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设为星标!语文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点上面蓝色文语文试题与作文关注。

‍‍‍2020年9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9月出炉,欢迎淘宝!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9月高考试题分析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0年9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语文试题汇编2020年6.1-7.7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汇编2020.5.1-5.31  3.试题汇编2020.4.1-4.30  4.试题汇编2020.3.1-3.31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真、向善、爱美的天性,使人在这三方面得到调和的发展,以达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叫人研究学问,求知识,寻真理;德育叫人培养良善品格,学做人处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创造艺术,欣赏艺术与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寻出丰富的兴趣。只顾求知而不顾其他的人是书虫,只讲道德而不顾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顾爱美而不顾其他的人是颓废的享受主义者。这三种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认为多受诗和艺术的熏染,人就会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变成情感的奴隶。近代哲学家卢梭怀疑文艺,因为他把文艺看作朴素天真的腐化剂。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认定情感是恶的,理性是善的,人要能以理性镇压感情,才达到至善。这种观念何以是错误的呢?人是一种有机体,情感和理性都是天性固有的。若情感让理性压下去,便是一种损耗。人好比一棵花草,要根茎枝叶花实都得到平均的和谐的发展,才长得繁茂有生气。有些园丁不知道尽草木之性,用人工去歪曲自然,使某一部分发达,另一部分则受摧残。这种畸形发展是不健康的。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尽量得到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美感教育的重要性,我们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论语》提及的诗、礼、乐,这些都属于美感教育。诗与乐相关,目的在怡情养性,养成内心的和谐;礼重仪节,目的在使行为仪表规范,形成生活上的秩序。内具和谐而外具秩序的生活,从伦理观点看,是最善的;从美感观点看,也是最美的。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这点他们与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是相同的。不过他们高于柏拉图。因为柏拉图误认为美育妨碍德育,而儒家则认定美育为德育的必由之径。道德是至性真情的流露,所以德育必须怡情养性,而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怡情养性。善与美不但不相冲突,而且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

我们通常把自己忙碌于平凡的生活中,行色匆匆,世间一切美好可能只局限于肤浅的认知上,甚至许多人嫌生活烦闷无聊,见不着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就剑走偏锋,将低俗、无底线等言谈举止当作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还洋洋自得,沾沾自喜,自诩是“世外高人”。但真正的诗人和艺术家却比我们一般人要更准确、真挚、敏锐地把握住世间的美。我们“见”不着的美,他们“见”得着,并且他们“见”得到真正的美,还能说得出其中玄妙。像一位英国诗人所说的,他们“借他们的眼睛给我们看”。这种眼界的解放给我们不少的生命力量,让我们觉得人生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活下去。朱子有首诗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诗所写的是一种修养的胜境。美感教育给我们带来“源头活水”,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甄别美丑,引人向上。

(摘编自朱光潜《谈美感教育》)

材料二:

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所倡导的“乐教”“诗教”就蕴含美育的基本内涵。西周时期,礼乐便纳入当时的学校教育。后来朱熹在《诗集传序》中对此作过描述:“昔周盛时,上自郊庙朝廷,而下达于乡党闾巷,其言粹然无不出于正者。圣人故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可见周代统治者已经重视诗、乐(艺术、审美)对民众的心灵教化作用,用在保持民风淳朴、国泰民安。这正体现了那个时代所要求的艺术教化即美育的效果。到王夫之,又继承上古以降的“习与性成”思想,指出,“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之也”,“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强调日常生活(无疑包括艺术、审美)和习惯对人日积月累的长期感化、教育作用。

直到上世纪初,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人才借鉴西方,追随时代要求,逐步建立起中国现代的美育观。力倡现代美育的第一人蔡元培1901年在《哲学总论》一文中率先引入“美育”一词,他反复强调,“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一种“拿趣味当目的”而不是当“手段”的教育;“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就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揭示出美育是借助艺术,通过打动人们情感、滋润人们心田而达到教育、感化人的目的。而美育所激发的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因为它是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与情感、想象力等感性因素和谐展开的整体心理过程形成的一种审美愉快。王国维则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他提出实施美育,以促进国民的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的新精神。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三位先驱者对美育的认识和界定不一定全面、完善、准确,但为我们确立美育以塑造人们美好心灵为根本宗旨,这一点现在仍然没有过时。

(摘编自朱立元《把握美育内涵,塑造美好心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的功用,就在顺应人类求知、向善、爱美的天性,力求使人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从而获得完美的生活。

B.我们古代儒家在美感教育的认识上和柏拉图的观念是相同的,认为善与美不相冲突,到最高境界,根本是一回事。

C.真正的诗人能发现平常人看不到的美,读者可以借他们的眼睛去发现美,从而感到人生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D.西周已经将礼乐纳入教育之中,“以协之声律,而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以化天下”,以达到民风淳朴、国泰民安的效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中运用喻证法,以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论证失去美育,将造成人们畸形发展,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B.王夫之“日生日成”说,肯定人可以通过后天养性提高人格修养,这和中国现代美育观倡导的观念有相通处。

C.朱熹《诗集传序》中描述西周时期诗乐盛行,民风井然,说明西周时统治者最早意识到了美育对百姓教化的作用。

D.蔡元培、梁启超和王国维等人提出的德智体美“四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当今依然有很高的价值,并没有过时。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对“美育”阐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美育涵盖美和善,其目的是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地位仅次于德育。

B.美育离不开情感教育,必须通过动之以情来实施,其效果是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获得身心愉悦。

C.美育是通过艺术等审美活动来改变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从而培养具有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的人。

D.美育是借助艺术等手段,通过打动人们的情感、滋润人们的心田,从而达到塑造人们美好心灵的一种活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如今,在所谓“流量至上”“眼球经济”的驱使下,一些人为了出名,为了牟利,故意以低俗的、肮脏的言论和行为博眼球。你如何看待这种“审丑”的社会现象?请结合材料中的美育观来谈谈你的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周庄冉记商号

马宝山

冉记客栈坐落在古镇周庄富安桥下的水岸上,客栈的老板冉绍白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

冉老板不爱多讲话,他的话大半都在他的眼神里面放着,所以他不多的话语一说就在点子上,让人听了舒畅,听了顺耳。这样他就结交了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客人只要在冉记客栈住那么一两回,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下次客人再来周庄绝不换地方,就住冉记客栈。

这样从东北奉城来贩人参鹿茸的赵掌柜,从南国羊城来买卖草药的钱掌柜,从西域玉田来推销玉器的孙掌柜,从山西大同来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个个成为冉记客栈的老客,个个成为冉老板的忘年交。

一天,客栈来了一位客人。这是个新客,四十来岁,一身布衣还很褴褛,牵着一匹汗淋淋的马走进院子里来。冉老板急忙上前想帮助客人卸马背上的褡裢,客人急忙挡住冉老板的手说:“不劳您动手,不劳您动手……”

冉老板问:“小店分中、高档和普通客房,客官想住哪样的房间啊?”

客人说:“住……住高档的单间房吧。”来客就由冉老板引领着走进楼上一间高档客房,将褡裢“嗵”地放地上。

不知看官是不是看出蹊跷来,八成没有。

可是,冉老板却看出来了,并有了疑窦:这客人一身寒酸的布衣,怎就住高档客房呢?一般客人一路劳顿,都想着有人帮助卸肩解鞍,可是这位客人非但拒绝,神情怎么还惶惶的?客人背着褡裢上楼,气喘吁吁的。那褡裢里是什么沉重东西——是金,是银,还是枪械?

冉老板就亲自照料这位新客,想解开疑云。这会儿就到饭时了,冉老板问:“客官,您是到饭堂里用餐呢,还是我把饭菜给您端上楼来啊?”

客人说:“就请伙计给我端到屋里来吧。”

冉老板没指派伙计,他亲自为客人端茶递水,布菜斟酒,饭后还亲自收拾碗盏。在这一系列活动间,冉老板一直想着弄清楚那褡裢里的秘密。他终于在褡裢的一个不显眼的地方看到一个“李”字印记。冉掌柜便问道:“客官是哪里人,是姓李吧?”

那客人愣怔了一下,摇摇头说:“俄(我) ……俄(我)不姓李,俄(我)姓……”

吞吞吐吐的山西话,使精明的冉老板认定了,这个客人心怀鬼胎,就报了官。捕快就在半夜拿了这个山西人。

一捕,一审,这家伙果然是个见财起意的歹人。他本是给山西大同做茶叶生意的李掌柜做保镖,到江南收明前茶,看到茶商一袋银圆就生了歹意。那天他们坐在一个山崖边上歇息,脚下是深不见底的深渊,保镖一直寻找的机会来了。他站起来说:“掌柜的,俄(我)去尿一泡。”说着走到李掌柜身后,在一棵树下哔哗尿了一阵,转身系着腰带走到李掌柜背后,一抬脚把李掌柜踹下山崖,然后驮着那一褡裢钱,牵马投店,住进冉记客栈。哪知一枕黄梁美梦还没做完就锒铛入狱了。

冉老板为好友李掌柜伤心落泪一夜,第二天就派人去大同送信,请李家来人取走那一褡裢的钱。半个月后,派去的人回来了,领来一个人,万没想到这个跟随来的人竟是李掌柜。冉老板白日见鬼一般,一身抖颤:“你、你是人,还是……”

李掌柜在冉老板面前转了一圈,作揖道:“冉老板,我大难不死,被那歹人踹落山崖,让一棵老树托住,在树丫上待了三天三夜,得一采药人相救,真是死里逃生啊。我这是特来谢您呀。”

李掌柜说着抱住冉老板一阵号啕。

冉老板极是热情地款待李掌柜,俩人天天对饮或喝茶。忽然在一天争论起来,争论发展到争吵,争得急赤白脸,吵得面红耳赤。

看官你可知道,他们争论什么吗?就一个字——钱。

冉老板一脸赤红:“这一褡裢钱,我一分不要,您拿走。”

李掌柜瞪圆了眼睛:“这一褡裢钱,我一分也不会拿,您留下。”

俩人争着吵着,彼此愈发地亲热信赖。李掌柜终于想出一个主意,用这笔钱做两个人共同的生意,一个在南国茶乡买茶,一个在山西大同卖茶,一路船载车运就交给做脚运的商家去办。

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冉老板就答应了李掌柜,二人就做开了南北的茶叶生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几年后又开拓药材生意和绸缎生意,一个做了大同的首富,一个成为周庄的富豪。

一年,康熙帝下江南,来到苏州府,从当地官员那里听说北李南冉二人感人的故事后,甚为震动。就派人从周庄请来了冉记客栈老板冉绍白,很是仔细地问了他与大同李家合作贸易的事情,大为感动,提笔写下“商贾德范”四字,赐予冉绍白。

冉老板就把这四个字制成两块牌匾,一块挂在自已经营的冉记商号大门上,一块派人送往山西大同,挂在李掌柜经营的大同商号门楣上。

周庄的冉记商号与山西大同商号,两大商号合伙经营了一百多年,他们仁义诚信,道德传家,不仅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也影响了与他们有往来的许多商户,成为北地南国百年佳话。世事沧桑,许多年过去了,山西大同的李家怎么样?不知道,康熙帝赐予四字牌匾也早已腐朽,只知道周庄冉家凭着祖训,生意一直做下来了。直到今天,我们在周庄大街小巷走一走,一定会见到冉家后人开的商铺,这些商铺远不及当年冉记商号的规模了,不过仁义诚信的经营理念还一直被他们传承着。

选自《小小说选刊》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来北往的许多客商只要在周庄冉记客栈住一晚,就与冉老板成了朋友,这体现一个客栈老板为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

B.冉老板想帮助客栈来的新客卸马背上的褡裢,但客人看他是老板而自己又来路不正,不好意思麻烦他,谢绝了他的帮忙。

C.李掌柜提议两个人一同经营南北的茶叶生意,而且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表现出李老板富有生意人的眼光,很善于经营。

D.康熙皇帝下江南听到这个故事后,御笔题词赠予冉绍白,既是被北李南冉的故事所感动,也是对他们仁义诚信思想的肯定。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客栈来的新客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刻画出一个让人心生疑虑的人物形象。

B.小说插叙了李掌柜被谋害的经历,保镖的见财起意杀人的行径与冉老板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小说结构精巧,“一褡裢钱”在文中反复出现,既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又展现了人物的性格。

D.整篇小说突出了“仁义诚信”的主题,也体现了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延续与传承。

8.小说开头说客栈的老板冉绍白是一个很精明的商人,他的精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请结合文本分析李掌柜死而复生这一情节在文中起到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御史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可责。”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征再拜曰:“臣幸得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

或上言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

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讟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已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朴,公私富给。

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已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已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炀帝之世,内外庶官,务相顺从,当是之时,皆自谓有智,祸不及身。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虽其间万一有得免者,亦为时论所贬,终古不磨。”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B.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C.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D.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亲戚,通常用于称呼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最初是指“内亲外戚”,后来泛指与自己的家庭关系比较疏远的亲属。

B.诏敕,亦作“诏赖”,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如《卖炭翁》“手把文书口称敕”,如《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文中指中书省起草的诏令。

C.中书,指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是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魏曹丕始设,沿至隋唐,遂成为全国政务中枢。

D.庶官,指国家的各级地方官员,唐代州、县的长官分别是刺史和县令,唐玄宗时一度改州为郡,长官称太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举报魏征偏袒他的亲戚,御史温彦博他认为魏征虽然没有嫌疑,但他也有过错。魏征据此向唐太宗阐述良臣和忠臣的区别,以保全自我。

B.有人向唐太宗建言,要去除秦府旧兵的武官职位,把他们编入皇宫宿卫。唐太宗则认为要举贤任能,以天下为家,将自己的恩德泽被天下。

C.唐太宗认为奢靡之风不可盛行,要以民利为本,还用夏禹开山治水和秦始皇大兴土木的例子来阐述。此后国家风俗俭朴,国库民家都富裕充足。

D.唐太宗认为,设置中书、门下两省,是为了起到互相监督考察作用,中书省起草诏令有错,则门下省应该审核驳斥校正,这才有利于国家的治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

(2)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14.当进见的群臣因唐太宗神采英毅而举措失当时,唐太宗的做法是什么?对此,他的理由是什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之情。

B.颔联写白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以鹤蝉自况,感叹自身。

C.颈联写冷月照窗倚着孤枕,自怨自艾感到心身倦怠,清泉绕石泛觞游玩,片刻欢宴稍解内心愁情。

D.尾联写仕路坎坷迟迟不能平步青云,梦回江南半生漂泊此身仍旅羁,表明诗人功名不就,耿耿于怀。

16.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展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对杜甫《登高》中“ , ”两句,有“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的评价。

(2)疫情爆发后,很多人都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湖北黄冈赤壁因为苏东坡的《赤壁赋》名扬天下,其中“ , ”写出了江水的无边无际和与远方天际相接的壮观景象。

(3)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因此城市也成为了古代诗人笔下重要的意象。请写出古诗中含有城市名字的两句诗:“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唐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同东兄弟》这首诗,一千多年来 ,每逢佳节,在乡的游子,谁不在心里低徊地背诵着。我深深知道这种情绪,因为每逢国庆,我都会极其深切地想到我们海外的亲人。

在新秋的爽风和微温的朝阳下,当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时,迎面就看到军乐队排成的一长列,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还有一眼望不尽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一方方的整齐行列,他们的后面是 的像一大片花畦的少年儿童的队伍,太远了,听不见他们的笑语,但看 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在欢悦地说个不停……这一切,从礼炮放过的两个钟头,直到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贵宾们,在天安门城楼上从东到西向我们挥帽招手时为止,我的心一直在想着许许多多现在在国外的男女老幼的脸,我忆起他们恳挚的直盯在你脸上的眼光,他们的倾听着你谈话的神情,他们的从车窗外伸进来的滚热的手,他们不断起伏的在我们车外唱的高亢的《歌唱祖国》的歌声……我想,这时候,在全地球,不知道有几千万颗的心,向日葵似地转向着天安门,而在天安门上,和天安门的周围——这周围扩大到祖国国境的边界——更不知道有几亿万颗心,也正想念着国外的亲人啊!

如今,我们海外的亲人,每逢佳节,不是低徊抑郁地思乡,而是欢欣鼓舞地悬想着 的天安门。但是,他们应该会想到,在天安门上面和周围,也有无数颗火热的心在想着他们,交叉的亿万颗心,在同一节奏里剧烈地跳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脍炙人口 花枝招展 万头攒动 流光溢彩

B.喜闻乐见 花团锦簇 人流如潮 流光溢彩

C.喜闻乐见 花枝招展 人流如潮 光彩照人

D.脍炙人口 花团锦簇 万头攒动 光彩照人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时,迎面就看到军乐队排成的一长列,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还有一眼望不尽的,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

B.当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时,迎面就看到排成一长列的军乐队,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还有一眼望不尽的,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

C.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迎面就看到军乐队排成的一长列,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还有一眼望不尽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一方方的整齐行列。

D.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迎面就看到排成一长列的军乐队,灿白的制服和金黄的乐器,还有一眼望不尽的,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① ,天舟二号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将迎来第一位“访客”,中国空间站的首单“太空快递”开始派件。② ,天舟货运飞船只运货、不送人,被称为空间站的“快递小哥”。作为首个与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的航天器,天舟二号将在轨验证多项空间站建设关键技术。天舟二号飞行模式复杂,与核心舱形成组合体在轨飞行期间,飞船尾部对着太阳可能会出现推进舱内的发动机温度环境过高的情况。③ ,推进舱总装设计团队增加了特殊的遮光隔热装置,相当于为正推发动机撑起了一把“遮阳伞”。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后太阳能帆板工作正常且两翼顺利展开

B.随后太阳能帆板正常工作且两翼顺利展开

C.随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工作正常

D.随后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且正常工作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央领导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以上论述对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①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B(文中说,“他们的着重点无疑是在道德方面,这点他们与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是相同的。”只是在“道德方面”是相同的。)

2.B(A项,文中举例园丁扭曲草木本性的事例,是为了说明情感和理性都需要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帮助人们成为完整的人;C项,文中并没有明确表明最早倡导美育的是西周时期;D项,提出“四育”观点的是王国维。)

3.D(A项“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美育与德育处于平等地位,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实现德育的工具和方法。B项“美育所激发的情感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情感,因为它是认识、评价等理性因素与情感、想象力等感性因素和谐展开的整体心理过程形成的一种审美愉快。”所以,美育达到的效果不局限于情感活动的活跃,其实际的审美效应也并不单纯表现为情感的满足;C项它夸大艺术教育在美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艺术教育诚然是美育最重要的方面,但除艺术外,美育还包括对自然和社会审美现象的鉴赏。同时,“美育是借助艺术,通过打动人们情感、滋润人们心田而达到教育、感化人的目的。”决不单纯是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技能。所以,艺术教育不同于美育,更不能替代美育。)

4.参考答案:①材料一,首先阐述教育的内涵,强调教育的三个类别——智育、德育、美育对于人的成长同等重要,缺一不可;②第二、三段,运用正反对比的手法,证明美感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段列举柏拉图和卢梭的观点并加以批驳,指出否定美感教育是错误的;第三段用《论语》和柏拉图的观点来证明论证美感教育的重要性。③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并接受美感教育。评分细则:4分,第②2分,其他各1分。大意对即可。

5.参考答案:①我不赞同这种“审丑”的社会现象。美育是以塑造人们美好心灵为根本宗旨的。(摆态度)②这种“审丑”本身是与现代美育观背道而驰的,以“丑”来博眼球,以“丑”来获得名利的,是一种错误的价值取向。(说本质)③我们要提倡正确的美育观,从个人而言,加强美育,甄别美丑,塑造美好心灵,塑造完整且崇高的人格;从国家来说,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促进国民的高尚趣味和健康情调,发展国民的新精神。(谈建议)评分细则:6分,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6.D(A这体现了冉老板的“为人处事圆滑,八面玲珑”错,应是表现他的慎言、实在。B“但客人看他是老板,不好意思麻烦他,谢绝了他的帮忙”错,应是内心惶恐,怕被人发现什么,是心虚的表现。C.“这表现出李老板眼光独到,富有生意头脑”错,应是表现李老板的知恩图报,为人诚信。)

7.A(刻画客栈来的新客时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参考答案:①体现在与人交往上,与住店的客人交谈时言语不多,说话实在,结交了很多的朋友。②体现在察人识物上,对客人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能细微观察,发现客人的反常,及时报官。③体现在为人处事上,要李掌柜的家人取回一褡裢钱,拒收谢礼,把皇帝御笔亲写的大字做成两块匾,可见冉老板在义和利面前不糊涂,坚守着仁义与诚信。评分细则:4分,答对第①②点各1分,答对第③点2分。意思对即可。

9.参考答案:①使情节有了突转,让故事情节有起伏,增加可读性。②突出了人物性格,既表现了李掌柜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也使得冉老板不贪图钱财,讲仁义守诚信的人物形象更丰满。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这一情节就不会有后面北李南冉的故事。④丰富了小说的主题,突出了“知恩图报”“仁义诚信”的主题。评分标准:6分,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10.D(读懂意思,理清成分,抓标志词,关注句式,利用选项。)

11.D(庶官,指的是各种官职,多指一般官员。)

12.B(“要去除秦府旧兵的武官职位”,原文是“宜尽除武职”,意思是“应该任命他们全部做武官”,“除”,任命。)

13.(1)参考答案:我听说君臣本是一体的,应当相互至诚相待,如果上下只留存做事的痕迹,那么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评分细则:4分,“相与”“形迹”“知”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意对即可。

(2)参考答案:倘若君王任性不听取谏言,自以为是,臣子就会阿谀逢迎,最终君王失国,臣子难道能独自保全性命!评分细则:“愎”“贤”“全”各1分,句意1分。字词落实,句子通顺,意对即可。

14.参考答案:做法:①每次见人奏事,表现出温和的脸色,希望得到大臣的规劝谏诤。理由:①君王需要借助忠臣来知晓自己的过失;②臣子要直言劝谏,不要阿谀奉承,否则君亡国灭,自己也无法保全。评分细则:3分,做法1分,理由2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有人检举右丞魏征偏私他的亲戚,御史大夫温彦博查办,并没有这件事。温彦博对唐太宗说:“魏征不留存做事的痕迹,来避免嫌疑,虽然没有私心,也有可责备的地方。”魏征入朝,对唐太宗说:“我听说君臣本是一体的,应当相互至诚相待,如果上下只留存做事的痕迹,那么国家的兴亡就不能预料了,我不敢遵从诏命。”魏征再拜说:“我有幸能够事奉陛下,但愿让我做个良臣,不做忠臣。”唐太宗说:“忠臣与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他们君臣一心,共享荣华富贵,是我说的良臣。龙逢、比干,当面指责君主的不是,结果被诛杀,接着国家也灭亡,是我说的忠臣。”唐太宗高兴,赏赐他绢五百匹。

唐太宗的精神风采英俊刚毅,进见的群臣,都因为害怕而举措失常;唐太宗也明白,每次见人奏事,一定表现出温和的脸色,希望得到大臣的规劝谏诤。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要看清自己的形态,一定要借助明镜;君王要知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忠臣。倘若君王任性不听取谏言,自以为是,臣子就会阿谀逢迎,最终君王失国,臣子难道能独自保全性命!像虞世基等人以谄议事奉隋炀帝而保有富贵,隋炀帝被弑,虞世基等人同样被诛杀。你们应以此作为警诚,事情有得失,不要吝惜,要能够畅所欲言!”

有人对唐太宗说秦府的旧兵,应当全部任命做武官,追加升级调入皇宫宿卫。唐太宗对他说:“朕以天下为家,唯才是举,难道是旧兵之外都没有可相信的人吗!你这个意思,不能将朕的恩德扩大到天下。”

唐太宗对公卿说:“以前夏禹开山治水而百姓没有谤毁痛怨,那是与百姓利益相同的缘故。秦始皇营建宫室而百姓怨恨反叛,那是损害百姓来为自己谋利的缘故。华靡美丽珍贵奇异的物品,本是人们想要的,如若放纵不止,那么危亡立即到来。朕想要修造一座宫殿,材料费用已经齐备,看到秦的灭亡就停止不再建造。王公以下,应当体会朕的心意。”因此二十年间,风俗俭朴,公私富裕充足。

唐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来设置中书、门下两省,用来相互检核考察,中书省起草的诏令如果有差失,那么门下省应当驳议纠正。人的见解,各有不同,如果往来辩论,必求其准确恰当,舍弃已见,从善如流,又有什么不好呢!近来有人袒护自己的短处,于是造成仇怨赚隙,有人为了避免私怨,知道别人做错了也不加驳正,顺从顾及那个人的颜色情面,而造成万民的大患,这正是亡国的政治。隋炀帝的时代,内外众官,一团和气,那个时候,大家都认为自己聪明,灾祸不会殃及到自身。等到天下大乱,家与国一起灭亡,虽然其间有幸免的人,也要被时论针砭,恶名永远不能磨灭。”

15.C(“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又出情。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副寡言少欢的神态。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

16.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首联写举目所望皆是他乡景色,引发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为全诗奠定悲凉的情调。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视听结合),颔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表明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他乡为客的尷尬处境,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③对比反衬,颈联将明月之夜独自倚靠枕垫倍感倦怠的孤寂场景与朋友聚会泛觞游玩的欢乐场景形成对比,“倦”“迟”暗示出诗人内心的无限伤感。④直抒胸臆(想象),写出自己怀才不遇又心有不平,想象自己梦回故乡江南,既有羁旅他乡之苦,又有思乡情切。评分细则:6分,线个要点2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若回答其他艺术手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参考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高中第9篇)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高中第5篇)

(3)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唐·杜甫《蜀相》

③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初中第40篇)

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⑤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唐·李白《早辞白帝城》

⑧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初中第22篇)

评分细则:6分。每空1分,与原文不合者该空不得分。第3句可选答案中任意两句;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18.A(脍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花枝招展:形容花木的枝叶随风摇摆,景致美好。也比喻女子打扮美丽、婀娜多姿的样子。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且频繁地在移动。人流如潮:形容人很多的意思,就似人如同潮水一样。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19.D(文中病句存在三个问题:①成分残缺。“当我登上天安门前的观礼台时”成分残缺,滥用介词“当”,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当”;②搭配不当。“看到军乐队排成的一长列”应改为“看到排成一长列的军乐队”;③定语语序不当。应该为“一方方的像用刀裁出来各种军队的整齐行列”。A.B.C.三个选项都有语病问题。)

20.①构成:“他们的……眼光,他们的……神情,他们的……手,他们的……歌声”四个意义相关,结构相似的句子组成排比句,逐层推进,文义渐广。②效果:内容集中,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人们对毛主席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真挚情感。评分细则:构成2分,效果3分,大意对即可。

21.C(阅读文段,厘清上下语句逻辑关系和对应关系。只有“两翼顺利展开”,太阳能帆板才能正常工作,又前面句子“两翼顺利展开”为主谓关系,相应的后面“工作正常”更恰当,强调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故选C。)

22.①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②与载人飞船不同③为了减少太阳热流的影响

评分细则:6分,每处2分。大意对,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即可。第一处,根据上文“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下文“天舟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可以推出此处应填“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第二空,根据下文“天舟货运飞船只运货、不送人”得出此句与前句是比较关系,比较的内容一个是“人”,一个是“货”,可以推出此处可填“与载人飞船不同”。第三空,根据上文“飞船尾部对着太阳能会出现推进舱内的发动机温度环境过高的情况,”可知这是提出问题,下文“推进舱总装设计团队增加了特殊的遮光隔热装置”,这是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故可推测此处填“为了减少太阳热流的影响”,以衔接前后句子。

23.略。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文试题与作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