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有人用竹子、空气、代码编织出对2024的期待……

裹在毛衣里的 ELLEDECO家居廊
2024-09-07




⼤雪的节⽓裹着骤降的⽓温把躯体上下袭击了个透彻,在橱柜⾥翻⽑⾐、围⼱、⽑毯, 当指尖碾过编织物的细密针脚,绵密的温暖击中⼼房。


编织的意义,不⽌是⼿中的这块织物本⾝,更在于它如语⾔⼀般的体系,组织起或线、或绳、或丝绸或棉⿇等丰富材质的同时,又带着编织者⾃⼰的思想创意与细腻情感。当传统的百度百科将编织定义为古⽼的⼿⼯艺术之时,ChatGPT将编织的意义拓宽到⼀切可实体、可虚拟的领域,它告诉我们:如今的编织,可以是⼀切整合组织介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


岁末年初之际,DECO与数位中国的新锐设计师、艺术家对话,看他们如何在⾃⼰的领域,将传统编织“织”出新的图样、新的物件和新的故事。



“平⾏森林”系列从左⾄右为:⽵编凳、⽵编落地灯、平⾏⽵编椅&桌⼦、⽵编吊灯



作为传统⼿⼯艺的⽵编,具有完整系统化的⽣产⼯艺流程,但在享受传统⽂化标签的同时,也经历着厚重历史带来的重重束缚。年轻的产品设计师徐明宇在浙江考察传统⽵编技艺后,将⽵编融进现代材料,再与上世纪20年代法国装饰艺术风格时期流⾏的堆叠⼿法相结合,形成⾃⼰独有的设计语⾔,编织出既承接传统又符合当代审美趣味的家居产品 ——“平⾏森林”系列。



“平⾏森林”系列平⾏⽵编边桌细节,每⼀层都可旋转



流双屏风及细节



“平⾏森林”系列在2023年⽶兰设计周聚焦寻找设计新星的卫星展单元亮相,涵盖了包括吊灯、落地灯、座椅、屏风、边桌在内的多种家居产品。它们延续着⽵编制品的坚韧牢固,却也打破了其固有的形态与始终单⼀的⾊彩结构,明快多变的⾊彩和简洁的⼏何折线型,完美融⼊当代家居环境。





于明宇⽽⾔,当代⽵编让传统在材料、⼯艺、⽂化等多个维度上变得更加“可持续”:作为⼀种低碳的⽣物材料,⽵⼦可以快速再⽣并从空⽓中吸收⼤量的碳排放,加之在特殊的纤维结构、中空构造和节点纹理等多个因素共同作⽤下,⽵⼦的弹性特质使其成为⾦属、塑料甚⾄⼀般⽊材的可持续替代品。⽽落到⼯艺上,规模化和⼯业化的⽣产曾让传统⽵编⾛向⽇渐低廉的境况,⽽新颖且不寻常的⽅式使⽤⽵⼦和⽵编⼯艺,重新匹配传统器具与⼯艺,⽆疑带来“再兴⽵编⼯艺”的可能,⽽⽵编⽂化的可持续又建⽴在了材料可持续和⼯艺可持续的基础上。



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海报


当时⽼佛爷百货公司展馆也是装饰艺术的典型案例



放⼤到时间与地理空间的维度上,“平⾏森林”系列⽵编产品更承载着古与今、东与西⽂化冲撞并交汇的奇妙际遇。1925年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上,“装饰艺术”⼀词⾸次被正式引⼊,装饰艺术将现代风格与精细⼯艺和丰富的材料相结合,在造型中采⽤⼏何或折线形进⾏装饰,在⾊彩上强调运⽤鲜艳的纯⾊、对⽐⾊,给⼈以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



徐明宇本⼈


“平⾏森林”系列⽵编产品细节图



“平⾏森林”系列产品中,明宇巧⽤百年前出现的装饰艺术⼿法链接具有千年历史的东⽅传统⽵编,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艺共同实现了⽵编产品形象的升级换代,带给⽤户新体验的同时,又利⽤天然材料肌理,扣响了⼼灵深处的情感记忆。



SUSAN FANG ⽅妍楠


SUSAN FANG 毕业设计“Air Flip”, Photo by SUSAN FANG Official



“空⽓编织”最早出现在服装设计师Susan Fang⽅妍楠在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学院的毕业设计“Air Flip”中,她⽤柔软的彩⾊布条和挺括的铁丝⽀架构建起⼀个具有流动感的服装空间:注⼊了空间构思的布料,在⾐服上⾝后,原本⽅正的轮廓会根据穿戴者的⾝体曲线产⽣各异的新形态,实现“⾐服具有⽣命⼒”。



SUSAN FANG SPRING 2019, Photo by SUSAN FANG Official



在2019年春夏系列⾥,Susan摒弃铁丝廓形,使⽤轻盈的纱质⾯料,以更复杂的编织⼿法让⼆维形态的布条进阶成三维模式,跟随躯体开合的线形、伴随光线变化的阴影,造就⼀呼⼀吸节奏感的律动,例如她的⼀件能让S、M、L码⾝材的⼈都可以穿上的⾐服,就是使⽤了空⽓编织的⼿法,让整个⾯料呈现出可收缩的特性。实体的⾯料、看不见的空⽓Susan潜意识中始终试图去探索的⽣命,共同成为被编织的素材,“空⽓编织”由此⽽来。





编织于Susan⽽⾔,远不⽌是设计中的技艺运⽤。编织是她实践环保可持续的出发点:毕设选择“碎布条”,避免⼤量购⼊成卷布料后造成浪费,⽤布条编织具有“空间弹性”的服装,完美适配各类⾝材,不再⽣产囤积不同尺⼨的服饰。



SUSAN FANG AW18, Photo by Susan Fang



Susan曾和妈妈回到故乡宁波,看⼈们⽤纯粹的⽵⼦弯家具、⽤⽵叶包裹红⾖糕,这⼀切使她意识到环保并⾮要仰赖⾼科技,她所创作的编织技艺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耗材,快速实现可持续理念。





Susan的妈妈在她的⼈⽣中也⼀直扮演着⾄关重要的⾓⾊,她们不仅是母⼥,也是⼯作上⼼意相通的“最佳拍档”。从最初⼀起探索“空⽓编织”从2D到3D⼯艺上的转变到近年来协助⼥⼉上海⼯作室秀款的制作、运营,妈妈⼀直是Susan最坚强的后盾。





SUSAN FANG最新2024早春系列“Ai.R-life”的印花部分也以AI结合妈妈对童年彩⾊画的回忆来创作,探索当下⼈⼯智能与⽣物灵性的对⽐关系,希望⽆论科技到什么阶段,情感、回忆、⼈与⼈之间、⼈与⾃然之间的牵连可能才是带给我们⽣活意义的根本



SUSAN FANG SPRING 2024, Photo by Isidore Montag & Courtesy Of Susan Fang


SUSAN FANG SPRING 2022, Photo by Jia Cheng



当传统的织物传递包裹与温暖形象时,Susan通过布条、串珠等材料的编织重组、空间留⽩、光影与印花的碰撞,重新为织物带来通透、⾃由乃⾄穿戴者可进⾏多重搭配的可能性。她告诉我们,“我希望所有⼈在穿我的⾐服时,TA⾃⼰的个性可以更⾃由地散发出来,⽽不是由我的⾐服去定义TA的全部。” 在Susan的编织技艺下,穿⾐⾃由不⽌是服装样式选择的⾃由,⽽是透过服饰,⼈的个性得以⾃由表达。



自在螺旋 II,视频,4’09”,2022,音乐:徐程



毕蓉蓉,1982年出⽣于宁波,是⼀名国画背景出⾝的当代艺术家,她着迷于探索⼆维图景与三维空间的关系,以绘画、传统⼿⼯编织、机器织造、动画、空间装置等⽅式,重新组织纷繁的基础素材:植物的纹饰、城市建筑的肌理、 梭织机上不同材质织物的图样、计算机编程⽣成的流动的曲线和⼏何图形……



平面生物——织物 VIII,棉线,涤纶线, 铜丝,43×41.5cm,2021



“编织”是毕蓉蓉的创作⼿法,她赋予看似毫⽆关联的素材全新的联系,并将⾃⼰对它们的理解融⼊其中。“编织”是⼀个创造性的过程,将素材处理为“织线”的过程中,也展现出它们原有意义之外的各种可能性。过程充满了艺术家对环境和⾃我两者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碎⽚化视觉信息的全新探索。



平面生物——风景 III ,布面油画,棉线梭织,布上刺绣,线,200×250cm,2022



素材采集的习惯来源于长时间国画的训练,如同绘画受⾃然的启发,毕蓉蓉在境外城市驻留的时间⾥去往各种博物馆参观,在那⾥她接触到包括服饰、挂毯在内的⼀个丰富的纹样世界,⽽后她的图样素材采集延伸⾄城市⾥各种:包括却不局限于古⽼建筑、摩天⼤楼,街边的植物、路上的⾏⼈,或是都市中某个抽象的线条图景。回到国内的创作环境,机器又提供给她“编织”创作的灵感起源,她在⼯⼚中观察针织机的程序如何不断分解和产⽣图案,同时又尝试⾃⼰学习计算机建模和编程,去观察⾃我意志和计算机意志交汇下图样的不断⽣长与演变。



缝合的城市皮肤(视角1),亚克力,刺绣织物,钩针织物,铝,LED,声音装置,120x150x50cm,2022



2022年,毕蓉蓉在劳斯莱斯艺术项目中创作作品《缝合的城市⽪肤》,将亚克⼒、刺绣、铝、LED屏幕、声⾳装置等材料整合到⼀件1.2⽶宽、1.5⽶⾼的装置中。在作品完成过程中,毕蓉蓉对⼥性常承担的织造劳作⾓⾊有了更深的认知和理解。



缝合的城市皮肤(视角2



她喜欢艺术家Anni Albers所说:我本想去征服,命运却让我交织。“在编织历史中,⼤量普通⼥性织造者,承担着⽇复⼀⽇,看似⽆聊的重复劳作,这个过程其实需要强⼤的韧性与意志⼒”,⽽这⼀点她在《缝合的城市⽪肤》合作的萧⼭花边的传承⼈沈兰英师傅⾝上看到了。也由此,她回想⾃⼰当年在历史博物馆中、美术馆中采集纹样素材时,⼀下⼦会被织物抓住,或许是织物们所承载的旺盛且顽强的⼥性⽣命⼒。毕蓉蓉的“编织”也早已冲破三维的界限,她对⽣命的思索、⼈在⾃然维度中扮演的⾓⾊,让她的作品进⼊到第四维度的探索。


如今,对于编织这门古老传统工艺的探索已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国内也有不少团队将这些优秀设计师们的作品集合在一起,看看他们是如何将解构的思维融入到传统手工艺上,创造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



—融设计图书馆—



融设计图书馆的核心使命是把中国传统手工艺解构成材料与工艺,将材料研究的成果提供给全球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并鼓励其运用解构的思维与传统手工艺合作,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再生和当代设计的转化。



从左至右,分别是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策展人Christoph John、Jovana Zhang和张雷,左二为融设计图书馆研究总监、联合策展人卢靖毅



延续举办了8年的融设计展在2023年设计上海上也带来了以“编织”为主题的特别展,基于融设计对中国传统编织的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手工艺中的编 (竹编、藤编、柳编、草编、葵编、棕编),织(纤维、梭织、针织),绣(刺绣、花边),结(绳结记事、中国结、渔绳结、Macramé)。



“融 · 编织”设计展邀请了来自建筑、服装、空间、面料、首饰、产品、3D打印、艺术装置等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与艺术家



在对这些传统技艺的了解之上,邀请了来自10个领域的27位设计师与艺术家进行为期两年的创作,最终诞生了24件作品,实现了当代表达与传统编织的奇妙融合。



图为艺术家徐燕辉作品“金属森林”纺织品装置,该装置完全由回收纱线制成,是对未来世界的创造性诠释


作品Ooo,创作者为 Christoph John。Ooo是一把用竹片编织而成的椅子,尽管每一根竹片都并不强大,但编织让他们成为了一个坚固的整体,并且可以支撑一个人的重量。编织让脆弱的个体,形成一个轻盈、坚固、耐用的物体,极具自然的力量。





艺术家路易斯·布尔乔亚如此叙述:“我⼀直对针有⼀种迷恋。针有种神奇的⼒量,能够修复损伤。这是对宽恕的⼀种诉求。”⽽今天的编织,可能是针、可能是梭织机、也可能是计算机程序乃⾄⼈⼯智能所整合、所织造,⽽这⼀切的结果,都可视作为“当代织物”,它们不仅包裹、估摸我们的躯体,提供温暖的肌肤慰藉,它们更直指多种崭新的⼼灵与精神的体验、⽣活的审美、⽣命意志的主张以及未来不确定却充满诱惑⼒的⽣命图景。

监制 | Tango  

 文 | 万年青  

编辑 | 猪猪  助理 | 陈俞汛

   图片来源 | 设计师提供、视觉中国、0v7、Roro、Kin、Hubert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留言获取转载、投稿方式。

与自己“坦诚相见”,这样的空间才是精神解药

火出圈的多巴胺配色,原来是他玩剩下的!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ELLEDECO家居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