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佛说阿弥陀经21

净界法师 十念生 2019-04-14

  第二一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三页,「戊二、合释能受所受」。

  初約五根

  ┌     ┐

  戊二合釋能受│五塵明受用│己初┌初正明┐

  ○      ┤     ├  ┤   ├庚

  所受,又二 │次約耳根 │又二└二结示┘

  └     ┘

  聲塵明受用

  今初

  这一科是「正宗分」的第一科「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这一科的开始,佛陀是一个「征问」说:「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极乐世界是什么因缘安立为极乐呢?佛陀刚开始的回答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约着「能受用的众生」说:「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陀在回答极乐世界的因缘说: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他的身心世界没有痛苦,只有安乐的情况,所以安立为极乐,这是第一点。其次,约着「所受用的国土」,就讲到了二件事情。第一件是讲到「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这一段是讲到宝树的罗网,罗网上的宫殿楼阁,这样的住处庄严。其次,讲到池水、莲华,「七宝池,八功德水」,上有种种的「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有种种放大光明的莲华,这是讲到生处的庄严。前面的所受用,讲到居住的庄严、也讲到生处的庄严。前面的回答,都是各别就着某一个重点,讲到生处、讲到住处的一个重点庄严。这以下是总合性的回答,极乐世界安立为极乐的一个理由。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二

  己一、约五根尘明受用二

  庚一、正明

  这当中包括了能受用的众生、也包括了所受用的国土,把它结合起来解释。这当中分二科:「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就着广泛的五根接触五尘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情况;其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单单就着耳根接触声尘,来说明极乐世界的受用情形。在「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当中,又分成二科:第一个是「正明」,第二个是「结示」。现在先看第一科「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看经文: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段经文在讲之前,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合科义」。先说明蕅益大师安立这一科的情形,五根对五尘的情况:

  合科义

  ┌乐──是声尘──┐

  │        │

  ├地──是色尘  │

  │        │

  ├华──是色香二尘│  ┌五 根┐

  │        ├众生┤   ├可知。

  ┼食──是味尘  │  └对五尘┘

  │        │

  ├盛华┐     │

  │  │     │

  ├散华├是触尘──┘

  │  │

  └经行┘

  「乐是声尘」,「常作天乐」是讲声尘;「地是色尘」,「黄金为地」这个地是讲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雨天曼陀罗华」包括色、香二尘;「食是味尘」,这「即以食时」这是讲味尘;「盛众妙华」、「雨天曼陀罗华」乃至「经行」,这「是触尘」。极乐国土的众生,他的五根接触五尘,「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情况,就从经文当中看得出来,五根对五尘是可想而知的。这一段是蕅祖安立这一科的一个大义。好,我们详细来看经文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的情况。

  「又舍利弗」,这当中佛陀又招呼了一句舍利弗,又讲出了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情况。说「彼佛国土,常作天乐」,这第一段。这以下我们分四段,先看第一段:

  释经文四

  释常作天乐等

  ┌常作者,即六时也。

  这个「天乐」,指的一种殊胜美妙的音声,这种殊胜美妙的音声是「常」。这个「常」,蕅祖的注解说:就是「六时」,昼夜六时。就是说这种美妙音声的出现,是经常的,而不是短暂的、或者偶尔的,是经常能够出现这种殊胜美妙的音声。关于天乐出生的理由,莲池大师讲出了二种情况:极乐世界的天乐是怎么来的呢?他说:第一个,极乐世界的天乐是一种天然之乐,这个「然」就是自然,极乐世界的虚空当中有很多的乐器,不弹自鸣,因弥陀的本愿功德力,你不用弹它,它自己就能够弹奏出这种殊胜美妙的音声,空中有乐器,不弹自鸣。这样的天乐就是解释做天然之乐,天然的,弥陀的功德所变现的。其次,第二种情况是天人之乐,这个是天人,当然就是有天,极乐世界有人道、有诸天。这个诸天,就是有明了性的众生所弹出来的。就是说阿弥陀佛跟莲池海会这些圣众,在那个地方修行的时候,诸天起欢喜心,弹奏这种天乐,来供养阿弥陀佛与莲池海会圣众,那这样子也可说是天乐。这个天乐的出现有二种情况:一个是天然之乐,一个是天人所演奏的音乐。这个地方是强调极乐世界声尘的美妙,声音。

  对比我们娑婆世界的声音,有很多的杂音,吵杂的音声扰动我们的心性。现代的医学家也发现了一件事,说这个小孩子,他在母胎的时候,在怀胎十月当中,如果小孩子的母亲经常听到了一些噪音,这种恐怖的声音,这个小孩子生出来以后,他就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他的稳定性会比较差,动不动就会感到一种急躁不安。假设母亲在怀胎的时候,经常听一些比较柔和的音乐,或者是佛号、或者是菩萨的圣号,这个小孩生出来以后,他的内心比较稳定,不容易被外境所干扰。所以这个声音对我们一个人的内心,是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个地方极乐世界它常作天乐,它经常散发出一种殊胜美妙的音声,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殊胜。再看第二段「黄金为地」,这一段是强调色尘,黄金为地,看蕅祖的注解,我们对照着看:

  ├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

  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有很多的宝树、楼阁、种种的莲华庄严,不过这些所有的庄严都依止大地而住,所以大地的庄严,这个颜色变得很重要。极乐世界的大地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黄金为地」,就是说基本上它的本质是「黄金」,但是在黄金当中,又以「七宝」来加以点缀、加以装饰,这个叫黄金为地,这个是一种色尘。所以我们到极乐世界,一望过去,这个地上放出黄金的光明,给人家一种高贵(黄金表示高贵)的气氛,这是色尘的庄严,这第二段。再看第三段:

  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这一段经文当中就有二部分:我们先约所受用,再约能受用解释。先讲所受用。所受用的话,「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前面的「常作天乐」是强调极乐世界虚空的庄严,这虚空当中有音乐来装饰虚空。「黄金为地」是讲大地的庄严,这个大地有黄金跟七宝所庄严。「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是在虚空跟大地的中间,是一种中间的庄严。说这个虚空跟大地中间,有什么样的殊胜境界出现呢?这「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这个「雨天曼陀罗华」,这「曼陀罗华」就是极乐世界宝树(八千由旬)的华,它经常会从树上降下来,所以这个雨天曼陀罗华它是色尘跟香尘的庄严。色,这个华有美妙的颜色;它也散发出香气,使令极乐世界的整个空中,散发出华的香味。这一段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

  ┌┤            ├故云昼夜六时。

  │└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

  古印度的一天,它是分成「六时」,一个时段是四个小时。

  │   ┌依┐       ┌日┐

  └然彼土┤ ├各有光明,不假┤ ├安分─

  └正┘       └月┘

  ┌昼┐

  ┤ ├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夜┘

  极乐世界不管是「依」报的国「土」、或者是「正」报的身心,都是放大「光明」。它的光明「不」用靠「日月」,所以它没有白天、晚上的差别。换句话说,极乐世界经常都是白天的情况。我们讲「昼夜」六时,是随「顺」我们娑婆世界的一种习气、概念,来这样宣说的。这个「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乐世界的众生,他在受用极乐世界的华香之余,在清晨的时候,他第一件事情该做的就是:拿着宝树的华,用衣祴把它装起来,然后到十方世界去供养佛。就像我们早上刚起床一样,早上刚起床到大殿,先供茶、供香;极乐世界也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释曼陀罗华等

  ┌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

  「曼陀罗」华翻成中文叫「适意」,就是这种华你一接触以后,内心会有一种很舒适、欢喜的感觉,所以叫「适意」,又称为「白华」。不过莲池大师解释这「曼陀罗」华,它是天上才有,不是人间有这种华。一般佛陀讲经的时候,都是天人散这个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这个都是属于天上的华,特别的舒适、特别的使人欢喜。

  ├衣祴─是盛华器。

  这个众生就拿这个「衣祴」,衣械「是盛华」的「器」具,是用布做成的一个袋子,就像我们僧袋,略似这种情况。

  ├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

  │

  │    因位。

  「盛众妙华」,是表示极乐世界的华不是只有曼陀罗华而已,「应」该是──像《妙法莲华经》上说:佛陀说《妙法莲华经》的时候,诸天有散「四」种「华」。这四种华:第一个是曼陀罗华。第二个是摩诃曼陀罗华,就是比较大的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第三种是曼殊沙华,这个曼殊沙华翻译成中文叫柔软,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华,我们内心当中会有一种柔软的感觉,不会像过去那种我执、法执那么坚固。这个柔软、调柔,在佛法讲调柔,都是跟我空、法空相应所表现的一种功德。这曼殊沙华是柔软义。第四个是摩诃曼殊沙华,这华比前面的曼殊沙华再大一点,所以加「摩诃」,摩诃曼殊沙华。诸天经常用这四种华,来供养说法者。这当中智者大师解释「四华,表四因位」,华能够感果,表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住、行、向、地,有四种因位的菩萨,就是用四种华来表示。「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当中也是有藉事显理。说这是讲什么道理呢?

  │       ┌真因会趋极果

  ├供养他方佛,表┤

  │       └果德无不遍也。

  这个「真因」,成佛之因,当然广泛来说是六波罗蜜;但是根本来说还是智慧。智慧是能证,能够觉悟真理的还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这智慧「会趋」向于佛「果」。佛果在哪里呢?「果德无不遍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果德就是一种真,或者我们讲法身佛,真如理性,理性是遍满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蕅祖的意思就是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拿着华到十方世界去供佛;当然事相上也的确是如此。在表法上说: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整个极乐世界是弥陀的法身所变现,这后面会讲到。所以我们讲「即众生心,投大觉海」,我们就着凡夫无明的心,整个投入了阿弥陀佛的真如大功德海里面,你所接触的颜色、听到的声音、你所吃到的饭菜,都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换句话说,我们在极乐世界当然不可能待一辈子,因为你在那个地方,每受用五尘一次,你的智慧就增长一分。就是你能够觉悟的智慧,慢慢的增长,你总有一天能够觉悟到这个五尘的本体那个真如理。就是能证的智慧,迟早会去接触到真如理。就是说因地的华去供养佛,这个华有趋向于佛的一种力量。我们在极乐世界的这种「真因」、这种智慧的栽培,一定会有一种力量,使令我们趋向于真如的理性,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有这一层的表法。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

  ││

  └┤ 弥勒,皆不难耳。

  │

  └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这个地方是约着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来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离极乐世界,刚好是「十万亿」的「佛」土,所以佛陀强调「十万亿佛」。表示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要「供」养「释迦」佛、或者当来下生「弥勒」尊佛,都「不难」。这是怎么回事呢?是「阿弥神力所加」,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力所加被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功德所成就的。这个地方「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莲池大师他认为:这一段的经文重点在修福,就是表显了极乐世界的, 菩萨,他修习福德资粮的一个殊胜。莲池大师认为下一段的经文,「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是表显极乐世界的一种智慧,成就智慧的殊胜。这是说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一个菩萨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当然不是为了去那个地方住在宝树、楼阁,欣赏「黄金为地,雨天曼陀罗华」如此而已,要紧的是积集福德、智慧的资粮。这个地方莲池大师讲:「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因为佛是最殊胜的福田,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所以释迦牟尼佛特别说明出来。在经典上说:我们一个人能够供养到真佛,这个果报会让你现身就能够得到现生的果报,供到真佛,不是供养佛像。你能够遇到真佛,能够如实的供养,这个果报你马上就能够受用。

  佛在世的时候,佛陀在舍卫国三个月结夏安居,结夏安居完了以后,就到隔壁中印度的波罗奈国去。这个波罗奈国的国王是信奉婆罗门教,所以婆罗门的老师就建议国王说:佛陀要来到我们这个地方游化,他有很多很多的真理要宣说,有广大的摄受力,你要规定所有的人民,都不可以去供养佛陀,否则我们婆罗门的眷属就会减少。国王就召告整个国家,他说:佛陀要来我们波罗奈国游化的时候,谁敢供养佛陀,罚五百金。就贴出这样的公告。当释迦牟尼佛来的时候,第一天带着比丘去托钵,就托空钵而回。正当佛陀要回到精舍的时候,这当中有一个老妇人,她也不认识字(哈哈),这公告写什么她也不知道。她那一天准备要煮中饭,把米洗完了,米水要拿去倒。要倒的时候,看到佛从正中央走过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因为她不知道告示上写些什么东西,她就很真诚的拿米水供养佛陀。佛陀就欢喜心接受了,当下就把米水喝下去。喝下去以后,佛陀当众为她授记。这个时候,很多人很惊讶的说:你怎么敢公然的违背法律呢?很多的婆罗门就围过来。围过来以后,佛陀就为他授记说:你供养的功德,我为你宣说一下:你今生死了以后,你就到天上去,到四天王天;四天王天完了以后,到忉利天;忉利天以后到六欲天;六欲天完了以后,再到人间来。你只要到人间,就是受大富长者的福报,要不就到天上去。在人天往返十五劫,十五劫的时间,这么长。然后,出生为人的时候,生长在一个没有佛的时代,证得辟支佛果。佛陀讲完这句话的时候,这些婆罗门的大德就不服气了,就跟佛陀说:佛陀啊,你是一个剎帝利主,你是净饭王的儿子,是高贵的种姓,你怎么能为了饮食而说谎呢?说她供养你洗米水而已,你怎么能说她有这么大的功德呢?佛陀这个时候出广长舌相,把舌头伸出来,把整个头都盖住。在当时的印度,每一个人都知道:舌头能够盖住头部,那是生生世世不打妄语的。这时候婆罗门的这些长老就生起了恭敬心:唉呀!这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个不讲妄语的人;但是你要讲出个道理来听看看。佛陀就指着前面的一棵尼拘陀树说:这个尼拘陀树它现在的树能够庇荫五百个人,五百个人可以在下面乘凉;但是这棵树刚开始的种子,只有三分之一个芥子这么大,这个芥子像芝麻那么大。它刚开始的因地,只有三分之一芥子大的种子。它为什么能够长成这么大呢?因为它掉在一块肥沃的田地上,吸收大地的水分、矿物质。这样子慢慢慢慢,就能够长到像这样能够庇荫五百个人的大树。佛陀说:供佛亦复如是,虽然她那是那么一个小小的米水;但是她所供养的是一个殊胜的福田。所以她这小小的因地,就能像那三分之一芥子大的种子一样,就能够长成庇荫五百个人的大树。这个时候婆罗门就对佛陀生起了恭敬心,很多人就归顺了佛陀。这意思是说:我们在生命当中,如果能够遇到真佛,不是看到佛像,不是供养佛像而已,你看到佛陀而作如实真心的供养,那个福报是非常广大的。

  我们看历史上,包括中国历史、印度历史,很多的国王,他之所以做国王,他的福报都是跟供佛有关的。你看阿育王、中国的梁武帝也是,梁武帝也是供佛的关系。我们今天要供佛,莲池大师强调修福是对的。这当中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你供佛,你跟佛陀结缘,你生生世世就能够跟佛陀在同一个地方出世。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跟三宝结缘。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在这段经文当中强调「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地方就是:你在极乐世界的人民,你要修福报、要跟十方诸佛结缘,那是非常容易的。这一段是讲到约所受用的情况。这当中还有一层深义,约着能受用的众生,这「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还有一层深义,这当中我们看蕅祖注解。这一段经文的主题应该是在这个地方,看第三十四页。「释即以食时等」,「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这当中蕅益大师把它分成三段来说明:第一个「明神足难思」。

  释即以食时等三

  明神足难思

  ┌食时,即清旦,故云即以。

  │

  │        ┌不离彼土┐

  └明其神足不可思议┤    ├不假逾时回还也。

  └常遍十方┘

  这个地方讲「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以后,他什么时候回来呢?「即以食时」,这个是「清」晨吃饭的时候,所以叫「即以」。「即以」就是说马上就回来了,时间很短暂。为什么他到「十万亿佛土」去供佛以后,马上能够回来呢?这当中有一层道理,「明其神足不可思议」,因为极乐世界的神足通不可思议。极乐世界有五种神通,在这当中强调神足通的功德广大。是怎么个不可思议法呢?「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所以「不假逾时回还也」,不必假藉长久的时间回还。「不离彼土,常遍十方」,莲池大师解释说:我们凡夫这个娑婆世界的色身,是一个业报身,所以有这个业力,就有时空的障碍,有空间。我现在要到美国去,你不可以去,要坐飞机才能去。当然我们活动的范围不能够离开三界的,甚至不能离开欲界。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是一个意生身,莲池大师强调意生身,这当中有三种意生身:第一个叫做「入三昧乐意生身」,入三昧乐。这个是约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众生来说的。这个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的众生,他的意生身呢,他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必须要入定,他要在这个树下入定、或者在他的宝树楼阁、在他的房间里面入定。他入定以后,他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他在定中,能够现出意生身,遨游十方世界,一下子又回到原来的国土去了。这是讲「入三昧乐意生身」。其次,「觉法自性意生身」。「觉法」,觉悟这个法,当然这个法不是一般的有为法,这个是讲真如的法。「觉法自性意生身」这是实报庄严土。前面的「入三昧乐意生身」要入定,他一出定就没有这种功能,没有所谓「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他要稍微入定一下,静一静。这个实报庄严土,他任运,他只要随便一作意,想到:诶,要去供佛、或者闻法,他一作意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这个是更加的殊胜,「觉法自性意生身」。第三种是「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那是佛陀,种类俱生无作行,那连作意都不要作意,那是任运的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那是常寂光土,佛的境界。这个地方,我们姑且约凡圣同居土,就是「入三昧乐意生身」。极乐世界的国土,它的神足通,他只要一入定,就能够「不离彼土,常遍十方」,就有这种广大神足通的境界。这个是约能受用的众生来解释「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的情况。另外一个约所受用的国土,我们看「明事事无碍」,极乐世界的国土是事事无碍:

  明事事无碍

  ┌一声────┐

  │      │

  ├一尘    │

  此文显极乐┤      ├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一剎那   │

  │      │

  └乃至跨步弹指┘

  这当中也透出了一个消息说:这经文要表示什么意思呢?说「极乐」世界的一个「声」音、一个色「尘」,这个是约空间来说,这个极乐世界的空间有声尘、色尘。就时间来说,「一剎那」、或者是「跨步弹指」这么一个短暂的时间。这个极乐世界的时空跟「十方」的佛净土,是「贯彻无碍」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讲一句现在的名词,就是极乐世界的资讯系统很发达。说你为能够知道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呢?你一定要知道哪一个国土有佛在说法,你一定要先得到这样的资讯,你才能够明确的应用你的神足通,去供养哪一个世界的哪一尊佛。所以说你能够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你能够亲近十万亿佛,你一定是在极乐世界宝树、楼阁,很多的宝树下,唉呀,在哪一个国土有普光佛在讲《楞严经》,我现在的心情刚好想听《楞严经》,马上就过去。哪一个地方有哪一尊佛在讲《法华经》,我现在的心情想学《法华经》,就过去了。哪一尊佛在那个地方讲《华严经》,也过去了。我们能够亲近十万亿佛,除了你的神足通以外,你只有神足通,你不知道到哪里去,那你也是没有目标。所以这个地方「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极乐世界的宝树,它能够提供你十方世界最快的资讯,你马上能够知道十方诸佛在讲些什么经论,他在什么样的处所,那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蕅益大师的智慧眼,就看出了这段经文有这么一个消息。这是讲极乐国土的「事事无碍」。

  明法门甚深

  ┌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

  又显┤                 ├也。

  └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

  这当中强调净土他力法门的功德甚深。怎么说呢?说我们在「娑婆」世界,「浊重恶障」,这个身心果报有五浊的障碍,有三种障碍:烦恼障、业障、报障。跟「极乐」世界的空间,有「不隔而隔」的情形。虽然在法性上,谁也不能障碍我们;但是从业感的角度,的确是有障碍的。我们不要说离不开三界,我们连要到欲界天都没有办法,这空间有障碍。「生极乐则功德甚深」,到极乐世界,它这种「入三昧乐意生身」功德甚深,跟「娑婆」世界「隔而不隔也」,虽然在空间上有这么一个区分,但是这样的空间是不能障碍极乐世界的果报体,「隔而不隔」。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个神足通,站在菩萨道的立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上求佛道、不管是下化众生。因为你要上求佛道,你一定要亲近十方诸佛、听闻佛法,这世间上最殊胜的善知识就是佛陀。你有神足通,你随时能够把你心中的疑问,向佛陀表达,请佛陀开示对治的法门。所以不管是修福报,修福报也是一样,我们现在只能够在禅定当中修观,观想佛陀现前,把很多的蓝宝石、红宝石、金刚钻供佛。当然这样子也是好,但这样子毕竟只是内心的作意,你不能实际表达出来。下化众生也是这样,我们在修慈悲喜舍,观想众生现前,我们把修习的功德,变成种种安乐的境界,五欲乐、三昧乐、涅槃乐,输送给众生。就是我们在「娑婆」世界是「不隔而隔」,我们要去度化众生有障碍。所以这个神足通度化众生是非常重要的。

  你看舍利弗尊者有一个弟子叫均提沙弥,他七岁出家以后,没多久就证得阿罗汉果,七岁小沙弥就证得阿罗汉。这怎么回事呢?说他的前生是一只白色的小狗。商人队要去做买卖,就带着这只小狗去。到了一个地方的时候,大家在煮饭,饭煮好了的时候,这只狗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就把饭菜给偷吃了。被商人发现了以后,就非常的生气,就拿棍棒把这只狗打得四肢都断掉了,身体也受了很重的伤。打完了以后,就把它丢到森林里面去。到了天黑的时候,这只狗临命终即将死亡,在那个地方呻吟,又饥又渴又恨,心中生起一股怨气:我只是偷吃你几口饭,你就把我打成这样子,心中有恨。这一天晚上,舍利弗尊者在寮房做晚课的时候,一入定,天耳遥闻,听到有狗在那个地方呻吟。圣人的天耳通它有「明」,天耳明。要是凡夫听到狗叫,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狗叫;但是圣人这个通有光明的智慧:哦,这只狗是怎么回事被打的,这只狗过去有善根,但是现在被烦恼遮障了,它要堕落到三恶道去了。如果不去救它,它会因为瞋心的因缘,堕落到地狱去。这个时候,舍利弗尊者马上用神足通,入三昧乐意生身,屈伸臂顷,一下子就到狗的身边去,拿了一杯牛奶给这只狗喝。狗喝了这杯牛奶以后,心情好了一点。舍利弗尊者就为它说四谛法门,就触动了它的善根。这个善根一发动了以后,它心中瞋心的遮障就消灭了。消灭了以后,这狗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生长在舍利弗尊者一个归依弟子的家里,一个大富长者。做完这件事情以后,舍利弗又回去入定。哦,这只狗生长在我一个信徒的家里。就去跟他们讲说:你没多久会生一个小孩。说:师父啊,我们夫妻俩结婚那么久,到中年都没有生小孩。他说:你会生个小孩。好,生个小孩以后,我们就送给师父。舍利弗说:好,你说的。七岁以后,就把他给带走。带走以后,因为他在临命终的时候受到舍利弗的教化,触动了善根,所以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得到阿罗汉果以后,他有神通,他就去看看我过去是干什么?唉呀!我过去是一只小白狗,被打得差一点死掉了,本来应该要堕地狱去的,我师父慈悲救了我。后来他就发愿:今生不受比丘戒。在律上,比丘不能做侍者,比丘不能做比丘的侍者。所以他发愿尽形寿做沙弥,来服侍舍利弗尊者。所以舍利弗尊者后来入灭以后,整个后事,完全是均提沙弥为他处理,均提沙弥就一辈子跟着舍利弗尊者,直到他往生为止。他把舍利弗尊者的舍利子拿回去给佛陀,然后他才入灭。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一个观念就是说:今天这个众生、这只狗,从因缘所生法来说,它即将要堕落了,假设这个时候没有遇到善知识舍利弗尊者,以神足通的因缘现前,它整个生命的方向,就要流落到三恶道去了。当然到三恶道去要再出来,那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那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的时间,才会再遇到三宝。而在这个关键时刻,舍利弗尊者的神足通就非常重要,他屈伸臂顷,一下子就能够把它的心转过来。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当然我们现在有障碍,我们在佛堂里面观想也不错),如果能够实际采取行动,那就更好。所以这个地方,佛陀在种种神通当中,特别强调神足通。因为在菩萨道的角度,不管你是亲近十方诸佛、不管你是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这个神足通、这个交通工具,是非常重要的。你随时要亲近佛陀、随时要教化众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所以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就提出说:这表示「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十方世界隔而不隔」,你随时能够去观照你过去的父母眷属。唉呀,我那个眷属到哪去了?屈伸臂顷一下子就到他的面前,为他说法,使令他能够解脱。所以这个地方有这么一层意思。好,看第四段: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这个地方是讲到五尘里面的味跟触,滋味跟触。饭食当然有各式各样百味的饮食滋味,跟这个经行的触、黄金为地的触。这个「黄金为地」,极乐世界的黄金,它是柔软的,这《无量寿经》讲得很清楚,它黄金也散发出香气,所以你在黄金上经行,它有一种很殊胜的质感,这表示触尘。关于这一点,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释饭食经行等

  ┌念食食至,不假安排┐ ┌经行金地┐

  饭食经行者┤         ├但┤    ├

  └食毕钵去,不劳举拭┘ └华乐娱乐┘

  ──任运进修而已。

  这个地方说极乐世界的意生身,他的本质是不须要饮食,但众生的习气,他在娑婆世界吃饭吃习惯了,到极乐世界不吃饭,好象少做了一件事情一样,所以他就会想到要吃饭。他一想到要吃饭,这个百味饮食就现在前,「不假安排」,他不必去买菜、切菜、洗菜、煮菜,他就是「念食食至」,思食得食。「食毕钵去,不劳举拭。」吃完了以后,它就自动消失了;不像我们还要去洗钵、整理这些残渣。不过极乐世界的饮食是触食,见色闻香即饱,所以他没有排泄的情况,他是触食,这跟诸天很类似。极乐世界是衣食自然,那在极乐世界是干什么事情呢?那么多的时间干什么事呢?「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就是在那个地方,念佛、念法、念僧;或者修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或者你现在的心情不想到十方世界,你在极乐世界里面,经行金地,或者看看华、听听音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任运进修」。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修行,而修行有各式各样的法门,礼拜、赞叹、供养,但是主要的还是心地法门,调伏现前的妄想、调伏现前的攀缘心。所以在任何的修行,只要功夫提起来,一定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说你怎么能够净念相继呢?要都摄六根。六根要都摄起来,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烦恼不能断要他断,是这样的一个心情,是逆你的妄想流。看这个意思,极乐世界是不须要都摄六根(哈哈),这极乐世界的六根是放松的。你看看华、听听天乐,你在那个地方,法身慧命自然增长,他不必都摄六根,就能够净念相继,是这个意思,这叫「任运进修而已」,他的进修是这样的情况,是这样的一个情形。不像我们娑婆世界非常紧张,不是这种情形。这个地方是讲「饭食经行」,就说出这一个道理。这一段是说明「五根五尘明受用」,广泛的说明极乐世界的五根面对五尘的一种受用情况,当然包括了能受用的众生,也包括了所受用的国土。好,先讲到这里。

  第二二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

  庚二、结示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段经文,佛陀招呼了一声「舍利弗」,作了一个交待说:「极乐国土」的庄严,这个地方的庄严,特别指的是前面胜妙五尘的庄严,极乐「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乃至「饭食经行」。就是说极乐世界这种殊胜五尘的境界庄严,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这如是的功德是讲因地,就「舍利弗,极乐国土」是由「如是」的「功德」之所「庄严」。是什么功德呢?我们前面也说过了,从二方面来说:第一个从佛所受用的这方面,当然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他自己也在受用极乐世界的国土。佛陀所受用的国土,是弥陀的大愿、大行之所庄严,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力所创造的。我们也可以说:站在佛所受用的角度来说,极乐国土是成就如是本愿功德力之所庄严,约佛来说。约我们众生呢,就是我们信愿持名的功德力之所庄严,名号功德。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没有资粮的心,接触佛号的时候,念念的去创造极乐世界的「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乃至「饭食经行」的这种胜妙五尘,也可以说是名号的功德、一个持名的功德之所庄严。这当中佛跟众生之间的一种感应道交,是建立在什么观念呢?就是在「自性功德」。我们这一念苦恼的心,跟弥陀那一念大悲的心,从本性上来观察,是清净本然、是平等不二的。所以说,这段经文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极乐国土的胜妙五尘,是由弥陀的本愿功德力、由名号功德力,乃至自性功德力,三种的功德力之所庄严,可以这样讲的。所以这个地方「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启什么信呢?就是相信极乐国土的依正二报,是由三种功德力之所成就,就是要你相信这件事情,这段经文的整个大纲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就是要相信是三种功德力之所庄严。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二

  前面是广泛的约五根五尘,这个地方佛陀单单把声尘这个部分,讲得更详细一点,把这一部分再讲得再详细一点。为什么佛陀在经典上,会把极乐世界的声尘讲得更详细呢?这当中有一个理由,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以此方耳根最利┐其實極樂攝法界機─五塵一一圓妙

  │       ├

  └故别就法音广明┘,出生一切法門也。

  因为所谓的说法一定要应机,那释迦牟尼佛今天说法的对象,是针对娑婆世界的众生。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六根当中,「耳根最利」。这耳根最利,印光大师大师他提出二个情况:第一个耳根最容易专注。就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专注力,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舌头去尝味道,你专心去接触、去取这个味道的生相也可以,善取所缘境的相貌。但是在六根当中,耳根最容易专注。其次,它最养神,它不耗神,它专注的过程当中,耳根去取所缘境,它最养神,换句话说它有相续力。它有专注力、有相续力。所以这个地方说明了,娑婆世界的六根当中,耳根最利。所以佛陀就特「别就」着它的「法音」,来「广明」极乐世界庄严的情况。但事「实」上,「极乐」世界是普遍「摄」整个「法界」的根「机」。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五尘一一圆妙」,在五尘当中,又能够「出生一切」的「法门」。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有障碍,这障碍就永远是障碍,谁也不能为我们解开。在极乐世界,你修行有障碍,没关系,不要急,你走出户外听听音乐,唉呀!这个障碍解开了。你到八功德水去喝个水,这个障碍就解开了。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声音、极乐世界的味道,乃至极乐世界所接触的这种感觉,它每一个尘都能演说无量的法门,它是普遍「摄」受「法界」的根「机」。你适合听音乐来破这个障碍,你就听到音乐;你这个时候适合喝水来破障碍,这跟触尘有关的,那你就是触尘来为你说法:这极乐世界它是五尘说法的。因为就着我们娑婆世界,我们欢喜栽培圣道,我们都是听佛的音声,娑婆世界是「文以载道」,佛陀无量无边的圣道,是摄持在声音当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的声音的曲折,这表现的声音当中,就有圣道的功德在里面,佛陀是用声音来表现圣道。所以我们习惯这样的方式,佛陀在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就特别把色尘的这一部分,讲得详细,是这样的一种情况。

  ┌壬初鸟音法利

  ┌辛初化有情声┤

  │      └壬二征释略显

  ┌庚初别明┤

  │    └辛二化无情声

  ○又二┤

  └庚二总结

  今初

  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先「别明」,再「总结」。「别明」当中又分二科:「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先讲有情所发动的声音,这个地方特别指的是鸟类;第二个再讲无情所发动的声音。有情的声音当中又分二科:「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今初」,先看「鸟音法利」:

  庚一、别明二

  辛一、化有情声二

  壬一、鸟音法利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前段的经文,莲池大师说:是在强调供佛的一个修福,这个福德资粮在成佛之道也是很重要。你要能成就你正报的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依报的国土庄严,没有福报还不行的。阿罗汉就是不修福,所以就得一个偏真涅槃,虽然内心当中寂静,但是没有依正庄严。所以在这个菩萨道当中,修福是很重要的。前面一段「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偏重在修福;这一段的经文是偏重在闻法的修慧,修习智慧的情况。修习智慧的这段经文,我们分二科:第一科先说明「鸟音」,就是鸟所发动的音声,鸟音。就是「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乃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到这里是讲「鸟音」。以下「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是「法利」,就是听到这个声音所得到的佛法利益,是讲到得到的利益。这个地方是第二段,我们先看第一段。「复次舍利弗」,佛陀又招呼了一声「舍利弗」,又说出了极乐世界的一种情况,他说「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佛陀又说在极乐世界还有一种殊胜的情况。什么情况呢?说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这个「奇妙」,莲池大师解释这个「奇」,什么是「奇」呢?「形殊众鸟谓之奇」,这极乐世界的鸟,外表的形状,「殊」很特殊,跟其它的鸟不同,「形殊众鸟谓之奇」,形状特别的美妙叫「奇」,稀有难得,形殊众鸟。什么是「妙」呢?「音能说法谓之妙」。极乐世界的鸟,它发动的声音,它能够摄持很多的法门,这件事情是微妙不可思议,「音能说法」,它的声音能够说法,这件事情叫做妙。「形殊众鸟谓之奇,音能说法谓之妙」,这个鸟就有这么一个境界。这个鸟还不是一种,「杂色」,就是种类很多,很多种类的鸟。这以下就举出六个做代表,举「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做代表。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祖的注解:

  释鸟音

  鸟所发动的音声。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

  说这个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形状很美,所以叫做「奇妙杂色」。六种当中,「白鹤、孔雀、鹦鹉」这个大家容易明白,就不讲了。看「舍利」:

  │

  │┌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

  这个「鹙鹭」是一种老鹰,鹰的一种。「琦禅师云是」一种「春莺,或」者是对的,或者是「春莺」。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

  「迦陵频伽」翻成中文叫「妙音」,因为它的声音特的美妙。怎么说呢?它乃至还在蛋「壳」当中,它就能从蛋壳当中发动出一种音声,「超」越所有的「鸟」。所以经典当中,我们经常是用「迦陵频伽」的声音来赞叹佛陀得音声,因为它的声音特别的美妙,「妙音」。

  ││               ├

  │└共  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

  「共命」,这共命之鸟是很特别的,「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这种鸟它一个身体二只脚,但是他有二个头,它身体的脖子当中分出二个头。「识别报同」,它是二个不同的心识,二个不同的生命体住在同一个果报,这种鸟的情形很妙的。

  比如说释迦牟尼佛有一次跟提婆达多二个一起做共命之鸟,二个人就一个人一个心识,一个人一个头。释迦牟尼佛(迦喽嗏头)这个头特别精进,经常保持觉醒;提婆达多(优波迦喽嗏头)这个头好乐睡眠,经常睡觉。这么一天,这个共命之鸟就飞到一棵香草的树上(名摩头迦,其树华落),很多水果。这时候因为提婆达多鸟在睡觉,释迦牟尼佛就把香草全部吃光了。吃光了以后,提婆达多鸟一醒过来:诶,你怎么把这些香草都吃光呢?释迦牟尼佛就解释说:我看你在睡觉,不好意思打扰你,反正我吃饱了,你也吃饱了,我替你吃一样的啦。(诃──)提婆达多非常不高兴说:你讲这些话是非常不对的,你故意把这个好东西吃光了,我一定要给你一点教训。这一天,提婆达多鸟就故意飞到有毒草的地方,就以瞋恨心吃这个毒果,要把释迦牟尼佛鸟给毒死。一吃下去,二个都毒死了。所以说,它是同样的果报体,但是住了二个不同的心识,一个是善良的心识、一个是邪恶的心识。就是二个不同的心识,共同的摄持一个果报体,所以这个鸟是很妙。这共命之鸟,二个神识,一个果报体。

  ││               ├

  ││  ──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

  ││

  ││    ──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

  这「二种」在「西域雪山等处有之」,这中国就没有,在印度的喜马拉雅山,才有这种「迦陵频伽、共命之鸟」,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一般人就是欢喜鸟,在介绍动物的书上说:所有动物当中,颜色最美的、音声最好听的,所有动物当中是鸟类。鸟类的种类,它的颜色变化最多、音声也特别美妙。所以释迦牟尼佛慈悲,特别把极乐世界的鸟类提出来说明,就是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爱鸟的人很多,所以就特别讲出这种情况。「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

  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极乐世界它没有白天、晚上;娑婆世界的晚上,这个鸟就栖息在树上不活动了,白天再出来觅食。极乐世界的鸟没有所谓的栖息,所以经常演出柔和合的音声。因为是莲华托生之身,我们的意生身没有睡觉的情况。看这个意思,极乐世界有吃饭「饭食经行」,但是没有睡觉,这是很特别的。一般的果报体,你要吃饭,就一定要有睡眠,这个业报身。就是你要消化,消化营养一定要假藉睡眠。说你这个人在娑婆世界,你有吃饭没有睡觉,无有是处,不可能。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你只要要吃饭,就一定要睡觉。但极乐世界的果报体,他吃饭,但是他不睡觉,不用睡觉,这个意生身的情况特别。这个地讲「出和雅音」。这种音声,「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个「演畅」就是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这个「等」字,就包括了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关于这一点,我们看蕅祖的注解,这是解释「释法利」:

  释法利

  释道品

  总标

  就是听到这个声音所得到佛法的利益。看第一段「释道品」,这个地方是讲到极乐世界经常演「三十七道品」。这个「道」就是趋向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法有一种力量,能够引导我们这一念心趋向于涅槃,背弃生死、趋向涅槃,所以叫做「道」。先看「总标」: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这个地方是说这些鸟它能够宣说「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等于是七科: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七科的内涵,我们大致讲一下。这个四念处是一个正式修行的法门,以下就是一个修行的位次。说这个四正勤跟四如意足,它是一个外凡的资粮位,积集止跟观的资粮,积集禅定跟智慧的资粮,四正勤跟四如意足是外凡的资粮位。五根、五力是内凡的加行位,八圣道分是见道位,七菩提分是修道位。这是根据天亲菩萨的《俱舍论》说的。天亲菩萨说:佛陀在讲经典,是约着数目的多少,才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把七菩提分放在前面。但是在真正修证的时候,是先有八正道的见道位,然后才有所谓的七菩提分的修道位,它的第是先修八正道,再修七菩提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后面都是你内心当中,在操作四念处的浅深而安排出来的位次,正修行还是四念处。

  好,我们解释四念处。这个「四念处」的「念」,指的是能观的智慧,有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光明的智慧叫做「念」。这个「处」就是所观境,就是「身、受、心、法」。就是我们这个灯光要照到哪里去呢?我们拿这个手电筒要照到哪里去呢?照到我们「身、受、心、法」四个处所,所以叫做「四念处」。这个四念处它的主要目的,是在破除我们对身心世界的四种颠倒,就是我们对身心世界生起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所以佛陀要我们用不净、苦、无常、无我来破除。在《大智度论》也讲到三十七道品,讲到四念处。在《智度论》当中,龙树菩萨就作一个问答说,问:《大般若经》是教菩萨法,为什么讲四念处、四正勤等三十七道品呢?这是小乘学者所修的。龙树菩萨说:这样子讲是不对的。菩萨在三界中流转,他的一个心情是依止大悲心,不是依止爱见烦恼。菩萨在三界中,生生世世的流转,以大悲心度化众生。如果菩萨不修三十七道来调伏自己内心的爱见烦恼,菩萨是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的,这个爱见烦恼太厉害,菩萨没有办法相续的流转,没办法。所以这个意思是说:所谓的大小乘,是内心的发心问题,不在于法门的浅深。所以这个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共修的。只是菩萨虽然修三十七道品,是对治三界的爱见烦恼,而菩萨不取证涅槃而已,是这个意思。这当中,我们先看第一个:

  正释

  四念处

  ┌一身念处。

  │

  ├二受念处。

  所谓四念处┤

  ├三心念处。

  │

  └四法念处。

  自身有二种:

  一者、身内不净;

  二者、身外皮毛爪发等。

  「身念处」跟「受念处」,主要是对治我们的爱取烦恼,我们对于身跟受会有爱取的情况。「心」跟「法」是对治我见的颠倒,我们对于能缘的心跟所缘的法,会有一种我见的分别,我见的颠倒生起。先看「身念处」──观身不净。这观身不净,在《智度论》讲到二种观法:第一个观自身不净,观自己的色身,你不要观别人,你观自己的色身。观身不净当中,分成内相跟外相。龙树菩萨讲一个偈颂说:「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我们刚开始观自身不净,先观察内相,就是把我们这一层皮剥开;剥开以后,看到我们色身内在的情况,就是一个骷髅、一个白骨,然后填上很多的血肉、心、肝、脾、胃、肾、脓血、屎尿,三十七种不净物,把这个白骨给包起来,最后再一层皮包起来。所以当我们剥开内层来观察的时候,「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内」。换句话说,我们在色身当中,找不到一个干净的东西,找不到。这种不净物,它还不是经常在里面保存着,「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粪」,它经常利用九孔,二个眼睛、二个鼻子、一个嘴巴、大便处、小便处,经常从九孔当中,散发出它不净的情况。这是观察你自身的不净。就是我们能够从自己的色身当中,觉悟到我们色身是不净的。其次,观他身不净,就是观别人的色身,就观死尸了。看到别人的尸体,死掉以后,尸体变成青黑,然后膨胀膨胀,啵!破掉。破掉以后,流出脓血,长出虫来咬这个尸体的肉。咬完以后,变成一堆白骨,最后白骨被风一吹就坏散了,连这个人的样子都没有了。这个九想观是观他身不净。龙树菩萨说:这个当中,也可以对调,我们也可以观自身的不净来观察他身,观内相、外相不净来观察别人;也可以拿别人的九种观来观自己。不过你刚开始下手的时候,是观你自身的内相、外相,观他身的九想。但是你熟了以后,你可以对调,来破除我们对自他色身的爱着,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去爱着一个不净的东西。所以说,我们会爱着这个色身,是来自于我们的颠倒、我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对这个境界一种错误的理解。这个是观身不净。

  第二个观受是苦。前面的色身,是一个所受用的果报体。这果报体是谁在受用呢?能受用是受。就是我们这一念心,去接触我们果报体的时候,会出现一个受。这个受,有苦受、乐受、舍受。这个苦受是苦,当我们遇到违背我们心情,果报体会生起苦受,这个是容易理解的。这生起乐受是苦,这件事情不容易明白。在这当中,龙树菩萨讲出一个偈颂,来解释为什么乐受是苦呢?龙树菩萨说:「诸欲求时苦,得时多怖畏,失时怀忧恼,一切无乐时。」说我们对于我们所欢喜的五欲境界,产生了乐受,这个乐受为什么是苦呢?因为你在追求的过程当中很痛苦,因为你希望财色名现前,别人也希望财色名,这当中就必须要竞争。人跟人之间的竞争,你要花很多的精神体力,你这当中有很多辛苦的事情,这个是苦。好不容易花了几十年的辛苦,白天也工作、晚上也加班,哦,五欲的境界成就了,应该快乐吧!不对,得到这个五欲的境界,「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你会感觉到:你要保存这些五欲快乐的相续,你还不能放松。因为「得时多怖畏」,因为只要你一不注意,别人就会破坏你,因为别人要抢你的五欲。所以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当中,你只要不进步,你马上就被破坏,所以你会有一种很不安全的感觉。你为了要今天受用的五欲、我明天也要受用五欲,这个时候你心中还是不快乐。为什么呢?「弟子心不安」,没有安全感,怖畏,害怕失掉。第三个「失时怀忧恼」,虽然你害怕失掉,但是你害怕是一回事,事实上世间上的事情,有生就有灭,迟早要破坏。这破坏的时候,你内心当中,因为对五欲的执取太重了,内心会有很大的忧恼。所以龙树菩萨的意思是说:这个乐受之所以安立苦,是因为你为了追求乐受,你要承受很多的痛苦。就是说你要承受多苦,而得到一个微少的乐受,所以安立做苦。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出生美味,终得大患。虽然这个美食也的确是甜美,但是因为这当中太多毒药了,你为了吃这个美食,你要同时吃那么多的毒药,所以这个也是苦。龙树菩萨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乐受的苦,是因为你追求这个短暂微小的乐受,但事实上你冷静下来,你背后付出太多的痛苦,你在追求的过程也要痛苦,得到的时候你要担心它失掉,失掉以后你心不甘、情不愿,这整个过程当中有很多很多的痛苦。加起来相对那个微少的乐受来说,苦多乐少,所以安立为苦。所以乐受是苦是这样子安立的。这样子我们就来破除我们对于受的一种乐颠倒。我们凡夫的心情,欢喜放纵内心去攀缘六尘的境界,我们就是期待乐受出现,期待我们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乐受出现。说我们欢喜吃这个东西,其实我们不是真正的想吃这个东西,我们是欢喜我这个心跟这个东西接触的时候,那个乐受能出现。因为你如果真的想吃这个东西,你要吃多的时候,你吃厌了,没有乐受了,你就不想吃了,所以我们是期待乐受出现。但是当我们知道乐受是苦的时候,它就能够息灭你向外攀缘的心,就会让你专心的修学圣道,是这个意思。这二个是在对治爱取的烦恼。

  「观心无常」。这个「心」是一个能;这个「法」是一个所;前面的「身」是一个所,所受用;这个「受」是能受用。这个「心」是能分别,这个「法」是所分别,也是一层能所。我们凡夫的心情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我们这一念明了心,有一个「常、一」的颠倒。我们总觉得在内心当中,有一个常一的我,小时候的我跟长大的我是没有差别的,今生的我跟来生的我是没有差别的!这种我见的颠倒,就使令我们为了爱着这个我,我爱、我见、我慢、我执,爱着这个我,我们就会创造很多生死的业力。但是这样的思想是错误的、是颠倒的。怎么知道呢?比如说:你今生这一念明了心,你随顺了三宝,是归依三宝的心;但是你下辈子得到大福报,到天上去了,充满骄慢,做转轮圣王,七宝千子,你可能没有遇到佛法了。没有遇到佛法,这怎么办呢?心随境转。你当时的境界,就是大家所恭敬、礼拜、赞叹的境界,那只好是放纵你的五欲、烦恼,去享受五欲的境界。别人敢触犯你,「君王一怒,血流漂杵」。你今生福报享完了以后,又变成一只蚂蚁。我是一只卑贱的小蚂蚁,我的工作就是把这个东西,从这个山洞搬到另外一个山洞,遇到大雨来的时候,就把我给冲死了,死掉以后又做一只蚂蚁。你做转轮圣王的时候,你的那一念心是如此的骄慢、如此的充满自信;但是你做一只小蚂蚁的时候,你那一念心是如此的自卑。你怎么能够说「心是一样」呢?那心中的我跑到哪里去了?没有一个常一的我,你的心有很大的转变,就是过去心不可得。你过去那个转轮圣王的心,跑到哪里去了呢?不可得。所以说我们这一念心是随业力,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心识是怎么来的呢?是由业力的熏习而来。善业的熏习,你的心就充满了憍慢、充满了功德;恶业的熏习,你这一念心就充满了罪业、充满了不安、充满了苦恼。所以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明了的心,是由业力的熏习而来的。所以说观心无常,来破除我们对于心的一个「常、一」颠倒。我们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变化的,我们这一念心也可能趋向于圣道、也可能会趋向于三恶道,它是随时在变化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可能性,这叫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这个「法」,龙树菩萨说:在宇宙万法当中,除了「心」以外,其它的部分都是属于「法」所收摄,就是心所受用的境界都叫做「法」。「无我」这个「我」,就是主宰义。就是我们内心当中,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境界,会打很多妄想:我现在要干什么、明年我要干什么、十年以后我要干什么。但事实上,这个「法」的境界,它不是随顺你内心的妄想,所以我们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告诉我们说:对这个「法」应该怎么认识呢?「如梦幻泡影」。说你在做梦的时候,这个梦的情节变化,不是你能控制的,完全是业力所显现。过去有一个修仙道的叫汉钟离,汉钟离他学了很多仙道的技术,他年纪大了,希望能够把这个法传下去。找了很久,终于在一家旅馆当中,找到了吕洞宾。吕洞宾十年的寒窗苦读,这一天要去考试,在旅馆里面跟汉钟离接触。汉钟离一看:唉呀!这个是我的弟子。汉钟离就过去跟他说:你要干什么?他说:我要去考功名。考功名干什么?做官啊,享受荣华富贵啊。汉钟离说:你不要做官了,你来跟我学仙道。吕洞宾说:不行,我这十年寒窗苦读,为了就是这么一天,我一定要去考。汉钟离没办法,好吧,那谈到晚上睡个觉吧。汉钟离就从他的僧袋拿出一个枕头:你睡我的枕头好了。睡在这个枕头,睡着了,睡着以后就开始做梦。在梦境当中,他去考试,唉呀!一考果然:十年寒窗无人知,一举成名天下闻。考上了状元,大家又敲锣、又打鼓的报这个信。皇上请去,他长得一表人才,皇上把女儿嫁给他,做驸马爷。哦!有名有利。他的家庭生活很快乐,就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荣华富贵不会持久的,没有多久他的儿子得到一种流行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后,他的太太悲伤过度,心情不好,后来也死掉了。吕洞宾悲伤妻子跟儿子的死亡,整天哭,就把眼睛给哭瞎了。这个时候,一个人没有眼睛的时候,你想想看,再好的荣华富贵对他来说,有什么意思呢?他眼睛打开就是一片的黑暗。这个时候真是后悔,当初要是听汉钟离的话去修行,现在多好!这个时候,内心当中一感伤就醒过来:哦!黄梁一梦。(哈哈)这时候就想:唉呀!人世间啊,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这荣华富贵是如此的脆弱,你要去受用快乐的果报,这当中一定要吃下毒药。换句话说,你要受用功德天,你就要同时接受黑暗。这个时候吕洞宾就二个都不要:好,我跟你学仙道去吧。所以「观法无我」就是说:这一切的法,你没有主宰性,你可以在心中打很多的妄想,但是这件事情跟你的妄想,是绝对不一样的。就是这一切的境界相,不是你能够主宰的。是谁能够主宰呢?就是业力的因缘主宰。这当中牵涉到你个人的业力,也牵涉到众生的共业,这当中曲折变化是很多的。所以说,我们观法无我,能破除我们对法的颠倒,一种「我」的颠倒。我们总认为这个境界就是我所安排的,我现在要干什么、以后要干什么,事实上我们是没有主宰性的。

  这个「观心」跟「观法」是破除我见的颠倒,「观身」、「观受」是破除爱取的烦恼。这样子是对治我们对身心爱见的烦恼,四念处。这个四念处观,不管是在圣道门、不管是在净土门,都很重要。因为你站在圣道的角度,一个菩萨要在三界流转,你大悲心广度众生,你也是要修四念处来调伏你的爱见,你才能够所谓「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你对这个果报体不能有爱见的颠倒,你才不会有痛苦的感受。所以龙树菩萨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说:菩萨如果不修四念处,这个长时间的流转生死,这种苦他受得了吗?他受得了吗?他受不了。他为什么能够在三界当中长时间的流转?他就是有四念处的光明来保护他,是这个意思。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要厌离娑婆,就一定要对我们身心的爱取要调伏,所以这个四念处对净土法门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破除我们的四种颠倒,使令我们能够正确的看到我们身心世界的真实相,是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

  问:

  答:意生身:第一个是「入三昧乐意生身」,这个是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第二个是「觉法自性意生身」,这个是实报庄严土;第三个是「总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总类」是佛的意生身,万德庄严、各式各样的总类。「俱生」(这个俱就是与生俱来的俱,一个人字旁,再一个具足的具),「总类俱生」就是佛的意生身,那无量无边的三昧陀罗尼,随从这个意生身而出现。他的特色是「无作行」,他是无作妙德,他不必假作意的。「总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那是佛的意生身。这又超越了前面的「觉法自性」。我们一般的凡圣同居土是「入三昧乐意生身」,就是你要现起这样的意生身,你还得稍微的入定,稍微的静一静,然后才能够现出这个意生身的功德。

  问:黄粱一梦的故事,请再说一次。

  答:这就是黄粱梦,那个时候汉钟离在煮黄粱,他醒过来的时候,黄粱还没有煮熟,他已经把这个人生都走过了,所以叫做黄粱梦。人生就是这种境界,有苦有乐、有乐有苦,但是苦多乐少。就是我们凡夫的心情,就是贪着这个刀山上的这么一点蜂蜜,他要付出很多身心的痛苦,不管是追求的时候、不管是得到的时候、不管是坏掉的时候。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支持他呢?因为他的眼睛只看到蜂蜜,他未曾看到他为了追求蜂蜜所付出的广大代价。佛陀提醒我们:你应该要看清楚,事实上你追求的这个欲,你背后付出多少代价,你应该要算一算,好象不划算。所以这个乐受是苦,龙树菩萨说:没有错,佛陀也同意在因果的角度,善业能够成就可乐果报,这因果是不能坏的。那为什么乐受是苦呢?因为你为了追求少许的乐受,你要去创造广大的痛苦,你要承受广大的痛苦,苦多乐少,所以安立它是苦,是这样子安立的。

  问:

  答:八地菩萨他一定有修四念处,才会成八地。他为什么能成就八地呢?就是修四念处。就是菩萨不修四念处,肯定要退转。任何一个菩萨,都是要修四念处,否则他没有办法在三界里面流转的。

  问:

  答:是的,所有的菩萨都要修四念处;否则他连初地都不能证得,他连三界都不能离开。四念处是断除见思烦恼的一个法门。菩萨在三界流转,他不是因为爱取烦恼而流转,他是大悲心。如果菩萨没有断除爱取,那跟凡夫没有差别,你也是作不了主。所以龙树菩萨就提出一个看法说:菩萨不修四念处、不修三十七道品,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没有一个菩萨自己是颠倒的,不可能有这种事情。

  问:

  答:阿罗汉修四念处以后,他的涅槃现前,他就进去了。菩萨他是经过涅槃,他不进去,继续往前走。就是说菩萨修四念处,他有能力取证涅槃,但是他不取证。就是菩萨经过化城的时候,他不进去而直趋宝所。因为这个四念处本身,它有能力使令你趋向于涅槃,但是菩萨他不取证。为什么呢?以大悲心故。

  问:

  答:意根的法尘。因为意根它是个假法,因为佛陀必须要明确的把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的差别表达出来,因为意根是自己打妄想的,它是个假法。在唯识学叫「假法」,你自己想的。如果说极乐世界的法尘很好,那这个东西,我在娑婆世界打妄想也不错啊!(诃──)所以看不出这样的一个差别,因为法尘是随你的内心打妄想的。这个五尘那不是,那是实实在在摆在这个地方,所以五根五尘是比较明显的,是个实法,是真实受用的法。所以唯识学说:这个法尘是个假法,你自己这样子想,事实上不是这样子,它是个假法,心中的妄想。好,我们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第二三卷

  《佛说阿弥陀经》,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五页,「壬一鸟音法利」,看经文: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这段经文是说明极乐世界的鸟类,能够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所谓的三十七道品,使令极乐世界的众生听闻以后,都能够念佛、念法、念僧,这段是说明「鸟音法利」。

  三十七道品,我们看《讲义》第三十六页。这个三十七道品,它是四谛法门里面的道谛,苦、集、灭、道的道谛。如果是小乘法,这个道谛它是趋向于偏空涅槃;如果四念处是随顺于大乘法,这个道谛它就趋向大般涅槃,有这样的差别。这个四念处,主要的就是有四种智慧,所谓的不净、苦、无常、无我。这四种智慧,他在观察的时候,他是要依止这个寂静的内心。换句话说,我们刚开始要先「一句弥陀念诵听」,以一句佛号,在心中能够专一相续的安住,来破除我们的昏沉跟掉举,来破除我们内心的粗重性,使令我们内心能够明了寂静的安住下来。就在这个明了寂静当中,生起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智慧,来观察我们的身受心法,这四念处是依止「止」而生起的。所以这个四念处基本上,它在整个操作的时候,主要有二个心所:第一个是「念心所」,就是一个止,一个明记不忘的念心所,就是我们去忆持佛号的那个念;其次是一个「慧心所」,这抉择,面对身受心法,生起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的抉择。所以这个四念处的整个操作,就是由「念」住心,由念来安住我们的内心,由「慧」来观察,这个四念处就是念跟慧,在整个修行就是这二个心所。这个四念处在修行的位次,第一个要成就的是「四正勤」,这个地方的「勤」指的是精进。这个精进就是说,对于断恶修善品中,能够勇悍为性,这当中主要有二件事情:第一个就是「断恶」,破除我们内心的爱见烦恼;其次就是「修善」,就加强我们心中的观慧。对这二件事情能够勇悍,内心当中主动积极的去追求,不为任何的逆境所障碍,这个就是「四正勤」。这当中有四个法:

  四正勤

  ┌一已生恶法令断。

  │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

  四正勤┤

  ├三未生善法令生。

  │

  └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这四个法,基本上我们分成二部分:前面二个是对于恶法的一种态度,「已生」的「令断」,「未生」的令「不生」。三、四是面对善法的一种态度,我们面对善法的一个态度就是:「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长」。在修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是先生善才破恶的,所以我们先讲第三。「未生善法令生」。这个「善法」指的是四念处的观慧。我们凡夫的心情,长时间活在爱见烦恼的妄想中,已经很久了。这个时候要在爱见这样的一个广大蜘蛛网当中,要建立四念处的光明,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刚开始的次第,我们一定要先坐中修、先静中修。就是说我们有时候会生爱见烦恼,但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可也不是全部都经常起烦恼,所以我们就应该利用烦恼没有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先有止的帮助,让内心能够明了寂静,就在这样的内心当中,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烦恼不活动,心情非常和平的状态当中,去生起这个四念处的观慧。就说你刚开始去栽培四念处观慧的时候,你一定要在寂静的心中,不能有烦恼干扰的时候,就是「未生善法令生」,这是一个关键。「已生善法令增长」。你要不断的去重复,不断有定课,一次一次的、一次一次的在寂静当中,去观察不净、苦、无常、无我,使令心中的光明,一次一次的增长广大,这个就是「已生善法令增长」。生起善以后,我们还要做一件事情,就是破恶。破恶第一个是「已生恶法令断」。就是说我们平常的内心,跟染污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生起了爱取的烦恼。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是要把平常在打坐当中的功夫提起来。不过一般我们是这样:一般我们在面对烦恼的时候、调伏烦恼的时候,是先观后止。就是先观察它的过患,这个烦恼是不净、是苦的,它有这种种的过患,就像大火,就像这个贼、就像毒蛇,它会破坏我们的功德,使令我们苦恼。它是无常、无我的,它是生灭相的,它没有真实性的,是可以消灭的。这个时候你对这个烦恼过患的体性有了解以后,这个时候就要提佛号,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烦恼不能断要他断。这时候你一定要让佛号在心中相续的运转,直到烦恼停下来为止。这是祖师所说的: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这个是很重要的,这件事情会影响我们临命终是不是能往生。就是说临命终的成功,是由平常无数的正念所成就的。就是你临命终为什么能够调伏烦恼?这最后的胜利,看你平常当中,无数次调伏烦恼的成功,才有临终的正念。所以这件事情,就是你平常功夫的点点滴滴,你平常只要失败一次,你临命终就会有危险。所以「已生恶法令断」,这件事情是一个成败的关键。所以你平常是不是能够调伏烦恼,就对你未来临命终是不是能够保持正念,这件事情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未生恶法令不生」,有时候我们烦恼不活动,但是我们也必须要保持,使令它不活动。这件事情就跟环境有关系,就是说你刚开始,不要去接触染污的环境。所以祖师大德修行的开示当中,劝勉初学者,尽量能够息诸缘务,闲居静处。你尽量能够离开染污的环境,到一个清净的道场来修行。因为那个染污的环境,正是你的熟境界,你内心跟这个境界一接触,你任运的就会起烦恼。这个境界太熟悉了,你根本控制不住。所以「未生恶法令不生」,唯一的方法就是先远离、先远离,使令我们心中的善法光明强大以后,才能够所谓的「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那个是以后的历练。所以这个「四正勤」就是透过这四个原则,使令我们心中观照的智慧增长,使令我们爱见的烦恼慢慢的调伏,这个是「四正勤」。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

  ├二精进如意足。

  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

  └四思惟如意足。

  这个「如意足」就是「能发动神通,所愿皆成,故名如意足」。这「如意足」,事实上就是禅定,四种法而成就禅定。禅定为叫「如意足」呢?就是它能够启发神通,使令我们所愿皆成。在三昧当中,我们任何的希望都能够成就,这叫「如意足」,就像这个「足」能够使令我们到达所须要去的地方。前面的四正勤,它是偏重在观慧的栽培;这个「如意足」,就是我们从外凡要悟入内凡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加强内心的禅定,这个「四如意足」事实上就是成就禅定,加强止的功夫。这当中有四个法门:第一个「欲如意足」。这个「欲」就是希望,你心中思惟禅定的功德,你有禅定以后,你内心有堪能性,能够成就种种的神通,乃至能够成就圣道。所以这个「欲」是善法欲,对于功德的一种须求。过去有一个大专生告诉我说:他以前读高中的时候,在班上的成积是很普通,不是很好。他到了高中以后,每天早上起床,还没有刷牙洗脸的时候,自己就发愿:我一定要考上台大。心中就有这样的希望。三年当中,每一天起床就是先发这个愿。哦,果然三年后考上台大。他告诉我们说:他听到《阿弥陀经》以后,我要重新发愿。他说我以后早上起床的时候发愿:我一定要往生净土。这个「欲」,就是内心当中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很明确的努力目标。这个目标有什么好处呢?就会带动你的精进,你就会对你这样的一个所缘境,能够专一相续的努力用功德,所以这「精进如意足」是跟欲有关。我们一个人修行没有目标,你是很难精进的,你一定是悠悠泛泛。所以你要有成就禅定的一个希望,你就会强迫你自己经常的去打坐、去忆念你的所缘境。第三个「心如意足」,这个「心如意足」跟「思惟如意足」,等于是整个禅定的正修,前面的「意」跟「精进」是一个方便。这个「心」就是一个正念,就是心离所缘境,能够明记不忘。比如说你是以佛号为所缘,你心中念兹在兹,一次一次的去忆念你的佛号,使令这个佛号不忘失。这个「心」就是一个正念。这个「思惟如意足」就是正知,经常能够觉察了知你是不是忘失所缘。你那个旁边有一个观察的、注意的,经常能够正知。正念正知、正知正念,是修禅定的正式法门。依止这四个法而成就禅定,这叫「四如意足」。四正勤跟四如意足是一个外凡位,就是外凡资粮位。在这当中去积集你的禅定跟智慧的资粮,这个是外凡资粮位。

  五根

  这个「根」是一个譬喻,就是以这个树根来譬喻我们的信、进、念、定、慧五个法。这个树的根,主要有二种功能:第一个它有「摄持义」,它能够摄持不失。这表示说,到达「五根」的时候,我们心中的五种善根──信、进、念、定、慧善根,已经不容易退失,它就像这个树根,它能够坚定的在这个大地当中站立起来,摄持不失。第二个它有「生长义」,它不但是保持不失,而且它能够一次一次的生长广大,所以这个「根」有摄持义、有生长义,所以叫做「五根」。这个时候已经从外凡位到达内凡位。第一个是「信根」:

  ┌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

  我们刚开始对于四念处的信心,是个仰信。我们说这个色身是不净的、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平常的内心是活在颠倒当中,我们总是觉得色身是安乐美妙的,爱着色身。那佛陀说:色身是不净的。这个时候我们心中虽然有仰信,但可也是疑惑,真的吗?色身是不净的吗?我们这一念心真的是无常的吗?我们内心当中的信心是非常薄弱的,只是对于三宝一念清净的仰信。但是经过前面的四正勤跟四如意足,加强了止观以后,这个时候我们的信心决定下来,「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对于这个「正道」,指的是止观;「助道」指的是持戒,或者也包括修福,这个是助道法门。这个时候对于这样一种法的信心,能够摄持、能够增长。再看「精进」:

  ├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

  到了内凡位的人,他在修行,他主动就会精进;不像前面的外凡位,很多的烦恼会障碍他。所以这个修行人,他内心当中,真妄交攻,非常矛盾,完全是仰赖信心。到了内凡位的时候,他的修行,他粗重的烦恼都被调伏,所以有事没事,自动会想要打坐,任运的「勤求不息」,这就是「精进根」。这个「根」就像树已经牢牢固固的在大地当中扎下去了。「念根」:

  五根者┼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

  心中能够经常的去忆念他所受的法,当然这个地方的「念根」,主要指的是「止」,止的力量。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

  这个止增长以后,就变成定了。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

  └┤         ├名慧根。

  └观于苦等四谛───┘

  这个对于正道及助道的善法,经常观察苦、集、灭、道四谛是慧根。

  这个五根,莲池大师解释:这五根是由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来的。这个信是一个基础,信是通于整个后面的四根。这个四念处它成就了念跟慧,就是为什么会有念根跟慧根呢?就四念处。因为你四念处,你一定把心先止住,念住心,然后由慧观察,由这个四念处成就念根跟慧根。这个四正勤成就精进根,就是对于断恶修善品,能够勇悍为性。这个四如意足成就定根,这个信是通于后面的四根。所以莲池大师就说:这个经文为什么但提五根、五力,没有谈到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呢?莲池大师说:讲到五根就包括了前面三个。因为你怎么会有五根呢?这个五根是由前面的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修习,修习所成就的果报相,所以说举果则必有因也。所以莲池大师讲:经文不谈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事实上讲五根,也就包括前面了。这个时候的五根,就是内凡的暖位跟顶位这二位,暖顶二位。

  五力

  「五力」是属于「忍位」跟「世第一」二个。先解释这个「力」。什么叫做「力」呢?「力用增长,能破烦恼,故名为力。」就是信、进、念、定、慧五个法门,它的功能,它心中的功能──力用增长,能够破除你心中的烦恼。前面的五根,能够不为烦恼所坏;但是它还不能完全破坏烦恼,就是这个五根的菩萨,他心中有善根,但是可也是有烦恼。但是到了五力的时候,他善根的力量不允许烦恼活动,烦恼不能活动,力用增长,能坏烦恼,是这个意思。他这个善根的力量强,不但能够保护自己,进一步能主动的去破坏烦恼,所以叫做「力」。

  ┌能破疑惑┐

  │    │

  ┌信根增长┼破诸邪信├名信力。

  │    │    │

  五力者┤    └及破烦恼┘

  前面的「根」是「信根」,信根当然会「增长」,就是你这个止观的力量增长,你心中的这个光明增加以后,你信心也会增加,「能破」除你心中所起的「疑惑」,「破诸邪信」,他人散播一些邪知邪见的信仰,你也不为所动,乃至能「破」除你的「烦恼」,这就是「信力」。我们刚开始修行,我们的心就是一个苦恼的心,就是单单对三宝一个薄弱的信心,相信我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在三界当中流转没有出离之缘;一方面相信阿弥陀佛有大誓愿,一定能救拔我。就这么一念薄弱的信心,在支持着我们,支持我们去念佛、拜佛。但是慢慢的、慢慢的,心中佛号的力量由生转熟,这个时候我们的信心会生起来,更加的坚定。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上说:有人问他说:师父啊!你一生弘扬净土法门,你是不是有亲眼看到人家往生净土去呢?亲眼看到这个人从娑婆世界的神识,就这样到极乐世界去呢?印光大师说:全世界的人念佛都没有往生极乐世界,我还是要坚定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说他对佛号相应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一种力的境界,他能够破除他心中的疑惑,乃至别人讲一些邪知邪见,都不能动摇他。这当然是透过止观的修学,能够看到这样的一种真实相。

  │     ┌破种种身心懈怠┐

  ├精进根增长┤       ├名精进力。

  │     └成办出世大事─┘

  对于止跟观的精进,他能够任运「破」除「身心」的「懈怠」。因为到了「力」,到了内凡位的菩萨,他对四念处的法是由生转熟,对于这种常、乐、我、净四种颠倒是由熟转生。所以他在操作四念处的时候,他很自在,他不会像过去那么容易有懈怠的情形。「成办出世」间的这种圣道的「大事」,成就圣道这件是大事业,这个是「精进力」。

  │    ┌破诸邪念──────┐

  ├念根增长┤          ├名念力。

  │    └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

  「念根」的「增长」,它能够「破」除心中的「邪念」,心中有一点邪念,他只要佛号一专注,稍微注意一下,一下子就停下来了。「成就一切出世」间的「正念功德」,这种正念还不是普通的正念,是出世间无漏的正念,这个是「念力」。

  │    ┌能破乱想──┐

  ├定根增长┤      ├名定力。

  │    └发诸事理禅定┘

  这个「定根」的「增长」,「能破」除心中的「乱想」,「发」起这个「禅定」有事跟理,「事」主要是禅定,「理」就是有理观。这个「定力」的阶位,起码是未到地定,要到内凡位,起码是未到地定,最好是根本禅,但是最少是未到地定。

  │    ┌能遮通别诸惑┐

  └慧根增长┤      ├名慧力。

  └发真无漏──┘

  智慧「增长」以后,能够遮除通惑,这个「通惑」是指三界的见惑,这个我见的颠倒是通于三界的。这个「别惑」是思惑,这个思惑是有差别相的,欲界有欲界的烦恼,色界有色界的烦恼,无色界有无色界的烦恼。欲界的爱烦恼,所对的是五欲的境界;色界、无色界的爱烦恼,所对的是境界是三昧乐。所以这个爱烦恼是一个「别惑」,一个差别相。引发真实「无漏」的智慧,这个是「慧力」。这个时候的慧根,它只是有引发无漏智慧的功能,他这个时候无漏智还没有真实生起,他还是内凡。就是心游理内,但是身心有漏,他的内心还是有漏的。换句话说,他四念处的智慧,还是一个比量的智慧,他对于不净、苦、无常、无我的认知,还要假藉文字来引导,这叫比量。你怎么知道这个身心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呢?是假藉文字的引导,才能够理解的。这个是内凡加行位。

  七菩提分

  这以下的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当中的位次有二种说法。我们上次是根据小乘的《俱舍论》。小乘的《俱舍论》认为八圣道分是见道位,七菩提分是修道位。但是《大智度论》,龙树菩萨认为在大乘的角度,是先成就七菩提分,七菩提分是见道位,八圣道分是修道位。莲池大师他认为:先七菩提分,然后再八圣道分。他认为七菩提分是见道;八圣道分是修道。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还是根据大乘的说法比较适合。所以我们就以七菩提分为见道位,这是大乘的说法。前面的内凡是一个加行位,有暖、顶、忍、世第一,下一个剎那就入了见道位,就是以七菩提分成就见道。先解释这个「菩提」。这个菩提就是觉了的意思,「觉」就是觉察,「了」就是明了,这个「觉了」就是一种智慧,就是觉了。这个「分」就是一个分支。什么叫分支呢?因为七菩提分就是分分随宜而用。就是说它这个七分支,你不是每一支都要去操作的,因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在调整止观均等的时候,你可以根据你个人的情况:止太强了、或者观太强了,根据这样一种不均等的情况,来使用它、对治它,所以这个「分」是分分随宜而用,叫做「分」,就是七种觉了的功能。这七种功能在操作的时候,分分随宜而用,所以叫七菩提分。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

  有七种觉了的分支。先看第一「择法」:

  │       ┌善能简别真伪─┐

  │┌智慧观诸法时┤       ├名择法觉分。

  ││      └不谬取诸虚伪法┘

  我们用智慧来观这个所缘境的时候,你能够「善能简别真伪」,你内心当中所安住的这个法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你要能够判断出来。判断出来以后干什么呢?「不谬取诸虚伪法」,对于这个虚伪的法门要放弃,要安住在真实法当中。就是说你要先判断,你心中的这个法,是真实的?是虚妄的?然后再放下虚伪,安住真实,这个就是「择法觉分」。

  这个地方讲真实跟虚伪,当然我们要以佛性来观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所有的法都是虚伪的。不过这个地方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真实跟虚伪的一个判断,跟你的修行宗旨相随顺,就是真实;跟你的修行宗旨相违背的,就是虚伪:以你的修行宗旨来抉择。比如说我们修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的宗旨,印光大师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就是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干什么呢?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所以你在这样的操作过程当中,你心中动了一个念头:诶,我想要看到佛像,我心中想要去看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你动了这个念头,你怎么能够抉择这个念头是真实、是虚妄呢?我应该把这个念头继续的增长?还是应该去舍呢?就是用你的宗旨来抉择。我念佛的目的是达到内心的一心不乱,而不是要看到佛像。所以你就知道:你想要看到佛像的这个念头,是一种妄想、是一种攀缘心随顺的妄想,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不谬取诸虚伪法」。就是说你对于你心中的任何念头,你要马上能抉择出来:这个念头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是应该增长的?或者应该马上让它消灭?你要马上能够抉择出来,这个是很重要的。

  ││精進修諸道法┌不谬行于无益苦行┐

  │├      ┤        ├名精进觉分。

  ││時,善能覺了└常勤心在真法中行┘

  我们在「精进修」习「道法」的「时」候,你要有一种「觉了」的功能。什么样的觉了功能呢?就是「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对于这种奇奇怪怪的苦行、对于这个解脱道、对于往生净土没有帮助的,我们不要去「谬行」。内「心」当中,「在」这个「真法中行」,在真实的功德──信、愿、持名、戒、定、慧当中安住,在这个地方修行,这个叫做「精进觉分」。就是你在精进的时候,要有一种觉了的功能。

  我们平常没有修行,你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就是随顺自己的心情:我要生起爱烦恼,就随顺它;我要发脾气就发脾气,一点都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要加功用行的时候,心中容易生起邪见,就是真妄交攻的时候,容易生起邪见。前几年在埔里有一个住茅蓬的修行人,他修行一段时间都没有成就以后,心中生起了一个邪见,就把这个身体给烧掉了。忏公师父经常在斋戒学会讲到这件事情。就是说这个生死的问题,不是这个色身,你把色身烧掉了,对解脱一点都没有帮助。就是它不是问题,色身在不在,跟它没有关系,流转生死跟色身是完全没有关系。就是你心中的爱取烦恼不调伏,你把色身烧掉了──凡夫执取的心很重,你烧色身的时候,就容易起瞋恨心,容易堕到三恶道去。所以说我们在精进用功的时候,你要经常觉了。你今天要采取一个行动,这件事情是无益的苦行呢?还是一个真法中行?这件事情是不是随顺于你的目标?还是你这样做,完全跟你的目标一点都没有帮助?增加自己的痛苦,如此而已。所以这件事情,就是在精进的时候,你也要生起一个觉支,生起一个觉了,这件事情也是很重要的。第三个「喜觉支」,就是我们欢喜的时候,也要觉了:

  ││若心得法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

  │├      ┤        ├名喜觉分。

  ││善能覺了此喜└住真法喜────┘

  这个加行位的菩萨,内心当中有这个止跟观的功德,有这个功德的力量在心中运转,使令我们会有欢喜的境界出现。我们在欢喜之余,你也要「觉了」一下。觉了什么呢?就是「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就是你现在突然间欢喜了,不过你先等一下,你是不是应该继续的安住在这个法喜?还是应该消灭这个法喜?就是这个法喜是颠倒?是法引生?还是真实的功德而引生?这当中的判断方法是很微细。《小止观》讲出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这个颠倒的法喜,使令你在法喜的时候,它是扰动相的。就是这个法喜一发动的时候,它会破坏你止观的功德,这恐怕是有魔境来干扰你。如果你在法喜的时候,内心是寂静住,对你的止跟观有帮助的、有随顺的力量,表示这个法喜是由功德的本身发起来的。就是它是功德相随顺的,就是这种法喜是从功德的法当中流露出来的。所以你在法喜的时候,内心当中还是心一境性,它不会破坏止观,这个就是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你在打坐的时候,突然间法喜起来,非常欢喜。你这个时候马上觉了:我这个法喜是扰动的、是破坏止观的,这个一定是有问题的,这个是颠倒之法。这个法喜是使令我们能够寂静住,是随顺止观的,这个就是「真法喜」,我们可以继续的受用。这是在喜的时候所生起的一种觉支。再看「除觉支」:

  └┤若斷┌见─┐之時,善┌除诸虚伪──┐

  ├  ┤  ├    ┤      ├名除觉分

  │除諸└烦恼┘能覺了 └不损真正善根┘

  这个「除」就是「断除」这个爱「见烦恼」,就像刀子一样,斩断爱见烦恼。我们在破除烦恼的时候,也要有所觉察。怎么说呢?就是你在断除我「见」的「烦恼」、或者是爱取烦恼的时候,你这当中也是稍微觉了一下。就是说你是「除诸虚伪」,但是要「不损真正善根」,这个才叫做「除觉分」。比如我们修净土,修净土的修行人,祖师都告诉我们:你修净土法门,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少管闲事,一心一意的求生净土,这都是对的。因为你这个外缘太多,引生你的攀缘心,你就很难达到一心不乱。但是我们在这个少管闲事、万缘放下,在整个内心作意的时候,你要注意:就是你今生求生净土,并没有要舍离一切有情的一个心情。你的心情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换句话说,你内心当中是真实的想要广泛的利益有情,但是你必须暂时先到净土当中成就法身、成就种种的方便力,然后再回入娑婆。所以说你在切断你外缘的当下,你心中并没有舍离一切有情、并没有舍离你的大悲心,这个是很重要的,「不损真正善根」。所有善根的根本善根就是菩提心,你破坏了菩提心,你就堕落到二乘去了,你跟阿弥陀佛根本就不相应了,净土法门,「大乘善根界」,你破坏了菩提心,你跟阿弥陀佛不能感应道交。所以说当我们在修这个「除」,除掉烦恼、除掉妄想的时候,你不要去折损善根,要觉了一下,不要一股脑的都除掉,不要到时候连你的菩提心也除掉了。你这样好的也除掉、坏的也除掉,就不对了。要有所简择,是这个意思。看「舍觉分」:

  │   ┌见┐

  │   │ │境時,善┌所舍之境虚伪不实┐名捨

  ├若舍所┼念┼    ┤        ├

  │   │ │能覺了 └永不追忆────┘覺分

  │   └着┘

  当我们透过前面的操作,我们会次第的把前面粗的「见」,各式各样的邪见;「念」,各式各样对三界的忆念;各式各样的「着」,这种取着心都舍掉。舍掉的时候,你也要「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就是你舍掉以后,不要再追悔,不要再去回忆它。这个古德经常说:修行,活在当下,过去的如梦幻泡影,觅之了不可的,过去的不要老是再拿出来想。看「定觉分」:

  │若發諸禪定之┌诸禅虚假──┐

  ├      ┤      ├名定觉分。

  │時,善能覺了└不生爱见妄想┘

  我们生起禅定的时候也要觉了,就是这个「禅定」生起的「时」候,身心有这个殊胜的三昧乐,内心这个粗重性调伏,有这个殊胜的轻安乐。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知道这个轻安乐,还是一个生灭之法,它还是有漏的生灭法,「不生爱见妄想」,这个叫「定觉分」。就是禅定发动的时候,你也要觉了一下,这种三昧乐都是暂时的,它是可破坏的,继续的往前走,趋向涅槃。最后「念觉分」:

  │              ┌定┐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 ├均平─

  └慧┘

  ┌择法┐

  │  │

  ┌或心沉没,当念用┼精进├三觉分以察起之┐

  │        │  │       │調和適

  │        └喜─┘       │

  ┤                   ├中,名

  │        ┌除─┐       │

  │        │  │       │念覺分

  └或心浮动,当念用┼舍 ├三觉分以摄持之┘

  │  │

  └定─┘

  这个「念觉分」是一个总相,就是我们修行,要紧的是「定慧均平」,内心当中这个寂静跟抉择、抉择跟寂静要能够均等。如果我们「心」太「沉没」,就是你这个止太多,观慧太少了,心太沉没。有些人修行了一段时候以后,内心太沉没,内心没有法喜。这个时候怎么办呢?「用择法、精进、喜」来对治。「择法」就是起观,这个时候你可以诵诵经,或者是从经典当中,看到极乐世界个功德庄严,看佛菩萨的功德,让内心当中不要那么沉没。或者是「精进」,这个沉没可能是内心当中太懈怠,这个时候可以精进的对治。或者是「喜」,想想这个我现在心很沉没、很枯燥;但是当我成功以后到极乐世界,那个极乐世界的境界:宝树、楼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种种的身心自在,想想你未来的功德,让内心欢喜、让内心能够提起来,就是用这个「择法、精进、喜」来对治沉没。如果我们内心太「浮动」了,就是这个观太多了。这个时候也要对治,「用除、舍、定」。这个「除」就是破除,用破除的方式,转念念佛把妄想破除掉;或者是「舍」,连破除都不要破除,当下放下,全部都放下;第三「定」,就是心一境性,心中安住在佛号当中无分别住,来对治这个「浮动」。总之就是使令这个止观能够「调和适中,名念觉分。」这个念觉支是一个总相,就是前面的六支在操作的时候一个标准,就是以这个「念」,用念来判断、来使令自己止观「均等」。这七觉支的操作,使令我们从内凡的加行位,到大乘的见道位,是这样子的。好,我们休息一下。

  第二四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十九页,「八圣道分」。

  八圣道分

  前面的七菩提分,是调整止观的内涵,使令我们止观均等,而达到见道位;这以下是从见道以后的一个修道位。这个八圣道分,就是八种随顺圣道的法门,就是这八个法门,使令我们能慢慢的趋向于圣道,叫做「八圣道分」。这个地方值得我们一提的是,前面的七菩提分是「分分随宜」而用。换句话说,七菩提分的操作,它没有一定的次第,你止跟观失调了,才使用七菩提分来对治;但是这「八圣道分」是前前引生后后,这八个法是具足的,它是有一定的次第,前前引生后后,所以这个是不同的地方。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

  这个「正道」就是「圣道」。第一个就是「正见」:

  │┌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

  这个「行观」,简单讲就是「观行」,这观行就是我空、法空的智慧,在大乘就是我空跟法空。《阿含经》的四念处,它这个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但讲到我空;《大般若经》《智度论》讲这个观心无常、观法无我,那是讲到我空跟法空,讲得彻底。所以我们在修我空、法空观慧的时候,它是无漏的,这个时候智慧是无漏的,就是它没有烦恼相应。前面的观慧,它这个我空、法空的智慧现前,它要依止文字的引导。但是到了「八圣道分」这个「正见」现前,它这个时候观四谛──苦、集、灭、道四谛的时候,他不必假藉文字,他这一念心直接跟真理相应,不必假藉文字的引导,这现量的境界,所以他这个「见四谛分明」。这个「四谛分明」在经典当中,有很现成的话说:阿罗汉或者见道位的菩萨,他们对四圣谛的看法就是:「苦正是苦、集正是集、灭正是灭、道正是道。」就是说整个三界的果报是苦,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只是一个仰信。这个果报体真的是苦吗?这苦果的来源,是来自内心的烦恼。这当中,离开了三界的果报体,还有一个寂静安乐的涅槃,而趋向于涅槃的,就是要修道。这个正见现前的时候,他能够如实的了知四谛,苦正是苦、集正是集、灭正是灭、道正是道,对四圣谛没有一点疑惑,完全通达明白,这个就是「正见」的光明现前,这个是无漏的智慧现前。

  ││      ┌思惟动发┐為令增長入大涅槃

  │├以无漏心相应┤    ├

  ││      └觉知筹量┘,名正思惟。

  这个时候根据我空、法空的「无漏心相应」,他能够「思惟动发,觉知筹量」,继续的去思惟。这个「思惟」跟觉知是一个粗跟细的不同:思惟是比较粗浅的观察,「觉知」是对于法义更深入微细的观察,是这样的差别。使令我们不断的增长、不断的增长。这个四圣谛要讲到深的时候,这个无作四谛,那是直趋大般涅槃的,所以为使这种无生四谛的真理不断的增长,趋向于「大」般「涅槃」,叫「正思惟」。

  ││    ┌除四邪命───────┐

  │├以无漏慧┤           ├名正语。

  ││    └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

  这个时候,也是「无漏慧」相应,破除我们出家的「四」种「邪命」。这四种邪命我不说明,大家看看注解就知道。这跟「口业」有关的四种邪命。「摄诸口业」安「住」在「正语」当「中」,这是「正语」。这个八正道,这个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的部分;前面是属于慧,它是由慧来摄持戒法。圣人的戒法,是有道共戒,有这个智慧来摄持。这个地方的「正语」,是「口业」。古人说:我们一个人从你讲话的口气当中,就能够判断你这个人吉凶祸福,也不用算命、也不要排紫微斗数,就跟你讲几句话,就知道你这个人是吉凶祸福。怎么知道呢?说你这个人讲话很刻薄,虽然你走得很正,但是你对别人的缺点,那种批评非常尖锐。他说:你这个人不用算命,你一定是一个薄福之人。有些人他就是很厚道,他对别人就是含蓄,点到为止。讲话比较厚道的,这个人一定是有福报之人。所以古德一再劝勉我们:「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风。」就是我们面对自己的烦恼,应该像秋天的气息,肃杀之气;但是为人处世、对别人的缺点,带一点厚道,带一点的宽厚包容,就像春风吹过来,百花盛开,这样子就是为自己栽培福报。所以这个口业也很重要。

  ││    ┌除身一切邪业─┐

  │├以无漏慧┤       ├名正业。

  ││    └住清净正身业中┘

  └┤

  前面是「摄除口业」,这是「摄除身业」,就是去「除身」的「邪业」。这个地方的「邪业」,我去查注解,说这是圣人的境界,这个色身怎么还会有杀盗淫的境界呢?他这个地方是讲习气、一种微细的习气。就是他已经入了大乘见道位以后,他对根本的戒法是不会违犯;但是对微细的戒法、还有根本戒的习气,他还是要慢慢的调伏,这个就是「正业」。

  │    ┌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

  ├以无漏慧┤         ├名正命。

  │    └住清净正命中───┘

  这个是「通除三业」的「五种邪命」,安住在「正命」当中。这个地方是针对出家人来说。出家人的正命就是「乞士」。佛陀规定这个出家人,不管你是凡夫、你是圣人,你不可从事生产事业。那你做什么事呢?就是做一个「乞士」,「上乞佛法以资慧命,下乞饮食以资色身。」你要用乞食的方法来过活。如果你假藉其他的因缘来赚钱、来得到利养,这都是属于邪命。这当中有五种邪命:

  ┌一诈现异相奇特。

  │

  ├二自说功德

  │

  ─五邪命皆为利养┼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

  │

  ├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

  │

  └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

  第一个「诈现异相奇特」,这是属于身业的邪命。就是说你这个出家衣服也不好好的穿,穿这个奇装异服、留长长的头发、长长的胡须,一副很奇怪的样子。用这样奇怪的样子,来获得居士的供养,这个就是邪命,这个是属于身业。第二个「自说功德」,你在居士面前赞叹自己:你看我持戒多么的庄严、我经常能够修习禅定、我通达什么种经论,赞叹自己戒定慧的功德。使令居士来护持你、供养你,这个也是属于邪命。第三个「占相吉凶,为人说法。」你为人家卜卦、占相吉凶,然后依止这样来获取利养,这个也是属于邪命。第四个「高声现威令人敬畏」,在大众当中讲话,故意现出高声,声音放大,现出有威严的样子,使令人家敬畏,使令人家供养你,这个也是属于邪命。这三个都是属于口业所收摄──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这是口业。第五个「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这个是属于意业。你在居士面前赞叹说:你看某某居士他供养我多少钱、他供养我什么东西。这样来引起别人的供养,这个也是邪命。这五种邪命,包括身口意三业,这个都是应该要破除的。

  │      ┌勤精进─┐

  ├以无漏慧相应┤    ├名正精进。

  │      └修涅槃道┘

  这个时候,「以无漏慧相应」,能够专一的相续在圣道当中继续的用功,「修」习大般「涅槃道」,这个叫做「正精进」。再看「正念」:

  │       ┌正道──┐

  ├以无漏慧相应念┤    ├名正念。

  │       └及助道法┘

  跟无漏慧相应的一个念心所,经常能够忆「念正道」,这个正道主要是智慧,能够趋向涅槃,正式能够引导我们这一念心,从生死的此岸,达到涅槃的彼岸的是智慧。但是这当中也要有一些「助道法」,就是持戒、修福,这个是助道。你经常忆念这个正道、助道,这个就是「正念」。这个正念,不管是圣人、不管是凡夫,只要你是修行人,都很重要。

  这个事情是这样子的: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不管是外在的环境、不管是人事的因缘,不可能什么事情都随顺我们的心意。换句话说,我们要得到安乐,我们不可能把外在的境界都安排得很适当,不可能。这怎么说呢?因为:「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就是你心中的烦恼障碍,跟你的妄想有关系的。所以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生起烦恼,第一件事情就是调伏你自己,不要去找任何的理由,而把这个问题归罪给别人。你往这个方向去处理,你只会把你的烦恼扩大。所以说我们要求自己内心当中安住,别人怎么样,那是别人的事情。所以这个修行人,就是善护其心,好好的保护你的内心。所以这个正念,就是说你的重点在调伏你的妄想,而不是去改变外在的环境,是这样的一个方向。

  └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在这个禅定当中,有我空、法空的「无漏慧相应」,这个是「正定」。

  这个是八正道的修学次第,它是先有正见的智慧,然后引生正戒、然后引生正定,它生起的情况是这样子的。在《大智度论》当中,把七科道品之间的关系讲出一个譬喻说:四念处就像种子一样,真正能够生起水果是种子,就是四念处。整个大小乘调伏爱见烦恼,主要的就是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智慧,它是种子,它是一个亲因缘。你把这个种子放在泥土当中去栽培、去浇水,这个是四正勤,就是不断的去栽培它,不断的去破恶生善,这个就是四正勤,在土地当中栽培。四如意足就是发芽,这个种子慢慢慢慢在你内心当中发芽了,有一点生机了,这个是四如意足,四如意足就是一个种子的发芽。这个五根,就是它不但发芽了,它生起一个坚固的根,牢牢的在地上安住。就是这个时候,你对四念处的信心,精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在你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一个根,根深蒂固了,不容易拔除,这四种智慧在你内心当中,已经不容易消灭了,这五根。五力就是进一步的生起茎跟叶,这个茎就是树干,还有这个枝叶,这是五力,那当然更有力量了。七菩提分就是开花,就是枝叶开始开花了,有这个花香了,这是见道位,你已经能够闻到圣道的功德。八圣道分就是结果,当然是先开花再结果的,就是有水果吃了,能够享用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的功德。这个就是《大智度论》以一棵道场树,就是一棵树的整个生长过程,来比喻七科道品。我们也可以从这样的过程,知道整个七科道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再看《讲义》第四十页。蕅益大师的一个「料简」,作一个差别的说明。先「料简四教」,把四教的差别相加以说明。

  料简二

  料简四教

  ┌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

  │

  ├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此等道品┤

  ├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

  │

  └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这个「道品」,假设我们是依「生灭四谛」而修。这个四谛,它是在讲一个因缘所现的相貌。我们说真谛、俗谛,「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从真谛的角度,从我空、法空的真理来观察:这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但是从因缘上观察,它就必须建立染净的因果,亦名为假名。所以这个四圣谛的苦集二谛,是讲杂染的因果;灭道二谛,是讲清净的因果。所以这个四圣谛就是讲缘起。这个「藏教」的人,对于四谛的看法是生灭性的,因为藏教所禀持的真理是我空、法有,他认为生命体常一主宰的我是不可得,但是染净的法是真实存在的。就是生死跟涅槃是不可能共存的,没有「生死即涅槃」这回事情。换句话说,生死跟涅槃是互相对立的。涅槃的法生起,生死就不存在;生死的法生起,涅槃就不存在。所以他对四谛的认识是生灭的四谛,一个法生起,另一个法是灭掉,互相递夺的,这个藏教对四谛是这样的看法。

  「通教」人对「四谛」的看法是「无生」,因为通教的人是根据般若的思想,他认为我空、法也空。所以染净诸法在法空的思想来观察,这个生死、涅槃都是如梦如幻的。这个「无生」,就是说「法本不生,今则不灭,是寂灭义。」什么是通教对寂灭的看法呢?就是「法本不生,今则不灭」,它从来没有生起。生死这个法,从以前到现在没有生起。怎么会有呢?它是如梦如幻,它是一种虚妄相,涅槃也是虚妄相。所以这个通教人对于染净因果的看法是「无生」,认为这二个都是如梦如幻。当然如梦如幻,生死、涅槃就可以统一起来,生死即涅槃。所以这个就为未来大乘思想铺路,为后来铺路。

  「别教」对「四谛」的看法是「无量四谛」。因为前面二教的四谛法,完全建立在业感缘起;这个别教的四谛法门,它有业感、也有心识,它说这个心有阿赖耶识(业识),阿赖耶识能够受业力的熏习而有变化。当我们创造了杂染的业,阿赖耶识它就变化生死的境界出现。当我们栽培无漏戒定慧的业来熏习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出现了涅槃的境界。这当中有业、也有心识,这是「无量四谛」。这个「无量」就是无量的差别,它这个四谛法门,苦集有无量的差别。前面的苦集,但讲三界的生死,三界的因果。到了别教的四谛法,这个苦、集二谛是通植九界的因果,就是九法界都是苦,是不随顺真如佛性都是苦。这些苦是怎么来的呢?是无明妄想而来。集,包括三界的烦恼,也包括界外的烦恼。所以这个别教的四谛,在观察染净因果,就看得更广大,这个范围更广大,看到十法界的染净因果。

  「圆教」的是「无作四谛」,就更高明了。因为前面的藏、通二教,是约业感。别教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中也包括了业力、也包括了心识。这个「圆教」完全是讲心,不讲业,讲当下。这个「无作」二个字,你要弄明白,才能够知道圆教的看法。什么叫做「无作」呢?就是整个染净的因果,完全是称性而起的,没有一个造作者。说怎么会有死呢?因为真如在迷,一念的迷,生死浩然。怎么会有涅槃呢?一念的悟,轮回顿醒。就是都是一个真如本性,离开了真如本性,没有其他的东西。所以这个圆教对于染净因果的看法,那是非常微妙的,就在你一念之间。说你现在一念之间颠倒了,你就是在生死了;你现在能够受持《法华经》,能够观察诸法实相,你这个时候就是涅槃。我现在这个果报体还是生死,不是,你就是涅槃。当然它这个地方也有阶位,你这个涅槃是什么涅槃呢?名字位的涅槃,你已经是入了名字位涅槃,或者是相似位、观行位、分证位、究竟位,它有六即。虽然你是名字位的涅槃,但是我们不能否定你已经有涅槃的气氛。因为你假藉语言文字去观察诸法实相,这个时候,你已经慢慢的在背弃你的无明妄想。所以圆教人对生死涅槃的看法,完全依止现前一念,他不谈过去、也不谈未来,你过去造了什么业那不管,去看当下,当下的念头,现前一念心性。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法门。在天台修假观,一念三千,就是你一念三千,你一念在迷,三千都是颠倒的。十法界十如是,你所现的境界都是颠倒,都是颠倒相。一念的悟,三千都是清净的。所以圆教的思想,它真如所变现的法是不能分割的,一念的迷,全体在迷,全水成波;一念的悟,全波即水。他对法界的观察是全面性的。贪为法界,你种了贪烦恼,虽然你去造善,一切法即贪,你整个布施、持戒都带了贪的气氛。所以圆教的思想,它这个观心法门是很妙的。而事实上这样的一种观察方法,是最合乎真实相的,最了义。这是圆教对于四谛、对于染净因果的建立,他认为就是你一念心所建立的。

  料简四土

  这个四谛就是有这样的差别。这样的差别,我们就会问:我们到了极乐世界,那么多的鸟在演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演说四谛法门。到底它为我讲的是生灭四谛?无生四谛?无量四谛?还是无作四谛呢?到底跟我讲什么四谛呢?这当中蕅益大师有说明:

  ┌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

  │

  │    熟者或暂用之。

  这个「藏教」的生灭四谛,它是不了义,是「半字法门」,这个字写一半,就是它要表达的意思不圆满。「净土」的果报体,它的烦恼、邪见比较「轻」,本来「似不必」使「用」,因为净土法门是大乘善根界,怎么会讲小乘藏教的生灭四谛呢?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例外:说你过去生是修「小」乘的法,你不断的熏习小乘的思想,后来你回小向大了,往生净土;但是你小乘的等流习性很强,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些白鹤、孔雀、鹦鹉、舍利,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它也会说生灭四谛的法门,因为你的根性是这样子。

  │

  ├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

  这个「通」,智者大师解释说:通前通后。说这个无生四谛的法门,他如果是钝根人,就通到前面的小乘思想,就入无余涅槃;如果是大乘的三根人修这个无生的四谛,就能够通于大乘的大乘法门:这「三乘共禀」的。「同居净土多说之」,藏通二教,假设我们在凡圣同居土,那我们很多人会听到藏通二教的四谛法门。

  │         ┌同居┐

  ├别道品─名独菩萨法┤  ├净土多说之。

  │         └方便┘

  前面的「通」是通前通后,这个「别」教是别前别后。这个法门很特别,它别于小乘,别于业感缘起;但是也别于后面的圆教,完全是讲一心的缘起:它融合了业感、也融合了心性,叫「别」。它是「独菩萨法」,它不共小乘的,「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同居土、方便土经常会有这样无量四谛的宣说。

  │

  └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圆」教的无作四谛,它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有这种「利根」的人,他在任何的「四」种「净土」都有可能听「闻」到。我们在娑婆世界,如果我们能够辛苦一点,把《法华经》《楞严经》《华严经》的思想,好好的研究。等到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以后,跟其他的同学就不一样。就是你一去,这些鸟音法利,直接的「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直接讲圆教的法门无作四谛,现前一念,当下就是,狮子奋迅,就是直接的趋向于大般涅槃,直接成就初地乃至八地。所以我们能够在因地的时候成就圆顿种姓,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就是说你要去台北,你依止什么车很重要。你坐的是羊车、鹿车也可以到,但是慢;你开大白牛车,你一下子就到。就是说你对四圣谛的理解,你是如何去理解四圣谛的?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你的智慧很重要。你对于诸法真实相的观察,是用什么角度去观察?对你断除烦恼的快慢很重要。因为烦恼不真实,妄想无性。所以说你这个善巧就很重要。所以圆教的道品,虽然你在凡圣同居土,但是你也能够听到圆教的道品,因为你的根性如此。最后再看「如是等法」:

  释等法

  ┌念处

  │

  ┌等前┼正勤

  │  │

  │  └如意足

  ┌┤

  ││   ┌四摄┐

  ││  ┌┤  │

  ││  │└六度│

  如是等法者┤└等余┤   ├无量法门也。

  │   │┌十力│

  │   └┤  │

  │    └无畏┘

  在本经当中,佛陀只有讲三十七道品,它是一个略说,所以讲「如是等法」,这个「等」也包括了三十七道品「前」面的三科,「念处、正勤、如意足」,也包括了整个广大的法门,包括了「四摄」法、「六度、十力」、四「无畏、无量法门也」。

  │

  └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

  ┌念三宝─┐

  ┌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    │    │

  ┤         ├故令闻者┼发菩提心┼也

  └随所欲闻,无不演畅┘    │    │

  └伏灭烦恼┘

  换句话说,这些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它要演说法门,完全是契机的。你是什么的根「机」、什么样的因「缘」,它就为你演说,使令你能够经常的忆「念三宝」、经常「发菩提心」、经常的「伏灭烦恼」,是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是讲鸟音。这个「法利」,我们看经文: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极乐世界的人民,听到了这鸟类演畅这些法门以后,他能够生起一种功德,就是对三宝强大归依的心,「念佛、念法、念僧」的心情。看蕅祖的注解:

  释念三宝二(这是讲到听闻法音的功德)

  正明

  ┌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

  │

  ┼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

  │

  └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我们听到这种鸟音,我们「灼见」,就是很清楚分明的能够感觉阿弥陀佛「威」德的摄受。为什么会有这些鸟呢?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会知道这是弥陀的本愿所化身,这时候内心当中会赞叹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时候对阿弥陀佛生起强大的归依心,「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在极乐世界的这种情况,他听闻佛法,因为它契理、契机,它能够调伏我们的烦恼,使令我们法喜充满。我们得到这种法味以后,我们对大般涅槃的法,也会生起大的归依心。「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大家在那个地方,一心的修证大般涅槃,这个就是念僧。这个「僧」就是和合众,大家在一起修行,就是「念僧」。这个三归依是整个修行的总相。就是说任何修行的五乘法门,持戒、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假设不跟三归依相应,都是外道法,它是整个修学的总相,一定是在归依三宝的基础之下修善法。再看「料简」:

  料简

  ┌能念─即三观

  │

  │       ┌别相┐

  │      ┌┤  ├───┐

  │      │└一体┘   │之不同。如上料

  └所念─三宝有┤       ├

  │ ┌四教意义┐│簡、道品,應知

  └及┤    ├┘

  └三谛权实┘

  忆念三宝,蕅益大师他分成「能念」跟「所念」。「能念」的是「三观」。说你是用什么心情来念三宝呢?我是在「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在忆念三宝的时候,我忆念「能念所念性空寂」,就是跟空性相应。能念的我,常一的我是不可得。「所念三宝」的自性也不可得。自性不可得,在整个因缘当中,「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性,跟阿弥陀佛这三宝的大悲心感应道交,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是用什么心情来念三宝呢?用三观的智慧来念三宝,最圆满的智慧。「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的差别。「别相」就是有能够见闻觉知的外相,就是外在的三宝──佛、法、僧。佛陀,是阿弥陀佛;法,各式各样的法门;僧,包括莲池海会的这些大菩萨。「一体」三宝,这个一体三宝指的是约内心,你一念心具足三宝。我们讲这一念心,觉而不迷是佛宝,正而不邪是法宝,净而不染是僧宝。就是我们也能够去忆念我们一念心当中,也具足三宝的功德,我们有觉性,有这个灵灵觉觉的觉性,这当中有一种正法的力量,有一种清净的力量,这就是三宝。前面的别相是外在的环境,这个「一体」是约内心。这当中的浅深,还有「四教」的差别,还有「三谛权实」的差别,「如上料简、道品」当中的四教浅深,「应」该可以如实了「知」。这是讲到我们听闻这个鸟音以后,所得到的利益,就是忆念三宝的利益。我们今天先讲到这里,有没有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

  问:

  答:它虽然如梦如幻,他还是入涅槃。

  是的,如梦如幻就是说:他虽然观一切法空,但是他不坏它的假名、假相、假用,他也承认涅槃有寂静的相貌、他也承认生死有苦恼的相貌,只是它如梦如幻。就是说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是存在的。就好象我们做梦一样:我们知道恶梦也不真实、好梦也不真实;但是我们最后的决定,还是喜欢做好梦。是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在受用好梦的时候,你知道它不真实而已,不像藏教把它执取的那么真实。所以它这样子,就为未来的菩萨道铺路。菩萨之所以能够来到三界的生死当中度化众生,龙树菩萨说:除了大悲心以外,这个智慧很重要。藏教人为什么不敢来三界度化众生?因为他执取三界的生死是真实的,「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他认为他这一念心一来到三界,他就会出现痛苦;其实不是的,会有痛苦是内心所变现的,外境不是真实有一个三界可得。比如说:你如果是一个大菩萨,你来到三界,你看到的就是实报庄严土,你不是我们看到的这种三界的境界。在《维摩诘经?佛果品》,佛陀说:成就净土要修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这是成就净土的因缘。最后结论:「心净国土净、心净众生净。」舍利弗尊者就问佛陀说:佛陀啊!我看这个三千世界种种的不净,难道佛陀您老人家在因地的时候不净吗?怎么招感这样的国土不净呢?他起了这个疑惑。释迦牟尼佛用脚趾掌按大地,整个大地现出七宝的境界。就是说佛陀就把他自己所看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境界给舍利弗看,我看到的世界是这样子的。可是这阿罗汉有报障,烦恼障、业障消灭了,有报障,他看到这个三千大千世界,还是这种境界。所以我们说:境界是由内心所变现,如梦如幻,是这个意思。所以我空、法空,对后来「唯心所现」的理论作了基础,为万法唯心的思想作基础。所以他通前通后,通教的思想是通前通后。

  问:

  答:别教的思想,他是无量四谛,他的思想认为生命是由我们阿赖耶所变现。阿赖耶识要转染成净,不是当下,要慢慢的转凡成圣,因为它牵涉到业力了,阿赖耶识受熏了。一牵涉到业力的时候,就有所谓的时间相,慢慢慢慢的,你今天拜一部《八十八佛》、明天再拜一部《八十八佛》,业力慢慢的增长广大,然后阿赖耶识也是慢慢慢慢的变化。因为你什么东西一牵涉到业力的时候,那就有时间相,有一种时间的累积相。圆教的思想那不是,当下。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关键的时刻。无量无边的烦恼罪障会现前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跳得过去,跟你平常栽培的智慧有决定的关系。有些人业障现前跳不过去,真的把你给障住了。有些人智慧强,他一念心当中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醒。我在念阿弥陀佛,这些业障觅之了不可得,它就没有力量了。就是一念三千,我现在的三千法界,那是一个清净的法界,他安住在佛号当中,安住在一念清净心当中,他就过去了。所以这个智慧是一个关键,破障的关键,尤其是临命终的时候。有些人就是过不去,这个障碍就卡住了;卡住以后,对不起,下次再来,你下辈子再来。「瞥尔情深,三界枷锁,万劫缠绕。」所以临命终的时候,并不是说谁障碍我们,你看从古德这句话说:不是别人障碍你,是你的业障碍你,是「瞥尔情深」,是你的情感障碍你。你怎么会生起情感呢?你就是看不破。你那个智慧不够,你老是执着你的业障是真实的,你总是觉得你的忏悔不够,你一直在执取你的业障相,那业障对你就有力量了。你看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明色缘六入,乃至爱取有,这个「有」就是有力量的一种业力。这个业力怎么会变成有呢?是因为你爱取。所以我们修净土法门,不一定说要直接破无明,你起码「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灭」,你起码对这个爱取要调伏。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临命终会起什么念头,也不知道临命终会遇到什么境界,这都不是我们能够预测的范围。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准备,就是准备你的智慧,把你平常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准备好,观察这些有为法是如梦如幻,观察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真实的,光明能够破除黑暗。你一次一次的在心中加强这样的观念,加强阿弥陀佛一定能够救拔你,就是这样。好,我今天讲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佛说阿弥陀经1

佛说阿弥陀经2

佛说阿弥陀经3

佛说阿弥陀经4

佛说阿弥陀经5

佛说阿弥陀经6

佛说阿弥陀经7

佛说阿弥陀经8

佛说阿弥陀经9

佛说阿弥陀经10

佛说阿弥陀经11

佛说阿弥陀经12

佛说阿弥陀经13

佛说阿弥陀经14

佛说阿弥陀经15

佛说阿弥陀经16

佛说阿弥陀经17

佛说阿弥陀经18

佛说阿弥陀经19

佛说阿弥陀经20


历史真面目1      中医真面目1

 神仙传集锦1    《佛学与西学》

走出西方中心论    

《西方中心论批判》读后感

不能用西人的“宗教哲学”视角来认识中华传统学术儒释道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全集)

虚云和尚方便开示(全集)

倓虚大师:《影尘回忆录》(全集)

来果和尚自行录(全集)

一梦漫言(全集)

印光大师略传

儒家之密教——龙溪学研究


打坐方法

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

天眼通原理

八段锦简述、   易经杂说

太上感应篇、   推背图(图文+详解)

心相篇 、     《心相篇》讲记

古琴文化综述、    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经典古琴动画片两部

唐朝大国手完虐倭国第一棋手

佛弟子不应吃肉及如何正确吃素


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台大校长李嗣涔“灵界研究、多维时空“情况简介

雍正三教觉民,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

《心经直指》—高道李清庵解释《心经》

了凡四训序文


略论明心见性1,       略论明心见性2

转八识成四智

六即佛          八识简介        

佛教八宗    密宗大义


认识佛教(1)认识佛教(2)认识佛教(3)

认识佛教(4)认识佛教(5)


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

弘一大师简传

弘一大师:世间没有不好的东西

叶圣陶:两法师(弘一法师、印光法师)

共尊印光大师势至化身原因

朱镜宙:我所知道的虚云老和尚

戒尘法师:我与虚云上座  

虚云和尚行业记

弘一大师出家之因缘

印光祖师和弘一律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劝注重因果

慧远大师再来:三昧国师  

 印光大师:念佛十念法


佛图澄

释摩腾 竺法兰 康僧会 支遁 

释道安 鸠摩罗什 法郎 李恒沙门

杯渡

释宝志

玄奘 一行

道宣律师

道林 净满


古代中医:穷人治病,富人掏钱

李玲:仇和的宿迁医改调查

揭秘红楼梦中的药膳盛宴

中药“宝塔糖”消亡之谜

现今少年每每不知保身之道,纵情色欲,由之受病

钱学森对中医的认识,学西医的一定要看,千万别错过

彭鑫:胎毒的产生及对孩子的健康影响

中医为开裆裤正名!藏在开裆裤里的老祖宗育儿智慧

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连续长存的正统

佛法之世界系统略述

一位西医这样理解中医肾虚,让中医黑们无地自容

人体体质辨别(气虚、阳虚、阴虚)

黄帝内经,为什么有人年过八旬还能生子!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