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广东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①____,因为在这里,有绿叶和我对语。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乌,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县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展,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②____。

朋友屡次来信催促我回去,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18. 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排比、比喻、比拟    B. 比拟、对偶、排比    C. 对偶、比喻、排比    D. 排比、借代、夸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了,依旧伸长、攀缘、舒放着。”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    ,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画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上班八小时,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非自然而然地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意和远方。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无论每一道题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起来,把化妆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起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诗词大会虽落幕,但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却      。

14.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洛阳纸贵  异军突起  靡然成风  方兴未艾

B. 风靡一时  异军突起  蔚然成风  方兴未艾

C. 风靡一时  脱颖而出  蔚然成风  意兴阑珊

D. 洛阳纸贵  脱颖而出  靡然成风  意兴阑珊

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才能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B. 所以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C. 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而且能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D. 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16.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

B. 无论每一道题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C.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D.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

 

 

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17.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常跑这条线的人们,似乎也忘记了台儿沟的姑娘。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18. 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家谱则是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下是记者对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的访谈,请你根据冯志亮的回答,补写记者提出的问题。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每处不超过18字。

记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现今传世有家谱记载的一般都是由明洪武年间洪洞移民开始的。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锐减,而那时山西人口繁盛,于是就有了洪洞移民,人们离开之前,会到洪洞大槐树下记录自己的名字。

记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修家谱这项工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还需要耐心、认真,对家谱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记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我们在家谱中能够触摸到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人的一生,这是家谱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修家谱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触摸我们的传统文化。

广东省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用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看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祼祼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领略  休戚相关  心志  熟视无睹

B. 领略  息息相通  心智  视而不见

C. 领受  休戚相关  心智  熟视无睹

D. 领受  息息相通  心志  视而不见

19. 下列诗句,与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C.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无可厚非。然而,目前网上真正的“状元笔记”_______,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______,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将之奉为_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挥而就 寥若晨星 鱼龙混杂金科玉律        B. 一蹴而就寥若晨星 鱼目混珠 金科玉律

C. 一蹴而就 灿若繁星 鱼目混珠清规戒律        D. 一挥而就灿若繁星 鱼龙混杂 清规戒律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B. 但在从最严格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C. 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D.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B. 那些东西虽然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

C. 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

D. 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需要一个       的过程。但灾情的肆虐蔓延,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需要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突发性灾害往往暴露出我国个别地区治理体系的问题,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       ,个别地方政府措施不当,导致局部区域灾情控制不力,事后当然会被上级部门追责。

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不可能        ,更不可能        。灾情当前,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署和研究。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按部就班   良莠不齐   一蹴而就   一举千里

B. 由浅入深   良莠不齐   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

C. 由浅入深   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D. 按部就班   参差不齐   一挥而就   一举千里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部署和研究。

B. 我们应抓紧对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C.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D.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         ,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每每让         于前的人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         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必将再创断的辉煌。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新月异    横亘古今    伫立    还

B. 日新月异    连缀古今    伫立    更

C. 蒸蒸日上    连缀古今    站立    还

D. 蒸蒸日上    横亘古今    站立    更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B.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壮阔波澜,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C.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壮阔波澜,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D.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广东省部分地区

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①____,因为在这里,有绿叶和我对语。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乌,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县比在外边长得更快。可是每天早展,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②____。

朋友屡次来信催促我回去,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18. 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排比、比喻、比拟    B. 比拟、对偶、排比    C. 对偶、比喻、排比    D. 排比、借代、夸张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比在外边长得更快了,依旧伸长、攀缘、舒放着。”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8. A    19. 原文连用三个“依旧……”,起到了强调作用,凸显青藤顽强的生命力以及作者对此的赞叹,这是改动后所无法体现的。②原句内容上有前后的层次,先是青藤被拽到室内之后没有改变的“伸长、攀缘、舒放”,再是青藤进室内之后的变化——“长得更快”,改动之后则显得层次不清。   

20. 但我并不感到孤独  ②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结合常考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

本题中“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把句子放回文本当中,结合上下句来看句子所写的内容。然后还可以从手法和重要词语的把握上入手,分析其表达效果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文中说到常春藤在生长环境被改变后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可见常春藤生命力的旺盛以及作者对此的赞叹,连用三个“依旧……”起到了强调作用。除了从情感的表达上来看,还可以从句子之间的层次上进行比较,原句内容上有前后的层次,先是青藤被拽到室内之后没有改变的“伸长、攀缘、舒放”,再是青藤进室内之后的变化——“长得更快”,改动之后则显得层次不清。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文中第一处从下文交代出的原因可以看出我并不孤独,而上文说到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所以第一处应是表示一种转折,综合以上,第一处可填“但我并不感到孤独”。上文说到“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叫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但当我看到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我仍然囚系住它,让它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因此,第二处填“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    ,圈粉无数。在一笑二闹三跳四唱的娱乐节目时代,《中国诗词大会》     ,诗词综艺火爆,最近令朋友圈和各种群画风突变,忽如一夜春风来,答题对诗,玩飞花令

人们关注《中国诗词大会》,是因为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每天上班八小时,满负荷运转,单调乏味的生活让人感觉压抑,而读诗可以暂时疏解内心的阴郁。生活需要诗意,但诗意并非自然而然地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诗意和远方。

我们不是文人雅士的沙龙,得让人看得懂,从大家熟悉的诗词名篇切入,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央视科教频道总监阚兆江说,无论每一道题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所以,诗词大会的题目都颇接地气。比如,把减肥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联系起来,把化妆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联系起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对应的则是购房,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关心的话题。

诗词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颜芳说:其实诗词的功能至今没有失去,写诗就跟发朋友圈一样,都是情感的表达,很有趣,也很时尚。诗词大会虽落幕,但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却      。

14.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洛阳纸贵  异军突起  靡然成风  方兴未艾

B. 风靡一时  异军突起  蔚然成风  方兴未艾

C. 风靡一时  脱颖而出  蔚然成风  意兴阑珊

D. 洛阳纸贵  脱颖而出  靡然成风  意兴阑珊

15.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才能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B. 所以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C. 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而且能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D. 才能在与诗词相会的过程中提升文化素养,让心灵空间更饱满

16.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

B. 无论每一道题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且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C.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情操,滋养人们的心灵。

D. 每一道题无论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都让诗词和古今生活有一种联系。我们不是要做一场考试,而是想通过诗词陶冶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情操。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洛阳纸贵”,原义是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之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因此都涨价了;后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定语、补语;多含褒义。“风靡一时”,指草木一时间全部随风倒下。形容某事物在一个时期里非常盛行。也作“风行一时”。

此处语境是指《中国诗词大会》在丁酉新春非常盛行,“圈粉”无数,所以此处应该用成语“风靡一时”。

第二空处,“异军突起”,比喻另一支新的力量突然出现。“脱颖而出”,锥子的整个尖部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

此处形容对象“《中国诗词大会》”,所以应该用成语“异军突起”。

第三空处,“蔚然成风”,也说蔚成风气。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靡然成风”,指相互跟风,群起效尤而成风气,贬义词,多指不好的风气。

此处语境中的“答题对诗,玩‘飞花令’”都是好的风气,所以应该用成语“蔚然成风”。

第四空处,“方兴未艾”,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没有兴趣的样子。

此处语境是指青年一代的诗意生活却正在蓬勃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所以应该用成语“方兴未艾”。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要关注前一句“一个人只有徜徉于诗词、发现诗意”中的“只有”应该和“才能”组合在一起,而且应该放在句子的前半部分,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D项。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共有三处语病:第一处是关联词语位置不当,“每一道题是题目,还是话题的开启”的主语都是“每一道题”,所以“无论”应该放在主语的后面;第二处是“不是……而且是……”关联词语是不配套的,应该是“不是……而是……”“不仅是……而且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这里应该用“不是……而是……”;第三处是“陶冶……心灵,滋养……情操”搭配不当,应该改为“陶冶……情操,滋养……心灵”。

故选C

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

17.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常跑这条线的人们,似乎也忘记了台儿沟的姑娘。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能力。

画线的句子“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使用了拟人修辞。写火车叹息、抱怨、冷漠,赋予火车以人的情态。

A.夸张修辞。说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B.比喻修辞。将短暂的人生比作早晨的露水。

C.互文修辞。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船设宴。

D.拟人修辞。写风在愤怒的号叫,赋予风以人的动作、心理。

故选D

18. 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家谱则是姓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下是记者对姓氏文化学者冯志亮的访谈,请你根据冯志亮的回答,补写记者提出的问题。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每处不超过18字。

记者: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现今传世有家谱记载的一般都是由明洪武年间洪洞移民开始的。元末明初,中原人口锐减,而那时山西人口繁盛,于是就有了洪洞移民,人们离开之前,会到洪洞大槐树下记录自己的名字。

记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修家谱这项工作,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还需要耐心、认真,对家谱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

记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冯志亮:我们在家谱中能够触摸到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可以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人的一生,这是家谱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修家谱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触摸我们的传统文化。

【答案】    ①. 我国现今传世家谱起源于什么时候    ②. 家谱师需要哪些综合素质    ③. 您认为修家谱的意义(价值)何在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回答可知,关键词为“现今传世家谱”,而文本都是关于我国现今传世家谱的起源时间,所有此处应填写“我国现今传世家谱起源于什么时候”之类的句子。

第二处,由回答可知,深厚的文化功底、耐心、认真,这些都是关于家谱师所需具备的综合素质,所以此处应填写“家谱师需要哪些综合素质”之类的句子。

第三处,由回答中的“在修家谱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触摸我们的传统文化”可知,是这关于修家谱的价值或意义,所以此处应填写“您认为修家谱的意义(价值)何在”之类的句子。

注意横线后的问号,表述时选择问句。

广东省惠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它走到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并有所了解,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用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   )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   )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如果活看不仅仅为了满足那些赤祼祼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   );不是要用虚假的慰籍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   ),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 领略  休戚相关  心志  熟视无睹

B. 领略  息息相通  心智  视而不见

C. 领受  休戚相关  心智  熟视无睹

D. 领受  息息相通  心志  视而不见

19. 下列诗句,与画横线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B.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C.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B. 然而,通过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仅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且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C.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D. 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答案】18. B    19. D   20. C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领受:接受 (多指接受好意);领略:领会、理解。语境中,读杰作是要理解和领会人类的所思、所求,不能只是“接受”。

息息相通: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用来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语境中,重在强调自己与人类的联系密切,不是强调“福祸相关”,故用“息息相通”。

心志:意志、志气;心智:心思智慧。读书的目的不是消遣,而是要集中心思,增长智慧。所以用“心智”更符合语境。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有强调“多次”之意。也指经常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语境中,要强调“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不重视,不是强调“看了多次而不重视的意思”。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所用修辞是比喻,将“获得真正的教养”比作“走路”。

A.借代。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部分代整体。

B.对偶。“荡胸”对“决眦”,“生”对“入”,“层云”对“归鸟”。

C.拟人。写出潭中鱼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取乐的可爱。

D.夸张、拟人和比喻。“乱石穿空”是夸张,“拍”将惊涛拟人化,“千堆雪”,比喻,把激起的浪花比作雪。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不仅……而且……”表递进,“不是……而是……”表并列;“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不是“获得了僵死的知识”,前后语意不是递进关系,而应该是并列关系,故排除AB

对每一部……深入理解,你都会感到满足和幸福”结构混乱,“对……作品的理解”还没有说完,中途易辙为“你……”。排除D

故选C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学段检测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无可厚非。然而,目前网上真正的“状元笔记”_______,大都是“赝品”。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______,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与其将之奉为_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挥而就 寥若晨星 鱼龙混杂金科玉律        B. 一蹴而就寥若晨星 鱼目混珠 金科玉律

C. 一蹴而就 灿若繁星 鱼目混珠清规戒律        D. 一挥而就灿若繁星 鱼龙混杂 清规戒律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国人在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B. 但在从最严格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附着着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C. 但从全国性最严格的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看到了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D. 但在从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充满国人千百年来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这些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让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当成制胜的法宝。

B. 那些东西虽然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也会将此当成制胜的法宝。

C. 但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对哪怕是跟“状元光环”擦点边的东西,也会当成制胜的法宝。

D. 急功近利的家长、学生之所以会当成制胜的法宝,是因为这些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擦点边。

【答案】16. B    17. B   18. C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一蹴而就:形容事情很容易做,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挥,挥笔;就,成功。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此处语境是指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所以此处应填“一蹴而就”

第二空处,寥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灿若繁星:意思是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

且从句意来看,这里是要说明真正的“状元笔记”数量少,应填“寥若晨星”。

第三空处,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此处语境说的是“笔记”,应填“鱼目混珠”。

第四空处,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清规戒律:比喻束缚人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成规惯例。

此处语境是指与其将之奉为不能变更信条,所以填“金科玉律”更合适。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成分残缺,最严格的”之前少了一个“从”;“从最严格”之前应加上“在”,构成一个“在……身上”的结构才完整。二是成分赘余,“作为”去掉。三是“寄寓……崇拜”搭配不当,“寄寓”改为“附着”。四是语序不当,“千百年来国人”语序不当,应改为“国人千百年来”。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括号前面说“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括号后面说“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可见中间是转折关系,据此排除D项,且D选项前后主语不一致;括号的后一句主语是“他们”,由此可知,补上的句子主语应该是“家长、学生”A选项的主语是“东西”,由此可排除A选项;B项中说“状元笔记”跟“状元光环”“只是擦点边”,过于绝对化,且句子主语前后不一致,故排除BC项既体现与上文的转折关系,又突出后文“他们”承前指代的内容。

故选C

广东省深圳市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家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要求我们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发展,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对一些突发性的灾害,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需要一个       的过程。但灾情的肆虐蔓延,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带来重大威胁,需要我们快速反应,科学决策。突发性灾害往往暴露出我国个别地区治理体系的问题,各地区在灾情防控工作中的表现       ,个别地方政府措施不当,导致局部区域灾情控制不力,事后当然会被上级部门追责。

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完善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不可能        ,更不可能        。灾情当前,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部署和研究。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按部就班   良莠不齐   一蹴而就   一举千里

B. 由浅入深   良莠不齐   一挥而就   一劳永逸

C. 由浅入深   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   一劳永逸

D. 按部就班   参差不齐   一挥而就   一举千里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部署和研究。

B. 我们应抓紧对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C.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研究和部署。

D. 我们应抓紧就党中央明确的国家治理特别是抗击重大灾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研究和部署。

【答案】18. C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按部就班: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由浅入深:指逐渐深入。此处是说过程逐渐深入,应选“由浅入深”。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参差不齐:原意是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此处指各地工作水平不同,应选“参差不齐”。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挥而就:一挥笔就能成功(就:完成)。指才思敏捷,写字、作文或画画速度很快;多含褒义。此处强调渐进的过程,应选“一蹴而就”。

一举千里: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此处强调国家治理是一个逐渐提升的过程,用于否定句,应选“一劳永逸”。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成分残缺,“我们应抓紧就……的制度部署和研究”缺动词,在“部署和研究”前面加上“进行”;

(2)语序不当,“部署和研究”按照事理逻辑,应该先“研究”再“部署”,改为“研究和部署”。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经济不断发展、科技         的当下,有一种文化现象受人关注。借文物为话题讲述历史故事,这类文艺作品穿越时空,         ,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保护历史文物、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社会共识。历史文物浓缩着时间的厚重,承载着集体的记忆,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历史。文物将历史记忆沉淀其中,使得后人可以睹物思人、透物见史。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而这样一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回望,可以带来文化的认同、思想的启迪、精神的激励,引导我们走好今天的路。

红色文物记录着英勇牺牲、顽强斗争的红色故事,每每让         于前的人感受到精神的震撼。从一件件红色文物里,可以发掘百年奋斗征程中的闪光故事,可以真实触摸何谓牺牲、何谓坚守,可以真切感受一个百年大党的不变初心。

历史和文化关乎过去,         关乎现在与未来。从五千年文明中走来,从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我们必将再创断的辉煌。

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日新月异    横亘古今    伫立    还

B. 日新月异    连缀古今    伫立    更

C. 蒸蒸日上    连缀古今    站立    还

D. 蒸蒸日上    横亘古今    站立    更

17.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波澜壮阔,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B.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壮阔波澜,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C. 文物的存在不是静止的,从中可以听见鼓角争鸣,看见壮阔波澜,感受历史与文化的脉动。

D. 文物不是静止的存在,从中可以听见争鸣鼓角,看见波澜壮阔,感受文化与历史的脉动。

【答案】16. B    17. A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日新月异”适用于进步很快,而“蒸蒸日上”强调向上的形势,语境是说科技发展势头一天比一天好,故用“日新月异”。

②“横亘古今”,即横跨古今;“连缀古今”,即连接古今。后文有“连接着过去与未来”,故用“连缀古今”。

③“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立,是饱含情思的神态;与“站立”相比,这里形容人们站再红色文物前受到震撼,应用“伫立”。

④“还”表示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更”表示程度上的加深。这里是比较“过去”与“现在、未来”,应该用“更”。

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前文陈述对象是文物,而不是“文物存在”,排除BD;②“鼓角争鸣”“波澜壮阔”不仅结构一致,而且符合事理,据此排除BCD。③先感受“历史”再感受“文化”,符合事理,据此排除BD

故选A

 




文章转载自: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