这个「劫」就是一个时代,这个「浊」就是污浊,就是一个污浊的时代。所谓的污浊时代,就是说我们在这个减劫当中,人寿从八万岁,每一百年减一岁,一直到二万岁。人寿到二万岁以迄,就进入了所谓的劫浊,就是一个身心特别污浊的时代。「浊法聚会之时」,这个「浊法」呢,就包括了下面的邪见、烦恼、果报跟寿命。换句话说,劫浊它是一个总说,它是一个五浊恶世的总标。就是你的身心世界特别污浊,简单的说就是对你的修学圣道,有特别多的障碍,这个叫做「浊法」。在「劫浊」当中呢,你的身心世界障碍特别多,「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你要完全靠你自己身心的力量,那就很困难,那「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        ┌身见──┐

  │        │    │

  │        ├边见  │

  │ 見濁者─五利使│    │

  │┌       ┼见取  ├昏昧汩没,故名为浊

  ││,邪見增盛。謂│    │

  ││       ├戒取  │

  ├┤       │    │

  ││       └及诸邪见┘

  ││

  │└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见浊」指的是内心的邪见,这个邪见会障碍我们修行圣道,叫做「浊」。「利使」这个「利」就是猛利,特别快速;「使」就是它能够使令我们趋向于恶道,这个叫做「使」。换句话说,这五个法使令我们快速的、猛力的趋向恶道,这个叫做「五利使」。「邪见增盛」,这个邪见当中有五个:第一个「身见」。这个「身」呢,就是我执着我们五蕴身心当中,有一个恒常住不变异的我,我们能够去受用这个身心、能够主宰这个身心,这是一个邪见。因为我们对于我们的身心世界是不能主宰的,我们身心世界每一个剎那在老病当中、在趋向于死亡当中,我们不能使令这样的力量停下来,说:我不老。不可以的!我们没有主宰力的,业力主宰。所以这个「身见」,事实上就是我见。「边见」,这个「边」者断常二见:或者是断见,人死如灯灭,就是断灭见;或者常见,我人死了以后还是人,怕什么!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二十年后不一定是一条好汉,可能是一条好猪(哈哈),所以这个生命是有变化的,不是常的。所以这个边见就是断常二见。「见取见」,这个「见取见」就是非果计果。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涅槃安乐的果,你执着它是涅槃的果,一般是外道执着四禅为四果,以四禅为涅槃,叫「见取见」,非果计果。「戒取见」,这个「戒取见」是非因计因。它不是一个解脱的因,你执着它是解脱的因,就是外道的持牛戒、持狗戒,这种无益的苦行,这个对解脱完全没有帮助的,这是「戒取见」。「及诸邪见」,这是其它的邪见。所有的邪见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拨无因果,及诸邪见。这种邪见「昏昧汩没」我们的内心,「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这个邪见,的确是深深的障碍我们修学大乘佛法,这个的确是非常严重,在末法时代,我们学习大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困难──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各式各样的思想都出现了,我们不能知道谁说的话是对的、谁说的话是错的。所以在这个当中,我们很难去修学一些圣妙的法门。事实上很多圣妙法门,被这些邪见所破坏,整个传承都断掉了。所以我们只好老老实实的修一行三昧,念阿弥陀佛,不必假藉其它的方便,「必不能度」。在这当中我们很难去抉择哪一个法是最高、最低的,这个法门当中搀杂了很多的邪见在里面,这个长时间的流通有问题,所以说「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所以你看中国佛教到了末流,只有二个宗派兴盛:第一个是禅宗。直接观现前一念心性,一念不生即如如诸佛,这个也是不假方便;其他的方便法门,那些枝枝叶叶全部拿掉,直接的观照根本。第二个净土宗。它也不必假藉枝枝叶叶的,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到了末流的时候,就只有这二个法门成就的人最多了,是这个意思。在这个见浊当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这的确是这样。

  │         ┌贪┐

  │         │ │

  │         ├瞋│

  │ 煩惱濁者─五鈍使│ │

  │┌        ┼痴├烦动恼乱,故名为浊。

  ││,煩惑增盛。謂 │ │

  ││        ├慢│

  ├┤        │ │

  ││        └疑┘

  ││

  │└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烦恼浊」指的是内心的烦恼,前面的见浊是一个邪见。「烦恼」在经论上的定义为「五钝使」,就是说它使令我们堕落到恶道的势力比较缓慢,叫「钝」;不像邪见,邪见的话,因为邪见你去造恶业,你还没有惭愧心,这个势力非常大。你虽然起烦恼,但是你还有正见、还会有惭愧心,折损一些恶业的势力,所以它的堕落是比较缓慢的,没那么猛利,叫「五钝使」。这个烦恼有「贪、瞋、痴、慢、疑」,它的相貌是「烦动恼乱」,烦动恼乱我们这一念清净心,所以说是「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这也是一个事实,我们烦恼粗重的人,心就是躁动不安。心躁动不安,他心的堪能性差,你要叫他去修一些深妙的法门就困难。只有这种「即凡心是佛心」,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这种佛力加被的法门,才能够度化。特别是临命终的时候,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量无边的烦恼,它一定会起来干扰你。如果没有佛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们很难保持心不颠倒,很难。所以这个地方在烦恼的炽盛当中,我们不是「即凡心是佛心」,「即众生心,投大觉海」,一心归命弥陀的本愿功德、一心归命弥陀的名号,那「必不能度」。没有佛力的加被,这生死关头,大家都过不了关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一个问题。

  │     ┌见─┐所感粗弊五陰和┌色┐並皆陋劣

  │┌众生浊者┤  ├       ┤ ├

  ├┤    └烦恼┘合,假名眾生 └心┘故名為濁

  这个「众生浊」,这个「众生」是一个「五」蕴的果报。前面的「见」跟「烦恼」是偏重在集谛,能招感的集谛;这个地方是偏重在苦谛这种果报,说这个五蕴身心,不管是「色」、不管是「心」都很「陋劣」。我们这个四大,动不动就生病,所以这个病痛来干扰我们,这内心的堪能性也差,这受想行识也是差,这个心的力量也薄弱。所以说:

  │└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面对这个老病的果报,我们只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否则很难度脱。

  │    ┌因┐並劣,壽命短促,乃至不滿百歲,

  │┌命浊者┤ ├

  └┤   └果┘故名為濁。

  「命浊」就是一个寿命,若「因」若「果」都很陋「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为浊」。

  └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寿命在修行当中的短,也是一个障道。因为你要成就圣道,一定要有禅定,这个禅定不是短时间能够修行成就的。所以我们看《维摩诘经?佛国品》讲到:很多国土的寿命都是四万岁、二万岁,它人寿有四万岁,他二万岁出家,他修了二万年,成就无生法忍。他修二万年,我们在娑婆世界修几十年,这怎么能够比呢?修了没几年死掉了,死掉以后重新开始,重新开始又迷惑颠倒。所以说这个寿命的长远,这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在这个短暂的寿命当中,我们要在这当中把握时间,只有找一个「不费时劫」,不必长时间修行的一个他力法门,否则「必不能度」。因为我们很难成就禅定,只好乞求佛力加被。

  明妙行能得

  ┌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

  ├转见浊─为无量光

  ┌信┐莊嚴一聲│

  复次祇此┤ ├    ┼轉煩惱─濁為常寂光

  └願┘阿彌陀佛│

  ├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

  │

  └转命浊─为无量寿

  这五浊恶世怎么个「转」法呢?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圆成五清,「清净海会、无量光、常寂光、莲华化生、无量寿」。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个「转」应该说也有次第。这圆转当中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转烦恼浊为常寂光」值得我们注意。佛法讲感应道交,外道也讲感应道交,但是这个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外道的感应道交完全是心外求法,他的感应道交,他不求内心的清净,他是一种向外攀缘的。佛法的感应道交,你看看本经怎么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要达到一心不乱,不是在一种躁动的状态、高亢这种激动的状态、鬼神现前,没有这种事情。所以说这个地方,我们要能够圆转五浊,你这个佛号,一定要对你自己的烦恼有所调伏的力量,你一心,一心是不难的。我经常讲:一心是不难的,这不乱才难。你要能不为烦恼所乱、能够调伏烦恼,才能够感应道交的。这《华严经》也讲得很清楚。《华严经》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说菩萨的心情啊,他那一念心是在这种毕竟空的境界活动,不是在我们有相的境界活动。我们凡夫的心要跟佛菩萨的心怎么感应道交呢?「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你一定要把你这种躁动相、颠倒相调伏下来,佛菩萨才能够跟你接触的。所以这个地方在圆转五浊的时候,我们一个下手处,你一定要先达到「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这个一转了,前面四个跟着转,你的果报体也转了,邪见、整个环境、寿命都转了。

  明释迦所得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明释迦所说

  ┌以此果觉────┐

  今┤        ├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

  └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所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简单的讲,这句佛号总持阿弥陀佛的功德。前面也讲过,你一句阿弥陀佛就总持十方佛的功德;所以也可以说一句阿弥陀佛,也总持了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当中,那么多六波罗蜜的辛苦,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就摄持在这一句佛号。而释迦牟尼佛慈悲,把这句佛号,在末法时代「全体授」给五「浊众生」,这种是「诸佛所行」的「境界」,「唯佛与佛」方「能究尽」了知,「非九界」的「自力」众生「所能信解」,这的确是难信之法。所以这个地方,释迦牟尼佛他引述十方诸佛赞叹他的勇猛:他在五浊恶世,成菩提道勇猛、弘扬佛法勇猛。这个地方佛陀是很诚恳的告诫弟子:你一定要很珍惜这一句佛号。因为你失去了这一句佛号,就表示你在菩萨道当中所经过的过程,你一个都少不了、一个都少不了,有这一层意思。

  明众生世间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

  │

  │       ┌四土器世间─┐

  └一切世间─通指┤      ├也。

  └九界有情世间┘

  这个大家容易明白。这个「众生」的范围比较窄,「一切世间」的范围比较广。这个「众生」是「指五浊恶人」。「一切世间」说是难信之法,这个是「九界」众生。

  丁二、教主结叹

  前面是「诸佛转赞」,这个是释迦牟尼佛的「结叹」:

  ┌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

  │

  │        ┌略别┐

  └此本师付嘱。嘱语┤  ├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

  └从通┘

  ┌文殊┐

  所云:汝等众生,当知┤  ├等,皆在所嘱也

  └迦叶┘

  前面的「劝信流通,是诸佛」的「付嘱」,前面的「劝信流通」是六方诸佛的付嘱流通,以六方诸佛来证明流通。这个地方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他自己的付嘱流通。当然这个话有「略别」,有一点点不同,但是它的意义是相通的:文字「略别」,但义理是「从通」。这个地方讲「一切世间」,其实这个「一切世间」,就是前面所说的:「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这个地方「一切世间」包括了九界,包括了「文殊」这种大菩萨,也包括「迦叶」这些大比丘,都是「在所」付「嘱」的范围之内。看经文: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前面是诸佛在他们的国土,对他们的弟子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这件事情是释迦牟尼佛自己也同意的,说:诸佛赞叹我很难,这件事情我同意。他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行什么难事呢?第一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第二个「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这件事情的确是很困难没错,诸佛说的一点都没错。我这么一路走过来,我一回想啊,的确是很困难,没错。诸佛也说这件事情很困难,释迦牟尼佛也说很困难,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有话要说了,看蕅益大师的意思:

  法门难遇

  ┌信愿┐  ┌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  ├一行┤    ├┤

  └持名┘  └圆转五浊┘└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

  ┌见此┐

  ┌大智┐│  │

  菩提,以┤  ┼┼行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大悲┘│  │

  └说此┘

  在本经当中所强调的修行方法──「信、愿、持名」,这个法门「不涉施为,圆转五浊」,不必假藉其他的方便,「圆转五浊」。这「圆转五浊」有二层意思:约着粗来说,我今生信、愿、持名,下辈子到极乐世界得到一个清净的身心世界,这个说是「圆转五浊」,可以。今生修行,来生「圆转五浊」,也可以这样子讲。或者说:我今生信、愿、持名,我当下的身心就会有变化,当下的这种五浊的境界,烦恼障、邪见障,还有果报的障,寿命的障碍,诶,慢慢慢慢的松脱,这样子讲,约当下也可以说「圆转五浊」。你一句佛号在心中操作的时候,你的身心世界就有变化,这样子讲,约当下也可以说是「圆转五浊」,也可以这样子讲。这样子讲一句佛号的操作「圆转五浊」,这件事情「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这个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仰信,因为它不是我们能够心思口议──大家讨论讨论吧、商量商量!这是讨论不出来的,非心思口议的境界。这种境界既然不是我们心思口议,那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以大智」慧、「大」慈「悲」,来为这个法门作见证,来自己以身作则、来「说」法,那「众生」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有这样的一个法门,谁也不知道内心当中还有这样一种操作方式,这样的操作──信、愿、持名,就能够创造这么样广大的功德,谁也不知道。这个就是说这个「难」的意思。

  明五决定

  ┌为时所囿

  ┌处劫浊中─决定─┤

  │        └为苦所逼。

  然吾人┤

  我们的「劫浊」当中,在这种万丈红尘当中,我们一定会被这个「时」代「所囿」、限制,被这个「苦」恼「所逼」迫。在这万丈红尘当中,你要「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很难。你在这个百花当中过,你一定会沾身的,这大环境是这样子的,人在江湖,你也就身不由己了。

  │        ┌邪智所缠

  ├处见浊中─决定为┤

  │        └邪师所惑

  在这种思想混乱当中,你多多少少一定会被「邪」知邪见所系缚,障碍你大乘的善根,使令你迷「惑」,你也很难抉择,这件事情是对还是错!你很难抉择,就会受影响。

  │         ┌贪欲所陷

  ├处烦恼浊中─决定为┤

  │         └恶业所螫。

  说这烦恼当中,大家都放逸,你很容易被你的烦恼「所陷」,被你这个「恶业所」毒害。这个我们要稍微注意一下,我们可以感觉到现在的年青人,贪瞋烦恼特别炽盛,跟以前又不完全一样。你看这些年青人,这个飚车族,他拿这个刀子,这个过路人跟他完全没有关系,他看到人就砍,那个瞋心特别重;这个贪欲也是一样,现在的年青人,国中生就有这个邪淫的行为。所以这个是一个大环境如此,他从小就在这一种环境中刺激,他贪烦恼自然就炽盛了。所以说「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这是没办法的,大环境如此。

  │         ┌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

  ├处众生浊中─决定─┤

  │         └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

  你果报体的这种障碍,老病的干扰啊,你很难去「洞觉」、也很难去「奋」发向上,这个老病死的干扰啊,很容易会让你退失了信心。

  │         ┌无常所吞

  └处命浊中──决定为┤

  └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你很有道心,你也好不容易抉择出一个修行的方法,也得到一个修行的传承;但是你死掉了,这样子你今生就白费了,生命把你的修行给中断了、把你, 这个修行给破坏了,这个「命浊」就是有这个困难。这个「劫浊」它是在减劫。这个地方佛陀的意思就是说,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来生再来三界里面投胎,不过释迦牟尼佛说你要想一想:这个大环境一代不如一代、一代不如一代,这个身心世界,烦恼愈来愈重、邪见愈来愈重、果报体愈来愈差。我还记得我们师父跟我们讲过一句话:我们的师父看我们很不顺眼。但是以后我们看我们的徒弟也很不顺眼。(诃──)这道理是一样的。就是你师父看你很不顺眼;但是几十年后,你看你的徒弟也很不顺眼。这是怎么回事呢?环境不同。他们那个时候环境清净,他们很自然养成一个好的品性。你看年青人,你也看得很不顺眼;但是你能够怪他吗?如果你来投胎,你也是这样子的。你下辈子来这个五浊恶世、万丈红尘,那我们也是受影响。凡夫的心就是有所住,就是这样子的。你很难解脱环境跟果报给你的障碍,这个五浊其实就是五种障碍。你很难解脱你的烦恼、很难解脱你的邪见、还有老病的干扰、还有寿命的短促,你很难在这么多障碍当中,完全排除这样的障碍,冲出一条圣道出来,很难的。佛陀说这句话就是「是为甚难」,的确是难。说这个难有什么好处呢?为什么要强调这个困难呢?蕅益大师他就说话了:

  无知之错

  ┌若不深知其甚难───┐

  ┤          ├??宅里,戏论纷然。

  └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

  假设我们今天没有冷静的下来想一想,在这个减劫当中,你所要面临的障碍,一代一代愈来愈严重,你不知道解脱生死的困难,你还自以为「有其他的法门可以出五浊」,「??宅里,戏论纷然」,这个「??」就是起火燃烧。你的烦恼火、罪业果、果报火,这三种火在燃烧你的身心世界,「戏论纷然」,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这种没有真实功德的言说叫做戏论。

  知难之是

  ┌其─┐  ┌死尽偷心┐

  唯深知┤  ├方肯┤    ├此本师所以极口

  └甚难┘  └宝此一行┘

  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

  ──丙三「劝行流通」竟──

  ──乙一、「普劝」竟──

  在这五浊恶世当中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只有知道在这种障碍的身心当中,要了脱生死、成就圣道是这么困难,我们才「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这个净土法门啊,蕅益大师最后讲出了它的一个关键:这个他力法门感应道交的关键,它还不怕你烦恼重、还不怕你罪业重,就是怕你不「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就是说这种弥陀感应的法门,要紧的是你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最怕的就是怕你三心二意,对弥陀名号也想归依,又想搀杂一些其他的法门。你想要搀杂其他法门,就表示你对这句名号的信心还不够。就是说你在念佛的时候,你还想念大悲咒、念地藏王菩萨,多少就是你觉得这一句佛号不足以救拔你,多少就是会有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要你「死尽偷心」,说穿了就是老实念佛,「宝此一行」。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最后「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释迦牟尼佛在最后一再的强调:在五浊恶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多么的困难;在五浊恶世当中,要弘扬净土法门,也是多么的困难!希望我们要珍惜。释迦牟尼佛排除了万难,才讲出了这一部经,希望我们要能够珍惜,是这个意思。这一段是释迦牟尼佛自己的付嘱流通,他自己讲完这一部经以后呢,他对他弟子的一个最后的交待。好,看最后的「结劝」:

  乙二、结劝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这是一个「结劝」,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难信┐

  ┌法门不可思议┤  ├无一人能发问者┐

  │      └难知┘       │故歡喜信

  ┌┤                 ├

  ││佛智鑒機,知眾生成┌令得四益┐  │受也。

  │└         ┤    ├──┘

  │ 佛緣熟,無問自說 └如时雨化┘

  这里解释「欢喜信受」,这是一个「总标」。说净土法门这种信、愿、持名的「法门」啊,的确是「不可思议」,一句佛号圆转五浊,真的是「难信」、也很「难」理解。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都是佛陀一再的招乎舍利弗,在这过程当中,没有一个人讲出一句话。这整个过程是「佛」陀的「智」慧去观察众生的根「机」,「知」道「众生成佛」的因「缘」成「熟」,所以「无问自说」,使「令」成就「四」种利「益」,就像及「时雨」一样,所以「欢喜信受」。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知众生成佛缘熟」,这个地方要注意。这个法门它所成熟的善根,还不是人天的善根、也不是二乘的善根、也不是权教菩萨的善根,它是一佛乘的法门,它直接去成熟你成佛的善根。这个信、愿、持名在你的心中一操作的时候,它是直接的大白牛车,直接的趋向佛道的,那是一佛乘的,「知众生成佛缘熟」,是这个意思。

  │┌身心怡悦─名欢喜

  身心能够知道这个法门,唉呀!这个法门我做得到,信、愿、持名这件事情不难,这功德又这么大,内心当中感到欢喜,心中有一分对未来生命的希望跟欢喜。

  └┼毫无疑惑─名信。

  │

  ├领纳不忘─名受。

  │

  ├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

  │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甲三、「流通分」竟──

  ──肆、「随文解释竟」──

  这是讲到本经的一个「结劝」,就是在与会的大众,不管是天、人、阿修罗,乃至于比丘、菩萨们,对这个法门都是「欢喜信受」,都「作礼而去」。最后我们看蕅益大师一段的「跋语」:

  参、跋语

  这「跋语」我们分成五段,第一段先总叹这个法门的一个特色。

  ┌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

  ┌经云:末法┤          ├呜呼!

  │     └唯依念佛得度────┘

  │

  │  今正是其时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

  《大集经》上说:在这个「末法」时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这正法时代修行是很容易成就圣道的。我们看经典,这个人年纪很大了才出家,年纪又大、过去也没有学佛,诶,他跟佛陀出家、或者拜一个阿罗汉出家,三个月成就阿罗汉果。说有一个国王,这个国王平常也没有努力的修行,就在王宫里面享受世间的五欲。有一天他的背部痒,请宫女为他搔痒。这个宫女在为他搔痒的时候,这个宫女手上戴着缨络,这二个手一弄到发出声音,这个国王听到这个声音,知道无常,成就辟支佛果。这个正法时代是这样子修行的!《阿含经》上说:最小的七岁成就阿罗汉、七岁,均提沙弥;最高的八十几岁,他也成就阿罗汉果。七岁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成就阿罗汉果;八十几岁也成就阿罗汉果!因为这个正法时代,它那个环境就是容易修行。它空气中所散布的,那是一种清净的力量,你在那个地方投胎就很容易。你到西门町去走一趟,你就觉得修行就是很难,这个感觉就不是一个圣道的感觉,那个心就很难摄得住。所以这末法时代的确时是「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这是一个事实。怎么办呢?「唯依念佛得度。」我们在这么多的环境障碍当中,只有靠佛力加被了,他力门果地教,佛力加被才能够得度。「呜呼!今正是其时矣!」这个净土法门契理、契机的一个弘传时代,「舍此不思议法门,其何能淑」?离开了这个法门,谁能够「淑」?这个「淑」就是善治身心,谁能够去调伏他身心的障碍呢?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很真诚的赞叹这个法门的契理、契机。这以下第二段讲到蕅祖述作的缘起:

  │          ┌藐视教典─────┐

  │┌旭出家时,宗乘自负┤         ├

  ││         └妄谓持名,曲为中下┘

  ││

  ││   ┌因大病─发意西归。

  ││   │

  ││ ─后┤   ┌《妙宗》┐

  ││   │  ┌┤    ├二钞┐

  ││   └复研┤└《圆中》┘  ├等书─

  ││      │        │

  ││      └及云栖《疏钞》─┘

  ││

  ││   ┌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

  ││  ─┤

  ││   └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

  「旭」就是蕅益大师的法名,「智旭」。「出家」的时候,「宗乘自负,藐视教典。妄谓持名,曲为中下。」这个是蕅益大师自己讲出他刚开始出家的一种境界。蕅益大师是二十四岁出家,他出家以后,他欢喜研究《楞严经》,在《楞严经》当中得到一个疑情。他从这个地方去参这个疑情,他二十五岁在打坐当中开悟了,开悟以后有很多境界出现。他二十五岁就证入了圆教名字位,大开圆解,「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那是圆教名字位。他二十五岁以后到三十一岁,你看看他的传记,他六年当中主要的修行,以《楞严经》的圆顿法门为主,当然也包括禅宗的味道。禅宗跟《楞严经》这二个都是圆顿止观,直接观现前一念心性。这当中的著作也不多,到三十一岁他就有点变化。他三十一岁的时候,看到禅宗很多的弊端,很多禅宗就讲出一些邪见:「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就是太强调圆顿法门,对这些权教的施设太过忽略了。所以他到三十一岁以后,就强调持戒跟研究教理,他要以戒教二门,来匡正禅门的弊端。直到三十一岁的时候,开始弘扬戒律,弘扬比丘戒,作了很多比丘戒的注解。教方面他捉阄,他那个时候三十二岁做了四个阄,说:我一生想要弘扬教理,来匡正禅宗不学习教理的弊端,那要以什么教为主呢?他写了四个阄。第一个华严;第二个天台;第三个唯识;第四个自立宗派,自己创立出一个宗派出来。他不是像我们随便抓,他用三个月的加行,三个月的安居当中加行,最后一天抓阄,他抓到天台的阄,所以他从此以后深入天台的教观。所以他到三十一岁研究教理,三十二岁开始研究天台教观,他这之前他对教理不是很重视,就像他说的「藐视教典」:你们那些学教理的,着文字相;念佛的也是心外求法,「妄谓持名,曲为中下」,这中下根修的法门。我们这一念心直接的观照第一义谛、直接跟佛相应。什么是佛?一念不生,即如如佛。他那个时候对佛的是这种定义,完全是观照自性佛。三十一岁、三十二岁他开始弘扬戒教。但是影响他生命最大的就是在三十六岁那一年,「因大病,发意西归」,他三十六岁的时候生一场大病。那时候在那个山中,生一场很特别的病。这个病中,看这个〈传记〉上说:「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你看一个圆教名字位,你如果看到《蕅益大师全集》,你看看蕅益大师的「发愿文」,蕅益大师在修加行啊,那不得了,他经常七七的闭关,或者三个月、一百天的闭关。他每天所持的咒,你把它算一算,他几乎一天不睡觉的,他的行力刚骨;而且他是称性起修,他是悟后才起修的,他二十五岁开悟以后才作加行。但是他二十五岁加行到三十六岁,出家十一年,他每一天可没有空过。他三十六岁的时候一场病现前,他竟然说出:「不能坐不能卧,唯有含泪念佛而已。」那个时候他自己说出来:参禅功夫不得力,病痛现前的时候,这个病苦一现前的时候,这观第一义谛有困难的、有困难。这个时候祈求佛力加被:「愿阿弥陀佛,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这个很现实的,求佛力加被。一个众生,一个小孩子祈求母亲的加被,这个很正常。所以他到三十六岁,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改变。他生病以后,他开始去注意净土的著作。这个地方提出三个影响他净土思想最多的:第一个是《观经妙宗钞》,智者大师作的《妙宗疏》,天台四明尊者着的《妙宗钞》,这天台的《观经》,这个思想影响蕅益大师很多。其次是幽溪大师的《圆中钞》,这是解释《阿弥陀经》的。其次就是他的和尚「云栖」,就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这个是《华严经》的思想。如果我们有空把《阿弥陀经疏钞》再看一看,其实这个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很多思想跟,他是参考莲池大师的思想、很多的思想是参考莲池大师的。这三部的经典,对蕅益大师净土的思想影响很大。前二部是天台的,第三个是华严的。这个时候,他「始知念佛三昧,实无上宝王。方肯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这个「念佛三昧」是「无上宝王」。蕅益大师他说这「念佛三昧」,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念自性佛,第二个是念他佛,第三个是自他具念。蕅益大师在早期的修行生涯,他偏重在念自性佛,这一念心现前,观照现前一念心性,直接的观到现前一念清净心,直接的观到现前一念心性念心性去,不必在那个地方枝枝叶叶打妄想,都不必,直接观自性佛。后来他这个病痛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不得力,他这个时候开始执持名号,他佛的加被。当然他在他佛操作的时候,他也提出一个观念: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名号也不可思议。这自他具念,这个时候念佛三昧──理持,这个是「无上宝王」。一方面我们能念的自性功德力,本身就不可思议,这内心当中本身就具足无量的功德光明,然后有佛力本愿的加被,这自他具念,这个是「无上宝王」。这个时候,「死心执持名号,万牛莫挽也」。蕅益大师是圆教名字位,一个通达教理的人,「宗乘教义两融通」,他能够「死心执持名号」,也没有说蕅益大师又修什么观想、观像,什么玄妙的观法他都没讲,他就是老实念佛。而蕅益大师他老实念佛,他是圆教名字位的人啊,他老实念佛,这个是不可思议啊。这个是讲到蕅益大师自己相信净土的一个过程,他受到这个病痛的刺激,开始觉醒。这以下正式说明他的著述缘起:

  ││吾友去病,久事淨業┌辞不繁┐

  │└         ┤   ├请余为述《要解》

  │ 。欲令此經大旨, └而炳着┘

  │

  │   余欲普与法界有情,同生极乐,理不可却。

  这整个因缘是他有一个同参道友叫「去病,久事净业」,这个久修净业当然就很关心《阿弥陀经》。古时候《阿弥陀经》,就是注解太过复杂,希望能够有一个新的注解,这当中要有二个条件:第一个文字不要太多,义理要很清楚,「炳着」,要请蕅益大师来完成这样的一种功德。蕅益大师的心情也想要跟「法界有情,同生极乐」,所以在义理上「不可」以推「却」的,有这一分的责任,使令正法的光明流通后世,所以他就承当下来。这一段是说明著述的缘起,接下来说明他的时间:

  │┌举笔于丁亥九月二十有七┐

  ├┤           ├凡九日告成。

  │└脱稿于十月初五────┘

  九天完成《弥陀要解》,我们讲了这个《弥陀要解》讲了半年!开悟的人跟我们用意识分别心的人不同,的确不同。说这个内心当中跟圣道相应的人,他那个道的力量,他的确能够从自性当中流露出很多很多的文字。我们一开始是从文字里面寻求道,你说他也没有证得道,但是他那个名字位的道也不得了、那也不得了,名字位的开悟也不得了。名字位的道字是什么境界呢?「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他所觉悟的境界跟诸佛是一样的,他在道理上跟诸佛是同一个鼻孔出气的,当然他烦恼没断;但是你不可以否定他所觉悟的真理,跟诸佛是无差别的。所以你看他这个注解,不是像我们凡夫意识分别心,那个地方切一段、那个地方切一段,这样拼凑,他不是。他就是九天当中完全是自性的流露、那是自性的流露。最后蕅益大师讲出他心中的希望,他对这个法门的流通有什么希望:

  │   ┌一句一字─咸作资粮┐

  │  ┌┤         ├┐

  │  │└一见一闻─同阶不退┘│

  ├所愿┤           ├仰唯─

  │  │┌信疑─皆植善根┐  │

  │  └┤       ├──┘

  │   └赞谤─等归解脱┘

  │

  │   ┌诸佛菩萨─摄受证明

  │  ─┤

  │   └同学友人─随喜加被

  蕅益大师作完这个《要解》以后,他希望《要解》里面的「一句一字」,都能够成就大家一个往生的「资粮」,每一句话到大家的心中,都能够产生往生的一种力量。「一见一闻,同阶不退」,都能够成就三不退。「信疑皆植善根」,不管你相信、或者是怀疑,都成就净土的善根。不管你「赞」叹、毁「谤」,迟早都能够「解脱」生死,因为你所面对的是一个无上的法门。最后对这个法门,希望「诸佛菩萨」能够「摄受证明」,能够诸佛菩萨的加持。「同学友人」能够「随喜加被」。

  └西有道人,蕅益智旭,阁笔故跋,时年四十有九。

  他四十九岁的时候完成《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是五十七岁入灭,他是晚年才完成的。

  这个是我们《弥陀要解》的研究。

  这个净土法门,我们看「流通分」,不管是诸佛付嘱的口气、不管释迦牟尼佛的付嘱口气,都很强调净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换句话说,其实我们对这一个法门要生起信心,为名号的功德、本愿的功德、自性功德力的功德,这三力要齐信是很困难,其实是很困难。但是我们这样研究过去,会有一个感觉:透过蕅益大师的开导,我觉得对净土法门生起信心不难。你如果能够真正把《弥陀要解》研究啊,对净土法门生起信愿,我觉得是不难,这个是蕅益大师的善巧,的确是不难。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的生命「恒转如瀑流」,我们的生命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不断的变化,你就不断的前进,你一定要面对很多很多新的生命,乃至无量的生命。我们学佛讲得务实一点,我们并不是要谈玄说妙。我们学佛就是在无量法门当中,我们必须抉择一个能够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趋向于安乐,包括有为的安乐,好梦;也包括圣道的安乐,究竟的安乐。在本经的经文当中,信、愿、持名这三个法门,我认为如果我们这一念心能够根据本经蕅益大师所说的开导啊,你能够拨出一点时间啊,真的去信愿持名、去操作,果然能够得到现世的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是觉得这个法门的操作啊,它的好处:下手易、成就高。就是说你真的做得到。你说你什么都不懂,可以事持,信我是业力凡夫﹐决定不能仗自力﹐断惑证真﹐了生脱死,对名号通身靠倒;你说你的境界高,也可以理持,能念的心不可思议、所念的名号不可思议,一方面忆念自性佛、一方面忆念他佛,自他具念、自他不二也可以。它有浅有深。所以我觉得这个法门,我们大家应该有一个使命感,不要让这么一个殊胜法门的传承断掉、这一个光明。蕅益大师所抉择的教法,我们好好的自受用;以后我们应该也有一分的理想、愿力,把它流通到后世去,使令更多人也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个因缘。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好,我们回向。

 

佛说阿弥陀经1

佛说阿弥陀经2

佛说阿弥陀经3

佛说阿弥陀经4

佛说阿弥陀经5

佛说阿弥陀经6

佛说阿弥陀经7

佛说阿弥陀经8

佛说阿弥陀经9

佛说阿弥陀经10

佛说阿弥陀经11

佛说阿弥陀经12

佛说阿弥陀经13

佛说阿弥陀经14

佛说阿弥陀经15

佛说阿弥陀经16

佛说阿弥陀经17

佛说阿弥陀经18

佛说阿弥陀经19

佛说阿弥陀经20

佛说阿弥陀经21

佛说阿弥陀经22

佛说阿弥陀经23

佛说阿弥陀经24

七大缘起论之立宗

七大缘起论之破异

《佛学与西学》

 神童、大侠以及诗僧骆宾王的传说

忠臣、逆贼以及四果阿罗汉徐敬业的传说

佛弟子不应吃肉及如何正确吃素

 神仙传集锦1    

历史真面目1     

中医真面目1

走出西方中心论    

《西方中心论批判》读后感

不能用西人的“宗教哲学”视角来认识中华传统学术儒释道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全集)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全集)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全集)

来果和尚自行录(全集)

一梦漫言(全集)

印光大师略传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


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研究、多维时空“情况简介

雍正三教觉民,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心经直指》—高道李清庵解释《心经》

了凡四训序文


略论明心见性1,       略论明心见性2

转八识成四智

六即佛          八识简介        

佛教八宗    密宗大义


认识佛教(1)认识佛教(2)认识佛教(3)

认识佛教(4)认识佛教(5)


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

弘一大师简传

弘一大师: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叶圣陶:两法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

共尊印光大师势至化身原因

朱镜宙:我所知道的虚云老和尚

戒尘法师:我与虚云上座  

虚云和尚行业记

弘一大师出家之因缘

印光祖师和弘一律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慧远大师再来:三昧国师  

 印光大师:念佛十念法


佛图澄

释摩腾 竺法兰 康僧会 支遁 

释道安 鸠摩罗什 法郎 李恒沙门

杯渡

释宝志

玄奘 一行

道宣律师

道林  净满


打坐方法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天眼通原理

八段锦简述、   易经杂说

太上感应篇、   推背图(图文+详解)

心相篇 、     《心相篇》讲记

《邱祖语录》


古代中医:穷人治病,富人掏钱

李玲:仇和的宿迁医改调查

揭秘红楼梦中的药膳盛宴

中药“宝塔糖”消亡之谜

现今少年每每不知保身之道,纵情色欲,由之受病

钱学森对中医的认识,学西医的一定要看,千万别错过

彭鑫:胎毒的产生及对孩子的健康影响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连续长存的正统

佛法之世界系统略述

一位西医这样理解中医肾虚,让中医黑们无地自容

人体体质辨别(气虚、阳虚、阴虚)

黄帝内经,为什么有人年过八旬还能生子!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