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识佛教(1)

净空法师 十念生 2019-04-14

认识佛教

净空法师

 

本书是由华藏讲记组据 净空法师199112月在美国迈阿密演讲《认识佛教》整理修订而成。大通永利编辑组于2009年将其编辑整理为中文简体版,现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

    

净空法师,法名觉净,字净空,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俗名徐业鸿,一九五四年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桐城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与儒佛大家济南李炳南老教授,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十三年,而于佛教净土宗着力最多。一九五九年,法师于台北临济寺剃度,遂以恢复圣哲伦理道德教育、弘扬大乘佛法慈悲精神为己任,至今讲经教学五十年,从无间断。首倡“佛教”乃“佛陀教育”正名之说,大开印赠经典及运用影音设备、网络、卫星电视普及仁慈博爱之全民教育的风气。至今已印购六千五百套以上的《大藏经》赠送全球高等学府、国家图书馆及各宗教团体。现今全球有百余所的佛陀教育机构聘请法师为永久导师;成千上万的听众,通过远程教学向法师学习。


法师倡导《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等基础教学,以中、英、阿拉伯、西班牙、俄、法六种语言,利用网络、卫星电视,二十四小时在全世界各地区反复播放,向全球人士提供认识学习神圣至善圆满伦理、道德、因果、宗教的教育。鉴于近代各宗教逐渐式微、偏重形式而缺乏实质的状况,法师积极提倡建立“宗教大学”或“多元文化大学”,培育各宗教教师传道人员,深入教义,提升素质。诚望各宗教学习者皆能恪奉仁慈博爱的精神,落实和谐社会的大同理想。


对于今日社会,老法师更加强调,唯有深明因果教育,才能真正自利利他,自度度他。若不明因果,纵然学习伦理、道德教育,亦容易流于表面,徒具形式。故清代周安士先生云:人人皆明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明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法师近年特别强调要落实《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的教诲。因为此儒释道三门基础,实乃一切伦理道德教育之大根大本,若非切实履行,世出世间所有德行学问仅如空中楼阁,自行化他均难真实成就。

 

目录 

什么是佛法                                          001

什么是佛教                                          007

现代的变体佛教                                     011

佛陀的教育目标                                      015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016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018

佛教教育之入门——《地藏经》                   021

  (一)大圆满                                      022

  (二)大乘圆满法——地藏·观音·文殊·普贤        032

六 佛法修学五大科目                                   035

  (一)三福                                        036

     1. 人天福                                        037

     2. 二乘福                                        046

     3. 大乘福                                        066

  (二)六和敬                                      085

  (三)三学 —— 戒·定·慧                        099

(四)六度                                        102

     1. 布施                                          102

      1)财布施                                  104

      2)法布施                                  109

      3)无畏施                                  111

     2. 持戒                                          113

     3. 忍辱                                          115

     4. 精进                                          118

     5. 禅定和般若                                    123

  (五)十愿                                        127

佛法的修学次第                                     155

  (一)信解行证                                    156

  (二)戒定慧齐修                                  161

八 佛法的教学艺术                                     167

附录 精要十念法                                        183

 

 

幸福美满的教育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

释迦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内容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人生就是自己,宇宙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知觉名佛菩萨,不觉名凡夫。

修行就是将我们对宇宙人生错误的看法、想法、说法、做法,加以修正。

佛教的修行纲领是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并依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此目标。

修学的基础是三福,待人依六和,处世修六度,遵普贤愿,归心净土。佛之教化能事毕矣。


释净空

 

  

什么是佛法

 

  在修学佛法之前,对于佛法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假如我们把佛法认错了,即使费了许多的时间修学,后来得不到结果,这就非常可惜!因此,我们先把“什么是佛法”,给诸位同修作一个最简单扼要的汇报。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现在北印度。根据中国历史所记载,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于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灭,住世七十九年。现代中国佛教,老一辈大德们对佛入涅槃的纪念日,便是用此纪年。历史上记载他老人家在世时,曾为大众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佛入灭后一千年,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才正式传入中国。

我们想要认识佛教,首先要知道:

什么是 “佛”?

什么是 “法”?

什么是 “佛法”?

什么是 “佛教”?

这几个问题,对于我们的修学,关系非常之大。“佛”这一个字,是从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是“智慧、觉悟”的意思。当年为何不用“智、觉”这两个字来翻译,而采取“佛陀”这个音译?因为佛陀的含义是无限的深广,我们中国字汇里的智觉二字不能全部包括。因此,就采用音译,再加以注解。“佛”之一字,有体、有用。从其本体上说是智慧,从其作用上来讲是觉悟。

就体上讲,智有三种:

(一)“一切智”:用现代哲学名词而言,就是正确了解宇宙的本体;这样的智慧,在佛法里称为一切智。

(二)“道种智”:“种” 是指宇宙之间种种繁多的现象,种类无量无边,这许多的现象是怎样产生、从何而来的?其现象、过程以及后来结果如何?能正确明了宇宙万象的智慧,则称为道种智。

(三)“一切种智”:就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圆满的明了,没有一丝毫的迷惑,也没有一丝毫的误差,这样的智慧称做一切种智。

释迦牟尼佛具足这三种智。由此智慧起作用,当然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确的了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觉。佛经上说“觉”也有三类:“一、自己觉悟;二、帮助他人觉悟(称为觉他);三、圆满的觉悟。”小乘阿罗汉、辟支佛,这些人自己觉悟。他们自觉之后,还没有发心主动去帮助别人觉悟;经典里常说这是小乘人。大乘菩萨自觉之后,能主动去帮助一切希望觉悟的人。

希望觉悟就是机缘成熟,菩萨一定会主动地帮助他,使他从自觉到究竟圆满的觉悟。究竟圆满正如其他宗教里赞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样,在佛教称之为“佛陀”。佛告诉我们,如此圆满的智慧德能,“觉”就是他的德能、他的作用,一切众生本来具足。

《圆觉经》讲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成佛”;这也是《华严经》上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换言之,众生与佛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现在我们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如何失掉的?佛用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我们的病根之所在。

我们从佛境界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就是受妄想、执著之害;每天还在继续不断地搞生死轮回,也是妄想、执著;生活过得这么苦,还是妄想、执著。妄想、执著的确是一切迷惑、灾难的病根!妄想、执著去掉一分,我们就得一分的自在,就恢复一分的智觉;要把妄想、执著断得干干净净,我们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复,恢复到本来佛,此事实真相佛在大经里明白地告诉我们。

大智大觉的对象,就是无尽时空里所包含的一切万事万物。“万”不是数字,是形容极多——无量的无量。经上常说,人身上一根汗毛,或说微尘,这是讲小的。“正报”小的毛端,“依报”小的微尘;大的可到虚空法界,这一切事物就是我们智觉的对象,佛用一个代名词代表这些万事万物,此代名词就称为“法”。

所以,“佛法”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无尽的智慧、觉悟,觉了宇宙人生的一切万事万法。中国人常讲“佛法无边”,确实是无量无边。所觉的对象没有边际,能觉的智慧也没有边际。无量无边的智觉,诸位要记住,是自己的本能。

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很不容易体会的,就是佛跟我们讲:“我们本能的智觉与智觉的对象(宇宙人生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对此我们是很不容易理解的。真实说,如果我们很冷静地去思维、观察:假如佛所说的这句话真的能成立,此智觉是究竟圆满的,这句话就可以相信,我们就应该相信;如果说“能知”跟“所知”是对立的,此智与觉就很难讲到圆满;换言之,那是有限的,不是究竟圆满的。但是佛告诉我们,“能知、能觉”与“所知、所觉”是一不是二。这是佛法里常讲的“一真法界”,也就是《华严经》最真实、最圆满、最高的境界。净宗讲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属于一真法界。以上,我们明了佛法此名词的含义,对于什么是“佛法”,会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民国初年有一位欧阳竟无先生,是当代的大佛学家,他在南京创立支那内学院,培养了不少的佛教人才,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这一位大师,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在第四中山大学(现称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一次讲演,讲题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当时引起相当的震撼。他举了很多例子为佛法正名。这篇讲演由王恩洋居士整理印成小册,诸位仔细看看,他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

 


 什么是佛教

 

  佛教究竟是什么?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的课程内容还要多。时间上,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佛教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此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就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

就宗教而言,上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期的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此事一定要清楚。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出家人为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语,译作“亲教师”。就是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近、密切。若不是直接指导我,则称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他没有教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所以,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于此。代表和尚教学的老师称做“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做我们的模范,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名称只有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没有。由此可以证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两三千年来就实行艺术教学。从寺院的组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

和尚下面有三位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虽然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主管的事务跟现代学校里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学校。

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此事实必须要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究竟在学什么。

  

现代的变体佛教 

 

  在目前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种不同的形式,同时出现在世间,所以把我们搞迷糊了。

(一)“传统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但是传统的佛教教育现代很少见,其他的佛教多少也都是变质的。


(二)“宗教的佛教”。佛教本来不是宗教,现在变成了宗教。今天我们听人家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无法否认!因为摆在外面的形式确实是宗教。不像从前的寺院丛林,每天上课八小时。你们看看,现在哪个寺院上八小时的课?古时候中国寺院每天上课八小时,修行八小时。修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坐禅,一种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小时,解行相应。上课是听讲、研究讨论,这是理论上的;然后修清净心,修觉、正、净。每天有十六小时在用功,妄念当然少,所以成就很快。现在我们所见的佛教道场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点福报而已,佛教确实变成了宗教。


(三)“佛学”。佛教变成学术,变成了哲学。现在有些大学开“佛经哲学”这一门课,是把佛的教法当做哲学来研究。为何把佛教当做哲学研究也错了?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个完整的大学,所有的科系统统都包括在其中,现代只认定佛教是属于哲学的范畴,把它缩小得如此狭义,所以这也是错误的。欧阳先生讲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学,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为一切众生所必需。它真正能帮助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从现在的生活问题,到将来的生死大事,无一不能解决。可见佛教的教学内涵是非常的深广博大,所以认作学术也是变质。


(四)“邪门外道的佛教”。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劝善的,劝人做一个好人;学术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识,对社会没有多大的伤害;若是变成邪教,变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点,拿着佛法做招牌,欺骗众生、伤害众生、扰乱社会、危害大众的安全,那是变质变得太不像话,变得太过分。这些邪门外道也有一些言辞、一些行为,很能吸引人、诱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败,知道吃亏上当,后悔就来不及了。

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会上有此四种,我们要把眼睛睁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们究竟要学哪一种佛法,对于我们才真正有利益。

 

佛陀的教育目标 

 

(一)佛教的学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佛在许多的经论中,常常讲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音译,尊重所以不翻;这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翻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三个阶段来说明:一是“正觉”;二是“正等正觉”;三是“无上正等正觉”。

世尊告诉我们,世间人对于宇宙人生也有觉悟,只是觉悟不圆满。像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对于世间事理他确实知道不少,但是不能算正觉。何以不称他为正觉?因为他虽觉悟,但是他的烦恼没有断,还有贪、瞋、痴、慢,还有是非人我。换言之,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所以不能称为正觉。如果贪瞋痴慢、人我是非、烦恼都断尽,没有烦恼了,佛就承认此人是正觉,他得到了正觉的学位;佛教里称他为“阿罗汉”,这是最低的一个学位。阿罗汉以上的学位称为正等正觉,等是等于佛,但还没有成佛。等是指他的用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样的。

由此可知,阿罗汉用的心跟佛不同,阿罗汉用的心跟我们是一样的,所差的是我们有烦恼,他没有烦恼,这个心在佛法里称为“识心”,就是假心,不是真心。我们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是妄心。所以,人与人之间往来不要太认真,今天别人对你好,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面对虚情假意,不可以当真;当真,你就生烦恼。再看世间人今天说爱,明天就离婚,这成什么话?可见这不是真的!

菩萨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远不变的。佛用真心,菩萨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圆满的真心”,菩萨是“分证的真心”。佛在经上用月亮来作比喻,十五的满月比喻佛心。菩萨的心像初三、初四的月牙。月牙上的月光,那个光是真的,还是假的?真的!一点也不假,只是不圆满而已。所以,初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萨心,他是真心,但没有圆满,我们称为“正等正觉”。阿罗汉与辟支佛用的心,好像是水里的月亮,镜子里的月亮,称镜花水月,都不是真的。从用心上看,菩萨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纵然是初住菩萨,刚刚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绝对没有虚妄,这称为正等正觉。修学得到正等正觉,此学位称为菩萨。阿罗汉好比是学士,菩萨好比是硕士,佛好比是博士。

所以,佛是通称,不是释迦牟尼佛一人独称;任何人智慧达到究竟圆满,就是真心圆证,就称之为佛。佛所证得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菩萨、阿罗汉是佛教学位的名称,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仙,诸位千万不要把他们神格化!总之,佛是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拥有究竟圆满的智慧,这也是佛教教学的目标。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二)佛教的教学目标

佛教教学的方针是彻底破除迷信。佛门常讲:“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迷是什么?对自己、对生活环境的真相不了解。因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错了,也想错了;看错、想错,也就做错。做错的结果就是苦。如果一个人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能真正理解,没想错、没看错、没做错,所得的结果一定是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从因上说;“离苦得乐”是从果上说。

为达到此目的,佛教教学的方针是“破除迷信,启发真正的智慧”,让我们有能力在现实环境里辨别真妄邪正是非,乃至于善恶利害。然后再帮助一切众生建立理智、大觉、奋发、进取、乐观、向上的慈悲济世的宇宙人生观。可见佛教既不消极,也不落伍,是能给我们真实利益的。《无量寿经》说,佛教是圆满地帮助我们解决众生一切苦难的问题,让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乐、家庭美满、社会和谐、国家富强、世界大同。这就是佛教在我们世间的目标,至于未来的目标—— 断烦恼、出三界,其殊胜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议。大家要认清楚,佛法是教学,是真的能让我们得到真善美慧,永恒真实幸福的教育。

 

 

佛教教育之入门

         ——《地藏经》

  

(一)大圆满

佛家的教学目的、方针我们知道了,再要说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说的法。佛说什么法?就是给我们讲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后来学生将其记录下来,就是现在的经典;经典就是佛教的教科书。

大乘佛法启蒙的经典就是《地藏经》,此为初学入门一年级的教科书。这层真实义在《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但它不是用言语而说的,用放光来表示。世尊在此法会上,一开始就放大光明,放无量的光明。经文上记载有:“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一直到大赞叹光明云。”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种,而是代表无量无边。因为中国人一般认为从一到十,十是一个圆满的数位,这和《无量寿经》里讲无量的意思完全相同;《无量寿经》讲的无量就是《地藏经》讲的圆满。圆满讲了十个,无量只讲一个寿。

诸位要晓得,不单单是无量寿,一切都无量,一切无量中寿命为第一,诸位试想:你有无量的田园、无量的金银财宝,如果没有寿命,谁去享受?所以,净宗用一个字“寿”来代表一切无量,而《地藏经》里就用十种光明云来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无尽的宇宙人生都给我们说明了。

佛究竟依据什么给我们讲经说法、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圆满光明云”。密宗讲的大圆满就是显宗讲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圆满。真心、第一义谛,都是显示大圆满的意思;下面接着举出九种都是说明大圆满。给你讲慈悲,慈悲是圆满的;给你讲智慧,智慧是圆满的。样样圆满、事事圆满,无一事不圆满,这才是大圆满。大圆满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从此地给我们说出无量无边的经典,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说的一切皆是我们本来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说,没有说别人,皆是说我们自己。所以,此教育与一般教育的确不同,这是与我们自己切身相关的。总而言之,释迦牟尼佛为一切众生,说什么法?一言以蔽之,就是为我们说大圆满法。

世间人每天辛苦、努力地工作,为的是什么?什么力量在推动,使他们勤苦工作,早出晚归?我想大家都能答出,是名利。利比名还重,假如今天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分钱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自然就懈怠、懒散,不肯工作。所以,社会运作的动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菩萨既不爱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们还要辛苦,比我们还要努力,在那里认真教学,这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个力量就是第二句讲的大慈悲光明云。

 诸位想想,做母亲的对于她的孩子,特别是婴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她为的是什么?她是为名、还是为利?她什么都不为,是出自于内心的爱护,此爱心就是慈悲心。佛对于一切众生大慈大悲,这种慈爱是平等的,是没有任何条件的,这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力量永恒地在推动着诸佛菩萨,无有止境地在十方世界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所以,在大圆满光明云之后,就说出大慈悲光明云。

我们学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劝导别人修行,这就是弘法利生。将佛法介绍给别人,推荐给别人,这是什么力量?也是慈悲的动力,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为名去讲经,为自己的知名度;或为利,讲一部经要收多少钱,就大错特错,完全不是佛法,与佛法的根本精神完全相违背。佛法自行化他没有任何条件;佛法流通,亦复如是。

再看现代印的经书,往往印上“版权所有,翻印必究”。这是生意买卖,不是利生流通。别人送我佛书,我首先看看版权页,如果有这八个字,我就不看了。问我为何不看?真善知识为利益众生,必定不要版权,欢迎翻印。心量大,报恩慈济心切,心行相应的,其言语文字才可作后学参考;心量窄小,名利没有放下的人,焉能写出好文章,又如何能说出大圆满,何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错误的。所以,佛门里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佛教化众生的两大原则。后来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与正说恰好相反。原因何在?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慈悲就是祸害,方便就是下流。因此,接着就讲“智慧大圆满”,大圆满的智慧流出大圆满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动,如此才能帮助无尽的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第四句讲“大般若光明云”,圆满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别何在?《大般若经》说得很明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般若;无所不知是智慧。换言之,一个是体,一个是用。或者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这两个名词,我们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说明宇宙现象的这种智慧,称为智慧;能断烦恼、破无明的智慧,称为般若。般若智慧能断无明烦恼,称为“根本智”;能解释宇宙万有现象,称为“后得智”。

诸位要知道,后得智是从根本智里生起来的。如果自己对于整个宇宙的大圆满,不能彻底证得,如何能说得出来?修行人证得的是般若波罗蜜。像中国的禅宗不是单讲六度里的第五度——禅定波罗蜜,而是讲般若波罗蜜。在《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教大家总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可见禅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禅定。

般若、智慧;一个是讲智慧之体,一个是讲智慧之作用;一个是“无知”,一个是“无所不知”。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无知的般若才能断烦恼、破无明。无明、烦恼破尽,就证得自性的大圆满,恢复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云,含有如此深的意义。这两种智慧(智慧与般若),都是前面教学目的中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智慧是从何而来的?是我们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现在没有了,到哪里去了?佛说是我们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觉悟智慧就恢复。要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破迷,恢复我们自性本具的圆满智慧?佛教给我们一个方法—— 禅定,《地藏经》上称为 “大三昧光明云”。三昧是梵语,译作“正受”,就是禅定的意思。

佛法讲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为),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行为。行为实在太多了,岂能说得尽!所以,佛法把无量的行为归纳为三大类:“一是身体所造作的身业行为;二是言语所造作的口业行为;三是起心动念,意业行为。”行为无论有多少,总不出这三个范围,所以称为“三业行为”。思想错误、见解错误、言语错了、动作错了,这就是错误的行为;把一切错误修正过来才是修行。

三业行为的修正,要以心为主,禅宗讲:“修行要从根本修。”何谓根本?心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心正,我们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学也学不像,很容易被人识破,所以要从心地修起。三昧就是心定。佛法讲行门是无量无边,有八万四千法门(法是方法,门是门道),这许多方法、门道都是修定。千万不要以为只有禅宗才修定,其实哪个宗派不修定?只是不称为禅定而已。净宗“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教下修“止观”,止观就是禅;密宗是“三密相应”,相应就是禅。

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门里用的名称虽然不一样,实际上所说的是同一件事。所以,“法门平等、殊途同归、并无高下”,哪一种方法我用得很习惯、用得很自在、很顺利,我就用哪个方法。佛法修学最关键的,就是“一门深入”,不要学很多法门,法门学多就会产生迷惑,反而不容易成就,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观念。三昧是佛家修学的枢纽。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所以,般若智慧是从禅定中生出来的,这是自性本定,称为大三昧光明云。

十种光明云,前面一半是讲原理,后面一半是讲原则。原理就是佛说法所根据的原理,为我们说出来,后面讲原则。第一是“大吉祥光明云”。吉祥是什么意思?凡是我们本分应该得到的,我获得了,这是吉祥;不该得到的我得到了,就是不吉祥。这是吉祥的一般定义。它在此地的含义是非常之深。尽虚空遍法界,无论是理论,还是现象,都是我们应该知道的;一切万事万物的受用,也是我们应该要得到的,这称为大吉祥。例如,一心念佛想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是你应该享受的。你要是生到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依正庄严,也是你应当享受的,这是吉祥的本意。

此地佛应机说法,就是最吉祥。佛说法,第一绝对不违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决定不能违背;第二还要适合众生的程度。假如不合乎程度,或程度浅,讲得太深他听不懂,亦是枉然,这就不是吉祥;如果程度深,讲得太浅,他听起来没味道,也是不吉祥。所以,“契机契理”的说法是最吉祥的。佛没有白说,我们没有白听,真正得到真实利益,此为最吉祥,这是大吉祥,是圆满的吉祥。

其次讲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机契理,要适合众生的根机。我们现前大众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财富、智慧、健康、长寿,这些都是我们眼前希望得到的,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这些东西给我们,而让我们学佛,我们就会掉头而去。眼前所想的都得不到,说来生来世得大福报,这太渺茫了!什么时候能享受到?所以,眼前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们自然会相信将来有更大的福报,这才讲得通。好像开花、结果一样,现在花开得美好,我们才会相信将来果实一定结得好;若是现在花都不开,说将来会结好果实,我们当然不能相信。所以,吉祥之后,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如何才能得到?福德是果报,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么因得什么果报。

佛教讲“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样,功德才是真实的。诸佛成佛之后,他还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去修福,因为没有福报不能度众生。一个人虽会说法,大家看他没有福,就不会相信他;如果说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来的,别人见到很羡慕,自然就会跟他学。所以,有智慧还要有福德才能度众生。所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是属于功德。这是佛法真正要教给我们的,修福、修慧,福慧双修。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标准,我们要依靠一个标准,此标准就是大皈依。大皈依不是平常讲的皈依佛法僧三宝;大皈依是皈依大圆满的自性,是圆满的自性三宝。最后是“赞叹”,赞叹实在讲就是教化众生。赞叹自性圆满的功德,赞叹自性无量的功德。佛教教我们什么?就是教我们要证得圆满的自性。禅宗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就是大圆满的自性。佛法所教,佛法所学,皆以此为目标、以此为方向。

以上所说是依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经文开端世尊放光,光中包含无量无边的义趣,这里略说十种(十是代表圆满的意思)。这一段经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笼统念过,不晓得这其中的密意。不仅是《地藏经》依此而说,佛所说无量无尽的经论,无一不是从“大圆满”流露而宣说出来。所以,前五句是大圆满的自性,后五句是自性的起用,也就是大圆满的作用。这是佛陀教学的依据。在大乘经典里,像这样的经文佛时常说,有时候用言语说,有时候用放光来表示。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知道这些,读经就会很有味道。



(二)大乘圆满法 —— 地藏·观音·文殊·普贤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华山的地藏菩萨,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观音菩萨,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萨,第四位是峨眉山的普贤菩萨。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我们的身命,我们离开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得到满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我们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圆满,本来具足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般若,乃至无量的吉祥、无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说一切经论,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不但一切经皆是大圆满,甚至于每一部经字字都是大圆满。诸位何时能看出这其中的奥妙,才知道其味无穷!

《地藏经》主要是给我们讲,入佛门最初的修学方法就是“孝亲尊师”。佛陀教育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父母如何会尊重师长?不尊重师长,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他。所以,尊师重道才能成就学业。《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孝道就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从这里开始。

再将大圆满扩展提升,我们提倡孝亲尊师,将孝敬发扬光大,孝敬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一切平等,孝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观音法门。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就没有观音。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有第一层楼哪有第二层;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称为大慈大悲。

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实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所以,第三位就是文殊菩萨,他代表智慧。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将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能从心所欲而不违背此原则就是普贤菩萨。谁是普贤?人人都是普贤,普贤法门是圆满的法门。所以,《华严经》云:“不修普贤行,就不能圆成佛道。”普贤是心心大圆满、愿愿大圆满、行行大圆满。如果这当中没有真实的智慧,普贤菩萨的大愿就不能圆满。四大菩萨表显此义,是代表大乘圆满的佛法。所以,要从地藏学孝敬,进而学习观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贤的大愿大行。

 

往期精彩:

大乘佛教与儒教最为圆满,应为未来人类教化之主体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1)

用儒佛的方法解决信仰危机(2)

用儒佛解决自然危机

以儒教外王之道解决社会危机

走出西方伪普世价值——夷夏说略述


人类文明起源自中国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野生小米时代

中国自古以来的道义政治比所谓民主政治要高级

中文在人类所有文字中既是最先进的也是最古老的

古文物作证中华文明是唯一真正古文明

从货币史看中国文明的古老且先进性

为何要批判古希腊伪史

中国知识分子受西方伪史毒害最深,最应该被启蒙

传奇医家傅青主


了凡四训.立命之学(第一篇)

了凡四训.改过之法(第二篇)

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第三篇)

了凡四训.谦德之效(第四篇)


1、儒家赐予欧美民主

2、古希腊人和希伯来人是从中国移民而去的夏朝羌戎

3、西方伪史抄袭中国历史、窃据文明源头 

4、 中医是西医之母—古希腊医学是中医部分翻版

5、美洲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移民而去:中华先祖开拓美洲

6、明朝最先发现美洲、最先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7、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8、天下无癌论病人越治越多,说明医学已入误区

9、中医是现代社会癌症治疗的唯一且有效途径

10、西医有绝症、中医无绝症

11、中医能够彻底治愈狂犬病

12、如何判断身体有湿、如何祛湿


13、河图洛书综述

14、漫画版《易经》(附蓍草占卦方法)、看漫画学风水

15、《茶经》《酒经》

16、太上感应篇

17、推背图(图文+详解)

18、心相篇

19、古琴文化综述

20、千古音乐圣人师旷


21、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高士传

22、五千年以来大道一以贯之:圣贤列女传


23、王重阳道史学说贡献及丹法炼性

24、四位高僧(虚云、印光、弘一、宣化)惜福事迹

25、孔子相信有鬼神,但是敬而远之

26、附体分类和被附体的感觉

27、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

28、苏东坡转世故事

29、神仙 许真君、郭璞、桓闿、司马承祯、玄真子

30、神仙 孔安国 、左慈、 董奉

31、神仙 张子房、东方朔、王乔、周隐遥、刘商

32、神仙 裴航、轩辕集、李贺

33、神仙俆佐卿、朱孺子、蓝采和、贺知章、黄尊师

34、神仙阴长生、张子房、东方朔、孙思邈

35、神仙白石先生、皇初平、王远、伯山甫、马鸣生、李八百、李阿

36、神仙泰山老父、巫炎、刘凭、栾巴、左慈、大茅君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