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竹”主题专练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3.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  4.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高考语文备考阅读题之“竹”主题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竹子为什么会开花

师傅越来越性急了,大棍和小柱都有这种感觉,虽然师傅没有对他们发过火,教他们识别草药也很耐心。可大棍和小柱还是感觉到,师傅的性子越来越急,恨不得两个徒弟几天之内,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全学会。其实两个徒弟都学得很卖劲。

师傅是草药郎中,一头白发,满脸皱纹,原来直挺的腰背已显佝偻。他有一手绝活,专治疑难杂症,医院治不好的顽疾,他几副草药,就能让顽疾断根,千里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他平时很少把方子示人,采药一个人去山里采,配药一个人在屋里配,再聪明的患者也搞不清他到底用了什么药。他家的祖传秘方,从不传给外人。可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他的衣钵。师傅的儿子是名大学生,对草药没有半点兴趣。师傅就毅然决定,把祖传医术传给外人,大棍和小柱就成了他的徒弟。每天,他都要把徒弟带到山上,采下一味一味的草药,给他们讲病理,谈药性,教他们如何对症下药。

现在,师傅又带着两位徒弟,在山里转来转去。

正是盛夏季节,白花花的日光灼在身上,像被烈火炙着,汗珠滋滋冒出。师傅的衣服全湿透了,粗重的喘息比风扇还响,喘得大棍和小柱心里十分难受。师傅,回家去吧,转久了会中暑的。

师傅瞪了他们一眼,像要发脾气,见大棍和小柱都怯怯地闪开眼光,才没有把脾气发出来,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不在山里转,怎么认得草药?

两人连连点头,师傅说得有道理,草药长在山野,上山才能认得,关在屋子里是学不会的。他们不再劝师傅回家了,跟着师傅转来转去。转到了一片竹林前。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在白花花的阳光里碧波一样荡漾。

师傅在一块岩石上坐下来,望着竹林出神。等喘息平稳了些,看着两位徒弟问,你们认得多少种草药了?

大棍说,我已认得一百多种。

小柱说,我也认得这么多。

两人都有点沾沾自喜。

师傅却眉头紧蹙,面孔板得铁紧,语气里透出不满,说,世上的草药好几万种,认得一百多种就满足了?

两位徒弟垂下头去。

师傅意识到自己的话重了点,又把语气缓和下来,问大棍,治疗毒蛇咬伤,用哪几味草药?

大棍想也没想,噼里啪啦地回答,如行云流水,十分顺畅。

师傅又问小柱,无名肿毒怎么识别?哪些草药疗效最佳?

小柱略一思索,不慌不忙地逐一回答,声音不高,却有条理,一二三四,滴水不漏。

师傅满脸皱纹里绽开了一丝笑容,瞬即又吝啬地收了回去,望着两位徒弟说,你们要卖劲学习,我死了就不能教你们了。

大棍说,师傅怎么会死,活一百二十岁都不成问题。小柱也说,师傅寿比南山,永远不会死的。

师傅摇了摇头,说,世上哪有不死的人?竹子也会开花。说着抬起头来,望着前面的竹林,眼里织出神往。

竹子怎么会开花?小柱奇怪地问着,视线落在竹林上,心里充满了疑惑。他长这么大了,从来没见过竹子开花,师傅怎么说竹子会开花呢?他期待地望着师傅,想得到师傅的解释。师傅却站起来了,带着他们向更高的山上爬去。

小柱的意识却还没离开竹子开花,扯扯大棍,问,你听说过吗,竹子也会开花?

大棍望着竹林,手在头上挠着,挠着挠着就记起了什么,说,我听我爹说过,竹子会开花。

你爹告诉过你吗,竹子为什么会开花?小柱好奇地追问。

大棍眯细眼睛,把爹对他说过的话,一字一句地讲给小柱听:天大旱了,地下水干了,竹子晓得自己活不长了,就拼出全身精力,挤出全部养分,开花,结籽,让籽落到地上,等到大旱过去,竹子又长出来了,又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小柱瞪圆了眼睛。原来竹子也有灵性,大限临头时拼命开花,为的是延续家族生命。

大棍的眼睛也瞪圆了,望着师傅的背影,神情突然有点慌乱。小柱,师傅他……

师傅他什么?小柱莫明其妙。

大棍压低了声音,说,我俩没跟他以前,师傅去医院看过病,回来后就急忙收了我俩做徒弟,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写“师傅”的儿子不想继承衣钵,隐含作者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

B.“师傅”对大棍和小柱两位徒弟期望很高,他言传身教,耐心传授祖传医术,严格要求徒弟,堪称良师。

C.大棍和小柱虽然个性不同,但都勤奋好学,淳朴厚道,敬重“师傅”,最终也都得到了“师傅”的认可。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叙事手法,主要叙述“师傅”带徒上山学药一事,情节虽不复杂但却能引人深思。

2.小说中提到“一片竹林”,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3.小说结尾说“莫非师傅……大棍不敢说下去,两眼望着竹林”,有何含义?请根据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A

2. 与标题《竹子为什么会开花》照应,将写“师傅”和写竹子联系起来。引出“师傅”望着竹林出神,以及小柱的质疑和大棍的回答,推动悬念的解开。

3.  “师傅”已“大限临头”。“师傅”就像大旱的竹子一样,拼尽全力开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所有的草药知识和祖传医术全部传授给徒弟。“师傅”的高风亮节令人敬仰。


【解析】

1、试题分析: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A.“对年轻一代不能继承传统,传统医术后继无人的担忧”牵强附会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题干中结构二字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和提示。小说中与结构有关的作用,其实就是情节作用,主要有呼应前文(包括标题),推动情节(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等几种,考生应注意掌握小说的文体特征,熟悉小说的术语运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小说的亮点在“竹子”,难点也在“竹子”。显然,“竹子”在文中象征着师傅的形象,因此,回答结尾句的含义,首先要读懂“竹子”的象征意义,即答出师傅像“竹子”一样,想要传承草药技术的可贵精神品质。其次,“莫非师傅……”一句中的省号,包含着徒弟对师傅举动的猜测和对师傅的情感,答题时,应该用明确的语言将这些隐藏起来的话外音表达出来。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对于南方居民而言,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有的地方以竹林、竹楼和系列竹产品开展旅游业,游客云集。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须臾离不开竹子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至于工程用的脚手架、跳板,打鱼用的桅杆、网竿、撑竿,竹篙,葡萄、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作物用的架竿,大多是竹子。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所以,从竹子的使用范围之广来说,把竹子叫作“中华竹”是再恰当不过的。

   把竹子称为“中华竹”,还因为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礼、乐、书、数、兵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第一场《灿烂文明》中最精彩的一段当属竹简操了。演员们手持竹简表演,精彩绝伦。这竹简便是用竹片穿成的书--中国最早的书。“韦编三绝”里的“编”,就是孔子读的《周易》,是用牛皮绳把竹简编在一起的。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竹简书。再说乐,古代的音乐被称为“丝竹”或“管弦”,这里的 “竹”和“管”指的正是竹乐器,包括笙、管、笛、箫等。书法更离不开竹,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成语“罄竹难书”由此而来。算术用的筹是竹子做的,由“筹”发展到“筹划”,再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足见“筹”的重要。兵指的是战争。战争的主要武器--“箭”,就是竹子做的,字义从竹而来。最早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在古代建筑中,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奇迹,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便是最好的例证。

   在成语词典里,带“竹”字的词语非常多,诸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势如破竹”、“竹节松贞”、“青梅竹马”等。文人墨客的诗文书画,好多以竹为题材。刘禹锡的“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白居易的“露荷散清香,风竹含疏韵”都是咏竹的佳句。郑板桥则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中“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的诗和画堪称“双绝”。如今,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比比皆是。带“竹”、“筠”、“汉卿(汗青)”等字眼的人名更是无法统计,关汉卿用戏剧为民请命而千古流芳,张汉卿以兵谏救国而青史留名。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桑竹”,是世外桃源的自然特征。“竹林七贤”竹林中饮酒赋诗吹管潇洒一生。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大多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的精神品格而自省、自悟、自喻。难怪观世音菩萨的对联也用了“碧莲台上主,紫竹林中仙”。

(选自郑徳忱《中华竹》)

4、下列关于“中华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远离竹林的北方,竹子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吃饭的竹筷,铺的竹席,织衣、烤肉串的竹针,剔牙的牙签,居室的竹帘,真是俯拾皆是。

B.竹子是我国悠久灿烂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学、音乐、书法、建筑等各个方面。在古代,甚至战争都离不开竹子。

C.竹在古代建筑中也有应用。赵州桥就是古人把竹跟石灰、砂浆混合使用,创造了比钢筋混凝土还坚固耐久的建筑,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

D.带“竹”字的成语非常多,现代社会,以竹为题材、背景的文学作品、绘画、工艺品、编织品、装饰物也比比皆是。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其实,在远离竹林的北方,也是一会儿都离不开竹子的。就连我国最北部边境的黑龙江里,也有上下漂流的竹排,可见,竹子的使用地域很广。

B.古代的诗书、音乐、书法、算数、战争都和竹子有关。在现代,竹子也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C.古代战争用到的盾、云梯、陷阱都离不开竹。现代的竞技体育有好多项目来自竹,如跳高、撑杆跳、射箭、漂流、竹竿操等。

D.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他们都以竹自省、自悟、自喻,而且这些场所有时也通过对联来表达对竹子的推崇,可见竹子在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竹子在南方居民的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竹林、竹楼和竹产品被加以利用开展旅游业。

B.中国最早的书,便是用竹片穿成的竹简。后来的“四书”、“五经”都是用牛皮绳等物把竹简编在一起的竹简书。

C.文人墨客以竹为题材的诗文书画有很多,郑板桥终其一生以画竹为乐趣,他的《竹石图》堪称诗画“双绝”。

D.用竹管插上兽毫就是笔,“用笔”又叫“握管”,字当然要写在竹子上,所以说,古代的书法更离不开竹。

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分析:

该题属于论述类文章阅读,主要考查考生阅读中的信息筛选整合能力.在阅读中主要体现在对文章内容的检索、归纳概括方面.解答该类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整体把握,弄懂该文本中陈述的观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该文段主要论述了“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人文世界”三个不同概念及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其次,要熟悉论述类客观题的解题流程:审题划重点,通读标段号,定位划重点,看题细比对.对比关照是要注意五看:一看对象,二看数量,三看时态,四看肯否,五看因果.说到底,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选项找范围,根据范围画重点,根据重点再比较.

解答:

4、C  无中生有,原文没有“赵州桥并由此而举世闻名”的说法.

5、D “儒、释、道的布经传道场所都选址于竹林”与原文不符,原文最后一段是“大多选址于竹林”.

6、A “竹子被利用于工厂建设”同文本内容不符,原文第一段为“以竹子为主要原料的工厂、作坊星罗棋布”.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

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

8、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分析: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解答:

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D.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故选:D。

8、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艺术特点能力,根据题目可知诗歌运用了“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手法,结合具体诗句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即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前一句写月夜幽林,属于静,第二句写“弹琴”“长啸”,属于声,同时也是属于动态的景物;整理答案时注意先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

答案:

7、D

8、示例: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出静境,即“以声写静”;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

参考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