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心地因果与吉凶祸福——《心相篇》讲记6

刘宏毅博士 十念生 2019-04-14

47、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为什么有些人年老尚无子嗣呢?大多因为性情孤洁。“性情孤洁”是性格孤傲偏颇,不与他人往来,且多洁癖。

无子女是中国文化中的大问题,中国人重视血脉传承,无子被认为是大不孝,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三不孝中: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老后无嗣”可以是无子,也可以是有子早夭,这里主要谈的是无子的问题。

关于生养子女、繁育后代,我们中国人研究了几千年,随便拈出几条,都是世界级的研究课题。例如,在“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一条中,我们谈到了“不孕”与“不育”的问题。现代科技手段发达,可以做“试管婴儿”,但这只能解决不孕,不能解决“不育”的问题。我认识的一对夫妇就是如此,以前怀过孕,但打掉了两次,以后再想怀孕不可能了。二人想尽了方法,不知花了多少钱,又去美国作试管婴儿手术。试管人工受精成功,但受精卵植回母体子宫以后几个月也不生长,这是不育症。没有办法,只好又一次做手术将植入的受精卵再取出来。这不是花钱买罪受吗?为什么会得不育症?不要怨天怨地,根本原因绝对在自身,要在自己的心性上去查证。

其次,中国文化认为,和气才能生,浊才能生。水清了无鱼,人如果有洁癖就会排异,就无法留子。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什么出生率连年下降,东方国家人口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这里的“浊”不是肮脏,而有包容、不排斥的意思。和是基础,浊是条件,性情孤洁、偏颇、固执、就会排斥,就会无子。

我有一个武术老师,老人家功夫好,人也不错,就是性子孤傲、怪而且倔。老两口没有子女,认个徒弟当儿子多好,但他容不得人。徒弟们过年来看他本是好事,他对谁不满意,就能打开窗子把人家送的东西当面扔出去。以后老伴死了,他又得了癌症。我去看他,他拉住我的手不放,说如果还念师生之情,就给他点毒药,省得他生不如死。我那时是医生,救人尚恐不及,哪里敢给人下毒药呢?

此外,还有前世因果造成的无子:例如前世害人子女、捅马蜂窝、堵蚂蚁洞的人也会得无子的果报。《三世因果文》中就有说:“今生无子为何因,前世填穴覆巢人”,“养子不成为何因,前世皆因溺婴身”。今天吃燕窝的、吃鱼子的、打胎溺婴的,都要做好还债的准备,到时候不要喊冤枉。发明打胎技术的西方国家,已经饱尝了人口负增长的滋味,他们不想多生几个孩子吗?果报现前,谁也没有办法。 

 

48、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四十岁左右年纪为盛年,是一个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事业有成的人生鼎盛时期。为什么有人于此时(盛年)丧子呢?心地欺瞒——阴损事做多了,亏心事做多了。

暗室亏心,昧心昧己的行为属于阴恶,阴恶比阳恶狠毒,果报也更惨。所以古人说:“积德于人所不知是谓阴德,阴德之报较阳德倍多;造恶于人所不知是谓阴恶,阴恶之报较阳恶更惨”。行事阴暗、心地欺瞒,喜欢在暗中做贪利、邪淫、损人等阴行的人,明报在自身,折福损寿最是厉害;暗报在子孙,往往得盛年丧子的果报。

大陆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2005年8月18日因心脏病猝死,年仅46岁。她的后夫何庆魁,因创作《卖拐》等春节晚会节目而一举成名。但今年八月,何庆魁灾难连降,先是儿子在广州酒后驾车而死,十天后妻子高秀敏又暴病而亡。何庆魁说:“儿子是天,高秀敏是我心中的大树,就在这不到十天里,我是先塌天,后拔树,老天为什么要让我们遭受这样的灾难呀!”这句话问得好,为什么?

据吉林某媒体报导,延边农民作家于景胜自称,他曾经通过邮寄或他人转交的方式给赵本山等人创作作品,但后来发现,作者的名字都变成了何庆魁,这些作品包括《卖车》、《卖拐》、《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于景胜称,他诉讼何庆魁侵权的几部作品写的都是他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有事件的原型并设计了大量的谜底和暗记,现在还可以找到部份作品中所描述的真人真事及证据。所以,他以何庆魁侵犯其著作权的名义将何告上法庭。

此案告上法庭后三天,何的大儿子想回来帮父亲的忙,急订了从广州飞长春的机票。临行前,一帮朋友给他饯行,结果在醉酒的状态下,驾车失控身亡。儿子车祸死亡后十天,妻子高秀敏猝死。

“心地欺瞒”折损人的阴德,而人的阴德是祖先遗德的一部分,子孙也是祖先的遗德,心地为命又主子孙,故此才有盛年丧子之果报。当今之世,盛年丧子的很多,有的彻底送了命,有的丧了半条命,落了终身残废。本为子女好,没想到送了子女的命。想想看,值得吗? 

 

49、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

为什么有人总是遭遇水火盗贼之灾呢?因为刻剥民财,损人利己,所以天散其财,还人间一个公道。

王凤仪传道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王善人去开会,住在北安开榨油厂的李会长家里。问他的生意,李会长说:“生意很好,可惜没赚着钱。因为每隔十年就被土匪抢劫一次。我在此地做了三十多年生意,被抢劫过三次,只剩下这座房子,近两年才整理得像个买卖样子。”

    正在说话间,进来一个农民要卖黄豆。他给一元一角五分钱一斗,农民嫌少转身走了。李会长叫伙计打电话通知同业说:“一元一角五分的卖主走了。”过了一会儿,农人又回来了,说:“一元一角五分卖了!”李会长说行市落了,一元钱一斗。农民说:“我去别家给一元一角,又走一家给一元零五分,我才转回来的。你怎么又给一元钱了呢?”他说:“哈尔滨才来电话,大豆落价了。你再不卖,怕连一元钱也卖不到啦!”农民没办法只好卖了。与王善人同行的郑子东问李会长:“此地有几家榨油厂?”李说有三家,因而才知道他们三家互相串通消息,欺骗乡下农民,所以才遭到每隔十年就遭盗匪抢劫一次的果报。

事后,王善人在谈及此事的时候说:“商人的天命是运转有无,少沾点利够生活就行。众人都感便利才维护他,若是占奸取巧、损人利己,只知赚钱、不择手段,不是生败家子就是自己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再不就是遭意外灾祸。现在的人只知向前妄贪,不知往后着想,全被财物迷惑了本性,所以说钱多大孽多大,不争不贪,才能福禄无边。可惜人都不知道,还苦苦向前贪求,早晚把自己的性命送掉,这种人哪里是在做生意,简直是在自寻死路!

    国家民族也是如此。现在灾难频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遭受灾难的国家,好一点的如美国,坏一点的如印尼,没有一个不是自作自受。刻薄其他国家,发国难财的美国人,招来了飓风的果报;烧杀抢掠其他族人的印尼人,自己招来大地震。我们不是在这里幸灾乐祸,而是很痛苦地观察里面的因果报应。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沾的便宜,也没有谁能吃的亏,一切都是因果报应,善因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只是报应的时间有早有晚,仅此而已。

美国这一次的风灾,几周内连续遭受两次飓风袭击,在历史上是罕见的。飓风是天的语言,是人类自己招感的果报,在天怨风怒下,人类的唯一选择就是逃亡。于是百万人车郁塞于休斯顿周边的高速公路之上,暴晒于列日炎炎之下,俨然一幅末日大逃亡的场景。如果说,袭击纽奥尔良的卡崔娜飓风,是美国人的果报,造成洪水淹没整个城市,百万民众无家可归。第二次扑向佛州的丽塔飓风就是对美国人的一个警告。飓风释放的能量,功率达五十万亿到二百万亿瓦之大,相当于每二十分钟引爆一颗一千万吨当量原子弹所释放的能量。

就在飓风要毁灭美国南方石化工业重地墨西哥湾的时候,忽然改变路线,与休士顿重镇擦肩而过,使美国人躲过一劫,逃出了鬼门关。但这只是一次警告,提醒美国政府自己在“独立宣言”中的誓言与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其实,2002年布什得到过警告。媒体报导,1月13日,布什在家观看橄榄球赛转播时,吃饼干被噎而导致昏迷跌倒,让茶杯割伤了脸颊。一块饼干居然放倒了总统,美国上下一片哗然,但世人不相信因果,那就没有救了。 

 

50、如何时犯官府,强梁作胆。

   “时犯官府”是罔顾国法,违法乱纪。为什么总是有人违法乱纪,置国法于不顾呢?一句话可以概括,强梁作胆。倚仗着权势、地位、财富,而目空一切。法律?那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我是“强梁”我怕谁?“强梁”的本意是有力量,引申义代指强横、粗暴、凶狠的人。老子《道德经》中有言:“强梁者不得其死”。凭借自己有实力,为所欲为的人,没有好下场。   

   当今社会上目无法纪,为非作歹,贪赃枉法,为所欲为的人,统统都是强梁作胆。这些人有恃无恐,不怕因果,也不知因果,什么事都敢干,真的是“无知者无畏”。远华走私案的主角牟其中,财大气粗,手眼通天,好像没有他做不了的事。据说,有一次他居然对朱镕基说,有什么事找我!国家总理都解决不了的事,他都有办法。你是谁啊?皇帝老子、还是黑社会老大?这不是强梁作胆是什么?

看看报纸、电视上的新闻:贪官污吏、贩毒造假、坑蒙拐骗…,这些人来世间好像就是为了造地狱,比赛看谁的地狱先造好,谁就先行一步。正面教育不听,严厉打击不怕,政府的招数差不多使尽了,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以为宣传因果律最好,他嘴上说不信因果,内心里也要吓一跳,因果毕竟通三世啊!他毁了自己可能不怕,但毁了自己的儿孙,看他怕也不怕! 

 

51、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下面用了一连串“何知…”的排比句式,谈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功成名立,成就一番事业的因果之理,相当于宋朝流行的“成功学”。

“端揆、首辅”均指宰相之位。宰相居百官之首,称端揆;又因其总揽国政,为皇帝的首席助理,故称首辅。自明朝开始,撤相位设首辅大臣,此官制一直沿用到清末。

什么人能当宰相?常怀济物之心的人。什么是济物之心?爱人、爱物、爱国、爱地球、爱宇宙,也就是爱心、仁慈心。佛家讲,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一个人在天地间拥有的舞台大小,要看你的胸襟、气魄、胆识与知识范围。能否掌大权要看一个人天命的大小,同时还要看他的志向、发心与气度。发心大,天地给你的舞台就大;心量小,甚至连家里人都容不下,就一定孤家寡人。

庄子说过,每一个人的气度、知识范围、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业,就要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同时要常怀爱人济物之心,能如此才够得上做“君亲师”的材料,天地才有可能将管理权委托给你。你管理得好,天地就给你更大的权力,否则管理权就被撤回了。

济物之心说到底就是一个同情心、爱心,慈悲心。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偏爱,而是有理性、有智慧的同情、爱护与帮助。

范仲淹年轻的时候就立定指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为什么要走这两个极端呢?因为这两种职业都可以救人性命,良相救人是无形的,往往一句话、一项政策就能造福苍生,救民于水火。良医救人是具体的,凭借自己的医德与医术,“医死人,肉白骨”,救死扶伤。仔细比较一下,我们的人民公仆、白衣天使,真是“常怀济物之心”了吗?

外物与内心,像一个天平的两端,是平衡的,偏重于哪一端,都会造成此起彼伏的失衡。现代社会追求物质进步,这一端翘起了;道义人心、道德伦理,这一端却沉下去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走中庸之道呢? 

 

52、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什么人能拜将封侯呢?要独挟盖世的胸襟、气魄。

相法中最讲究格局,其中就包括了气势。唱戏的最讲气势,俗话说“像不像,三分样”,举手投足之间,首先得有那股劲头。人身背后的夹脊穴,武术里面称为“势窍”,气势从这里出来。后背崩圆,打开势窍,才能有那股子气势派头。古人的座椅多是硬木直角,为的就是坐不丢势。哪里像今天的小孩子,站着三道弯,坐着罗锅腰,没点大丈夫的气势。

古今中外的大人物、知名的军事统帅,都有一种气吞山河、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这不是普通的“豪气”,而是这里形容的“盖世之气”。楚汉之争的项羽,力拔山河,英勇无敌。小时候就不学“一人敌”的剑,要学“万人敌”的槊,以后封为楚王,与刘邦争夺天下。

刘邦虽然读书不多,却也有这份格局。看看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等闲人还没有这种胸襟和气魄呢。

南唐的朱温,没有当皇帝之前给别人帮工,可怜得很。东家一天到晚骂他,嫌他吃得多干活少。有一天,他实在给骂急了,回嘴说:“我们大丈夫要干的事,你们这些土财主懂个屁!”东家生气了要揍他,东家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将来前途无量,要好好对他。”以后,朱温灭唐建梁,当了皇帝,非常感激东家的妈妈,还把她接来与自己的母亲同住。所以看人不能看一时的得失,要看他的胸襟、胆识、能力与气魄,现在的时髦话叫做“综合实力”;要将眼光放长远。所以,用人也是一种投资,而且是回报最大的投资。 

 

53、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这句话是问:什么人能以文章博得功名呢?格局清丽,神清气秀的人。

“玉堂、金马”皆是古代的官署名,以后变成翰林学士的代称。《幼学琼林》中就有“金马玉堂,羡翰林之声价;朱幡皂盖,仰郡守之威仪”的骈句。

    史书上记载,宋太宗曾赐翰林“玉堂之署”四个字,因此“玉堂”就成了翰林的专称。金马门则是汉代未央宫的宫门,因汉武帝得了大宛马,以铜铸其像立于宫门前而得名。汉代的学士待诏金马门,唐以后改称翰林待诏。

“动容”的“动”是言谈举止,“容“是仪容相貌。“清丽”是形容一种神清气秀,沉静和雅的气质、风度。气质是一个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信仰追求、知识体系等,是一种综合力的体现。不同人有不同的气质,文人有书气,武人有豪气,君子有正气,小人有邪气,商人有铜臭气等等,现代语言叫做“职业痕迹”。气质是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在高人面前是无法掩饰和伪装的。“玉堂、金马”的文章学士,气质中流露出一种书卷气,形容起来就是“动容清丽”,这里还是谈的格局。

相法中有二十格局,即“清奇古怪,秀美俗浊,丑陋寒暖,厚薄轻重,威严漂泊”。清占一格,秀丽占一格。清与浊相对,秀(丽)与俗相对。清出于浊,必不融于浊,所以清贫浊富。清人享清福,浊人享鸿福,二者界限很分明。秀丽不是美艳,是一种内蕴温柔暖润的含蓄之美。“清、丽”两个格局合起来,才能“玉堂、金马”,单一格局很难造就高才、大才。例如,清格多偏薄寒、孤傲,这种人虽有见识,往往干不成事,不是他不努力,而是福报不够,没有积蓄之力。秀丽多偏俗平、浮浅,虽有锦心绣口,但见识有限,往往浅尝即止,也很难成就。 

 

54、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这句话与前面几句大同小异,还是谈出侯入相的人,应该具有的气质条件,只是每一句谈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什么有人能够委以重任,镇守一方?志向远大,气概凌霄的人。

“建牙”是古代出征前,在军前立旗,后世多指出镇一方的大员。“拥节”是古代将帅专制一方所持的符节,与帅印类,均是权力的标志。

人活在世间所依仗的是一种精神、理想,或者说希望。俗话说“年年难过年年过,处处无家处处家”。人所以能够忍辱负重地生活下去,是因为我们都相信明天会更好,现实的苦难很快就会过去。因此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心态观念之中。心态影响思想,思想形成观念,观念指导行动,行动产生惯性,惯性形成习气,习气决定命运。一步一步推下来才发现,我们创造出习气,习气又控制着我们,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能否成就一番大事业,除了能力和胆识以外,要看他的立志与发心。只有发长远心、远大心,志向高远,为民族的福祉而奋斗的人才有可能气概凌霄,百折不挠。

庄子《逍遥游》中讲的“鲲鹏南图”的故事,也说明一个人不管做任何事,首先要见地高远,气概凌霄才能有所作为。见地不高,气魄格局太小,成就一定有限。不是没有成就,而是很难有大成,如同庄子形容的鴳鸟一样,飞个丈把高,在枯枝乱草上一站,随风摇摆,得意洋洋。还要嘲笑鲲鹏,傻乎乎的也不怕累,非要到南极去干什么。 

 

55、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为什么有人只能当个书办下吏一类的小职员呢?因为量平胆薄,不堪大用。

“丞簿”是古代官府的文秘人员,负责文书档案、属于辅助理事的中下层官吏。“下吏”多指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职员。

此一句话描述的正好与上一句话相反,有些人论才学、论智力并不太差,为什么只能做书办下吏呢?原因就是前面所说的,发心太小,没有高远的志向。宇宙间的真理是“天道酬勤”,机会总是留给百折不挠的人。一个人的愿心有多大,天地就给他多大的舞台,你退心了,舞台就缩小,你倒志了,天地就将舞台收回了。这乃是迷信的话,天地哪里能给你舞台,其实是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生活的空间就有多大。能包容的厚道人,就有人缘、朋友就多;鼠肚鸡肠的人,两个人都要吵架。

每个人生活的时空都不一样,不要以为宇宙只有一个,那是唯物论的宇宙观。你自己内心的安放处就是你自己的宇宙时空,何止三维四维,何止六道轮回。有什么样的心念,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命运是你自己的时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要改变自己宇宙观,即改变自己的心地,使之象大地一样宽广、方正、深厚。

佛家说要“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有了如此的胸襟、气度、胆识,才有可能作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大丈夫。否则,就干脆认命,做一个本分的小公务员,谁让我量平胆薄呢。只要认命知足,日子一定过得不错。如果既不认命,又没有能力条件,还要与人攀比,那日子就难过了,好日子也会过成苦日子。 

 

56、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为什么有的人只能盘旋文词,靠教书糊口呢?因为胸无大志,行为拘谨。

“明经教职”指古代的教书匠、西席先生。“明经”是盘旋文词,“教职”是教书糊口

这里讲了另外一种人,这种人很常见。有些人书读得好,通经明典,知识渊博,说起来头头是道,干起事来一塌糊涂,砸锅的时候多,无法担当大任。等而上之者可以做个谋臣,等而下之者就只好带带顽童,靠教书糊口了。像乾隆时的名士郑板桥,他没有考取功名前也是在扬州教书的,很可怜。郑板桥在教书时,东主刻薄,每天给他吃稀饭。有人形容说“粒米煮成粥一瓯,鼻风吹动浪悠悠。”一粒米煮出一罐子粥,当然鼻子一出气,饭碗里就波浪翻滚了。所以“命薄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

有的人虽通经明典,却只能教书糊口,个中原因固然多,但最主要还是“志近行拘”。《红楼梦》里有幅名对子:“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人生最高的名言。世事洞明透彻,那是真学问。“练”是人生经验多,“达”是人情世故通达,这是大文章。人一辈子的修养能够做到这两句话,就非常成功。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不是读书能读出来的,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

大凡知识渊博的人,多缺乏果敢和勇气,所以志近行拘,只能为辅为助,很难挑大梁、成大器。故此,古人说有三种人不能读书:第一种是坏人不能读书,书读得越多人越坏,也就是林则徐说的“举止不端,读书无益”。第二种是钻到书里出不来的人不能读书,书会害了他。第三种是天赋高的人不能读书,不读书头脑中没有框框,还敢想感做,读了书反而坏了他的大事。所以古时候的名师,都会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不会浪费你这块材料,否则就是误人子弟。 

 

57、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为什么有些人看着是好苗子却成不了才呢?因为作人愚蠢,行事荒唐;为什么有些人只得到虚名虚利,人生没有结果呢?因为自以为是,且德行有亏。

“苗而不秀”是只见长苗不见抽穗,中看不中用。“秀而不实”是叶穗开花但不结果实,形容人生没有结果。“自贤”是自己认为不错,自我感觉良好;“短行”是行动上跟不上,或者品行有缺陷。

以上两句的用典,出自《论语·子罕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这是孔子感伤颜回死得太可惜,三十二岁就死了,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才说了这两句话,同时也是孔子对人生的感叹。

有些植物种子种下去,发出的芽很好,应该前途无量,但却长不起来,枝叶并不茂盛,这就是“苗而不秀”。自古以来,苗而不秀的人很多,小时候的神童,长大了什么也不是,不成器。再进一步就是“秀而不实”,虽然花叶扶疏,但没有结出果实来。有许多人年轻时都是聪明进取,前途无量,但越来越停滞,最后没有结果,人生没有结论。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大多是秀而不实。年轻时很有理想,气冲斗牛,结果却象徐渭所说“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为什么如此,原因就是这里说的,愚蠢、荒唐、狂傲、行为不检点,我们大多数人的事业、道德、学问都包括在这两句话的范围之内了。

学佛学道的人,秀而不实的是占了大多数。究其原因,统统都是“盖谓自贤兼短行”,看得破,忍不过;说得出,做不到。很多人活了几十岁,自己的人生观还没有定下来,人生没有方向,没有确定自己活着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究竟要做点什么事,都是跟着环境在转,这是人生最悲哀的事。譬如选择一个职业,不管哪个职业,反正都是为了自求生存,当皇帝是职业、讨饭的也是职业,二者只是职业的不同,不是事业的不同。

事业是什么?孔子在《易经•系辞》上讲的:“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是由于你的行为,天下老百姓都沾了光。“举”是你的所做所为,“措之天下之民”,是老百姓因此沾了你的光,受到你的恩惠,从而天下社会有一定的安定,这样的成就叫做事业。一部《二十四史》,其中虽有数不清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能让人牢记不忘的大概不超过二十个。其他人多是没有成功的事业,秀而不实,史书上只能一笔带过。

 

                                                     

小编感谢您的分享和转载,

阅读和分享此文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给图文原作者、众读者、转发者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福慧日增,功德无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