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序言|生命的尊严——序高一虹、孟玲等《死亡话语初探》

编者按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2024年第1期,总第300期)高一虹、孟玲《死亡话语初探》一书近日在中国艺文出版社出版,本站为大家分享由李宇明教授《死亡话语初探》所撰的序言。“死亡话语”是指关乎死亡或濒死事件的话语,包括口语叙事、书面文本及其话语实践。本书共有五部分,主要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死亡话语”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描写性、解释性和应用性的探索。本书不仅描绘了这一领域的轮廓,也呈现一些研究实例,如:自杀话语、死亡话语的文化比较、死亡话语与社会变迁和死亡话语的应用。除此之外,作者也探索了教育、医疗、心理咨询等实践领域的死亡话语,并讨论了探索成果面向实践的“转化性”可能。最后,作者对未来死亡话语的进一步探索提出建议。本书中的死亡和濒死研究作为跨学科的领域在国外已经形成,我国近年来在社会语言学领域也开始了禁忌语、委婉语等涉及死亡的研究。本书从话语分析视角,聚焦死亡,探索了话语研究的前沿,使死亡话语从禁忌走向公开,体现了新的社会发展对于人本主义关怀的诉求。此书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高一虹,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孟玲等,由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李宇明作序。本站在此分享这一出版消息,并转发李宇明教授序言以备读者参考。

本次分享已由公众号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授权转载。

序 言

生命的尊严

序高一虹、孟玲等《死亡话语初探》

 

    我所熟悉的高一虹教授是关注语言生活的社会语言学家,更是有社会慈心的社会活动家。她当年曾做过心理咨询工作,了解一些处于生命边缘者的心理和话语,在危机干预中,知道通过“言说”评估和干预自杀的重要性。一虹教授的父母在美国病逝,她亲历了两位老人受到的临终关怀,更加感到亲人离世过程中充分“言说”的人生意义。一虹也支持国内一些有识之士推广的生前预嘱,并带领她的团队研究死亡话语,倡导“死亡尊严”,倡导“生死教育”。本书便是高一虹教授、孟玲博士和她们的团队对死亡话语研究的成果。

 

    死亡是一个禁忌性话题,很少公开言说。正因如此,死亡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黑暗深渊。然而,死亡又是人生经常遇到、甚至需要处理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必须亲历、无法躲避的事情。死亡是生命的终结,但也同出生、同成长一样,是生命的一部分。了解死,才能死得其所,才能有尊严地死;真正认识生,才能赋予生命以价值,才能维护生命之尊严。

 

    死亡教育亦称“生死教育”,本质上就是生命教育。据研究,4岁左右的儿童已初步形成对死亡的认知能力,会提出各种与死亡相关问题。这个时期,“生死教育”也就可以开始了。所谓生死教育,就是将有关死亡、濒死的知识平和地传递给人与社会,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方面帮助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树立对死亡及濒死的正确态度,有更多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提高生命质量。

 

     一个人生命的获得十分偶然。太阳系的形成是偶然的,地球上演化出生命是偶然的,生命由低级演化为高级、最后演化出人类是偶然的,父母能够成长为人是偶然的,在茫茫人海中父母他们能够寻找到对方、相亲相爱孕育出子嗣也是偶然的。每个个人来到世上的概率,几近于零。这一系列的偶然性,这几近于零的概率,使生命更加奇妙,更值得珍惜它,将幸运获得的人生过得有价值。人生之价值,就某种意义而言是自己赋予的。人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自我赋值”的过程。有些国家让幼儿园小朋友为自己写“墓志铭”,比如“地理学家 XXX 之墓”“教育家XXX之墓”,这在儿童心里就开始埋下理想的种子,开始了赋予人生价值的生死教育。《中国青年报》曾发布某学者的调查,说某大学一年级新生(本科生和研究生)有30.4%厌学,有40.4%认为活着没有意义。这一调查数据不一定准确,不一定有普适性,但足已说明对青年人进行生死教育的重要性。

 

    生命值得珍惜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偶然,更是因为它的短暂。生命是在有限长度的单行线上飞奔的快车。单行线不可逆行,生命之车不能减速,更不能停下。这条单行线有多长?

 

    1分钟=60秒;1 小时=3600 秒;1 天=86,400 秒;1 月= 259,200 秒;1 年=31,104,000 秒;100 年=3,110,400,000 秒(约 31 亿秒)。

 

    祝寿曰“长命百岁”。即使能活百岁,也不过31亿秒左右的时间。任何东西都可以浪费,唯独时光不可浪费。我国正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就生命的能量而言,老年不如少年、青年、中年;然而就生命的意义而言,人生不应有差异,晚霞与朝霞同样绚烂,同是“无限好”。老年人也不能只把生命消耗在麻将桌子上或街头舞曲中。老龄化社会也不只是如何养老的问题, 还有如何发挥老年人智慧、使他们在人生最后一段时光里生活得有尊严、能够充分实现生命价值的问题。

 

    2006年,罗点点等人创立了推广“尊严死”(Death with Dignity)的公益网站,2013年6月,在此网站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提倡“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放弃抢救和不使用生命支持系统;让死亡既不提前,也不拖后,而是自然来临”。这是对生命的最大尊重,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赞赏。

 

    世界上关于死亡及死亡话语的研究早就展开,中国也在跟进。直接关于死亡的话语,内容也很广泛,例如:医生对病人家属的濒死或死亡告知、遗嘱、生命预嘱、死刑判决书、死亡证明书、讣告、悼词、墓志铭、死亡事件的新闻报道等等。死亡话语研究属于应用社会语言学,1992年以来中国学者的研究焦点也在发展:1992—2006年间,研究重点是话语分析;2004年起开始关注临终关怀;从 2006年起开始关注患者的自主性和濒死患者;2010年起,研究的热点从患者转到患者家属身上,更多关注患者家属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研究患者去世后家属的哀伤问题;2013年至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悼念以及互联网虚拟公墓等研究逐渐成为热点。研究焦点的发展变化,体现着社会的进步,也推进着社会的进步。

 

    死亡话语研究是“触摸灵魂”的研究,其成果可以帮助人懂得如何珍惜生命,包括有尊严的逝去,同时也可以帮助濒危患者的家属和逝者家属,帮助医护人员、殡葬行业人员、养老行业人员、社会工作者、教师乃至全社会。这一研究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

 

    语言学的传统是关注结构,其实也应该(或更应该)关注语言运用,亦即关注话语,甚至关注一个个重大的社会话题。死亡、灾难、战争、饥馑、贫困、毒品、婚恋、生育、金钱、信仰……,对这些问题的言说,都可以成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一切与言说相关的事体,都应有语言学家的身影。

 

    在这方面,本书的作者们树立了学术榜样。

 

李宇明

2019年8月19日

序于北京惧闲聊斋


作者简介

高一虹


高一虹,女,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X-13-011)、心理热线和安宁疗护志愿者。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孟 玲


孟玲,女,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后;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二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社会语言学。


序者简介

李宇明

李宇明,中国语言学家,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中国辞书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国际中国语言学会(2016年-2017年)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语言学、语法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规划学。主要出版著作有《儿童语言的发展》、《汉语量范畴研究》、《语法研究录》、《中国语言规划论》、《中国语言规划续论》、《中国语言规划三论》、《Language Planning in China》、《当代中国语言学研究》(主编)、《语言学习与教育》、《李宇明语言传播与规划文集》等20余部著作。


往期推荐

人物访谈 | Evelina Fedorenko博士访谈(上)

Noam Chomsky | After 70 Years of Generative Grammar

理论与方法专栏 |第二语言习得的界面与特征——英语母语者与韩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否定结构的研究

人物访谈 | Janelle Shane博士访谈

【更新】专家介绍|第五届句法制图国际研讨会



本文版权归“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所有,转载请联系本平台。


编辑:张志玲 何姝颖

排版:张志玲 何姝颖

审校:吴伟韬 时仲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理论语言学五道口站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