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I专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福建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I专题

福建省福清市元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与神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问题。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 2019年11月5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95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2016年12月《大庆社会科学》)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2019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B. 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C. 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建立政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想要走好未来的路,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艰难的一段时间,为我们展现了共产党的成长。

B. 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益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真实性会受影响。

C. 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

D. 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致力于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 近日,电影《红色往事》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C. 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说。

D.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州委书记刘坪率州级领导干部前往红原县、松潘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沿着红军在阿坝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创作者与广大读者能否实现精神共鸣,关系创作的成败。网络文学吸收大众文艺成熟经验,凭借互联网传播即时性、宽覆盖等优势,实现创作与运营机制的创新,形成以读者需求为牵引的创作生产机制。创作者和文学网站及时更新连载作品,从读者即时反馈的收藏、推荐和评论中,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有效地将文化创新与受众需求连接在一起,强化网络文学的阅读黏性。

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同样是由热心读者自发启动的。相关文学网站捕捉到海外读者阅读需求,不断推出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文学网站吸引海外作者加入,把中国网络文学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许多国家,形成“世界网络文学”雏形。网络文学找到海外目标群体,目标群体推动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滚雪球一般扩大影响。

创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需求,是文学发展的持续动力。作者创作才华得到展现,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是其持续创造创新的可靠保障;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让读者获得独到的情感体验,读者才会跟随并支持作者的创作。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作者要学会把握艺术表达的新奇效果与读者理解程度的平衡,把握人类情感表达的分寸感等等,从而让艺术创新获得认可。

艺术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既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又要求创作者熟知艺术传统。古往今来的大众文艺大多是类型文艺,其发展规律即始终围绕人类个体基本愿望和社会时代要求,在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类型,分门别类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每种类型文艺,如武侠、言情、科幻等,各有其广泛使用的世界架构、角色原型、故事模式等创作元素。

网络作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哲学、明清小说、现代通俗小说中,吸取创作元素,创造出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仙侠等小说类型,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文体创新意义的成功之作。如《完美世界》以华夏神话、明清小说里的诸多人物为原型,对其融合再造,创造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特征鲜明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作家们还不断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滋养文学创作。如《盘龙》汲取奇幻文艺与游戏中的世界架构,展现出奇异的宇宙世界,赋予传统奇幻角色以崭新特征,令人眼前一亮。网络文学不断升级换代,近期更是出现一批阅读难度较高却受到读者热捧的跨类型作品,如《魔力工业时代》。

(摘编自王祥《借力良性互动促进文学创新》)

材料二:

什么是语言,什么又是艺术语言?语言是构成艺术形式的最小单元,也是基本要素,或称基本语素、基本语言;艺术语言是在艺术创作语境下,按美学特征与审美需要,将这些语素进行自由而独特的排列、组合,构成艺术作品的特殊表现方式与实现手段。

可见,语言是艺术构成的前提与基础,艺术语言是艺术呈现的生命与灵魂。并且,不能成为艺术语言的语言,无法进入创作语境;而不能进入艺术语境的语言,没有审美意义,因而也就不能建构艺术作品。

当下文艺创作中,确实存在着语言运用方面的病症或问题,比如陈腐、僵化、空洞、苍白、琐碎、庸俗、世故等,归结概括为一点,就是墨守成规、俗不堪耐。这些令受众失望、令审美无奈的“语言现象”,是对语言在艺术语境中的错置,与艺术创作之本质意义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回望文明史,文艺的演进发展正是艺术语言的演进发展。以美术领域为例,从原始美术到古典美术是这样,从古典美术到现代艺术也是这样,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同样是这样。在文学领域出现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复兴、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感伤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也正是由于艺术语言的不断创新,从而实现文学丰碑的不断矗立。并且,不管哪种艺术门类,凡能开启新的艺术语言形式者,往往能开拓艺术新径、走向艺术高峰。比如忠实于现实主义的曹雪芹、探寻魔幻现实主义的马尔克斯,比如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又开拓浪漫主义的贝多芬、走进抒情抽象主义的朱德群,还比如开启实验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开辟光影水墨山水的李可染等,都是艺术语言探索、创新、重构与超越的典范。

同经验语言不能摹写超验世界一样,传统艺术语言也不能生硬或原封不动地置于当下语境的艺术创作,否则,此类所谓创作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迟滞、倒退、抄袭与复制等问题,从而令艺术走向自我异化,也让艺术永远远离艺术,既有悖艺术精神,又窒息受众审美。

无可置疑,文明愈发展,审美愈不待。艺术创作要践行审美使命、承载时代担当,唯有语言创新,并且终究还是要语言创新。

(摘编自吕国英《艺术创新贵在语言创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读者的阅读需求会激发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创新热情。

B. 优秀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会在艺术表达的新奇效果与读者理解程度之间寻求平衡点。

C. 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小说主要以华夏神话里的人物为原型,再对其融合创造。

D. 艺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只有具有审美意义的语言,才能建构起艺术作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虽然不能够应用到海外,但推动了“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

B. 大众文艺主要是类型文艺,其艺术创新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尊重文艺发展规律。

C. 相比于美术领域,文学领域的发展更能说明文艺与艺术语言的演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 传统艺术语言的生命力很脆弱,当下的创作者应避免抄袭,与时俱进,实现语言创新。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

B. 德彪西早年对瓦格纳相当尊崇,后来逐渐觉悟到,法兰西音乐必须从瓦格纳模式中解脱出来,走自己的道路。

C. 近年来,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

D. 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用行书写碑。其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你对当下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6179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

A.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基础A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所以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 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 乱世中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D. 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2. 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 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的观点。

C. 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 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 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 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时代和受众所欢迎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B. 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

C. 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魅力十足。

D. 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B. 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

C. 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

D. 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陈乔年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

3.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一项是(   )

A. 鲁迅1918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 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为线索,表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 叶圣陶1924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行径。

D. 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1945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的地下党的故事。

4. 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爆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他的作品《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军营中爆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材料二: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

材料三: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爆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对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进行详实记录。

B. 1918年席卷全球的流行性肺炎最初爆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但其产生的影响远未消失。

C. 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D. 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B.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中国领导人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

C. 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

D. 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3. 下列说法中,作为论据最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 面对全球性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 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 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 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 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 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 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 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 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D. 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4. 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 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福建省部分名校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考试试题精选汇编

现代文阅读I专题

福建省福清市元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写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伟大的转折》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尽量对长征的真实状态做历史和艺术的还原——艰难的抉择、艰苦的跋涉、艰窘的生活和浴血的战斗。作品描写的是红军长征最关键的一段时间,即湘江战役后,转战黔、滇、川等地的5个月。应当说,这是我党的一次思想解放,是我党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胜利与复兴的伟大转折。

经过80多年的岁月淘沥、时空化合,长征精神已不仅仅属于一个军队、一个政党、一片地域,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伟大的转折》真实地再现历史,艺术地揭示历史经验,这是为了坚守和传承留存在历史中的高贵英雄主义精神,以期其成为今天的思想烛照和精神钙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这部剧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制作不够精良、特型演员的形与神拿捏得不够到位等问题。长征有着说不尽的深厚历史内涵、思想内涵、人文内涵,虽然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远去,但艺术创作的长征依旧任重道远。

(摘编自李树声《让长征精神成为我们的精神之钙》, 2019年11月5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这95年,又何尝不是一场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伟大长征?80多年前的长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信与文化自信,这种“走自己的路”的自信正逐渐沉淀升华为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定力和深厚历史底蕴。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所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只有高扬理想信念的风帆,保有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胜信念,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摸索中、自省中、挫折中、成功中获得自信,才能从容应对各种考验,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进。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当年的红军既尊重客观规律又永葆斗志和毅力,既勇于直面困难又敢于接受挑战。长征的胜利启示我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不常有,长征亦常态。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提条件讲难度,向挫折和压力妥协,否则,任何工作都只能受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在长征前,红军的三大任务之一就是要向群众宣传,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长征途中,红军用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员。可以说,长征精神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红军是人民的军队,人民群众是红军的胜利之本。

80多年前的长征有终点,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的长征没有终点。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梦不会自动成真。只有把党的战略目标变成群众的自觉实践,不忘密切联系群众,不断调动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聚合众力、融合众智,以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新时期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2016年12月《大庆社会科学》)

材料三

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令人感叹的是,长征其实也是“一群年轻人的进发”。因为在这支一往无前的队伍里,大约54%的人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江西信丰,中央红军长征路上牺牲的第一位师长洪超只有25岁;在湖南道县,死守湘江阵地的陈树湘只有29岁……就是这群胸怀理想的年轻人。在这条淬火成钢的道路上舍生忘死、抛洒热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所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走向胜利的密码。

有人曾提出疑问,今天的年轻人还用“长征”、还能“长征”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摘编自盛玉雷《激扬新长征的青春力量》, 2019年6月24日《人民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B. 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在新时代阔步前行。

C. 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建立政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想要走好未来的路,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伟大的转折》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聚焦红军艰难的一段时间,为我们展现了共产党的成长。

B. 用艺术再现历史,更利于大众接受,也益于传承长征精神,但艺术并不代表历史,真实性会受影响。

C. 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

D. 新时代的年轻人,依然需要“长征”,只不过“长征”的含义有所变化,它更多地强调精神和价值。

3. 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军长征路”,致力于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 近日,电影《红色往事》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基地举行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C. 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说。

D.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州委书记刘坪率州级领导干部前往红原县、松潘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沿着红军在阿坝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B    2.C    3. B   

4. 运用比喻论证。在论证长征精神是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时,以“雪山”“草地”“金沙江”“大渡河”等比喻新时期无数个需要面对的挑战,指出我们绝不能看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喊苦喊累。②运用引用论证。引用诗词和名言增加文章的文学性,引用毛泽东的话,增加论述的可信度。③运用对比论证。文章无论是在提出观点时,还是在中间论述时,时时不忘用80多年前和80多年后进行对比,突出了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④采用总分总结构。开头先提出总论点“长征精神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然后分为“坚定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述,最后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5. 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②积极主动地组织或参加不同形式的红色教育活动,了解更多的红军故事,从中汲取精神营养,使自己的人生思想得到升华。③生活中,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鼓励自己勇敢向前。④坚定理想,不断追求,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进。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A.长征精神表现出了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错误,选项因果关系错误,材料一第三段中说的是“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人类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C.只有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建立政权”错误,这一说法在文中没有依据,材料只是说长征前红军的任务之一是“帮助群众建立政权和地方党组织”。

D.要想走好未来的路,就要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说法绝对,“以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的英雄故事”只是今天的年轻人切身感受长征的一种做法。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C.年轻人重走长征路,不仅可以用脚步与先辈对话,还可以确定未来之路的方向,探寻成功的密码”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材料三第二段说的是“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文中是“怎么看待来时的路”,而不是“重走长征路”。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主要论证的观点是长征精神具有更多的时代意义。

B.“……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说的是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与材料二中长征精神在新时期的时代意义无关。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方式以及论证结构的能力。

议论文的论证特点,不仅包括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的使用,也包括论证的结构特点。通读材料二,从以上特点入手分析即可。

首先看论证方法,如第二段中,“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不算很大,有什么了不起呀!比起万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总要好一点吧”,这些诗词名言属于引用论证,这可以增加论述的可信度;如第三段“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神懈怠的危险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我们应明确关键时期还会有许多新的‘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新的‘金沙江’‘大渡河’需要征服”,这里的“雪山”“草地”“金沙江”“大渡河”等比喻新时期无数个需要面对的挑战,这是运用比喻论证;如第一段“80多年前”“80多年后的今天”以及在中间论述时用80多年前和80多年后进行对比,这是对比论证,突出了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

然后看论证结构。材料二共五段文字,第一段结尾以“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总领全文,提出观点,然后从第二段到第四段从“坚定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依靠人民群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五段再次总结观点,强调长征精神的时代意义。由此可知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浏览材料,找到材料中传承发扬长征精神的方式,根据这些内容概括,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如材料三中,“怎么看待来时的路,往往决定了能否走好未来的路。让人欣慰的是,不断有年轻人回到长征路上,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切身感受这一传奇史诗。一名20多岁的网络主播,用直播的形式挖掘红军艰苦卓绝的英雄故事,观察长征路上变化与发展中的今日中国;一名95后大学生在重走长征路时,为过去不了解红军的艰辛而流泪。精神是可以传承的,这条地球红飘带孕育的英雄的基因,感染与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这条曲折而顽强的道路上努力奔跑、奋力前进,探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密码”,由这些内容可以概括为重走长征路,用脚步与先辈对话,在心底与先辈共鸣,了解红军英雄们的艰辛。

如材料三最后一段“长征除了是脚步的丈量,更是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在成长和奋斗中会收获成功和喜悦,也会面临困难和压力”,当遇到挫折,遭受压力时,可以想想长征的不易,以此来鼓励自己;如“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这就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把自己和国家融为一体,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最后结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来看,可以参加各种红色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了解红军的故事,从中汲取精神影响,鼓励自己勇敢向前。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创作者与广大读者能否实现精神共鸣,关系创作的成败。网络文学吸收大众文艺成熟经验,凭借互联网传播即时性、宽覆盖等优势,实现创作与运营机制的创新,形成以读者需求为牵引的创作生产机制。创作者和文学网站及时更新连载作品,从读者即时反馈的收藏、推荐和评论中,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有效地将文化创新与受众需求连接在一起,强化网络文学的阅读黏性。

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同样是由热心读者自发启动的。相关文学网站捕捉到海外读者阅读需求,不断推出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文学网站吸引海外作者加入,把中国网络文学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许多国家,形成“世界网络文学”雏形。网络文学找到海外目标群体,目标群体推动网络文学海外传播,如滚雪球一般扩大影响。

创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需求,是文学发展的持续动力。作者创作才华得到展现,及时获得社会支持,是其持续创造创新的可靠保障;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让读者获得独到的情感体验,读者才会跟随并支持作者的创作。在与读者的互动中,作者要学会把握艺术表达的新奇效果与读者理解程度的平衡,把握人类情感表达的分寸感等等,从而让艺术创新获得认可。

艺术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既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又要求创作者熟知艺术传统。古往今来的大众文艺大多是类型文艺,其发展规律即始终围绕人类个体基本愿望和社会时代要求,在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类型,分门别类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每种类型文艺,如武侠、言情、科幻等,各有其广泛使用的世界架构、角色原型、故事模式等创作元素。

网络作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哲学、明清小说、现代通俗小说中,吸取创作元素,创造出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仙侠等小说类型,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文体创新意义的成功之作。如《完美世界》以华夏神话、明清小说里的诸多人物为原型,对其融合再造,创造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和特征鲜明的角色。与此同时,网络作家们还不断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滋养文学创作。如《盘龙》汲取奇幻文艺与游戏中的世界架构,展现出奇异的宇宙世界,赋予传统奇幻角色以崭新特征,令人眼前一亮。网络文学不断升级换代,近期更是出现一批阅读难度较高却受到读者热捧的跨类型作品,如《魔力工业时代》。

(摘编自王祥《借力良性互动促进文学创新》)

材料二:

什么是语言,什么又是艺术语言?语言是构成艺术形式的最小单元,也是基本要素,或称基本语素、基本语言;艺术语言是在艺术创作语境下,按美学特征与审美需要,将这些语素进行自由而独特的排列、组合,构成艺术作品的特殊表现方式与实现手段。

可见,语言是艺术构成的前提与基础,艺术语言是艺术呈现的生命与灵魂。并且,不能成为艺术语言的语言,无法进入创作语境;而不能进入艺术语境的语言,没有审美意义,因而也就不能建构艺术作品。

当下文艺创作中,确实存在着语言运用方面的病症或问题,比如陈腐、僵化、空洞、苍白、琐碎、庸俗、世故等,归结概括为一点,就是墨守成规、俗不堪耐。这些令受众失望、令审美无奈的“语言现象”,是对语言在艺术语境中的错置,与艺术创作之本质意义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回望文明史,文艺的演进发展正是艺术语言的演进发展。以美术领域为例,从原始美术到古典美术是这样,从古典美术到现代艺术也是这样,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同样是这样。在文学领域出现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艺复兴、批判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古典主义、感伤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印象主义、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也正是由于艺术语言的不断创新,从而实现文学丰碑的不断矗立。并且,不管哪种艺术门类,凡能开启新的艺术语言形式者,往往能开拓艺术新径、走向艺术高峰。比如忠实于现实主义的曹雪芹、探寻魔幻现实主义的马尔克斯,比如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又开拓浪漫主义的贝多芬、走进抒情抽象主义的朱德群,还比如开启实验立体主义的毕加索、开辟光影水墨山水的李可染等,都是艺术语言探索、创新、重构与超越的典范。

同经验语言不能摹写超验世界一样,传统艺术语言也不能生硬或原封不动地置于当下语境的艺术创作,否则,此类所谓创作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迟滞、倒退、抄袭与复制等问题,从而令艺术走向自我异化,也让艺术永远远离艺术,既有悖艺术精神,又窒息受众审美。

无可置疑,文明愈发展,审美愈不待。艺术创作要践行审美使命、承载时代担当,唯有语言创新,并且终究还是要语言创新。

(摘编自吕国英《艺术创新贵在语言创新》)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非常密切,读者的阅读需求会激发网络文学创作者的创新热情。

B. 优秀的网络文学创作者会在艺术表达的新奇效果与读者理解程度之间寻求平衡点。

C. 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小说主要以华夏神话里的人物为原型,再对其融合创造。

D. 艺术语言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形态,只有具有审美意义的语言,才能建构起艺术作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虽然不能够应用到海外,但推动了“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

B. 大众文艺主要是类型文艺,其艺术创新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尊重文艺发展规律。

C. 相比于美术领域,文学领域的发展更能说明文艺与艺术语言的演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D. 传统艺术语言的生命力很脆弱,当下的创作者应避免抄袭,与时俱进,实现语言创新。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长期以来,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

B. 德彪西早年对瓦格纳相当尊崇,后来逐渐觉悟到,法兰西音乐必须从瓦格纳模式中解脱出来,走自己的道路。

C. 近年来,各类翻拍剧层出不穷。一些爱情、都市、励志类的当代剧,“不是已经被翻拍,就是在被翻拍的路上”。

D. 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用行书写碑。其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你对当下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B    3. D   

4.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首先说明网络文学的特点,指出作者与读者的良性互动,形成以读者需求为牵引的创作生产机制,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也符合这一特点。接着,作者分别从“创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需求,是文学发展的持续动力”“艺术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既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又要求创作者熟知艺术传统”两方面来论证创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对网络创作的作用。   

5. 作者与读者产生良性互动,形成文学文艺语言的创新。

从传统中吸收养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产生新的创作元素。

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艺术类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主要以华夏神话里的人物为原型”无中生有。根据材料一第五段“网络作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哲学、明清小说、现代通俗小说中,吸取创作元素,创造出具有东方文化色彩的玄幻、仙侠等小说类型,出现了一大批具有文体创新意义的成功之作。如《完美世界》以华夏神话、明清小说里的诸多人物为原型,对其融合再造”可知,网络作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哲学、明清小说、现代通俗小说等诸多方面吸取创作元素。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虽然不能够应用到海外”理解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文学网站吸引海外作者加入,把中国网络文学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许多国家”可知,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经验是可以应用到海外的。

C.文学领域的发展更能说明文艺与艺术语言的演进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理解有误。作者并没有说明哪种艺术语言更有说明性。而从材料二第四段“不管哪种艺术门类,凡能开启新的艺术语言形式者,往往能开拓艺术新径、走向艺术高峰”可知,各类艺术语言的作用是平等的。

D.传统艺术语言的生命力很脆弱”无中生有。从材料二第五段“同经验语言不能摹写超验世界一样,传统艺术语言也不能生硬或原封不动地置于当下语境的艺术创作”可知,这只是说明了传统艺术语言的局限性,并不能说明传统艺术语言的生命力很脆弱。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补充论据知识的掌握能力。

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艺术语言要不断创新,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A.选项是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艺术语言的创新。

B.选项只说出了艺术语言创新的需要,但还没有实现创新。

C.选项是说明文艺创作题材的僵化与倒退,不涉及艺术语言创新问题。

D.李邕改用行书写碑,是对书法艺术的艺术语言创新,符合题意。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五段,在第一段中,作者提出“创作者与广大读者能否实现精神共鸣,关系创作的成败”“网络文学吸收大众文艺成熟经验,凭借互联网传播即时性、宽覆盖等优势,实现创作与运营机制的创新,形成以读者需求为牵引的创作生产机制”,第二段指出“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同样是由热心读者自发启动的”,这两段说明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是网络文学创作的主要特点。作者在此提出了论点。

接着,作者在第三段论证了“创作者与读者求新求变的需求,是文学发展的持续动力”这一分论点,指出正是作者与读者的互动,让艺术创作实现不断地创新。

然后,作者在第四、五两段论证了“艺术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既要求创作者体察读者需求,又要求创作者熟知艺术传统”,同时举出《完美世界》的例子,有力的论证这一分论点。

材料一全文采用总分结构,逻辑清晰,论证有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创意解读的能力。

对当下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提出建议,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对创作创新的论述以及结合自己的理解来解答。

从材料一第一段“创作者与广大读者能否实现精神共鸣,关系创作的成败”“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从而有效地将文化创新与受众需求连接在一起”,材料二第六段“艺术创作要践行审美使命、承载时代担当,唯有语言创新,并且终究还是要语言创新”可总结出,作者应与读者产生良性互动,在互动中感知读者的需求,从而形成文学文艺语言的创新。

从材料一第四段“古往今来的大众文艺大多是类型文艺,其发展规律即始终围绕人类个体基本愿望和社会时代要求,在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艺术类型”可以总结出,作者应把握大众文艺的特点,在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艺术类型。

从材料一第五段“网络作家从中国古代神话、古代哲学、明清小说、现代通俗小说中,吸取创作元素”“与此同时,网络作家们还不断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滋养文学创作”可总结出,作者要从传统中吸收养分,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产生新的创作元素,创作出新的文学作品。

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16179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19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3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

(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

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

随着太空行走技术的发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按出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验证类出舱活动;第二种是组装类出舱活动;第三种是维修类出舱活动;第四种是有效载荷类出舱活动,即回收、修理和释放卫星或在月面安装实验装置、采集月岩标本等。

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

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

处于真空状态的太空,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可低于-200℃,同时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

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14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

(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

[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核心舱,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圆满成功。

B. 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通过3个月的在轨驻留、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C. 太空行走的主要内容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等,目前这一技术为部分航天业发达的国家所掌握。

D. 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的重要装备,它不仅能帮助航天员抵御恶劣的太空环境,更能向航天员提供维持生命所需的大气压力和氧气等保障。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不仅镌刻了国家发展前行的脚步,更振奋了国人昂扬的精神与气概,夯实了国人厚重的自信与底气。

B. 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多个首次突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我国逐梦空间站的新征程。

C.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虽然比翟志刚的出舱活动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

D. 为了防止自己丢失在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员出舱行走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以解决太空行走中的安全问题。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

A.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B.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C.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传员,在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后,计划向中学生宣传我国的航天成就,你会如何构思自己的宣讲稿?请结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讲要点。

【答案】1. B    2.C    3. D   

4. 首先介绍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以及本次出舱的活动的意义;②其次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和类型;③然后阐述了影响太空行走的因素和应对措施;④最后再次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5. 回顾我国航天工程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各阶段成果。②着力介绍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③号召学生们向前辈学习,心怀梦想,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攻克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有误。原文为“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未强调这是一系列“技术难题”。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C.“但他们在出舱活动的类型上是一致的”错误。从“2008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可知,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神州十二号的出舱活动类型为组装类出舱活动。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天街”是指京城的街道,不属于古人对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共有七段

首先,第一段“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介绍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出舱活动以及本次出舱活动的意义。

接下来,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和类型。其中,第二段,列举了美国和苏俄等航天员太空行走进行修理的情况,介绍了太空行走的作用;第三段,介绍了四种太空行走的类型。

然后,阐述了影响太空行走的因素和应对措施。第四、五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太空行走的难点;第六段,“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介绍了应对太空行走问题的措施。

最后,再次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从第七段“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可知,强调了本次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第三段“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回顾我国航天工程的历程以及所取得的各阶段成果;

结合材料一第四段“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多个“首次”、材料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着力介绍本次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发射以及太空行走的意义价值;

结合材料一最后一段“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中国身影、中国足迹”,号召学生们向前辈学习,心怀梦想,勇攀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基础A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的诗一向被称为诗史,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时代面貌。把杜诗称为诗史,最早见于晚唐孟棨的《本事诗》。其在叙述李白的一段中,附带着提到杜甫,说“杜逢禄山之难,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从这句话看来,诗史这个名称好像是在杜甫时代已经存在了——纵使不在杜甫时代,也应该在孟棨以前。

普遍地用诗史标志杜诗的特点,始于宋代。五代时写成的《旧唐书·杜甫本传》没有提到诗史;北宋写成的《新唐书》则说杜诗“世号诗史”。宋代诗文以及诗话中,凡是有关杜甫的,诗史二字常常可以遇到。像“推见,至隐,殆无遗事”、像“读之可以知其世”、像“纪当时事,皆有据依”,的确是杜诗的特点,也是杜甫成为我国一个伟大诗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杜甫在这方面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明代的唐诗研究者胡震亨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他认为以时事入诗,杜甫发挥了极大的独创性,道前人所未道,这是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丰功伟绩。但回顾诗歌的历史,追溯《诗经》的传统,这种说法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

杜甫生在唐代封建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他既有热情的关怀,也能作冷静的观察,洞悉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他观察的范围广、认识深,并能以高度的艺术手法把他观察、认识的所得在诗歌里卓越地表达出来,大大超过了在他以前的任何一个诗人。所以我们说,杜甫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伟大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也就是这个缘故,杜诗才获得了千百年来被人公认的诗史的称号。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一部好的历史同样需要作者能够认识时代的症结和重大问题的核心,同样可以写得很生动。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

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摘编自冯至《论杜诗和它的遭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杜甫遭逢“安史之乱”,作品充分反映社会现实,所以当时就称之为“诗史”。

B. 与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的诗歌相比,陶潜、鲍照等人的作品同杜诗一样,都在大量地歌咏时事。

C. 乱世中杜甫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并凭高超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是前无古人的。

D. 作为“诗史”的杜诗不同于一般的历史,字里行间包涵着“悲欢忧乐”“好贤恶恶”,活跃着诗人的性情。

2. 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提出论题,接着论述杜诗被称“诗史”的历史、原因及“诗史”与历史的区别。

B. 文章引用胡震亨的论述,阐明杜甫以时事入诗给中国的诗歌拓宽了一个领域的观点。

C. 第四段在论述杜诗的特点时,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支撑了自己的观点。

D. 文章在赞扬杜甫对我国诗歌贡献的同时,也对言过其实的说法有所辩驳,具有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同时代大多数诗人不同,杜甫以满腔热诚、大量歌咏时事著称,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

B. 诗史”不同于历史,不能理解为用诗体写成的历史,故而“诗史”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

C. 杜甫的“史诗”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凸显作者本人的形象,其诗句“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就体现这样的特色。

D. 在认识清楚时代的症结和问题的核心所在的同时,把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

【答案】1. B    2.C    3.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B.同杜诗一样,大量歌咏时事”曲解文意。结合原文第2段看“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可见选项曲解文意,张冠李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理解分析能力。

C.将浦起龙与胡宗愈的说法进行对比”错误。原文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浦起龙说得好,‘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这正是杜甫的诗史与一般历史不同的地方,正如胡宗愈所说的,里边包涵着诗人的‘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可见文中引用两人的说法是从不同角度论证杜甫诗的特点,没有对比。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所以我们说‘以时事入诗,自杜少陵始’,也未为不可”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但把目光局限在从晋宋到唐初的三百年内,这时期的诗歌除却陶潜、鲍照、庾信以及后来的陈子昂等人的优秀作品外,自然代替社会,形式胜过内容,已成为普遍的现象,而杜甫以其满腔热诚,大量地歌咏时事,从这方面看来,说是自他开始,也未为不可”,可见文中意思只是说从某方面或某个角度而言,选项因果逻辑表述绝对。

B.不能真实地反映历史,而主要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情感”错误。原文第4段信息是“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则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多种多样的风格和具有独创性的表达方法处处体现出作者本人的形象,很少只是客观的描述”“诚然,杜诗不仅反映了时代,同时也浸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人感到诗人的性情活跃在诗的字里行间”,可见选项曲解文意。

D.就能够书写出一部优秀的历史”错误。结尾段说“抒情和时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是我国诗歌从开始以来一直到建安时代的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发扬光大,杜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化。

故选C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选择题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色经典之所以在当下受到追捧,是因为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挫折面前的顽强不屈,是追求真理的视死如归,是集体主义的责任担当。以此为精神内涵,红色经典建立起了一种进取、阳刚、开阔的美学风格。而这种精神力量和美学风格,正是今天这个时代所需要和稀缺的。

红色经典是“工农兵文艺”,作为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它们以几千年来一直被忽略、被蔑视的底层普通平民为主人公,把他们塑造成英雄。我们可以认为,它传导的也是一种地道的平民精神。它的平民精神不同于“五四”时的俯视平民、怜悯平民,而是平视加仰视。近距离的平视,使得平民特别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以从未有过的细腻方式展现于读者面前。只有像柳青、梁斌、浩然这样真正熟悉农民、热爱乡村生活的作家,才能以那样的深情描绘出蛤蟆滩、千里堤、白洋淀、东山坞的自然景色,在渲染时代风云之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农民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梁生宝、朱老忠、萧长春这些人物确实比实际生活中的农民更高大。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

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五四”对“个人”的发现,其积极意义巨大,个体权利被尊重是现代性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但是,关注个人、尊重个人并不等于个人利益至上、不讲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如今的语境中也可转译为团队精神。人既是个体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个体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红色经典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它传导出一种非常独特的魅力。《红岩》里的英雄超越普通人的地方,不是其非凡的武功或智谋,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超强意志力。红色经典符合毛泽东关于文艺“高于生活”的美学思想,它的超越精神不仅体现于主人公精神气质的方面,也表现在作品营造的艺术氛围、美学境界的超越性:读者即便知道了林道静不等于杨沫,或江华不同于马建民,知道了真实的威虎山并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险峻、琼海的“南府”有别于电影或舞剧里的境况,也还是喜欢陶醉于作品的艺术氛围之中,因为作品将大家导入了一种更美好的彼岸世界。

(摘编自张江《红色经典是精神的传导》)

材料二:

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觉醒年代》的叙事线索,而其内在核心则在于思想的力量、觉醒的过程。这也是该剧能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一是思想的觉醒。主要体现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从引领新文化运动、领导五四运动、探寻救亡之道,到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如果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那么马克思主义道路其实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艰辛探索、严肃思考之后的必然选择。思想启蒙犹如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给古老的中国带来新生的希望。今天,对国家命运的严肃性思考、对知识分子应该承担的思想性责任,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的思考题和必答题。

二是新人的觉醒。新文化运动主要目的在于启发民智,这一目的的实现首先体现在青年学生的觉醒与成长上。赵世炎、毛泽东、周恩来等青年学生在新文化运动和《新青年》的启蒙、感召下,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感受到民族救亡的危机,并逐步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这种觉醒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比较、甚至是实验实践的。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因信奉克鲁泡特金的互助理论,联合13人成立北京工读互助社实验小组,最终失败;毛泽东也曾倾向于无政府主义的温和改良,后来发现终是走不通,最终坚定了革命道路的选择。因为一代新人的觉醒,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成为了中国的道路。

三是普罗大众的觉醒。五四运动过程中,李大钊和陈独秀意识到,“必须要让民众直接出来解决问题,光靠学生不行,必须要发动群众,让他们参与到改造整个社会的斗争中来,中国才有希望。”后来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压力下,北洋政府才没有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由于李大钊等人的宣传启发,以长辛店工人为代表的普通民众正在觉醒,这个觉醒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必将在未来产生惊天动地的影响。

《觉醒年代》还塑造了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不仅正面呈现了陈独秀的革命先锋形象,更还原了他作为“父亲”“同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这样的“人设”拉近了领袖型、名流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也更为可信可亲。

(摘编自曹巧兰《火出圈的〈觉醒年代〉,为什么这么好看》)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时代和受众所欢迎红色经典,拥有和当下许多文艺作品不同的精神力量,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B. 红色经典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五四运动所倡导的个人主义并不矛盾,前者在今天也能近似地作为“团队精神”而被我们理解。

C. 红色经典虽然在人物形象、环境等方面有所虚构,但是在革命浪漫主义的主导下,依然吸引着广大读者,魅力十足。

D. 五四爱国运动最终推动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李大钊和陈独秀二人思想意识的逐步转变,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经典中,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

B. 红色经典的平民精神,在作品中表现为描写平民时视角发生转变,在作家身上表现为对平民及其所在环境倾注真感情。

C. 知识分子要有家国情怀,无论是在五四时期还是在当代,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思考,都应当是先进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

D. 在思想觉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不同革命道路的比较和实践,陈延年、陈乔年就不会最终坚定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

3. 下列各项中,最符合“红色经典”特征一项是(   )

A. 鲁迅1918年创作的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自述,揭示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 1959年柳青的《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为线索,表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中的历史风貌和农民思想情感的转变。

C. 叶圣陶1924年创作的小说《潘先生在难中》,讲述了小学校长潘先生因军阀混战而举家逃难时种种可笑又可鄙的行径。

D. 2009年播出的电视剧《潜伏》,讲述1945年国民党情报人员余则成弃暗投明,成为潜伏在敌人军统机关的地下党的故事。

4. 请从论证的角度,分析材料二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答案】1. D    2.A    3. B   

4. 采用引用论证,引用海涅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②采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③强调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思想对行动的先导作用),引出后文观点。(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广大民众的觉醒”“就是这种觉醒的典型例子”错。李大钊和陈独秀属于先进知识分子,不是广大民众的典范;他们的思想转变,只是说明他们意识到了要推动民众觉醒,不是民众觉醒的直接事例。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错。原文是“但这些人物形象不乏可信性,因为他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仍然让人感觉是活的人,而非提线木偶”,有的农民形象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虽然变得高大,但读来依然鲜活可信,是因为他们仍然有朴实的精神追求和世俗的喜怒哀乐,并非不食人间烟火。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材料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

A.《狂人日记》写的是旧礼教的吃人本质,是“五四”时期的作品,并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也不是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故不是红色经典。

B.材料一中有关红色经典的阐释是“共和国前期,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艺作品”,结合年代、题材、影响力等因素,《创业史》是最贴近红色经典概念的作品。

C.《潘先生在难中》主要写的是知识分子在军阀混战年代的遭遇,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也不是以描写人民革命斗争历史为主,故不是红色经典。

D.《潜伏》主要写解放战争中我党地下工作者的斗争故事,不涉及共和国前期的历史,故不是红色经典。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画线句是“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

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这是引用论证,也是比喻论证。海涅是德国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引用海涅的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论证的说服力;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运用比喻论证,把“思想”比作“闪电”,把“行动”比作“雷鸣”,“思想”和“行动”都是抽象的东西,而“闪电”和“雷鸣”都是具体可感的东西,此句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论证语言的生动性;

这句话强调了思想、思想觉醒的重要性,引出后文观点,即“思想的觉醒”“新人的觉醒”“普罗大众的觉醒”。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诗人,因其意象派诗风为人们所熟悉,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持有医学博士学位。1918年爆发的流行性肺炎给了医生威廉斯记录历史的机会。他的作品《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就是他接触和诊治传染病的证据,这首诗收录于诗集《春天与一切》。正如题目所示,威廉斯描述了这条通向传染病院路上的荒凉景象,并以此抒发自己在自然法则和人类生存方面的反思。当威廉斯说传染病医院时,他指的是当时单独为传染病人准备出来的建筑,而这所传染病医院很可能是现在新泽西州的圣玛丽教堂的前身,原本是安置和治疗患有传染病的病人的地方。谈及此次流感时,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这次流感因为首先由西班牙媒体报道出来,因而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其实流感最初是在美国军营中爆发的。虽然这次席卷世界的流感在1920年逐渐退场,但它留下来的阴霾远未退去。

在《自传》中,威廉斯这样记录这场毁灭性的流感:流感袭来,我们医生每天出诊六十次。我们其中有人感染了病毒,有些年轻的医生去世了。我们没有有效的方法克制这种席卷世界的病毒。由此可见,威廉斯是这次大规模流感的见证者。

(摘编自陈浩然《春天里的威廉斯:值得敬仰的医生》)

材料二:

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

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在行动》)

材料三:

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印证了基辛格的睿智。

回望来路,展望未来,指引中国在较快时间内走出困境,同时又苦人之苦、迈出国门、扶危济困的是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在全球经济受疫情影响严重之时,是生命第一还是经济至上?中国先贤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疫情爆发之初,中国领导人就发出坚定而明确的指示,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并将其贯穿于中国抗疫行动的全程。已经习惯了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人,第一次看到季度经济较大幅度下滑,这背后是以人民生命安危为首要关切的决心。

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遭受病毒突然侵袭的中国展现了让世界瞩目的决断力、行动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来中国考察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高度评价中国人因地制宜、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感慨道,面对无药无疫苗的困境,中国人有什么就用什么,能怎样调整就怎样调整,能怎样适应就怎样适应,能怎样去拯救生命就怎样去拯救生命。中国的方法被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饮水思源,投桃报李。对于在中国困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与中国风月同天的人,中国都回馈以与子同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从困境中逐渐走出的中国,已经把援助物资送到了1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感怀中国雪中送炭的恩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向中国医疗专家组表达谢意:多谢了!多谢中国亲人们,就算没有好饭菜,却有一首家乡的歌送亲人。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人不知而不愠。对诟病自己的人,中国也不吝伸出援手。美国医生通过视频会议从中国同行那里获得了宝贵的诊疗经验。中国捐助的一千台呼吸机等抗疫物资运抵纽约,州长科莫也在社交媒体上深情致谢。怀着人溺己溺、民胞物与之心,中国向许多遭疫情肆虐的国家伸出仁爱援手,却被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以政治化的眼光曲解乃至诋毁。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

覆巢之下无完卵,小小的病毒以卷席之势不分国界夺去地球村里大量生命,肆虐的疫情前所未有地把所有国家锁定在一条生命方舟上,世界人民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境,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命运与共的事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先贤以天下之目洞悉了四海繁荣的秘密,与久远以来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一脉相承,今天的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笃行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

(摘编自李蓉《中华文明之光在抗疫中熠熠生辉》)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来自哪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对1918年的那场毁灭性的流行性肺炎进行详实记录。

B. 1918年席卷全球的流行性肺炎最初爆发于美国军营、由西班牙媒体首先报道、在1920年才逐渐退场的,但其产生的影响远未消失。

C. 2009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力的防控措施抗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还成功研制生产了H1N1甲流疫苗,取得了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D. 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几千年文明中包含着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

B.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中国领导人秉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并迅速组织全民抗疫行动,成效显著。

C. 流行性病毒不分国界,但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和媒体却对中国的做法曲解甚至诋毁,对此,我们不屑一顾。

D. 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3. 下列说法中,作为论据最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D.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 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5. 面对全球性疫情,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答案】1. B    2.C    3. C   

4. 在结构上,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头提出观点,三~六段从四个方面并列阐述抗疫中的体现的精神力量,最后总结其意义。②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各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引用基辛格的话,孟子的话,诗经中的诗句等都是引用论证;如例证法,塞维亚总统的亲吻举动、欧盟委员会主席的视频讲话致谢、柬埔寨网民的民歌表示感恩等都是举例论证。③论证思路(行文思路):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开头借基辛格的话引出中心论点,接着分别阐述中华文化在国内和国际抗疫中的体现,最后总结全文指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   

5. 应急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在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

中华精神方面: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等民族品格,展现出的不竭力量,支撑着中国人民度过抗疫难关。

党和政府方面: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威廉斯在其《去传染病院的路上》《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自传》等作品中”错误,原文说“有学者在《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中猜测”,《卡夫卡与西班牙大流感》一文的作者并不是威廉斯。

C.全面胜利”错误,原文只说“仅87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H1N1甲流疫苗”,并未提及“全面胜利”,无中生有。

D.正是因为经历了……,我国的应急能力才能够提升”错误,原文“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不是我国的应急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对此,我们不屑一顾”于文无据。原文只说“然而,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并没有说我们对此不屑一顾。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三的中心论点是在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孕育的精神品格所展现的不竭力量熠熠生辉。这其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处于灾难期间,二是中国人所展现出的精神品格和责任担当。

A.强调责任和担当,与论点相符。

B.比喻绝处逢生的场景;原文中提及“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某种程度上说明在困境中寻得生机,找到出路;

C.强调人格的高贵、志向的尊严,与材料观点无关;

D.强调站的高,看得远。原文中提及“中国没有因为种种杂音,就放弃对痛苦的悲悯、对生命的救助,没有放弃对人间大义的坚守”,可以佐证我们在疫情斗争中的所秉持的格局与理念,站在高位,无视杂音,无视诋毁,只为生命只为人民负责。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论证思路上,材料二第一、二段为一个层次,由基辛格的名言“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引出“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第三段到第六段为一个层次,这几段分别论述“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饮水思源,投桃报李”“义之所在,坚定前行”等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体现。第七、八段为一个层次,总结前文,“前路免不了荆棘,而中国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力量就是那道光,穿透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指出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

论证结构上,整体上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第一二段提出观点,为总述;第三段到第六段分别论述“仁政爱民,以人为本”“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饮水思源,投桃报李”“义之所在,坚定前行”等中华文化在国内抗疫中的体现,为并列结构。最后两段总结前文。

论证方法上,“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有几千年延绵不断的文化,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战略和治国之策。’”““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等运用引证法;“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亲吻五星红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以英、法、德三种语言录制视频讲话感谢中国帮助;柬埔寨网民用民歌《刘三姐》旋律配上柬语歌词”运用举例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中2009年全球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不断完善”,可知,我国在医疗救治体系、信息通报、疫苗研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不断完善,为快速有效防控提供了政策、设施等方面的保障。

根据材料三“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文明展现出的不竭力量”“千年文明滋养出的中国人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民爱物、乐善好施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情怀”可知,中国人民以坚定信念、克己复礼、坚韧不拔等民族品格,展现出的不竭力量,支撑着中国人民度过抗疫难关。

根据材料四“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可知,党和政府态度重视,党中央总揽全局,各级政府组织落实,确保能迅速组织联防联控。

福建省三明市教研联盟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说:“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咪蒙团队所写的“非虚构”作品《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没有《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从而引起热烈响应,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也就不会被“非虚构”写作消解。

B. 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

C. 报告文学传到中国后,延续了中国的写实传统和述史传统,并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的那样,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

D. 材料一中提到的“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与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两者内涵相同。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报告文学是专业化写作,不能像非虚构写手那样写切身的经历和感受,生命体验的“带入性”相对处于劣势。

B. 名为“非虚构”的《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受到批评,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

C. 报告文学需要克服自身“言不及物”的问题以保持“新闻性”和“文学性”,也需要克服外部名利场的不良影响。

D. 报告文学要认准“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这个方向和目标,否则难以自救。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美国学者索尔·贝娄:“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

B. 艺术评论家:“作家要立足生活的真实,因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没有真实的生活,就没有艺术的真实。”

C. 作家胡平:“报告文学能够写实、写全时代精神,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并促进对历史真相与历史现象的还原和反思。”

D. 作家丁晓原:“人生历程丰富多彩,个体生命跌宕起伏,报告文学关注其中的故事性、传奇性,会使叙事充盈饱满。”

4. 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5. 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 C    2.B    3. C   

4.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归谬法)、指出逻辑错误。如果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会消亡,那么报告文学和“非虚构”同为“舶来品”却结局不同,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②破立结合。批驳他人认为报告文学消亡的理由的同时,也说明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③用辩证思维阐明问题本质。“伤害”换一种角度看,其实是“周全”。   

5. (一)同意。①“非虚构”恶化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环境,它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使报告文学受到冲击。②“非虚构”写作的冲击使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产生不自信,影响报告文学的存续发展。③“非虚构”写作的鲜明特点,凸显放大了一些报告文学内容和样式的缺陷,更使其失去竞争力。

(二)不同意。①报告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传统,有在“非虚构”写作冲击下的立足根基。②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③“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如果……也就不会……”假设推导错误。材料一说的是“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消解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是“非虚构写作的兴盛”,所以“《人民文学》倡导‘非虚构’写作”,并不一定导致“非虚构”写作对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的消解”。

B.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决定了它的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因果关系错误,是受众接受度高、关注度高和对现实的介入度广决定了非虚构作品的理直气壮;“而报告文学因底气不足正好相反”错误,应该是与之相反,使报告文学底气不足。

D.内涵相同”错误,材料一中提到“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材料二中提到的“非虚构”“长于个人经验叙事”,“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二者内涵并不相同。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B.文章以此证明人们渴望生活及生命的真实的观点”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以此证明“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的观点。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是:报告文学在当代仍是伟大、不凡的,能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力图构建出深广和完整的代面貌。

C.选项说的是报告文学的价值,符合这个观点。

A.说的是现代主义的特点。

B.说是作家如何艺术创作。

D.说的是报告文学要关注个人的故事性、传奇性。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结合题干“材料二第一段针对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反驳,充分有力”,考生要到材料二第一段找出反驳报告文学消亡理由的内容,分析是如何反驳的。

语段先列出评论家们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的理由,“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然后进行反驳,如“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针对对方的观点一一击破,借助假设的方式,采用归谬法指出其在逻辑上不成立;

语段先列出对方错误的两个观点,然后一个个击破,“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指出其不成立,而这也是报告文学立足的依据,这是破立结合;

作者说“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这“伤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就是“周全”,采用的是辩证分析的思维方式。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首先表明观点,即“同意”或“不同意”。

然后陈述理由。

如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依据。

结合材料一“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可知,非虚构写作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让报告文学受到冲击。

结合材料一第一段“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这是说非虚构写作自身的特点让报告文学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缺陷放大,让报告文学失去竞争力。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可知,非虚构写作让报告文学的创作主题阐述不自信,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如不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可以从报告文学自身特点分析。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可知,报告文学承继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的传统,在“非虚构”的冲击下立足根基。

结合“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报告文学却常可‘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可知,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

结合“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可知,“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