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过路人……在发生》对话赵梁|“存在即舞蹈”

阿那亚戏剧节 阿那亚戏剧节 2023-04-06




没有固定的编排,没有既定的程式,没有明确的规则。《过路人……在发生》不同于其他常见的剧场作品,也并非传统的舞剧,它更像一场古老的仪式,一场修行。“存在即舞蹈。身体在哪里,舞台就在哪里。”弦乐、打击乐、人声,在剧场的圆形空间中交融、共振,能量汇聚到剧场中心的舞者身上,而剧场中心的赵梁“正在发生”,应声而动,能量再外化,释放击打到四周每一位观众身上。


赵梁的即兴舞蹈行为系列作品《过路人……在发生》于6月16日至17日在阿那亚戏剧艺术中心圆形剧场两场连演。一天雨,一天晴,如“一阴一阳”。在这个仪式场中,所有人都是“过路人”,赵梁和在场的每一位连接,抛却具体的观念和舞台,遗忘所谓的形式载体,自由、彻底。



“我想做connection art,而不是performance art。”赵梁在演后谈中说道。超越技法,超越内容,超越叙事,甚至超越舞蹈,超越肢体,超越声音,超越一切物理可见的范畴。赵梁的力量是由内而外的、原生的,他所创造的连接不依托于任何内容载体或实际接触,而在场的观众都能感觉到庞大的能量在传递,杂念被刨除,理性被摒弃,甚至人都动弹不得。观众仿佛能够听到遥远的呼唤,被更高层次的力量牵引。


赵梁自己也无法具体说出这种力量是什么,“我觉得我是在某一种状态里,那个状态包容了所有的东西。”进入这种状态需要“忘掉,忘掉自己”。在某个瞬间,他“找到”并“进入”,然后这便是他的了。



赵梁的母亲也在演出现场。演出结束后,赵梁分享了一段和母亲的相处经历:“有一天我突然指着我的母亲说:这个女人是我的妈妈,我从她的身体里来。’我突然就感受到了。


他接着说道:“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剧场就好像子宫一样,我们都在这里面。”


我们都在这里面。







Q:《过路人……在发生》是即兴舞蹈行为系列作品,您如何看待“即兴”的风险?“即兴”是否又给您带来了惊喜?

A: 惊喜就是今天这场雨,刚刚开始要表演的时候就下雨了,直到结束基本一直在下雨,因为这场雨要做一些调整,地面太滑有些舞段没法做,只能现场应变。这场雨也让仪式感更强,我觉得舞蹈本来就是一场仪式,艺术跟原始的东西息息相关。在每个当下,我都试图找到我跟这个当下的连接:下雨了我就要去迅速地做出反应,刮大风的时候,我又是什么状态,观众又是怎样的状态。大家进入同一个场域,就像上了同一条船,我像是舵手,带领大家去哪个方向就是哪个方向,而这个旅程上路以后,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目的地是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带大家去到一个未知的地方。


Q: 表演是仪式,那么在这个仪式场里,剧场空间意味着什么?

A: “剧场”这个概念其实一直在被突破。比如在阿那亚,剧场可能是海边、树林、甚至只是一棵树,我觉得剧场在现在来说不再是所谓的一个建筑,而是一个场域。当你面对这个情景、在这个场域的时候,当这个场域给了你剧场感的时候,就变成了剧场。


Q: 观众也是构成表演仪式重要的部分,您期待看到的您和观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A: 我觉得观众跟演员的关系像一种恋爱关系。我最期待的可能是对我给予的东西有多少,观众会回馈多少。我觉得这种感觉非常美妙,一个成功的恋爱一定是有互动的,不是说我一腔热血,观众没有反应,那这是一个失败的恋爱。即使你卯足了劲做到完美,也只有50%,剩下的50%是现场观众给予的。观众其实帮助作品做到最终的完整,你表达了你要表达的东西,然后跟观众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体。



Q: 您其他的作品会有创作线索或原型,《过路人……在发生》有没有创作线索?

A: 其实这个作品十几年前就有了,2003年我从广东现代舞团辞职,刚刚作为独立舞者出来。当时非典,我自己作为背包客在云南旅行了很久。走了好几个月以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跳舞,但是没有剧场给我跳。于是当时就在云南的洋人街上做了这么一个作品,就叫《过路人……在发生》。我在地上铺了一块白色的布,四边放了四块石头,差不多四平方米的空间,还是街上、闹市区,然后我就跳,很多人去围观,我觉得很有意思。那天也是我的生日,我想我要有仪式感,把这场舞蹈作为生日礼物给自己,也作为旅程的结束或开始。03年的非典,我将近八个月完全没有工作,就背个包在大自然里,当时觉得“我的能量在里面,我需要表达”。我再也没有跟大自然待过那么长的时间。当时的表演跟现在我们看到的版本全不一样,但是理念上有相通。


这十年我自己基本没有作为舞者表演,跟观众连接。今年刚好又是疫情,我又歇了差不多快一年,我可以完全剥离出来,静下来,关注自己的内在。也是“过路人”,也是“在发生”。我觉得我应该站在舞台上,再去用我自己的身体和状态去表达一些东西。


Q: 《过路人……在发生》不仅有您作为导演和舞者,同时也特邀艺术家李楠、胡格、李荣满等人共同进行这场艺术实验,他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

A: 李楠饰演的“无垢”本身是我作品的一个经典符号——这个纯白的状态。(起初是)九年前在《幻茶谜经》的角色,这个角色一直跟随我,看到就会想到我的作品。这本身是艺术的一个理念,所以我一直将这个角色延续在其他的作品里,非常自由和有趣。我也不想让我的作品局限于这个作品,它让我觉得很多东西之间是可以有关系的。两位音乐家在这个作品中很重要,两位本身的符号性也很强,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一位是蒙古族,一位是犹太。他们运用了西方乐器handpan,handpan跟剧场的声音回响也是契合的,弦乐、马头琴这些也是我比较喜欢的。



Q: 作为编导和舞者,两者的身份有何不同?

A: 我以前做编导的时候,偶尔也会在里面穿插表演,但没有像这样自己独立完成一个演出,这是一个尝试。我在这个作品里也不是纯舞者的状态,我也像个局外人,有时候也会出来看看观众的反应,但同时我也进入这个场域。这个戏我也是导演,也是舞者,我在试图模糊导演跟舞者的界线。导演更多还是偏向leader,领导所有人,要给出非常清晰的指令;舞者很多时候要关注自身,驱动自己,再去带动大家。在这部作品里,我既唱又跳,同时还表演乐器。我的状态恰恰决定了我可以有更多领域跨界的可能性,把各种东西糅到一起。


Q: 您受东方哲学思想跟美学观念影响很深,同时作品中也会看到很多西方的元素,您怎么看待东西方的不同的艺术元素、以及与文化的关系?

A: 我自己并没有把自己框在所谓的“东方美学主义”或者“传统”的标签里,对我来说,艺术本身就是融会贯通的,是中西合璧的,在艺术世界里其实没有东方和西方。我个人没有去区分东方和西方,站在某一个角度上看的时候,你就是这个世界,你就是这个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每天打开手机,东方的、西方的所有信息扑面而来,你在世界的另一端也会受到影响。我个人的生命体验让我有了这样一种真实的状态,就像今天《过路人……在发生》中的,我没有办法虚假,我没法掩饰我自己。我不知道天气怎么样,也不知道下一秒音乐,所有的不确定让我变得更真实,更靠我的本能去有这样的表达,而不是做一个精心编排的程式化的工业品。



Q: 创作至今,您对舞蹈、表演的观念有什么变化吗?

A: 我觉得我一直在变化,一直在生长。这么多年以后,我今天还能以舞者的状态站在台上、面对观众,去做这样的尝试,就证明我还在生长,我还在变化,这是我最喜欢的状态。我永远不想让自己长成了一个大家认为的样子,我觉得我最有意思的部分可能就是“你不知道”


Q: 您“一直在变化”,我们也能看到中国的大环境也一直在变化,您如何在这个变化的环境中定位自己?

A: 我一直不给自己定位,以至于我就会很受到波动,受到大局大势的影响。所有的东西都在变化且变化非常快,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有东西都在被放大。我也在想,在这个时代里面,怎么样能够去能够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艺术,然后自己很好地生长下去,这确实是个问题。



Q: 您的作品用肢体、舞蹈、动作来表达情绪,在创作过程中是如何用肢体叙事的?

A: 我觉得肢体对我来说是第二位的,人的emotion、人的心才是最大的驱动力。我有了这个力量,才会驱动我的身体去做表达。我觉得我的身体也仅仅是我表达的一个工具、一个载体而已



Q: 在表演中,您如何将身体、经验、记忆与当下的场域融合?如何调动出内在的力量?

A: 忘掉,忘掉我自己。当我的“我”越强烈的时候,我就很难真正的进入到我的身体,或者使用我的身体。当你真正的无所畏惧的时候,面对观众的时候会忘掉你自己是谁,全然地进入到自己的那个状态,那个时候剩下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我觉得我是在某一种状态里,那个状态包容了所有的东西,有时候我跟演员合作也是,他们一旦是找到了那个状态,他怎么跳都是对的,他找不到那个状态,他跳啥都不对。我一直在做纯感觉的东西,可能我十年没有跳,我可能没法像芭蕾演员一样转那么多圈儿,但在那个状态里,我无所畏惧,我很真诚,我觉得真诚和真实是最大的力量。敢于赤裸地面对所有人,完全无惧让所有人接受你的真诚的时候,我觉得这是很有力量的东西。如果我还能够一直持续在那个状态里面,那就说明我足够好,足够强


Q: 来到阿那亚,感觉到阿那亚这个场域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A: 水的力量吧。在山里是感觉到石头和土地的能量,这边海风或者空气里能感觉到的湿润的东西,我感觉水的力量很强。



演职员表


导演/演员:赵梁

特邀音乐家:胡格

特邀音乐家:Liron Man(李荣满)

特邀艺术家:李楠

服装设计:赵梁

服装制作:陈涛

化妆师:季言

海报书法:孙初

海报设计:Anna

海报拍摄:山妮

项目总监:苑临楠

舞台总监:裴延丰


图片:在野照物所

采写:奚清逸、林奕菲

主编:张悦








阿那亚

阿那亚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价值和高度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品牌。以阿那亚·北戴河为起点,提出“人生可以更美”的品牌口号,开展对“美好生活”的社区实践。

 

一方面,阿那亚致力于社群运营,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用户。另一方面,阿那亚不断尝试生活与文化艺术内容的连接,通过文学、诗歌、戏剧、音乐、影视等优质的精神文化内容。探索更多元、更丰盈、更自由、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阿那亚戏剧节

阿那亚戏剧节,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戏剧。


当戏剧与大海相遇,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大海本身,不仅是剧场,也是一出精妙的自然戏剧,让创作和表演更为自由,海的变化多端,也预示着惊喜与可能,海是无界的,戏剧也是。

 

阿那亚戏剧节会把戏剧、音乐、影像、建筑、舞蹈、生活方式等跨界融合。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它可以独自流淌,也可以连接他者。

 

阿那亚戏剧节,是为所有喜爱戏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让艺术家与观众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遇和真切的交流,探讨戏剧更广泛地与生活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美妙的可能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