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全媒

其他

文科类— —《中国音乐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来源于佳木斯大学教务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最近不少粉丝反映说,经常错过最新推送怎么办?只要新老朋友把“大学之教”设为星标或多点“在看”,就能及时看到我们的消息啦~分享是一种快乐,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9月13日
其他

理工农医类— —《新能源专业导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教务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由于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不再按发布时间排序。最近不少粉丝反映说,经常错过最新推送怎么办?只要新老朋友把“大学之教”设为星标或多点“在看”,就能及时看到我们的消息啦~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大一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的关键节点,而只有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才能稳固他们的专业思想,一旦专业思想稳固学生就会更乐意投入学习,也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专业思想教育主要通过专业介绍或一两次报告的方式来实施,效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学校根据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面向大一新生组织实施了“专业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计划”。首批共立项建设了十门专业导论课程。下面以《新能源专业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为例加以介绍。1.建设思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通过导论课程和教材建设推动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素质方面重在培养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历史使命感;能力方面重在培养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2020年9月10日
其他

文科类— —《金融市场与机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案例背景《金融市场与机构》是能源经济和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结合当前形势,创新性的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金融理论,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一.
2020年9月7日
其他

理工农医类— —《作物栽培学A》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来源于青海大学教务处,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作物栽培学A》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资源利用和产品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通过群体优化设计和综合栽培管理实现作物持续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美好的理论与技术,满足人类对植物性产品需求和农田多功能性要求的一门应用性科学。它是农学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神,以及学农、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是我们的一直思考的问题,也通过实践取得了一些进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与育效果“以学生为中心”是本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指导思路,“融合”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思想。优化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度,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入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学生交流协作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并具有全球视野,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三农”情怀。课程教学需要满足多层要求,多种角色参与,采用多样教学及学习方式,
2020年9月3日
其他

教学反思│反思依据下的五个思点

引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高校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壹: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贰: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叁: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据”是优质教育的要求。教学反思的目的是改进教学、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优质教育。优质教育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优质教育来源于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教师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为教学反思提供“据”的主要的来源可以包括三个方面:一据: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理念是教学实施的基本依据和导向。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根据它来具体实施,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二据:学生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是否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是我们始终要关注的问题,离开了这一点,教学活动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三据: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从细节上讲,一堂课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安排是否合理,活动的组织、教师的点拨引导是否到位,学生参与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课堂的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较好等,都是促成教学成功的因素。课后将它记录下来,作为有效反思的依据。分享是一种快乐,感谢您的支持!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文科类— —《政治经济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资本论的核心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和观点。同时,《政治经济学》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学科平台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所以,在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中,《政治经济学》课程首当其冲。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理工农医类— —《生物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以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教师教学中心,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导言:育人,需融入“生物化学”课程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但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思政育人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了注重知识传授和强化专业技能外,也注重价值引导。在进行课程全方位教学设计时,教师全面分析、收集及整理了生化知识点里的思政元素,梳理提炼出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进行“融入式”设计。重塑教学目标,梳理教学过程,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元素有机结合,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和专业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通过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也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以“三农”情怀重塑育人目标在思政育人融入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生物化学(下)课程在认知、技能、情感三个维度分别重塑了已有的教学目标。在认知目标方面,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生物化学发展趋势和生物化学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在技能目标方面,培养在生活中应用生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科研中运用生化理论知识和技术在分子水平探究生命本质的思维能力,在应用层面为高端精准农业的进步和医药健康及食品卫生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在情感目标方面,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培养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和具有农业大学本色的“三农”情怀,以及具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科学设计,实现知识传授与思政育人的有机融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细致梳理,找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契合点,有机融入,提高课程思政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融为一体。01.在案例中体现“爱农知农为农”精神作为农业院校的生物化学课程,我们在以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生活实践相关的案例使同学们理论联系实践,同时追踪科研新进展并融入到课程相关内容中,特别是生物化学理论及技术在现代农业中应用的案例和研究。例如:根据氨基酸合成途径设计的除草剂草甘膦、生物固氮以及生物化学技术在现代农业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为培养“爱农知农为农”的创新型农业人才服务。02.了解中国科学家经历,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教师搜集了做出重要贡献的中国科学家、突出的研究成果以及科学研究背后的故事,建立了资料库,并融入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点中,展示我国过去、现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使同学们感受科技工作者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在讲解“蛋白质的结构”一节时,引入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一穷二白”的时代背景下,人工合成了具有全部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介绍。通过介绍,使同学们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强烈的民族责任心和高度的国家使命感的驱动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锐意创新、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学习”RNA转录”一章,引入施一公团队解析高分辨率酵母剪接体的研究,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世界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原创性突破,是对世界科学的重大贡献。通过对本专业我国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经历与突出贡献,使同学们了解中国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03.讲述学科故事,感受科学精神通过讲述学科知识背后的故事,认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在学习“氨基酸代谢”一章中以甘氨酸为前体合成卟啉环的代谢途径时,介绍了科学家David
2020年8月31日
其他

课程思政的来龙去脉

引言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这方面,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目前全市“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各高校已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近30门,综合素养课程175门,近400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试点改革。定义: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04
2020年8月30日
其他

理工农医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摘要将德育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全课程育人。本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同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思政;专业核心课程1.绪论2016年12月7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德育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实现全课程育人。本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中,探索“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果。2.现存问题在《电力系统基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中,发现主要有以下问题:2.1
2020年8月28日
其他

文科类— —《经济学基础》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摘要“课程思政”的中心环节是立德树人,将思政融入教学实践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与金融管理专业的内在关系的梳理基础上,以《经济学基础》为例,提出经济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从课程架构,课程章节和章节知识点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以经济学基础的内在逻辑为依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为方向,将“课程思政”的核心价值,探究金融管理专业如何建设课程思政体系。“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同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关键词:课程思政
2020年8月27日
其他

文科类— —《高级日语》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将思政与专业内容自然、有机融合,达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德育观和爱国情怀的教学目标,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本文以《高级日语》课程为例,探讨分析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及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期为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同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关键词:课程思政
2020年8月25日
其他

《新闻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引言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新闻学概论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非常重要。教学中为了深入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本课程在马工程《新闻学概论》教材基础上编写课程思政案例,用思政元素和新闻理论分析新闻案例,培养学生正确的新闻价值观。本文基于新闻学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总结新闻学概论课程融入思政育人理念的经验,从而提升到理论研究层面,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同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关键词:新闻学概论
2020年8月22日
其他

《建筑设备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享

摘要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推进《建筑设备基础》课程思政改革,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本文以“管材的认识及选择”内容为例,介绍了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养。“大学之教”微信公众平台倡议发起:课程思政交流公益群,欢迎有意向加入群的老师(谢绝培训机构人员),添加“大学之教”官方微信:13001076282,统一拉您进群,谢谢!同时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投稿,投稿邮箱zzbset@163.com。关键词:《建筑设备基础》;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专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为了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积极推进《建筑设备基础》课程思政改革,强调“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本文充分挖掘和深化专业平台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切实培养建筑安装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建筑设备基础》课程简介《建筑设备基础》课程是建筑设备群的一门技术平台课程,旨在引领学生认知供热、通风空调、建筑给排水、建筑电气等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安装工程中所用管材、设备、阀门附件等基本知识(目的)。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及施工现场的参观实训,了解安装工程中管材、设备、阀门附件及系统的基本组成(历程),以实现针对不同系统,合理进行管材的选择,形成对专业整体框架的认识,并逐步养成诚信意识、安全意识及规范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等(成效)。二、“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行为分析“管材的认识及选择”是《建筑设备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是通过现场实训,让学生了解建筑给排水工程常用管道材料及阀门、附件等,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确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包括:了解给排水工程各类管材的特点,熟悉各类管道的连接方式,了解给排水工程各类阀门、附件。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会进行管材的正确选择,认知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组成及附件。思政育人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职业道德规范,使其树立工程质量意识、诚信意识。(二)
2020年8月21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教师的教学语言技巧

引言作为一名教师,其课堂教学语言不但要力求规范清晰、准确严密、生动形象,而且还应该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把握合理的速度、响度、节奏感技巧,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课堂教学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离不开运用教学语言这一有力的工具,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的知识海洋,开启他们的心智,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一、教师的授课语言要“甜”
2020年8月8日
其他

40名世界级教师的教学建议,值得每个人收藏!

一个工科教师课程思政的做法及体会生活不易——致敬高校女教师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评价高校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成效的几点建议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2020年7月13日
其他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教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哈佛女校长:走出去了解整个世界是孩子们的必修课。一句“我不是什么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让人们记住了哈佛三百多年唯一一位女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以下是这位校长在哈佛的一次演讲,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到底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看这个世界。世界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我们去熟悉和探索,绝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他国的语言。语言只是一种工具,比它更重要的是学习陌生的文化与历史,他国的人文与生活。当我们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宽容,才能更加坦荡。实际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异已经成为“了解世界”的重点。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他曾说:“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2020年7月5日
其他

教学反思怎么写?5个要点不能少!

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反思教学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老师应该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1记成功之举记录:(1)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2)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3)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4)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5)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6)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2记“败笔”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3
2020年7月3日
其他

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如何讲好基础课

讲课是一种享受,我喜欢讲课。教师讲课就像是舞台上的演员给观众做表演。演员的表演差别很大,老师的讲课风格也不尽相同。说起教学方法来,我们常常有一个认识,就是教无定法。回想起我的老师,以及接触过的很多同行,再联系到自己的体会,每一个好教师的讲课都各有一些风格和特色,这一点特别像舞台上的演员。我比较喜欢京剧,现在好像很多年轻人也还都喜欢,京剧的演员有各种流派,差别很大,比如,四大名旦各有特色,可是都能得到观众的称赞。我想,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每个教师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长,或自己的倾向。但是还是有一些相同点的。一、讲课首要的是清晰地表达授课内容首先要把讲课的内容表达清楚,这是最基本的。板书,要写清楚,至于写得多漂亮,不一定,要让学生能认得出来,这是最起码的。说话时吐字要清楚,尤其是上大班课,关键的字你要送到每个人的耳朵里头,这也是演员的特征。你不能说前半句声音很大,后面尾巴声音很小,最后关键词没听见。有时候我坐公共汽车,会有这样的感受。售票员报站名:“下一站到了……”后面说的是什么,正是关键的地方,却没听清楚。关键词一定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送到观众耳朵里面,必要的话,写板书,现在可以用PowerPoint。反正说清楚关键词,是最起码的一个要求,这不管你是什么流派。二、授课要用激情去感染听众下面来谈谈怎么引起学生的兴趣。当然你可以说话风趣,讲些笑话也可以,不过这些事情并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老师——讲课的人,要对自己讲的东西充满激情。我们教书多年,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一旦上了讲台,就像一个演员进入了角色,要把自己融到这个环境里面。这样讲起来才会比较投入,比较有激情。我觉得这是特别值得去钻研的。用激情去感染听众,让他感觉被吸引,跟着你一起来学习、考虑问题。做到这一点,教师本身不能无精打采,而是要真正地有激情。我想,这一点恐怕不管你用什么风格去讲都很有必要。你想吸引听众来跟着你考虑、学习某个问题的时候,首先你自己要对这个东西是很感兴趣的,很有激情。这就像一个演员,你要表演一个角色,就必须投入到角色里面去,用角色表达的感情去感染观众。如果能够做好这一点的话,必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不能单纯靠说话风趣或开玩笑。有时候过分的幽默反而会引起不好的效果。我想到这样一个例子。某个老师说话很逗,跟说相声似的。他讲了个笑话,这个笑话是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的。但是学生没有记住要解决的问题,只记住了这个笑话。所以适当地讲一些风趣的例子,有好处,可是故事讲完以后,要使你的听众对你所讲的东西印象加深,而不是冲淡。所以所讲的笑话要围绕着内容,突出内容。物理学界的已故的黄昆教授,在1952年和1953年的时候,是给一年级上大课的。很多听过黄先生的课的校友回忆说,黄先生上课时,从不讲笑话,一上来就讲主题。但是学生的反应是,只要黄先生一开口,注意力就全都集中到他那里了,然后就一步一步地跟着他的思想走。甚至要下课了大家都没觉得时间很长。他们说听黄先生讲课是很大的享受。由于大班授课的局限,黄先生很少跟学生交流,就是一路这么讲下来,大家就是一路跟着他走下来,他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把听众全部吸引到他这来。这样的课听下来不仅仅学到知识,还学到思想方法。三、详细演绎推导过程,不怕错误下面我还想说说王竹溪老先生的例子。王竹溪教授的授课是另外一个特征。因为他讲的是热学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公式比较多,所以常常需要推很多公式。我想教物理和教数学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公式推导搞不好的话,是非常枯燥的,而且也不容易让大家跟上。王老先生的特点是熟知公式,在讲台上就是一只粉笔,什么书都不带,所有长篇的公式都是现推出来。他推导公式的过程就能够吸引听众跟着思考。这些推导,在用了PowerPoint授课以后,可能有点像拉洋篇似的一下子就拉出来了,但一下子出来,学生就很难跟上。虽然效率高了,一堂课可以讲很多内容,可是听众很难接受。所以很多时候PowerPoint是不能用的,还是要在黑板上推导。推导公式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有些老师没有那么熟悉公式,所以有的时候,课堂上出娄子,推着推着就推不下去了,或推错了,这都有。尤其年纪大了,想的和写的不一样,说的也不一样。但这不一定是坏事。名教授也常常会这样。杨振宁先生在回忆他的博士生导师的时候,讲过这样一段故事:他的导师叫做Tailor,氢弹之父。Tailor有一次讲课的时候,推公式推错了。下面的博士生虽然看出来了,但都没有提出来,想看看他什么时候能够发现,怎么发现。后来,Tailor终于发现了错误,并想尽方法找到了错误。杨振宁先生回忆说,他在这里面学的东西比正规的讲课多很多。给出公式,很多人都能推导出来。但是发现错误并把错误找回来,就不是一般人学得到的。杨先生说他们就是想看看大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自己的错误的,这实际是学生和老师交流的一种方式。对杨先生的这段话,我深有体会。杨先生在清华讲课的时候,我过去听过。我发现他是在纸上推导,然后用投影仪投上去。当然也有推错了的时候,但通常一两步之后就能找回来。我觉得实际上好的学生是能够从这里面学到东西的。我们做工作没有不犯错的,及早地发现自己错了,并用最快的方法找到自己错在哪里,这个本事是非常重要的。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学生面前,我想这也不是坏事。这个Tailer教授的特点就是往往有任何想法都暴露给大家,任何讨论他就发言,他发言特别多,而且对一个问题常常发表自己的看法。他说他发表的看法十个有九个是错的,不过他发现错了就算了,但是这一个对的发现就是创造性的发现。他完全不怕丢面子,错了就是错了,错了就改过来,这是科学界的常事,这样能给学生是很好的教育。我不是说要大家故意这样教。我只是说,好的老师确实有这个特点,这也是一种风格:把自己想法的全部,而不只是把想得清清楚楚的套路告诉学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格。我们在讲课的时候,往往是作为演员,我讲的是舞台的演员,不是电影演员。舞台演员是一下贯穿到底把这出戏演完。电视或电影不一样,开拍,就演这一段,演完这一段以后,停下来,下次再拍可能是这前面的一段或后面的一段。电影演员在投入角色的时候是不连贯的,但舞台演员不能这样。四、推导过程有粗有细,注重思路与科学逻辑物理和数学课程可能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不可避免会有公式的推导,否则大概是学不下去的。我常常有这种感觉,学数学或物理这类的课程,绝对不能在宿舍里拿着一本书像看小说似的那样看。如果不亲手推导的话,很多概念就不能理解,书也看不懂,很快就学不下去了。课堂讲授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过去,我们上基础课时,一般都会把公式原原本本地推导出来。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但是这些年,我慢慢感觉到这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我认为要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以及在得到公式后要把它的物理意义和物理图像交代清楚。作为一个大学生,受过基本的数学训练,通过一点个人努力,很多公式是可以自己推导出来的。改革开放之后,我逐渐了解到国外的情况,发现国外的教授讲课没有那么细,很多公式并不推导。这不是说学生自己不去推,如果这样的话,估计几次课之后,就听不懂了。不经过自己详细的推导和思考的话,物理是掌握不了的。所以近几年,我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对于那些特别典型的推导,第一次时,我会很仔细地交代推导过程,可是又不仅仅是简单的推导,而是要给学生思路:我为什么这步这么走,为什么下步这么推,这里用到的基本原理是哪几条,我引用了哪些概念,为什么在这里需要这些概念,没有这些概念下面的步骤为什么是推不下去的。公式推导中还有一些是属于技巧性的,这样的技巧能很巧妙地把一个很复杂的推导变成一个很简单的过程。这里,我有必要谈谈所谓的tricky。杨振宁先生在清华上课的时候对tricky很反感,他经常会抛弃教科书而给出另外的推导。他觉得书上的很多推导too
2020年6月18日
其他

陈庆章:我的大学学习生活二三事

双休日,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却感觉疲劳得很。想提提精神,就打开电视,电视里也没有什么令人兴奋的内容;翻翻书,也是难有耐心多读几页;翻看手机,实在太累眼睛;……。正茫然做什么能够刺激自己的精神时,突然想到大学同学,又想到大学的学习生活片段,竟然让自己一下子振作起来,速打开电脑,写下这大学学习生活二三事。呵呵,原来大学学习生活竟有这提神的魔力,值得珍惜和回忆的大学生活啊。〇、背景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那时,我们的国家已经十年没有举行高考了。十年积累下来的学生,一下子涌进考场。那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举行,当时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最后录取不到30万人。我们班的同学,有的入校时已经接近四十岁了,我那时在班里还算年轻一点的,也24岁了。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踏进了大学校园。那时可以说,百分百的同学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珍惜时间,勤奋读书,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一、该做多少习题?回忆大学课程,高等数学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毕竟也是第一学期就开设的课程,让我们非常痴迷。教材使用的是樊映川编写的《高等数学讲义》,有上下两册和一本习题集。注:现在大学教材很少使用“讲义”一词,反而让我感觉很不舒服。《高等数学讲义》还是正规印刷的教材,而我们读大学期间使用的教科书,至少有五分之二的是油印的讲义,真正“刻钢板”手工印刷的讲义,充满墨香味。当然也充满的教师编写教材的心血。樊映川的高等数学习题集大约有1800多道题,老师在授课后一般会布置对应章节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例如老师会说,今天做单号的习题,那就是二分之一习题量了。而我们做学生的,从来没有把老师布置的习题数量当做一回事情,就是硬生生的把每章后面的习题全部都做了,这给教师批改习题也增加了负荷,好在老师们都是特别敬业,喜欢我们这增加习题的做法,耐心地把我们的习题都一一批改了。我那时特别有心,就买了最好的作业本,把1800多道题,逐一详细地给出解题步骤,有时一道题都需要写好几页。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将来自己复习时,知道自己当时的解题思路是怎么样的;二是也幻想,是否有朝一日可以出版一本我作为学生角色思考和解答的《高等数学习题解---从在校学生的视角》。当然,这份习题解答我至今还保存着,只是没有信心拿去出版,就珍藏吧。即使解答了樊映川那习题集上的全部习题,还是不解渴的。我们都到图书馆找那本原苏联数学家吉米多维奇编写的著名的《数学分析习题集》,从那本书上找一些题目来做。现在看来,那本书上的习题很多是偏题怪题,我们常常拿这些难题让老师给答疑,弄得老师也是不堪负重。大学读书,的确不能局限于教师、局限于教材,要尽量开阔视野,多做题、做难题,这样才能锤炼出更好、更高、更扎实的真本领。记得后来的《电路分析基础》、《离散数学》、《模拟电子电路》等课程,我们做的习题数量都是远远超出教材要求,远远超出教材内容范畴。如果将来有精力,真想把当学生时的梦想,出版一本高等数学习题解答(从在校学生的视角),变成现实。二、去看电影吗读大学时,还没有双休日。每周就是星期天休息。星期六晚上就是一个放松的时间了。学校会每周六晚上都放映一部电影。看电影很享受的,是露天电影场,荧幕的前后都可以坐观众。电影也非常吸引我们,很多都是文革期间不能放的电影,逐步开始得到放映的。记得看《奥赛罗》那部电影,我都伤心了一周;而看越剧《红楼梦》电影,竟然让我难过一个月。星期六晚上是去看电影,还是去自习,这是一个很有挑战的难题。心里想法,就是想看电影嘛。但细想,看了电影,还要被电影剧情所缠绕而思考很多,确实也影响学习,于是,这星期六晚上是否去看电影就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寝室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方案。大体情节是:A吃好晚饭后,就告知同寝室的同学,今天晚上的电影是如何如何地好看,请大家一定要去看。当然,他会费尽口舌说服大家去看。可能B、C等同学就答应一起去看了。而当寝室内有一个同学说,他要去自习,在无论你怎样劝说他,他也坚持去自习情况下,于是,奇迹就发生了:寝室里的所有同学都放弃了去看电影,而去自习了。其实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很简单,就是珍惜时间,就是大家一起努力,就是谁也不愿意在学习上落后,谁也不愿意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比别人少,这就形成了学习上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氛围。的确,我在大学期间没有看多少电影,能够记住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两部了。也建议现在大学生,少看电影电视,多看各种教科书。三、考试该不该帮助同学我们班级的互帮互学是很好的。星期天是难得的休息日,我们班自己安排的一个固定的活动,就是星期天上午是学习经验分享时间。这天上午,一般邀请若干位同学,把本周学习某课程的最得意成就讲给大家听听。可能是一个难题的解法,也可能是一本好书的分享,还可能是一个实验上的突破,等等。这可是我们同学自己安排的,完全没有任何教师建议。最初的想法应该是某课代表提出的,后来就变成制度一直执行着。所以,别的班级是每周学习六天,而我们班级其实是每周学习六天半。帮助在平时,而在考试时间,就没有那么互助了。那时好像很少有开卷考试,都是闭卷。考试时,也没有分隔座位,还是与上课一样,同学一个个紧挨着坐在那里考试。眼睛向左右瞟一下,是否可以看到别人的答案呢?回答是:不可能。每次考试,一方面是大家都忙着做题,那里想到去瞟同学的试卷一眼呢!更何况心里也在犯嘀咕,说不定同桌同学的答案还没有我的准确呢。事实上,也有很多同学都是把自己的试卷捂得紧紧的,同桌也没有空间可以偷看别人答案的。老师监考,真的很轻松。从来都是一个任课教师在监考,他试卷发下去后就可以放心地站那里遐想了,根本不会有学生让他操心。顺便想到,那时教师上课,从来没有其他教师到课堂督查式的“听课”,只有个别课程是有助教的,助教在旁听。教风的确也是非常好的,真的教不好,我们也会毫不客气的向学校教务处提出更换教师的。真的做过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我们要求更换政治经济学的教师,认为他讲课太差了。注:说得跑题了,本来是说考试要不要帮助同学的。思绪太多,请理解。四、最喜欢去哪里大学校园很美丽,我们校园有3000多亩地,有古迹,还有漂亮的一个湖。学校是按照前苏联某高校的风格建造的,完全对称式的教学楼,厚厚的墙,环绕的学生宿舍,等等。课余时,我们最喜欢去哪里呢?教室、图书馆、树荫下、草坪里、寝室中?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实验室!如果能够有机会泡在实验室里,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也是时间过得最快的时光。我们深深感到,在实验室里泡着,是学到真本领的重要途径,比看书要更带劲。所以,一旦某天某个时段没有课程,大家就蜂拥而至到实验室去,去晚了就没有空间或机位了。实验室里,就是人头簇拥的地方,是人气最旺的地方。当然,次之就是图书馆了。实验室空间有限,我们也常把寝室当作实验室。记得学习《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时,需要做OTL放大器实验,我们就使用覆铜板做线路板,自己买一些电阻电容三极管搭个电路,然后找来一个8欧姆的喇叭,就试着看电路效果了,记得那个偏置电阻很容易被烧掉,我们做了很多次实验,终于解决。看看现在的大学,我也想不通,作为院领导的我也管理不好,为什么我们实验室常年紧闭呢?为什么实验室是最没有人气的地方呢?有时打开某实验室的门,一股霉气就扑来;有时询问某实验员或某教师,这个实验设备如何用,做什么实验,回答我的都是“不知道”。很多设备远比我们读书时先进,但使用率极低、极低、极低、极低、极低。期盼我们的学生,多往实验室里跑;期盼我们的教师,也沉浸在实验室里;期盼我们的实验员,也应该成为实验的高手。实验室,是真正掌握本领的好地方。既然是“二三事”,不要超过“三”,我一口气写了四个小事情了。大学生活,非常值得珍惜,珍藏。今天,就是想到这大学学习生活了,才让今天这星期六,精神能够兴奋起来。
2020年6月13日
其他

哈佛终身教授:年轻人如何做科研?

何毓琦长期从事系统控制科学及工程应用研究,在最优控制、微分对策、团队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和智能系统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2020年6月3日
其他

哈佛终身教授:请记住,大学教授的日子,绝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铺就的

1我成年后的整个生活,几乎都是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度过的。我从麻省理工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从哈佛获得博士学位,然后从1961年起一直在哈佛任教。这两所学校相距不到两英里,学生们可以互相选课,在一所学校学习获得另一学校的学分。在科学技术领域,两所学校开办了很多联合学位方向,研究人员也经常合作。然而,两校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传统方面有诸多差异,很值得对比研究。麻省理工的规模要大得多,学生人数和课程也多得多,他们努力确保其毕业生能够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平均水平。从麻省理工毕业的人,肯定拥有某个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独力学习新知识。麻省理工的每门课业都相当繁重,大小考试不断。学生必须在这些考试测验中表现优异才能获得这门课的高分。我记得1955年离开麻省理工投身企业界的时候,我对电子学和伺服系统的最新进展知道得很多,可以立即着手研究这些领域的前沿问题。然而我的第一任老板也是个麻省理工博士,他派我去学习电子计算机,当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对计算机一无所知,但是在麻省理工的训练使我完全能够自学。因此我后来在数字和电子控制方面取得了三项专利,还写出了我在这方面的第一篇论文。实际上,1958年我决定重返校园的时候,那家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来将我的发明产业化。相反,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就更自由化一些。尽管哈佛学生要读的书也很多,考试测验却很少。常见的情况是,一门课的成绩完全由一篇期末论文或者一次期末考试来决定,甚至连博士资格考试也主要依靠一次三个小时的口头答辩,而不是像麻省理工那样既要通过复杂的书面考试又要通过答辩。简而言之,麻省理工的教学目标是确保每个学生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而哈佛采取了一种更"放任自流"的态度。如果某个学生有点小聪明又不太刻苦,只要选那些容易的课程,再找几个不那么严厉的导师,也能获得博士学位,还有大把自由活动的时间供自己随心所欲地支配。因为我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又在麻省理工求学多年,我刚到哈佛的时候很不习惯,觉得他们的做法太古怪了,我经常奇怪某个学生怎么连一些基本的东西都不懂,有时候我甚至质疑某个学生凭什么得到哈佛的博士学位。但是天长日久,我开始改变看法,我开始发现这两种精英培养理念、教育思路都有其可取之处和必要之处。麻省理工是批量生产,所以必须保证向社会输出大批合格的毕业生,对学业的种种规定和严格的考试有助于确保其"产品"的质量。相比之下,哈佛的科学技术学科的规模要小得多,所以目标也不一样。哈佛的教育理念更加开放自由,它不打算同麻省理工竞争,也不打算覆盖所有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它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其它领域,到其它系去选课,比方说经济系和哲学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希望它的学生享有独立探索的自由,而不是投机取巧。大致说来,麻省理工设下了较高的产品平均质量标准,而且质量水平比较均匀,而哈佛也设下了较高的平均标准,但是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的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一点可以从哈佛与麻省理工的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和孕育的高科技公司的数量对比上得到部分验证——尽管两所学校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但是哈佛孕育了更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麻省理工孕育了更多的高科技公司。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证明其中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比另一所的更优越。这两者都为伟大的国家所需要,而且这世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最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能力,掌握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因此他们不受政府的教育政策的限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上拥有独立自主权。早年我访问中国的时候,常常抱怨中国教育和研究体制的条条框框太多,而且重数量不重质量。但是最近我开始意识到在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期,麻省理工的方法更有效,规章制度不严,就会天下大乱。当这个国家逐渐成熟,开始与世界接轨,向世界一流看齐的时候,将麻省理工与哈佛的理念结合在一起就很有必要了,当然这也要看各个学校的性质、规模和目标。21959年至1960年,我开始在哈佛学习,目标是做一篇有关控制和系统理论的博士论文。哈佛其实基本上没有这个领域的专家。我之所以选择了哈佛做研究生,是受了一本名叫《计算机控制工程》的小册子的诱惑,这本小册子正是由大名鼎鼎的Howard
2020年5月31日
其他

“评上职称就赋闲” 的破解之道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拼尽全力,一旦评上却出现种种懈怠情况没了干劲,比如有人评上高级职称后很快改教副科或转到管理岗位,有的评上教授后10年不写一篇文章。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地方高级职数紧张,不少年轻老师觉得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老教师的教龄,感到气馁,缺乏冲劲。教师“评上职称就赋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师自身健康原因、家庭与工作难以兼顾等因素,也有学校管理上的不足,使得名师缺乏新的发展目标和前进动力。再加上教师职称评定“只上不下”,以及职称评定后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缺乏,教师在“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也就不难理解了。我国教师职称制度设计的初衷,旨在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轨道,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现实中“高级职称教师缺干劲,年轻教师难评上缺冲劲”情况则违背了职称制度建立的初衷。要解决实际执行过程中逐渐显现出的这些弊端,必须充分用好职称评价这根“指挥棒”,在破除人才成长羁绊、激发一线人才干劲上下真功夫。要避免职称评价标准“一刀切”。其实,不仅在学校,一些机关事业单位同样存在类似的现象:职称评聘论资排辈,老职工评上职称后就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了,工作上容易出现懈怠;年轻职工“干最重的活、拿最少的钱”,上升通道却被堵塞,以至于没有冲劲……要让包括教师在内的职工在评上职称后既有事业上的进步,又能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就要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实现“干什么、评什么”,要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等倾向,科学客观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技术人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专业,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和获得感。要避免职称聘任制度“终身制”。“评上的缺干劲,没评上的缺冲劲”怪圈的出现,细究起来,还是配套制度没跟上。为此,应通过扩大用人单位用人自主权、弱化编制和职称概念,让用人单位更能发扬“能者多劳、能者多得”的理念;进一步理顺职称与待遇的关系,确立岗位等级能上能下的常态化制度,同时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岗位津贴改善年轻教师的工作预期,激发高级职称教师的工作动力;通过名师工作室、“银龄”讲学计划、师带徒等方式,充分利用高级教师优势资源,为基层年轻教师进行辅导培训,进一步培养壮大教师队伍,调动其继续投身教育的积极性。本文来源于新华网。
2020年5月21日
其他

评价高校在线教学学生学习成效的几点建议

突发的疫情,打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无法正常开学授课,在此背景下,线上教学由日常教学的“甜点”变成了“主菜”,迫使各高校把线上教学当成主要教学手段,对于高校的组织能力、教师运用新工具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是一种空前挑战,同时也是实现教学手段变革与进一步推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机遇,为了更好掌握线上学习效果,必然要求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以便更好地指导线上教学顺利开展,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目的与意义按照教育部部署,各高校已经陆续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实现延迟返校期间“不停教、不停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在防疫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段开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能变,我们不主张将线下课程“原封不动”的搬到线上,要根据线上教学规律和特点,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大多数教师最担心的问题是“在线教学看不到学生,怎么知道他们学没学;无法观察学生的即时反应,怎么知道他们懂没懂”,这是从“教”的角度来审视教学工作。但是,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的角度来看,线上教学又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行动,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佳实践期,精准落实师生在线教学工作的角色成为关键。当前时期,在线教学方式应当采用“线下自主学习、线上讨论、线下大作业”的方式。在线上讲授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凡是学生能自学的(低阶知识点),尽量引导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自学有困难的(高阶知识点),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学习;学习任务要适中,能支撑教学目标。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教师要提供一套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评价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学习效果,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综上所述,学生在线学习效果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评价方式改革,以此确保线上“课程目标与教学行动相一致、教学行动与学习效果相一致、学习效果与课程目标相一致”,推进学习方式变革,确保线上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二、在线课程评价方式的建议1.关于课程评价量表学习评价量表是一项作业或任务评分工具,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教具之一。学习评价量表是一种有效的教与学反馈和交流工具,一般由两个维度构成,即学习成果要素和表现水平,通过描述性语言形成一个二维矩阵,贯穿整个教与学的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实施。学习评价量表在改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师生互动关系以及公平公正的育人氛围等方面起着良好的塑造、提升和促进作用:一是明晰学生对学习成果的预期。清晰的学习成果预期,是对学生学习的有效牵引,是对学生学习自始至终的隐性指导。二是加强学生对学习成果的巩固。评价量表除了形成分数、等级以外,还给学生以规范、及时和有意义的反馈。三是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了解。学习评价量表可以帮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对改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四是提高学生对评价公正的认知。即能够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学习评价量表也可作为课程形成性评价的工具。学习评价量表是基于产出导向(OBE)的表格工具,其设计基本原则:一是要从“学习的评价”转向“为了学习的评价”;二是学习成果构成项不宜太多,一般以5-8项为宜,除了知识和技能取向外,还要充分关注情感和价值取向,积极整合思政要素。三是运用表现水平来记录学习成果的达成度,以此为依据改进教与学。四是语言表述尽量做到客观、具体、积极并且富有建设性,尽量避免使用模糊、消极的语言表述。五是不同学科、不同类型课程的量表各异,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自行设计使用,不提倡一张量表多种课程通用。六是建议参加专业认证的课程采用,其他课程可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具体范例见附件(本范例为某校高等数学在线课程主讲教师设计,仅供普及学习)。2.关于在线课程终结性考核在线课程终结性考核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全部教学内容均在线完成。此种类型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由学生在线形成性评价成绩和课程结束后评价共同确定,课程结束后评价建议采取主观题(建议设计标准答案不唯一的主观题),可通过线上完成。二是线上教学内容需在疫情结束后借助线下考核完成。此种类型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由学生在线形成性评价成绩和考核成绩构成,线下考核待疫情结束后组织开展。3.关于在线课程达成性分析建议在疫情结束后,学校再开展在线课程达成性分析,为在线课程持续改进提供依据和基础。
2020年5月19日
其他

生活不易——致敬高校女教师

从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中国大学教师数量呈现飞速增长,大学女教师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例也在稳步提升。很多人说,大学教师是一个轻松稳定,一年又有三个月长假的好工作,所以社会上很多长辈会希望、建议甚至要求自己小辈中的女性当大学教师。然而这些当上大学教师的女性真的就如他们长辈说的那样轻松吗?大学女教师压力山大现代社会中,不乏有人对大学女教师的定义偏向在“女”的性别上,但相反的,多数大学女教师给自己的定位是偏向在“教师”这个职业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大学女教授,可能因为性别是“女”遇到不同的问题,但绝对不会因为性别是“女”就会让工作清闲。她们会认真教授学生、对学生负责,以及为自己的工作发展、个人梦想而奋斗。实际上,不管你选择哪个职业,你都不可能真正的轻松安逸,你总需要为自己的工作付出时间、精力、想法等,甚至工作的时间远远多于生活的享受时间,而这伴随的就是压力的显现,而男女之间在同工作下的压力可能并不相同。麦可思在对中国部分本科院校师资发展与保障分析研究中发现,最近两年中,女教师因“科研或论文发表要求”(61%)产生压力的比例最高,且该比例比男教师高2个百分点。此外,女教师因“知识危机/学历危机”(37%)、“跟上IT技术的步伐”(25%)、“身体状况”(25%)、“歧视”(12%)倍感压力的比例也均高于男教师,其中因“知识危机/学历危机”产生压力在女教师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该比例比男教师高4个百分点。可见大学女教师的工作并不是很多人说得那么轻松,她们多多少少都有不同的压力。很多人认为工作上,男性比女性遭受的压力类型更多,也更大。但我们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某些压力来源,大学女教师的压力更高于大学男教师。而当造成这些压力的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它们可能会像空气一般随时挤压着大学女教师,让她们一直紧绷着神经。时间挤得出来,但可能不够用有人说,相比普通上班族每天早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大学教师每年按学时算的工作量,真的是太轻松了。可大学教师都知道,他们根本不存在下班时间,而且相比一些职业可以做到生活和工作完全分割,大学教师似乎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可能花比上课更多的时间来备一门新课程,而不上课并不代表自己可以下班回家休息,可能还要报销、搞科研、做实验,或者找资料、写论文……论文写出来了也不代表结束,因为并不是每篇论文都能发表。众所周知,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是大学教师的三大基本任务,这些基本任务其实已经囊括了大学教师的很多工作时间,但除此之外,部分大学教师还会有“额外”的工作。比如辅导员、班主任,随时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咨询,自己的基础事务也很繁杂,实际工作量往往会超标。比如一些担任了行政职务的教师,还要写报告、组织会议以及安排课程等,事情多还很琐碎,时间往往花得更多。鲁迅先生曾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但对于很多身兼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任务于一身的大学教师来说,有时候,或许时间可以挤出来一些,但挤出来的时间却远远不够自己用,更常见的情况是“挤出”时间对大学教师本身就是困难的事。这里说的是所有大学教师,当然也包括了我们的大学女教师。女博士是第三性别?我们知道大学教师的学位都不低,有很多女博士。我们也知道在很多人眼里,女博士也是大龄剩女的象征。爱情公寓中,曾小贤曾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女博士是人类中的战斗机,身上笼罩着多层光环。知识光环,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减半;冷漠光环,无视所有精神类攻击;理智光环,对所有男性的伤害加倍。”而在婚恋市场,女博士的身份一出就会被很多人敬而远之,甚至有女博士为此掩饰自己的学历,声称自己只是一个硕士。这些都说明了当今社会对女博士身份的误解甚至是歧视。女博士在社会上也遭受了很多嘲讽,除了上面曾小贤说的“第三性别”,还有人讽刺女博士是“灭绝师太”。据说,女教师的身份在婚恋市场非常抢手,但一旦这个女教师拥有博士光环,立刻一哄而散,仿佛女博士就是一种罪恶的象征。而实际上呢,很多女博士优秀,学历高,独立,有见识,知性,智商高,散发着独特的女性魅力。况且大龄剩女并非只有女博士。不过,对于社会上存在的“负面”声音,很多女博士的想法却是很有正能量的。她们觉得这并不是自己嫁不嫁得出去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嫁的问题,与其随便找个人嫁了之后,面临的柴米油盐、公婆不合等现实问题,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潇洒自在,活出自我。而且大学女教师的工作这么忙,没时间跟你们扯这些家长里短的事情。当然,如果遇上对的人,她们也会追求自己的幸福。女教师成家后生活重心的改变很多大学女教师成家后,特别是生了孩子后,会感觉到迷茫和矛盾。之前说过,很多人觉得大学教师这个职业轻松、自由、稳定。所以很多长辈,总是念叨着女孩子可以当教师。而成家之后,这些人又会对她说,不要想着发展什么事业,女孩子不用有那么重的事业心,照顾好孩子,维持好家庭就很好了。似乎在很多人眼中,成家之后的女性就要顾家,照顾小孩。你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的追求,在他们眼中是没必要的,不可以的。新时代的女性,很多都独立自主,特别是大学女教师,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她们有些认为自己应当珍惜大学女教师的职业,在自己的职业上有更高的追求,勇于拼闯。有些认为,就算不成为真正事业上的女强人,但对工作负责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即使有很多外部因素影响,想让自己不要把太多重心放在工作上,她也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只不过有时候现实是残酷的,事业和家庭她们往往顾此失彼,有些大学女教师或许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追求,但可能因为家庭而变得有心无力。结婚生子后大学女教师面临更多问题,压力和焦虑也随之增加。作为一个大学教师,除了认真教授学生知识,学术的成就也会让她们更认同自己,产生更崇高的精神追求,并为之继续努力。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女儿、母亲,家庭繁杂琐碎的问题可能会让大学女教师消耗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工作、学术的热情会随此日渐减少,甚至到最后直接湮灭。如果一个大学女教师真正选择回归家庭,那么势必将以牺牲掉部分事业作为代价,因为要把事业和家庭这两碗水端平,实在是太难了。事实上,也有不少大学女教师做到了事业和家庭兼顾,但凡能做到的女教师,都值得钦佩,因为她必定是付出了更多的心血:为了陪伴孩子,她可能会在孩子放学后耐心辅导,一起互动,黏合亲子关系;为了保证事业不被耽误,她可能会在孩子睡着后,开始自己的工作,备教案、看学生论文、自己写论文……等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深夜甚至是凌晨了。她没有假期,就算有一段时间工作可以轻松一点,那所谓的轻松时刻也必然会用在家庭和孩子身上。大学女教师其实很累,表面的高知分子,可能背后一直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和精力。她们因为自己的不同角色面临着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女人和教师的关系、教师和母亲的角色冲突、事业和家庭的天平。每一个都需要她们用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维持。她们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追求,对家庭默默付出,平衡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承受着外人想象不到的压力……这样的大学女教师值得被珍惜,值得被呵护。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是有段时间风靡朋友圈的祝福。而我们更想对大学女教师说,愿你一生努力,一生被爱,此去繁花似锦,归来仍是可爱少女。
2020年5月7日
其他

PPT || 一个工科教师课程思政的做法及体会

本文作者:江静,北京联合大学智慧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ND——
2020年4月24日
其他

大规模在线教育的六点启示

世界范围内很少有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教育和科技的大规模结合来实现全体学生居家学习。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也在助力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增长点,线上力量正在兑换为线下力量,为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供深度变革的内生力量。优质在线教育资源显现集约化发展趋势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由优质师资集中打造和承载的“视频录播”资源和形式,为教育端和受教育端所共同偏好。中肯来看,在线教育由于对软硬件设备、资源聚集、教师素质等方面的高位要求,相对难以形成学校和教师各自为战的个体化成功实践。同时,最好的课程却能以最低成本、最大规模、最高效率进行扩散和传播,这意味着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开放,有着从上到下、一以贯之的集约化趋势。技术发展给教育领域引发的集约化、中心化、统一化趋势,将给不同地区间教育公平与均衡的推进以及跨区域(如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内地-港澳/大陆-台湾等)的教育融合发展,带来非同一般的时代契机。但这种集约化的线上趋势如何与“线下教学”所承载的多样化、个性化、情境化取得平衡——线上集约、两线分化、各取所长,均有待关注和探索。年轻师资是推进在线教育的重要支撑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任教年限越短的教师,其在线教育相关指标表现越好。也就是说,教龄越短,在线教育所需技能的掌握程度越好、在线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情况越好、在线教学实际效果的满意度也越高。年轻师资在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实验中显现了巨大潜力,并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未来在线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在线教育“特殊学习节律”有待深度探索与把握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在线教育中互动的维系、注意力的维系至关重要。提炼兴趣、内化感官体验,将知识传授轻量化、热点化、娱乐化以有效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在线教育有效开展的关键。此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对象群体,基本上属于“互联网原住民”——生来就置身于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群体。信息传播媒介的改变、知识承载平台的改变,本身就在形塑和制约着在线教育的特殊节律。从宏观上看,互联网经济本身是一个“注意力引夺经济”,也启示我们在线教育有着自身的、独特的存在逻辑与发展规律,有待深度探索与把握。东、中、西不同地域间在线教育指标差异不可回避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此次西部地区在线教育在几乎所有数据指标上都落在后面。西部教师本身的在线教育技能掌握程度较差,而其感到的最大挑战是“学生家庭环境和条件带来的干扰与障碍”,最希望获得的支持也是“学生家庭在线学习条件的支持与保障”,西部学生每天在线学习的时间也显著短于中、东部地区的学生。经由在线教育而凸显出的“数字鸿沟”不可回避,加强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政策倾斜与集中保障势在必行。中国互联网的普及性和先进性是在线教育的重要铺垫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看到,此次教育抗疫事实上更凸显了中国互联网技术的领先性和普及性,世界范围内很少有国家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教育和科技的大规模结合来实现全体学生居家学习。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的主要方式中,教育系统以外的普通民用互联网通讯平台是迅速贯彻和保障“停课不停学”的中坚力量,教师、学生与家长的信息化素养和媒介素养也是在中国互联网的普及性和先进性大背景下所形塑的。进一步,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也在助力形成新的经济社会增长点,线上力量正在兑换为线下力量,为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驱动教育-科技双向赋能、智造未来的大趋势,提供深度变革的内生力量。全民共识是迅速深度贯彻在线教育的核心关键中国此次疫情期间在线教育有着成功的动员和舆论铺垫,并一度成为全民的舆论热点。据课题组另外收集的教育舆情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网资讯中有关“在线教育”信息的情感属性中,正面和中性表述共计占比为96.61%。教育战线“用屏幕照亮前程,用技术跨越障碍”的适时行动与有效部署,为教育战线从“战时向平时”的过渡积累了卓越经验,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作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王素;执笔人:王晓宁、康建朝、曹培杰、赵章靖)——END——
2020年4月22日
其他

浅析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等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精品在线课程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和课程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高水平精品在线课程的共享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高校对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本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推动了其他院校相关课程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从而大大提升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为学生搭建了内容丰富的网络自学平台,高度整合的信息和资源取代了枯燥的理论说教。学生既可以个别化学习,即随时上网通过课件、视频、习题等自学和复习,也可以协作式学习,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在线共同讨论分析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上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心得。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学生通过网络上的交流,拥有了不止两种思想。精品在线课程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和合作的平台,每一位学生都有提出问题的机会,都有独立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都有解决别人困惑的机会。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二、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能够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不是个人所为,是团队的力量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教师,必须组建一支一流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具有现代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渊博的教育知识、崇高的人格魅力、较强的课程管理能力、高度的责任意识和高水平的沟通技巧。通过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但使教师学会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团结和合作,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三、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高校的精品在线课程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录制并在高校建设的精品在线课程网站里分享,有精心设计的教案,有精美的电子课件,有风格各异的教学视频,有人性化的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需要的课程进行学习,还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学习次数,并可以反复学习。教师通过查看网络统计数据,可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作业完成情况等。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对学生的考核都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所以,整个精品在线课程的制作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与教师的在线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过程等都在不断创新。四、高校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能够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示范性和辐射性是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精品在线课程的全部学习内容都要上传到网络上。而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共享。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没有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很多高校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师资力量有限,短时间内很难做出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课程。所以,通过精品课程在线共享,各个学校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就能达到花费最少成本、取得最好效果的目的。精品在线课有优秀的教师队伍,规范性的教学内容,高效的教学方法,新颖的管理手段,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讲,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还可以为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教学管理思维提供参考。总之,精品在线课程建设能够推进高校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推进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辐射和影响其他院校的课程建设。因此,学校要利用互联网这一强大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种现代化、网络化、自主化、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办学质量。——END——
2020年4月22日
其他

韩筠:“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新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髙等教育教与学新变革当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普及化等趋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迅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世界,也引发高等教育领域新一轮改革浪潮。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慕课应运而生,2012年称为世界慕课元年。中国慕课自2013年起步,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建设与应用均取得斐然成果。迄今,共有15000余门慕课上线,2.6亿人次学习,8000万人次大学生获得慕课学分,全社会广泛受益。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课程“建、用、学、管”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成果之一。慕课将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深度融入教学,推动慕课的建设与应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对新时期大学教与学所需的积极变革。“互联网+”“智能+”催生出新的教育生产力,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呈现方式、教学组织形式、师生关系、教学评价管理以及校园学习环境。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新一代高校学生,对运用数字化技能开展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凸显。教与学正在产生新的发展与变革。1.
2020年4月21日
其他

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1.人格魄力让学生喜爱在如今的年代,“不修边幅”不再是老师风度的体现。学生要求老师的衣着要整洁适宜,不要造成“视觉污染”。同时做一个有魅力的老师,首先学识要丰富,专业知识储藏量大,也就是所谓的懂得多,你的课要讲的好,要清晰有条理,给学生学识丰富的印象,还有就是不仅专业知识懂得多,其他学生关心的问题,也要有所涉猎,比如考研、娱乐,游戏,运动等。其次,要有气场,有威严,不是说要让学生惧怕你,而是要能够镇得住学生,并且让学生心服口服。第三,要有亲和力,和学生的关系既像师生,更像是朋友,这样和学生的交流才能够有效,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让学生从心底敬佩你。2.执教能力让学生信服教学是一种能力活。老师能否受欢迎,并不在于职称和名气。一些教授虽然学识渊博,治学精深,但上课却比较沉闷,让人昏昏入睡。对这样的“老先生”,学生很尊敬,但未必喜爱。一位同学在网上这样坦言:知名教授给本科生上课的时间相对少,接触机会少,虽然你很优秀,但如果我对你一点儿也不了解,当然不会选你。在南京理工大学所组织的“什么样的老师为学生喜爱”的调查中,曾调查了南理工123名同学,90%的大学生认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什么叫扎实的基本功?学生们认为,对教材的烂熟、对学科知识点的准确把握,甚至包括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能力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和自信。3.对学生要公正,一视同仁许多同学强调这一点,甚至认为“最重要”。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很照顾,有些男教师对漂亮女生特别“厚道”,这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老师要有公正、要有亲和力。有问必答,多与同学交流、沟通,平易近人,宽容大度。能和学生成为朋友,能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处理事情。有爱心,有耐心,善于启发、引导、激励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与学生分享。4.不要把坏心情带到课堂上不要把课外的坏心情带到课堂上来。讲课话语要清晰、响亮,让每个同学都能听清楚。要及时与学生交流,不要只顾自己侃侃而谈,而全然不管学生的反应。授课条理,切忌繁缛。上课啰嗦的老师,学生是不会喜欢的。上课要守时,不迟到,不拖堂。总之,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除了要德才兼备,还要兴趣广泛,热爱生活,善解人意。学术具有特长,观念与时俱进。学生的要求很高,我们的老师要加油哦!——END——
2020年4月20日
其他

李政涛 | 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

技术是现代世界的根本现象之一。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方式,当今世界充分、彻底地进入技术之中,为技术所包围、沉浸和裹挟。除了提供物质框架,技术还为“现代性”带来了新的理念框架与实践框架。现代性的基本进程,是用技术为世界染色、烧制后,蜕变为现代世界的进程。“技术化”“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世界被信息技术征服的过程。技术在一次次的攻城掠地中,展现了自身,也遮蔽了自身,有时,失去了自身……围绕现代技术的喧嚣,由来已久,其中充斥着称颂、赞美和欢呼之声,也掺杂着质疑、非议和批判的声浪。这些声音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并且分裂成两类群体:前者属于在教育技术世界里面的人,他们一边孜孜不倦地创制技术,一边为信息技术摇旗呐喊,后者则属于站在外面的人,以旁观者的姿态“冷言冷语”,向技术世界发出饱含警惕与焦虑之情的“呼唤”,其中藏有真知灼见,也存在“误解”和“偏见”。但问题在于,呼唤的与被呼唤的往往不能相互应答。双方似乎各忙各的,听不到彼此的声响,更听不到对方偶尔出现的应答。本文首先应该被视为一座“桥梁”,通过思考“现代技术”,将两个世界嫁接起来,以澄清“教育责任”的方式,为技术正名、也为技术忧虑,如果可能,试图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未来,打开新的方向。与其说,本文包含了某种“期待”,不如说是“等待”,等待那些长期在现代技术的世界里,被遗忘、被隐匿因而被丢失的责任,得以浮现并彰显,进而被有所担当,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教育责任”,以此方式,努力变成“建设性的批评者“。在任何时候,建设总是比批评更难,作建设性的批评者更难。从事教育技术研究,是最有可能成为建设性批评者的领域之一。1.信息技术的“教育贡献”以“信息技术”①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身为其中的每一个人,都目睹和亲历了它带来的巨变。如果用“伟大”来形容这个时代,那必定是由“信息技术”引领和创造的“伟大”。经由“信息技术”的伟力作出的“时代贡献”之中,“教育贡献”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与信息技术带来的“经济贡献”“文化贡献”等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一“教育贡献”主要通过“实践贡献”“理论贡献”“文化贡献”等方式展现。它们共同以“教育的方式”发挥了信息技术的育人价值,让技术的“现代山峰”在人类文明的疆域愈加耸立和凸显。在“实践贡献”上,有研究者以“改革开放40年”为时间轴,回顾了“中国教育技术学”的“时代贡献”:培养了大批高层次教育信息化人才;推动学科融合,促进知识创新;推动教育改革和理论创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颠覆学校形态,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教育管理决策科学化和精准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促进技术与教育深度有效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人的信息素养,促进人类信息文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王运武等,2019)。它们基本涵盖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领域的“贡献路径”,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路径”。至少存在两个层次的“融合路径”:一是宏观层次的融合。以“国家”为单位,信息技术与“人才培养”“教育体制”“教育均衡”等融合;一是微观层面的融合。以“学校”为单位,深入到与“学科课程与教学”“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融合等。两个层次的融合,共同融入了“教育改革”:信息技术深度参与、介入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改革进程,引领人类教育改变传统的教育格局,走向由信息技术而来的新的教育样态(如“智慧教育”)。如若跳出“教育圈”,将信息技术的“实践贡献”放在人类总体实践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实践”,改造和丰富了教育实践的内涵、形态与方式,助力“教育实践”在人类总体实践体系内地位和价值的提升,深度影响人类的“政治实践”“经济实践”“伦理实践”“审美实践”“宗教实践”等实践样式,更加凸显“教育实践”的不可替代性,即它是一种以“育人”“成人”为宗旨的“生命实践”。相比与“学科课程教学”“学生学习”“教师发展”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融合教育的真正“深度”,体现在人的培养和育人方式的改变上:它不仅创造了新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方式,而且创生了新的“育人标准”或“人才标准”,在信息技术时代,重新提出并回答了“培养什么人?”“什么是新时代需要的人”等教育核心问题和前提性问题。它的实践逻辑是:“信息技术时代”是“新时代”(如“智能时代”),新时代要有“新人才”(如“智慧型人才”)(祝智庭,2016),新人才以“新素养”(如“信息素养”)、“新思维”(如“计算思维”)、“新能力”(如“编程能力”)(张进宝等,2018)等为标志,且都要通过“新教育”,即“新的教育实践”来实现。惟有通过以“信息技术教育”为硬核的“教育实践”,才可能是通往人的发展之路。在“理论贡献”上,依托“教育技术学”这一“年轻学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确立了理论发展的归宿和阵地。在中国,它的出现与发展伴随着“南国农之问”(南国农,2012;任友群等,2012):“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发展,教育技术学却越来越衰弱?”这是产生于教育技术领域的奇特悖论:强大的实践自信与强烈的理论自卑,“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相比,教育技术学最突出的短处或局限就在于过于注重实践,这难免会在学术研究上存在积累的不足,理论的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以至于被其他兄弟学科认为我们只会‘干活’,没有思想,所以即便是现在还会有很大一部分认为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人大概也就是做做‘PPT’之类的事情。”(孙立会等,2014)这种颇为“实在”的心声,在“教育技术学”领域颇具代表性。实际上,通过多年持续努力,“在中国”的教育技术学已经作出了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理论贡献”,即使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并不影响其本应具有的“理论自信”。倘若以其他“教育学分支学科”为参照系和比较对象,在此语境下的“教育技术学”已经作出了如下贡献:其一,提供了“新概念”。当“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电子书包”“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一系列概念被提出和界定,纳入教育技术学的研讨范畴,它们就不再只是“技术实践”或“实践操作”,而是“理论概念”。例如,“混合式学习”最早生发于日常学习实践,但它的出现也昭示着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何克抗,2004)。对“概念”的把握,是最基本的“理论方式”,“运用概念”的活动,则是进入理论世界的大门之一,它印刻了对入门者的理论要求:以思索概念的方式展开对现实的追问和探究。“理论思维”或者“以理论的方式把握世界”,都是通过概念的运用而实现的。典型如哲学领域:“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其思想的创造性、独特性总是体现在其核心概念之中”(杨国荣,2014),如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王阳明的“良知”,还有柏拉图的“理念”,海德格尔的“存在”,福柯的“权力”等。从这个角度看,“理想的理论”或“好的理论研究者”的标志之一,是善于提出概念、建构概念、分析概念和论证概念的能力。以此为视角和标准,尽管“教育技术学经历着概念危机”(李子运等,2018),但拥有独属于自身的概念体系,却是不争之事实,它与传统的“教育”“课程”“教学”“课堂”等教育基本概念相融合,生成了自成一体的理论体系,并趋向于“浑然天成”之境。其二,提供了“新问题”。理论之学,也是问题之学。不断提出“新问题”,善于提出“真问题”与“好问题”,一向是衡量理论品质的基本尺度。尽管提问与追问有微妙差异,“提问属于科学”,“追问属于哲学”。哲学意义上的追问,可以由更多追问予以回应,科学意义上的提问,则呼唤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答案(李艺,2019)。但二者之间不是非此即彼,更非截然对立,而是相通相连的。作为一门学科,与概念体系一样,“教育技术学”的独特问题域业已成型,而且是一些教育学科原有理论体系中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技术给教育带来了哪些变化,教育、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什么,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技术丰富教育环境对学习究竟有没有影响,如果有,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学习环境该如何设计,教师的角色又是什么;什么样的教育干预是有效的。未来已来,新兴技术将怎样影响教育形态、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教师职能(教师会失业吗)的变革?”等(杜华等,2020)。这些问题初发于教育技术学,逐渐成为具有普遍意义,即“普通教育学”意义的问题。此外,教育技术学体系化的问题域已然生成,表一即以“教育技术哲学”为例(冯友梅等,2017):表一“教育技术哲学”的问题体系(问题表述简洁版)虽然这一体系只是个案,不代表全部,其内部的逻辑层次和相互关联有待清晰,对问题性质的分析还需要深化,如哪些属于教育技术(哲)学才有的特殊问题,哪些属于和别的学科(如一般的“技术哲学”或“教育哲学”共享的问题?哪些属于教育技术(哲)学的基本问题或核心问题等。另外,历史感即“问题史”的梳理也尚未体现,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或新问题,如“技术如何促进学习”(黄荣怀等,2010;顾小清等,2016)、“什么是中国特色教育技术”(何克抗,2011)和“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新理论体系”(南国农,2010)等还没有被纳入,但这一兼容“本体论”“价值论”“实践论”的问题体系,凸显了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之独特。其中,“高技术支持的教育系统一定优越吗?”“教育领域中的技术异化”等问题,展现了教育技术学领域少见的对技术限度或局限的“反思与批判意识”。最重要的是不少问题都是只有通过教育技术(哲)学研究,才可能提出的,是其他学科难以染指或者无力解决的。其三,提供了“新理念”。新概念的提出,常常隐含着新理念,新问题的追问,也往往通向新理念,蕴藏着新的理论世界的可能性。以“智慧教育”为例,它既是“新概念”,也是“新问题”,更是一套自成框架的新理念。在该体系里,“智慧教育”(Education
2020年4月20日
其他

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关键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是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如何做好新时代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师要有一流的教育教学水平,而教师的一流教育教学水平则需要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传统的课程建设与一流课程建设的内涵、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关系,主要从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理念、设计、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讨论一流本科课程教学与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性。201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就高等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围绕着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高教〔2018〕8号)文件提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明确强调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2019年10月24日教育部再次提出“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即建设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各1万门。这些重大举措已在全国高校和广大教师中引起广泛关注,所谓的“金课”就是指一流本科课程。培养一流人才的根本要有一流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的灵魂则要有一流本科课程,一流课程的核心是要有一流教师队伍,而一流教师队伍的关键在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结合新时代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本文将从个人的教学实践和理解,谈以下几点看法,供读者参考。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新内涵一流本科教育是根本,一流课程建设是核心。课程是高校依照本科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专业学习科目的总和,也是决定本科教学质量和一流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的课程主要有专业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学科前沿课、专业核心课、个性和人文素养课和综合实践课等模块。模块中的每一门课程既是本科生培养过程的细胞,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元。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培养一流人才和最终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志。课程教学是高校实现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桥梁,通过教学可使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本科课程建设工作从未停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理念更新、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尤其是“211工程”“985工程”和“质量工程”建设以来,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重点实验和精品教材,课程建设成果也在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2020年4月19日
其他

大学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

“大学教师如何上好第一堂课”这个题目看似很俗。然而,不少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不好,问题往往就出在这第一堂课上。一出戏,要演好序幕;一部乐章,要凑好序曲;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一堂课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上好新学期第一次课,可以为接下来的教与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内容安排和实施步骤上,第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因而不能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导致此后教学活动的被动,最终给教和学带来不应有的负面影响。一、有关上好高校新学期第一堂课重要性的认识第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会给接下来的整个学期甚至将来更长时间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第一堂课的价值远远超过一般意义的50分钟课。然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清醒地认识到第一堂课与一般课堂的不同份量,很多教师未能认识到第一堂课在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根据多年的观察以及与兄弟院校教师的广泛交流发现:不少教师对第一堂课的重要影响没有足够的认识,或者有认识但未能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这些教师要么第一堂课上来就点名或者测验,籍此镇住学生“踏实”学习;要么就是迫不及待、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生怕耽误宝贵的每一秒时间,这些做法很难说是恰当的。实际上,第一堂课与一般课不同,一般课的授课内容是固定的,主要是传授新知识,而第一堂课内容则不受教材的限制,更多的是充分运用教师渊博的知识,发挥自己的优势,上活上好这堂课,给学生留下正面的深刻的第一印象和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比如,本人在担任系部督导时,曾有意识地提问“你们为什么愿意上某教师的课”?很多同学回答是因为“喜欢某老师”。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时,他们就会喜欢教师主讲的这门课程甚至学科。华东师范大学的熊川武博士对上述现象研究后,立足研究成果,曾对广大一线教师大声疾呼“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本人”。“爱屋及乌”看来任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大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切实做到“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你”。应该说,让学生喜欢教师有很多的方法和途径,也有许多功夫要下,但是开学第一次上课无疑是众多途径中比较关键的,也是能够产生长远影响的一个契机。如果以前学生不太喜欢你教的课程(或学科),你应该抓住新学期的机会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认识你和你主讲的课程。如果你即将面对的是没有带过他们课的新学生,由于“首因效应”的作用,就更应该给学生留下正面的第一印象。二、如何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是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大学教师如果能够善于把握第一堂课所产生的“首因效应”作用,通过第一堂课树立良好的形象就成为可能。留下正面第一印象的方法是下好(到)功夫!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和观察总结,上好第一堂课应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一)了解学生、认真备课。“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很多教师在新学期面对的都是新面孔、陌生人,开学前教师应该拿出一些时间,去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精神面貌、班级班风及个性特征。其实,学生也希望了解教师的情况,渴望追随有名望的教师,必要时,可以准备教师自我介绍,注意实事求是、简明扼要。教学实践证明: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越充分,教学效果就越好。“有备无患”,教师备课与课堂设计实质上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备课不仅是教师取得教学工作主动权的重要一环,同时更是上好第一堂课的根本。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内容,还要被教法、被教具。(二)调节气氛、以情动人。新学期的第一次课的气氛应该是民主的、轻松的、积极向上的和充满希望的。由于丰富多样的假期生活刚过,学生对课堂环境有一个基本的适应过程,在第一次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不宜安排课本新知识的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把与课程(学科)知识相关的假期发生的趣闻轶事和大家分享,有意识地控制课堂气氛,尽可能使学生轻松愉快,而不是产生反感。以情动人。在第一堂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注重自己情感的发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应包含“情”。通过自己充沛的精力、饱满的情绪、昂扬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实践证明,亲切和蔼的笑容能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气氛活跃、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注重引导、顺势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教师自己必须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信号“我很喜欢大家、更喜欢所讲的这门课程”。道理很简单:自己都不喜欢的,是教不会别人的。如果自己都都感觉很痛苦,那么,学生就会更痛苦甚至认为这门课程无所谓,逃课将成为必然。逃课在高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是习惯性逃课,这种学生无论课程重要与否、无论教师讲得好坏、考试课还是考查课都逃,不过这类学生是极少数的;第二是不得不逃课,比如,家乡父母兄妹突然来电话要求速回,或者突然生病等,来不及请假而逃课,这类情况也是少数;第三是教师讲得不好、没有吸引力,这是学生逃课的最主要原因。(四)施以技巧、改变心智。陶行知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应向大学生介绍该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与作用。正因如此,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师要与学生交流三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不是直接从课本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行开始讲课。第一,为什么学习本课程?作为授课教师,应向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角度展示本门课程的实际价值与应用,前人探索研究的成果对该门学科课程的影响,增加大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认同感,这对大学生在今后的学科课程学习中将起到关键的指引与培养作用。第二,该课程都会学到什么?在第一堂课上,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总的知识框架图,让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所有知识点、章节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认识,为教师后面课程知识结构的深入与相关知识的延展做好铺垫,奠定基础。第三,应该如何去学习该课程?教师在第一堂课上除了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与教学目的外,还应该向学生明确的提出自己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计划安排,推荐相关有用的参考书目。在第一堂课上如果能准确地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有的研究和试验表明:师生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认识协调一致时,教学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转变过去学生的“要我学”走向“我要学”的境界。(五)课后总结、善于反思。课后认真进行课堂教学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环。即上完课后都要及时回顾备课和上课过程,分析在本堂课中有哪些较好地实现了原定计划,还有什么不足;课上发生的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自己是如何应变处理的,并进行分析;哪些问题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应;下堂课教学要着重注意些什么等等。然而,有不少教师认为“我已经很卖力了,为什么他们还是不喜欢?”。这时教师就应该问自己“我细节做到了吗”?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其实,高校不少教师学历、经历都很不错,问题往往出在课堂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第一,着装如何?面对具有极强欣赏意识和批判眼光的90后大学生,大学教师的形象塑造十分关键。第一次上课要着装典雅、精神饱满。也就是说,教师穿衣服不一定多么时髦,但是一定要端庄。在学生面前表现得有精神、有气质、有魅力。学生很自然的就会从你身上感受到一种美,感受到一种赏心悦目,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教育“行为世范”。甚至学生从第一眼看到你就会喜欢你,进而喜欢听你上课。第二,谈吐怎样?在语言方面,除了口才要好以外,大学教师与常人一样,既有兴奋、愉快和欢乐,有时也会因工作、生活、家庭等问题,有悲伤、忧愁和苦闷。但教师决不能把自己不良的的情绪带到课堂上,更不能在课堂上发牢骚,甚至在课堂上拿学生出气,这是为人师表的大忌。第三,心态好吗?在上第一堂课之前首先要在心理上做好准备,特别是新接的课程或新进的年轻教师,在心理上要实现自我身份的转变和学科角度的转变,做好心理调适,尽快进入角色。同时,要避免四种心理状态的出现:急躁心理、自大心理、自卑心理、紧张心理。此外,准备尽可能充分,防止“怯课”现象发生。比如,设想在第一堂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与补救措施等,正所谓“手中有良心不慌”。三、结束语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教育心理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第一堂课开头开得好,这门课程就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从心里自发地想学好这门课程。对教师来说,后面的教学工作在开展时相对就容易得多,作为高校教师,在钻研教学方法和学科课程设计的同时应懂得第一堂课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和意义,重视备好第一堂课,努力上好第一堂课。——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8日
其他

真实学习的意义,特征,挑战与设计

真实学习的理论观点和实践主张强调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进行学习,从而逐步发展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真实学习涉及学习者面对的问题和任务、结果或者产品、环境和过程等多个层面的真实性,因而给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重构学习单元、聚焦核心知识的理解与建构、将真实活动结构化、设计清晰的支持系统等策略,设计真实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系统。通过分析人如何与现代信息技术共存,将为运用信息技术促进真实学习的实现及整个学校学习的革新提供基础。
2020年4月17日
其他

如何让“磨课”取得最佳效果

“磨课”活动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教师培训形式,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改进教学设计,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从中外比较角度看“磨课”国外同行大多没听说过“磨课”这个词,他们经常对我国中小学常见的“磨课”活动感到惊诧。可以说,优质课赛课之前的“磨课”活动是我国特有的教师培训形式。通常参赛教师会现场执教一个从未教过的班级,上一堂精心准备的课。而此课通常并非参赛教师个人“作品”,而是由教师群体合作“打磨”而成,融入了该群体对相关学科教学的集体智慧。这种课一般都要换班试讲多次,而同教研组的听课教师会提出改进建议,参赛教师反复修改设计以利再战。近年来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发展活动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方面,有两类活动效果显著:其一是能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知识的活动;其二是能引导教师关注学生想法的活动。在社会组织方面,则需要建立并发展能以既有批判性、又有合作性的眼光来审视教学活动的专业共同体。相关研究表明,在强调个人主义、隐私权和自治的欧美国家,建立这样的共同体相当困难。欧美国家教师之间一般不质疑他人的教学实践,观点有分歧时一般不会公开地表达。而我国具有“集体主义”的传统文化底蕴,有利于建立这类兼具批判性与合作性的专业共同体。常见的优质课竞赛前的“磨课”活动即是专业共同体运作的典型形式。笔者曾以为,“赛课”与“磨课”活动赋予了教学某种表演性质,且将“课”作为独立于学生和课堂互动的事物,似乎不是一种有助教师专业发展的好途径。但深入到学科学教育第一线,却发现大部分教师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在“磨课”的过程中大有收获。从“磨课”课例看教师收益以某学科学课“宇宙”单元的一课的“磨课”为例,相关教师认为有如下收益:其一,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加强。首次试讲,参赛教师将教室四面墙上贴上与实际方向一致的东西南北标识,太阳标识贴在东面。同时让部分学生手拉手、面朝外围成小圈模拟地球转动。一个学生在模拟地球自转时问:“是由南还是由北向东转呢?”教师怔住了。课后,听课教师举起地球仪进行比较,指出地球运动不是平面上的,如果要贴方向标识的话,“北”要贴在天花板上!参赛人恍然大悟。还有,当部分学生模拟地球运动时,后面的学生视线受阻,互动的积极性受挫。一些教师建议,模拟的学生改坐在地板上,后面的学生或许就可以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其二,将教师的关注点引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次试讲时,学生讨论的话题是两个城市哪一个先迎来黎明。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每一个应该都是先迎来吧,因为每转到一边的时候,另外一边就不是太阳了,而另外的一边又变成太阳了,意思说它又先成为了第一个。它又转了一圈以后,反方向的那个又迎来了,但是最开始也是第一次,这也是第一次,感觉每一个应该都是最先迎来黎明。”授课教师觉得这个学生的表述比较模糊,未做反应。而教过科学课的校长却说这个学生的发言“是这节课里最精彩的部分”,“这个孩子已经超越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他的发言是这节课最精彩的发言。他已经认识到了循环,认识到了周而复始,这边是白天那边是晚上,那边是白天这边是晚上,这边再到了白天,那边又是晚上,那凭什么说谁先谁后呢?他已经是站在空间(太空)角度看问题了。”校长叮嘱教师要学会“听孩子们说话”。授课教师后来谈到,校长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能自发体会到循环的概念表示赞赏,甚至将此作为学生思维超出教学目标的证据,使她很受触动。在场的非参赛教师虽然只是“观课人”,但思维也相当活跃。他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己的建议会被怎样对待?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有怎样的效果?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能力非常敏感,他们会尽量避开那些他们认为超出该年龄段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活动。此次“磨课”活动中不少教师都对五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相关的宇宙知识和模拟实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太难了。通过个人的观察,我发现,“磨课”的确为教师提供了讨论教学细节的平台,有助于教学设计的不断优化,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作用。“磨课”现存的问题与改进建议“磨课”的成功经验能否向其他的课迁移?很多教师怀有这样的愿望:“磨课”之后,所有同科教师都能“照虎画猫”,从而促进整个学科教学的高质量“操作”。但现实中,一些思维定式对相关教学活动也存在着限制和阻碍。其一,必须执行的教学结构“潜规则”。第一次讲课时,授课教师以4个相关问题的讨论导入教学: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引起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一圈是多长时间?最后才落到该课主题“地球自转方向”。学生答后,教师还会追问其想法的根据,总共历时近9分钟时间。其他教师反复建议缩短导入时间,授课教师则强调她的目标是让学生用证据说话,如果不这样深入讨论,可能会引起学生认知上的问题。但第二次试讲时,授课教师妥协了。这一改变的驱动力是导入时间的“潜规则”——导入一般“不超过5分钟,最好在3分钟以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凯洛夫教学五步法”对中国教育的巨大影响。这种教学法把课堂教学时间进行了阶段性的分解,但目前许多西方国家对课堂时间安排并无强行要求,课堂结构也允许因课制宜。“导入时间要足够短”这种要求其实并不一定合理,它导致“磨课”时教学目标与教学结构潜规则发生冲突时,教师只能在无奈中退让。其二,“磨课”的程式化趋向。随着听课人的建议不断被采纳,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渐趋缜密,也渐趋凝固,最后几乎不存在弹性空间了。尽管每次试讲面对的学生是不一样的,但在第四次试讲后,师生互动就变得可以预测了。因为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包括步骤、时间分配、形式甚至语言组织都被打磨得很精细,走向了程式化。
2020年4月17日
其他

PPT || OBE课程体系设计:从理念到行动!

本文作者:巩建闽,教授,管理学博士,曾任德州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7日
其他

有效提问学习导图

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原创文章。——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6日
其他

天津大学:虚拟仿真技术锻造思政“金”课

身临其境与马克思、恩格斯“面对面”?思政课也能做“实验”?近日,天津大学研发的一款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实验走红网络。该实验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一经上线就吸引了包括天津大学、重庆大学、郑州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学生在线学习。如何用好网络阵地,讲好网上思政课,让思政课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铸魂育人”,成为天津大学教师队伍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命题。“不能将思政课简单地搬上网,而是要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出符合互联网时代思政课教学需要的网上‘金’课。”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说,“要将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作为衡量教学成效的‘金标准’。”集体备课、引入优质慕课、录制“定制版”慕课、专题讲授、即时互动教学……这段时间,天津大学探索出一套防疫期间“线上慕课+直播专题+互动答疑”的“互联网+思政课”教学法,用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用深邃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深化教与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真学真信、愿学爱学。身处虚拟化的实验场景,与历史人物互动对话,学习《共产党宣言》等经典原文的同时还可以在线答题。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磊的课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虚拟沉浸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在的历史时代,实景感受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进程,“有利于学生更深刻体悟共产主义的时代力量”。在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凯峰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直播课上,400多名学生同时在线听讲,互动区里学生们在线提问,即时互动。学生直呼“太精彩了!妈妈也跟着一起听!”“条理清晰又有故事,像听评书一样!”网络授课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关系,“讲课的时候,一条条提问的弹幕飞出来,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疑惑并给予适时的解释和引导。”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宇说,“当然这也考验着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以往在教室里讲课,教师可以设计鲜活的案例、采用视频多媒体、现场讨论、情景剧教学等多种方式,但是将课程搬到线上来讲,教学手段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张宇说,“光靠学生自己看慕课是远远不够的。”词云分析、弹幕提问、课堂表情包……天津大学的思政课上,一系列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思政课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思想政治课要像盐一样融进学生日常”,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互联网思维和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在开学的第一堂毛概课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磊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用当前全国人民齐心战“疫”的伟大实践启迪学生,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消灭严重危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血吸虫病的壮阔历史。王磊和栾淳钰两位老师讲授的战“疫”金课还在人民网公开课上线,网友纷纷点赞,“这样的思政课更有力量更走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重读《送瘟神》,就是要将战胜疫情的决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恒心,汇成强大的中国力量,推动我们乘风破浪,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王磊说。
2020年4月15日
其他

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丰富课堂文化、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
2020年4月15日
其他

西北工业大学组织召开“课程思政”交流研讨会

4月8日上午,学校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在线交流研讨会。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电子信息学院、4位2019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主讲教师及学校180余名教师参加交流分享,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海兰,校长助理杨益新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王克勤主持。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全家悦结合学校2020年思政工作要点,介绍了学校思政工作总体情况,强调一是加强理论宣讲,吸纳更多老师加入校内理论研究队伍,二是围绕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和“十育人”体系下功夫,三是加强课程育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强化课程思政,四是讲好疫情防控中国故事,加强典型宣传,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育人能力。
2020年4月14日
其他

第二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1.系统开放时间?2020年4月6日-30日。2.用户使用手册在哪里下载?进入“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管理与服务系统”,在登录页面下方可见“用户使用手册下载”。(如下图)3.
2020年4月14日
其他

四川大学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构建一体化“大思政”育人格局

四川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聚焦课堂、教师、课程等方面,全面持续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程育人质量和水平,大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疫情思考:为何大学开学这么难?

入4月,我们听到最多的是学校何时开学?虽然至今已经有超过20个省宣布了开学时间,但仅有少数省份明确了大学的开学时间,而且大学开学的时间比中小学晚。为何大学开学这么难?反之,如果大学本学期不开学又会怎样?我们来逐一分析一下。1.为何大学开学难?这是因为大学的防疫比中小学复杂:(1)大规模的大学生跨省流动容易造成疫情风险;(2)大学校园的日常管理非常不容易,因为大学生源复杂,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来自海外,一下子集中返校,造成疫情的风险较大;大学人员众多,动辄几万人;大学生几乎都是住校的,一个宿舍住几个人,床挨着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饭堂、浴室、校园街市等等场所也是大学生聚集的地方,防控难度较大。所以,大学开学要比中小学晚,一定要等疫情完全得到控制,可以脱下口罩的时候才能开学。2.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教学利器!如何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从实际出发,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不同的情趣,更深入的领悟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实效,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让我们的课堂如春天般生机盎然。一、什么是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二、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关于为什么要设置教学情境,一个生活小常识就能形象的说明问题。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正如赞科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教学情境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三是为新知识与旧知识搭建桥梁。三、创设情境的原则真实性: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接近性: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诱发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合作性: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融合性: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四、怎样样创设教学情境01.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教育部高教司2020年工作要点

本文来源教育部网站。——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3日
其他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如何发力

2019年是高校学风建设年:全面取消清考;学分不达标,本科降为专科甚至退学;论文抄袭开除学籍;教育部抽检了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抽检比例达上一学年度授予博士学位的10%左右……不少学生感慨,“毕业越来越难”。而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2020年4月12日
其他

PPT || 从“试验田”到“大田耕作”——深入贯彻总书记回信 全面开展新农科建设

本文作者:吴岩,教育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新文科”要来了?这些你都清楚了吗?

对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人们也许并不觉得陌生,但如果说起新文科,很多人可能就要打个问号。实际上,“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于2017年率先提出,是指对传统文科进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在我国,新文科建设于2018年10月也初现端倪。当时,教育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其中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先数学、物理学等基础上,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就在不久前,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正式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那么,与理工农医类学科相比,和新技术的联系似乎并不那么紧密的新文科有哪些不同之处?受青睐的现象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深层原因?新文科代表一种融合趋势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强看来,新文科其实是对一直以来的知识精细化、专业化和学科化分布的一次反拨。“其实,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文科与理科、工科基本上是在一起的,后来才随着社会的发展朝着科学、技术和人文这三条线索分化。”他告诉《中国科学报》,科学往往是指原始创新的东西,技术是指应用性的东西,人文则分化为人文科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法律、管理等)两方面,主要探讨的是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看待社会和管理社会等问题。与学科分化不同的是,这两年,越来越多地出现一种重新融合的可能性,也就是技术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的发展重新交汇。“新文科的出现,就是一次新的科学技术与人文话题相融合,用新的科学成绩来研究人文社科领域过去存在的一些话题。尤其是过去放在社会学、精神和思想界来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用科学进行新的解释。”比如,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一生都在尝试用现代科学的理性,解释不能解释的人的内心世界,甚至晚年也坚信,总有一天,所有的心理学问题都会被生理学或医学知识解决。虽然他生前没有看到这种可能性,但今天,伴随着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微芯片的出现等,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则认为,美国高校之所以提出新文科建设,更多的是因为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他们的心理预期。一方面,文科学生越来越脱离社会实践,并且缺乏对技术发展的兴致与创造力;另一方面,从理科和经济发展来说,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缺乏人文学和文化素养,以技术为中心的训练,会导致理工科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方面出现问题。“我觉得,新文科是从文科的视角看当代世界的技术前景和技术想象力,并且让文科学生在培养中获得一些训练。”于亭说。在他看来,对于国内高等教育而言,新文科建设不仅仅是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将新技术前景和技术趋势纳入文科训练中。除此之外,首先需要人文科学内部打通,真正做到文史哲不分家;其次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打通,即社会科学的学生要有很好的人文教育,人文科学的学生也要有很强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观念认识。“只有这三个层面搭配在一起,新文科建设才会更有意义。”文科问题与新文科产生并无因果关系既然文科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心理预期,那么是否可以说,新文科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的文科教育本身就存在问题呢?对此,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给出了反对意见。他表示,目前新文科的定位是如何让文科在研究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理论,在国际学术界发声,形成中国学派;同时强调关注最新的科技发展,采用跨学科思维,让文科的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等。“可见,新文科是赋予文科以新角色新定位,其产生并不是因为文科本身的发展困境。”同样,周志强也认为,新文科的产生,是因为新科技的发展使得对人文社科的解释出现了新的可能,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其话语内部。不过他也承认,我国当前的文科教育的确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原创性不足。目前,我国的人文科学过多地重视继承传统的既有观念,而对于带有冒险性、探索性的新话题和领域开拓的生产力严重缺失。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就是,当前的人文话语在解释当代的一些文化现象、社会现象时,所采用的往往是已经成形的、广为人知和普遍接受的思想与概念,而非新话语或新想象。其次是纳新能力与自变能力不足,也就是说,人文社科大多封闭在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之内,过分强调学科背景、专业背景,对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当中的一些新发现、新问题认知不足、理解不足。此外,社会因素所带来的人们思想的转变与文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同样让文科教育面临窘境。“当前社会中,功利性思想太过严重,人们多从修读文科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是否有利于找到好工作等方面来评价其价值。因此,我们看到一些文科专业在招生、就业等方面遭遇了挑战。”操太圣指出,对于从事文科教学与科研的教师来说,现有的科研评价制度关注科研经费获取、论文发表和引用等,而文科研究传统上偏专著的撰写,周期长,且对科研经费的依赖性弱,这些都使得文科在当下的评价环境中,没有其他学科的地位高。实际上,不仅是我国文科教育存在问题,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文科教育都在衰退。“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当代世界主要追求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所以朝向经济竞争和金钱的教育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大潮。”于亭说,这一大潮所带来的,一是文科教育出现危机,即越来越萎缩,越来越不被人重视,也没有人愿意投身其中;二是这种文科教育的危机导致缺乏人文教育的人,无论在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价值关怀和社会的文明关注度上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除了上述共相之外,中国的文科教育还有自己的“殊相”。“西方的文科教育即使再衰退,但因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体系,所以只要有人愿意投身其中,仍然能够受到良好的训练。”于亭说,但我们的文科教育受到早期学习苏联体制的专业教育的影响,演变到今天,导致学生在专业教育下无法获得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文化创造力。为解决文科问题提供诸多可能虽然当前文科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与新文科的产生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但学者们一致认为,新文科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诸多可能。在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看来,现在的文科办学和发展过于孤立化,而新文科建设,则有望打破这种局面,增强文科内部及其与理工科的交流,同时也能与新技术结合得更加紧密。“当前,文科与其他学科有一些结合,比如考古学和技术结合就形成了科技考古,信息技术和艺术结合,就形成了艺术设计的网络化等,但还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的需求。我想,新文科可以提供一种有效路径。”他说。对此,周志强举例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进化论的出现、天体物理学的发展等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进步。“同样,今天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宇宙观、世界观的确立,也会极大地推动人文社科的发展,因为新文科就是用科学技术的手段进一步研究人文社科,而且是其突飞猛进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于这一问题,一直担任武汉大学弘毅学堂国学班教学工作的于亭似乎更有发言权。2009年,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选择部分高校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和生物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武汉大学入选首批高校,并于次年成立了弘毅学堂,实行动态的学习管理机制,采取小班个性化培养。与此同时,武大在5个实验班的基础上,自掏腰包创造性地增设了两个文科班,即弘毅学堂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班、弘毅学堂国学班。“这一举措在当时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具有相当的前瞻性。”于亭说,学校制定了比较有挑战性的培养方案,包括课程设置、培养过程、培养要求等各方面,虽然真正显山露水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这批学生在毕业时,甚至平时学习时,就已经在知识、能力和价值关怀等方面跟普通的武大文科生不一样了。“比如,弘毅学堂国学班2017级的一名女生,二年级时写的学年论文,无论是篇幅、水准还是书写,已经完全可以作为一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答辩了。”于亭说。他表示,并不是让学生学某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而是通过这种整合训练,使其拥有好奇心、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很强的文化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新文科所要抓住的核心内容”。顶层设计与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鉴于整合训练的初衷,于亭认为,要想让新文科更好地推行与发展,首先就要做好顶层设计,要让真正富有建设性、真正富有想象力、真正有教育理念的人设计这些方案,打破现有的中文+历史+哲学式的拼盘教育,打造一种全新的,真正好的教育理念。“但同时又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了这样的顶层设计,却没有讲授这些课程的老师。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队伍,暂时无法达到新文科的教育要求。”“老师们比较喜欢讲《中国文学史》《西方哲学史》等课程,因为这些比较单一且简单,而像上述这样的课程,对老师们的挑战就会非常大。”于亭说,所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要共同成长,学生固然要学一门课,但教师在教这门课时,也不能因循守旧、照本宣科,而是要挑战、超越以往的知识结构,否则将无法胜任教学工作。“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知识提升、观念提升和态度提升,才是最迫切的。”在这一前提下,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的政策倾斜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当前高校里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在周志强看来,推动新文科发展,首先要打破专业壁垒,包括人文社科内部及其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壁垒,以培养科学哲学家、科学思想家等新型人才;同时,高校培养人才不能单独以市场为导向,而是要更多地为科学发展所考虑;此外,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仍需改革,即打破原有的办学观念,打破当前高校和科研制度管理行政化的禁锢。操太圣补充道,新文科要真正取得突破,还需要很好地平衡其工具性与价值性,且在人文教育这一根本问题上来平衡,即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角度来思考。只有这样,新文科的内涵和价值才能真正被认识、被落实。“这就要求新文科贴近社会,用社会容易接受的语言与方式来引领社会的价值观,恢复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避免陷入教育的功利化而不能自拔。”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END——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大学之教”公众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课程思政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干?怎么看?看北京联大的这份答卷!

一、课程思政为什么?1、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学深悟透做实。2、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形成“一”“二”“三”的认识。3、“高校思政会”是“课程思政”认识的缘起;“5•2讲话”是“课程思政”认识的深化;“全国教育大会”是“课程思政”认识的成型。4、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一位的;要把立德树人贯彻始终,落实到体制机制;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二、课程思政是什么?1、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2、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是: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主渠道。3、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的课程群,不是现有的课程要增加学时、学分,不是专业课“思政化”。4、课程思政明确了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要求更明确,行为更规范。5、课程思政建设要回答实践中的“教师之问”:教师多年来一直在教书育人,为什么说全国高校思政会是课程思政的起点?课程思政,是不是让专业课教师都去讲思政课教师讲的内容?课程思政,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有思政的设计?6、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要求。意味着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从思政课延伸扩展为全部课程,意味着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叠加起来就形成了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教师的课堂育人不再是个体行为了,是有组织的行为,要求更明确,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美国商科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介绍

管理会计(managementaccountant):主要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信息,为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决策的依据。·
2020年4月11日
其他

从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党的十八大以来,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进一步明确和加强。全国高校不仅在认识上得到了提升,而且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必须看到,我们对课程思政的本质与作用、内容与形式、问题与原因、方法与路径等方面还缺少科学全面系统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此,安徽师范大学胡靖教授牵头开展“高校‘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探索”的专题研究。课题组围绕课程思政,面向高校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分别组织了问卷调查、座谈研讨,参与调查的有62名领导干部、679名教师和1042名学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高校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定位上的偏失。实践证明,最高明、最有效的思政教育往往是通过各个学科专业和各门课程自然渗透、有效迁移来实现的。但在现实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结合度不紧,往往是两个相互独立、封闭运行的系统出现了“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出现缺失、缺位。管理上的偏失。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将课程思政作为一项专门工作来系统规划和布置,导致在现实工作中出现了不少认识误区,有将近50%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均表示比较不了解课程思政的具体内涵,只有50.96%的教师说自己“经常开展课程思政”,有32%的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没有必要”“完全没有必要”。也有43.48%学院主要领导表示自己学院只有少数教师或少数课程开展了课程思政。认识上的偏失。提起思政工作,不少人习惯认为这是思政工作部门和学工队伍的事,是思政课职责和任务,认为不应该占用专业课课时。有少数教师认为,专业课做思政教育显然不现实,讲好专业课才是第一位的。有些教师认为,专业知识是一个独立体系,具有规范性、严谨性,如果额外加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就是对专业知识的干扰。方法上的偏失。不少人提到课程思政就认为是在专业课课堂上讲政治课,现实中也的确也出现了生搬硬套、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和形式,造成了非常不好的教育影响和效果,甚至出现了课程思政中的“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从根本看,所有课程思政缺失问题的产生,都源自教育的“四个分离”: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分离,教育离开了社会土壤,就是问题的起点。二是教育与生活的分离,教育太在乎目标而忽视过程,总是太注重任务而忽视生活。三是教育与教学的分离,教育变成了一种唯识性教育、一种纯知识的授受。四是教与学的分离,传统课堂教学也存在着许多固有的缺陷,教学相长、教学相生体现不充分。同时,直接来看,有四个原因,一是政策因素:学校的工作重心和政策导向影响课程思政。二是管理因素:校、院的管理要求影响课程思政。三是教师因素:教师的意识、能力、方法影响课程思政成效。四是学生因素:学生学习状态影响教师课程思政意愿和成效。高校课程思政的思路与举措1.围绕五个基本问题,构建完整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为何教”:认识教育本质,着力构建科学化课程思政价值体系。任何学科专业,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在教育领域的映照。任何学科专业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继承此前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既有成果,推动学科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发展,进而去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科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育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统一的。“教什么”:把握目标任务,着力构建系统化课程思政内容体系。从教育的本质看,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学科专业的关系等。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社会历史的本质。从人与国家民族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国家观、民族观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本质和作用,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从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社会观、人类观教育,通过专业知识去更科学地认识社会关系和人的本质,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自然主义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从人与学科专业的关系看,课程思政要实施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通过学科专业知识去坚定学科专业思想和职业目标。“在哪教”: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构建协同式课程思政课程体系。高校要认真制定学校课程育人工作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建设面向全体学会开设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守牢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同时,要认真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进一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建设课程思政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培育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谁来教”:突出名师引领,着力构建高水平课程思政人才体系。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注重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严把教师准入关,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实施学科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师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工作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谁来管”:突出党的领导,着力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保障体系。高校抓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党委。一要抓领导。加强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切实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二要抓设计。科学系统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建设课程思政工作标准和操作流程。三要抓管理。制定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办法,明确课堂教学纪律要求。四要抓保障。落实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完善课程思政质量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条件保障。五要抓宣传。要深入师生一线,积极挖掘课程思政教师典型,总结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经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课程思政品牌和教学团队。2.把握五个基本要求,提升课程思政实际成效“知”是课程思政的前提。一是知根本,做彻底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只有把握高校课程思政的本质关系,才能提升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二是知根源,做现实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必须结合现实的基本国情、时代特征、教育环境、相关政策,特别是要熟知我们的教育对象。今天的高校课程思政必须建立在对现实国情、条件和对象的准确认识和把握上,才可能有的放矢、因势而变。三是知根底,做精准的课程思政。实施课程思政,必须把握教育对象和现实条件,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出发,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硬”是课程思政的基础。一是专业过硬,做到真学真懂。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打铁首先要自身硬。教师必须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还要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首先自己要做到真学真懂。二是政治过硬,做到真信真用。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三是师德过硬,做到真爱真教。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亲”是课程思政的关键。一是关系亲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常常是喜欢上一个老师才喜欢上某一门课,才会信任老师讲的道理。二是情感亲近,让学生信其师爱其道。教师必须在情感上真正把学生当作亲人,去读懂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才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师生关系的疏远是高校教育质量滑坡的重要原因。三是话语亲和,让学生爱其师懂其道。教师用时代话语、生活话语、青年话语讲好教育故事,学生才会爱其师懂其道。“新”是课程思政的动力。一是内容更新,保持思政热力。教师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热点、学科前沿,把最新鲜的知识和案例带进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眼球,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常讲常新、常抓常新。二是机制创新,增强思政合力。课程思政需要合力,需要校政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家校合作,才可能构建思政教育的共同体,才能办好大思政。三是手段翻新,展现思政魅力。教师在从事课程思政时,必须跟上时代、贴近学生,用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提升教育的成效,展现思政的魅力。“活”是课程思政的根本。一是主体激活,做以人为本的思政。只有激活教育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课程思政,亲身学思践悟,才能提升教育实效。二是课堂灵活,做以效为本的思政。必须科学地理解课堂、灵活地组织课堂、生动地激活课堂,熟练地运用互动课堂、翻转课堂、生命课堂等形式,才能让课程思政活起来。三是知识用活,做以用为本的思政。课程思政必须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为本,实现知性教育与德行教育的有机统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统一。本文来源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作者:胡
2020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