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评论集

网络综合 文明天津 2022-05-15

央视快评:让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央视新闻联播7月6日)


新华时评:用“活教材”讲好“大道理”

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是党中央战斗过的地方,当地一些农家石窑里,“红色故事会”邀请老党员深情回忆革命故事,让村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山东省龙口市董家洼村大槐树下,11位宣讲员现身说法讲抗击疫情、移风易俗和全面小康,村民听得格外认真。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白门义塾”“清白门第”等散落在民间的故事,以老百姓口述的方式变成纪录片,春风化雨。

2018年以来,全国多地展开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从群众代表、一线工作者中遴选出优秀的宣讲员、联络员、志愿者等,从身边人、身边事中挖掘素材,把党的理论诠释得更加生动。

这种源自身边人、身边事的“活教材”,更能让群众感同身受,有代入感、亲近感,直观感受到党的理论是实实在在的、近在眼前的。通过具体事例,也能让群众形成广泛共识、凝聚力量,增强认同感、使命感。党的理论以“活教材”的方式具象表达,老百姓更容易理解,“拿来就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当前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进一步用“活教材”讲好“大道理”。

“活教材”要体现与时俱进,这是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保持活力的根本要求。随着社会持续进步、群众生活实践不断发展,“活教材”没有固定版本,需要在新情况、新事例中汲取新养分、保持“活性”。因此,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动态工程。

“活教材”来自最广大人民群众。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也要延伸到哪里,唯有足够“深入”,才能鲜活“浅出”。需避免“我说你听”甚至“自说自话”的单向宣讲,明确鼓励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代表,广泛参与基层宣讲,带动全员参与,共同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新华社记者方问禹)


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进一步

2018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

  两年时间过去了,现实经验证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式手段。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带给中国广大城乡地区新气象新变化。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然而,正确的意识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的,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对民众正确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保障。重中之重是培育民众理想信念,筑牢民众精神之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严格遵照中央试点工作部署要求,持之以恒地推进相关工作落实、责任压紧,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

  我们要在巩固当前中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通过关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出中心建设的最大实效,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我们要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把中心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成为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成为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光明日报》2020年07月06日 01版)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2018年7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部署以县域为整体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两年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由50家扩至500家,已经成为基层群众的“心灵家园”,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围绕中心环节,打造学习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实践孕育新理论,新理论指导新发展。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是守正创新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战略举措。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依靠人民支持,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把力量凝聚到克服重大阻力上,党就有了无往而不胜的力量。让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走进基层、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群众,是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出发点和着眼点。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效果导向,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成为群众学习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成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致力创新形式,工作方法更接地气,提升实效。如何让群众更加易于接受党的创新理论,关键要看宣传的方式方法,把理论政策讲得更明白、讲得更透彻。运用新载体新手段,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生活等结合起来,贴近农民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方式方法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有温度,已经成为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共识和普遍做法。山东龙口的“大槐树下”流动实践点、“小马扎”工作队,寓教于乐传播新思想、新政策,受到群众欢迎;浙江省海宁市推出“李家播报”,将中央新政策与播报村里村外大事小情结合起来,帮助群众知晓国事、家事、身边事;贵州省龙里县发挥少数民族唱山歌的优势,唱响新思想、新理论、党的好政策……一系列创新切实提升了传播效果。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要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路径模式,以基层的创造力激发文明实践的生命力,不仅要让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把党的“好声音”唱响基层每个角落,还要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的办法、基本原理变成生动的道理,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经济日报》2020年07月06日 01版  张 虎)




【相关新闻】




文明天津 

天津是我家

建设靠大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