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胆道蛔虫病的艾灸疗法

古煴之道 2020-02-16

概述

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发作时病人疼痛难以忍受,大哭大叫,十分痛苦。若治疗措施跟不上,晚期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酸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胆道蛔虫症,属中国医学“蛔厥”范畴,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病因

蛔虫成虫寄生于小肠中下段,当人体全身及消化道功能紊乱,如高热、腹泻、饥饿、胃酸度降低、饮食不节、驱虫不当、手术刺激等,均可激惹虫体异常活动,上窜胆道;加之蛔虫有喜碱厌酸、有钻孔习性,在胆管炎、结石及括约肌松弛等更易引起成虫钻胆。窜入胆道者80%在胆管内,可为1~100余条。


蛔虫进入胆道后,其机械刺激,引起括约肌强烈痉挛收缩,出现胆绞痛,尤其部分钻入者,刺激症状更频发,在其完全进入胆道或自行退出,症状可缓解或消失。


进入胆道的蛔虫大多数死在胆道内,其尸体碎片、角皮、虫卵将成为以后结石的核心。蛔虫钻入胆道所引起的胆管阻塞是不完全的,故甚少发生黄疸,主要是蛔虫带入的细菌导致胆管炎症,且可引起急性重症胆管炎、肝脓肿、膈下脓肿、胆汁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胆道出血、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症状

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疼痛或绞痛。患者抱腹屈膝、伏卧在床上,或辗转不安、恶心、呕吐,或大汗淋漓、呻吟不止,或伴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寒战、高热、黄疸等。疼痛有时向肩背或腰部放射。

古煴疗法

现列举针灸治疗胆道蛔虫病医案几则,供患者家属参考治疗;

张澜针灸药物治疗胆道蛔虫病;

治疗方法;急性期先用针灸止痛;取穴  肝俞穴 胆俞穴 日月 期门 阳陵泉


针毕后,取上述穴位再艾条施灸30分钟。疼痛缓解后,服用晒嘧啶片,1.5g,驱蛔虫,并发起总攻治疗。


早上八时进食脂餐,炖猪蹄400g,8时30分,针灸如上述,9时,服中药,方如下;菌陈30g,栀子15g,生大黄12g,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5g,甘草5g,乌梅丸,30g.!

治疗有效率100%,治疗平均止痛时间为1.2天,其中但蛔虫消失43例,治愈率70%!

施灸案例

王建新艾灸治疗胆道蛔虫病;

治疗方法;加粗雷火灸灸  中脘穴  腹通谷  天容穴  幽门  鸠尾穴,一个小时后,疼痛缓解,再一个小时后,剧烈胀痛消失,尚有轻微隐痛,服用吲哚美辛25mg,维生素b1  20mg,下午黄疸清退。


经复查肝胆B超,胆管总胆管 未见蛔虫及胆结石。

艾灸取穴

主要以阿是穴,痛处 施灸,此外,配合中脘穴  腹通谷  及神阙  胆囊穴 或者胆俞穴    均可,急性患者每日施灸2次及以上,每穴尽可能时间长,约1个小时左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