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卷式”恶性竞争该怎么防

江桑榆 当代江西
2024-09-28

“内卷式”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内卷”到最后都是输家,没有赢家。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不少新能源车企遭受恶性竞争困扰。图源新华社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这是历次政治局会议中首次使用该提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随即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通俗而言,竞争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内卷式”恶性竞争近年来却屡见不鲜。有的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产业长远发展,为争取订单和市场份额,竞相压低价格,或进行“舆论战”贬低竞争对手;有的企业对先进技术进行“山寨”模仿,甚至“挖角”技术,扰乱行业生态。
“让对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竞争方式往往令行业陷入一地鸡毛,当前不仅不少传统产业依旧困于低端无序竞争,包括“新三样”在内的新兴产业也深陷“内卷”泥潭。
如此“内卷”会产生哪些危害?又该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技术人员抢抓芯片生产。图源新华社

01
这两年,“内卷”一词颇为流行。所谓“内卷”,主要是指同行之间为了争夺有限资源,运用远低于行业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或使用不正当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最终导致效率低下和效益递减。
众所周知,技术是优胜劣汰的核心驱动力,而“内卷式”恶性竞争的手段往往并非在核心技术层面,其采用方式多为恶意营销或者恶性定价,企业之间比拼的不再是技术而是资本。一旦企业被拖入资本的“价格战”泥潭,不仅无益于产业创新发展,反而对行业和市场都会造成严重损害。
近年来,国内产业“内卷式”恶性竞争频发,令许多企业主叫苦不迭。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就曾直言,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太高,价格战一浪高于一浪。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感慨,汽车行业“卷”下去不是办法,行业应该有大局、格局,坚守长期主义,而不是拼命去“卷”。
当前,不光是传统的水泥、钢铁行业“内卷”严重,包括光伏、动力电池等新兴产业也面临激烈“内卷”。数据显示,光伏产业“冰火两重天”,在本轮震荡周期内整体产能虽扩大了约3倍,但利润率却下降了70%左右,美贸易壁垒导致外需收缩、出口下滑,行业整体持续承压。
受此影响,锂离子电池产业“跌跌不休”,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近一年跌幅超过65%,最新均价降至7.95万元/吨,已经跌破不少企业的成本线。江西不少企业也未能幸免,全省锂电产业中约60%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冶炼初加工等产业链上游,对于资源价格波动敏感,深受恶性竞争困扰。
事实证明,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并非杞人之忧。“内卷”到最后都是输家,没有赢家。社会所期待的不是互挖墙脚、两败俱伤的零和游戏,而是相互促进、各美其美的良性竞争。
钢铁产业成为恶性竞争的重灾区。图源新华社
02
当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顽强打开了一个个市场空间,发展新动能不断释放。然而,过度追求规模优势、急切想抢占市场等急功近利情形层出不穷,长远看将影响再生产与研发投入,拖累产业转型升级。因此,清醒认识“内卷式”恶性竞争的危害尤为必要。
脱离规则恶性竞争,破坏市场秩序。“市场不相信眼泪。”诚然,高新技术企业间正常的竞争,对提高产品性价比、让利客户非常重要,但行业一旦盲目滑入价格战泥潭,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竞争公平失衡,企业盈利空间受挤压,行业规则遭破坏。
以目前火热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例,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份额而不顾成本不断压价,乃至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让竞争“变了味”。统计显示,2024年上半年有136款车型降价,其中新能源车型超过80%,不少企业在“血拼”价格和关门歇业之间进退维谷。企业艰难存活,背后是“低价竞争”对市场规则秩序的扰乱与冲击。
脱离实际恶性竞争,浪费社会资源。相比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身位优势”明显,具有“长坡厚雪”的产业特性。近年来,各地争先恐后上马新兴产业,一定程度造成重复建设、超前建设,客观上形成了资源浪费。不少企业和个人忽视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条件,盲目投资、什么热门就干什么,在投身新兴产业时“拿来就好”,蜂拥而上、频频“撞车”。
比如,随着网约车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司机涌入网约车行业,导致订单分散,司机收入进一步降低。据统计,2021年至2023年,全国网约车司机数量从289.1万激增至679.1万,而乘客需求并未大幅增长,日均接单量从23.3单减少至不到20单,目前司机每日的出车时长在10小时左右,而流水仅为300元左右。网约车行业现状就是“内卷式”恶性竞争的缩影,如何回归理性,把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才是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道。
脱离创新恶性竞争,抑制新质生产力生长。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创新,就像撬动地球的杠杆,是产业的灵魂。管理学大师托马斯·彼得斯认为“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道出了企业立足市场必然要依靠创新的真谛。
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尽管技术迭代从未止步,但产品创新多集中于屏幕尺寸、摄像头像素等局部改进,对真正颠覆性的技术创新形成“挤出效应”,厂商们在营销上大做文章,反而忽略了核心技术的研发,行业出现了“增量不增效”的产品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利润愈发稀薄。
事实上,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样要把成本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在激烈的市场博弈中,创新才是真正的“底牌”。
某先进制造基地数字化智能工厂。图源新华社
03
当前,江西正处于厚积薄发、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锂电新能源、建材、有色金属等优势产业面临的竞争加剧。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那么,江西该如何防止和抑制恶性竞争?
在“特”字上下功夫,运用科学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江西联通东西、承接南北、通江达海,具有国家战略与区位、资源叠加以及产业体系完整等独特优势。首先要强化产业政策科学设计,按照产业定位清晰、比较禀赋优势明显、集聚效应突出的要求,建立新兴产业扶持机制、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加速“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有序引导人才、土地、资金等向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领域进行配置。
除此之外,还要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与产业界保持密切沟通,提供种子资金、商业顾问、创业教育等政策支持,将有限政府资源向产业发展真正需要之处倾斜,为扩大新兴产业的消费需求注入信心。
在“新”字上挖潜力,以技术创新为产业提质增效。跳出“内卷”怪圈,还需回归到对创新的鼓励上。夯实产业基础,大力推动有色金属、新能源、电子信息、航空等江西优势产业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构与新兴产业相匹配、相适应的产业基础。
加强技术攻关,依托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机制推动产学研用多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支持碳中和关键科学问题、量子信息、储能新材料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支持南昌实验室、江西省复合半导体实验室、华润江中国家级实验室、江西省航空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
在“融”字上做文章,深化合作开放优化产业布局。做大蛋糕,是避免恶性“内卷”的根本出路。深化国内合作,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抢抓“东数西算”机遇,高起点谋划打造贯通粤港澳—江西—长三角三地的“数据大运河”,推动数据资源跨省自由流动、互联共享。
深化国际合作,利用世界VR产业大会、世界赣商大会、世界绿发会等会展对接平台广泛开展推介和合作;依托赣欧班列运输优势和品牌效应,支持更多江西企业打通以电动载人汽车、光伏、锂电池“新三样”为模板的出口新通道。
与此同时,进一步促进金融、产业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同样重要,既要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中找准发力点,也要限制过度投机和跟风潮流,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在激荡的市场竞争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年轻人为什么拒绝“牛马三件套”
被孔子嫌弃的弟子,如何成为南昌文化启蒙第一人

跟着央视寻味江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江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