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语文试题2020.03


试题仓库!应有尽有!最新高考试题作文高中试题小学试题作文初中试题作文中考试题作文!关注本号可每天收到各种资料。

海量免费试题,请关注1试题仓库2018年6.1-7.5全部语文试题    2.试题仓库2018年6月1日前全部语文试题  3.语文2018年7月试题仓库  4.试题仓库2018年7月全部语文试题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6.小学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南海区2020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2020.03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迅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野草》集中讨论的是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展了鲁迅人生哲学的精髓。

在《野草》里,鲁迅塑造了许多文学意象,以象征人类某些方面的深层困境。如《死火》一篇,以被人遗弃在冰谷中的行将媳灭的“死火”,推出了“冻灭"与“烧完”两种选择。“冻灭”就是留在原地“坐以待毙”;“烧完”就是“我”走出,做“垂死挣扎”。尽管最后等待它的都是死亡,但是“冻灭”和“烧完”是有区别的。这个“冻灭”,他是什么事儿不干,他的生命没有光影,只是一个空壳。这个烧完,虽然最后也是完,但他燃烧的那个瞬间是发出灿烂的光辉的,他的生命是充实的。这就是一种人生哲学,生命的价值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人就是在冻灭和烧完之间作选择。导师王瑶先生曾对我说,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垂死挣扎,因为垂死挣扎有一种挣扎之美。

《野草》里还有一篇《影的告别》,影子的物理特征是正午阳光直照或者完全黑暗的时候,影子就没有了,影子只能存在于明暗之间。迅就用影子的形象,来象征自己这样一种“历史中间物”的命运。“历史中间物”的意义是什么呢?鲁迅说,就是要反抗黑暗,要和黑暗搞乱,它生命的价值是和黑暗连在一起的,实现在对黑暗的反抗当中。它当然不被黑暗所容,当黑暗笼罩的时候,这样的影子会消亡;但当黑暗真正消失、光明完全普照的时候,这个历史中间物的价值没有了,影子也要消亡。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

但是当一个人绝望到顶点的时候,就会大彻大悟。所谓大彻大悟,就是看透了人生、社会、历史的局限,看透了自我选择的有限性。很多事情你之所以失望,在于你原来抱的希望太大。如果你把问题都看透了,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这就是鲁迅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就是“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绝望到底,就成了大彻大悟。大彻大悟之后,还可能出现两种态度。一种是,既然一切都如此,那我就什么事也不做了,就知其不可为而不为之。还有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鲁迅的哲学就是要“反抗绝望”。

这种反抗绝望的哲学,其实包含两个侧面。一个是看透一切,大彻大悟,打破一切幻想与神话,清醒地面对现实中存在的生存困境,这是打破一切瞒和骗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另一个是采取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一种反抗绝望的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佛家的大彻大悟和儒家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结合。在我看来,这样一种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其特点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同时也是20世纪的中国所留下来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

(摘自《和钱理群一起阅读鲁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死火”被遗弃在冰谷中,如果它选择了被人带出“烧完”,生命会更有意义。

原文比对:“烧完”就是“我”走出,做“垂死挣扎”。(2段第3行)

B.  “无地彷徨”四个字,说尽了知识分子在黑暗与光明中都没有地位的深层困境。

原文比对:所以像鲁迅这样的历史中间物,他不仅在黑暗中没有自己的地位,同时在光明中也没有自己的地位,他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他只能够彷徨于无地。这“无地彷徨”四个字,实际上说尽了“知识分子”的深层困境。(3段最后)

C.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是说把问题看透、不抱希望,可以摆脱绝望,以利奋斗。

原文比对:如果你把问题都看透了,想透了,你就不绝望了。这就是鲁迅说的“于无所希望中得救”,......还有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第4段)

D.  “反抗绝望”一言以蔽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面对黑暗,毫不妥协。

原文比对:在我看来,这样一种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其特点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第5段)

还有一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前面是坟,但还要努力地往前走,要反抗,要奋斗。(4段最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使用文学评论常用方法,多次引用鲁迅话语,以增强对鲁迅作品阐析的说服力。

B.作者善于进行两分,以两种态度”“两个侧面”引出对比论证,有《死火》遗风。

C.本文通过对“影子”意象的分析,揭示了“历史中间物”的命运,使说理生动形象。

D.本文的论证思路是:先明示中心论点,再具体举例论证,最后深入分析,揭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野草》通过塑造文学意象,探讨了个体生命深层困境的问题,可以把它当作人生哲学去读。

B.“历史中间物”指的是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反抗黑暗,从而不容于黑暗势力。

C.明知前面是坟,仍需努力往前走,要反抗,所以鲁迅赞赏青年们向北洋军阀政府的徒手请愿。

D.反抗绝望的哲学,是鲁迅哲学的核心,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从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农村居民收入消费的持续增长,我国减贫事业发展漫长且不易。70年,减贫7亿人。我国现已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中国减贫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超70%……截至2018年底,全国334个深度贫困县还有未脱贫人口627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的45.4%,贫困发生率达6.4%。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高,文化水平低,很多都是“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的难啃“硬骨头”。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无论是国家单位、地方各级部门,还是各类型企业、社会组织等,都广泛地参与到了脱贫攻坚战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责任和重大意义。30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在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计扶贫、救灾扶贫、公益伙伴合作、国际扶贫和扶贫倡导等领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介绍说。中国扶贫基金会产业扶贫项目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性建设为基础,以小农户参与为核心,以价值链提升和人才支撑为两翼,破解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品质和品牌三大核心难题。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覆盖了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7个县(市区),扶持并孵化了近40家农民合作社,帮扶20种品类的特色农产品。

作为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中央企业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员工人数多、购买力较强的优势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2018年以来中央企业已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4.88亿元。此外,自2015年“万企帮万村”活动开展以来,已有5.54万个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帮扶贫困人口数达755.98万人。

(摘编自《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

材料二



农村电商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对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就业和脱贫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开辟了新路径。

(摘自《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

材料三

2018年,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决议,把中国倡导的“精准扶贫”理念与实践写入其中,中国为全球消除贫困提供了经验。联合国粮农组织农村减贫战略主任本态明·戴维斯表示,“我们正在探索如何将中国的经验分享给其他国家中国与拉丁美洲、非洲地区国家间开展了一系列扶贫项目合作,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同时,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中国开展对外援助以来,共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4000亿元援助,并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中国设立的“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已在30多个国家实施了200余个有关救灾、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赞比亚经济学家优素福·多迪亚说,“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良多,与中国合作是非洲最好的选择,希望中非合作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和科技发展”。

(摘编自《国际社会点赞中国扶贫工作:中国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4至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不断增长,其中2017、2018年突破了万亿,电商扶贫成绩突出。

B.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降低,可以推测农村网络零售额在不久后继续回落。

C.2018年农村网络零售额的地域分布不均,东部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远高于其它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

D.2018年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高于当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不仅要依靠国家单位、地方各级部门,还需各类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

B.中国现已基本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剩余贫困人口中,“老、弱、病、残”人口占比高,文化程度低,有很多难啃的“硬骨头”。

C.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精准扶贫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其产业扶贫项目破解了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难题,取得了明显成效。

原文比对:中国扶贫基金会产业扶贫项目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性建设为基础,以小农户参与为核心,以价值链提升和人才支撑为两翼,破解农产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效率、品质和品牌三大核心难题。

D.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央企业通过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2018年以来已经帮助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24.88亿元。

原文比对:作为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中央企业奋勇争先,充分发挥员工人数多、购买力较强的优势特长,充分利用企业电商平台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2018年以来中央企业已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24.88亿元。(材料一第三段)

6.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在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消除贫困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经验?(6分)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②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参加到了脱贫攻坚战中;

③精准扶贫项目大量开展;④央企、民企等企业积极参加扶贫工作;

⑤大力建设、充分利用好电商平台资源;⑥有针对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⑦重视农业的转型升级;⑧重视农民的就业;

每点一分,答对任六点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苦恼

(俄)契诃夫

暮色昏暗。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雪白,像是一个幽灵。他在赶车位上坐着,身子往前伛着,一动也不动。他那匹小马也是一身白雪,它那呆呆不动的姿态、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它那棍子般直挺挺的腿,使它活像那种花一个戈比就能买到的马形蜜糖饼干。姚纳和他的瘦马停在那个地方已经很久没动了,早上从大车店出来还没拉到一趟生意,现在街灯黯淡的光已经变得明亮生动,街上也变得热闹起来了。

“赶车的,到维堡区去!”姚纳听见了喊声。他猛地哆嗦一下,从粘着雪花的睫毛里望出去,看见一个军人,穿一件带风帽的军大衣。

姚纳抖动了绳,从背上和他肩膀上就有大片的雪撒下来。那个军人坐上了雪橇。车夫习惯地挥动一下鞭子,那匹瘦马缓慢地离开原地走动起来。

姚纳在赶车座位上局促不安,他回过头去瞧着乘客,努动着嘴唇,他分明想要说话然而从他的喉咙里却没有吐出一个字来,只发出咝咝的声音。

“什么?”军人问。

姚纳苦笑一下,嗓子眼用一下劲,这才沙哑地说出口:“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

姚纳掉转整个身子朝着乘客说:“谁知道呢,多半是得了热病吧。……他在医院里躺了三天就死了。……”

“赶你的车吧,赶你的车吧,……”乘客说。“照这样走下去,明天也到不了。快点走!”

车夫就又伸长脖子,微微欠起身子,挥动起他的鞭子。后来他有好几次回过头去看他的乘客,可是乘客闭上了眼睛。他把乘客拉到维堡区以后,就把雪橇赶到一家饭店旁边停下来。

湿雪又把他和他的瘦马涂得满身是白。一个钟头过去,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有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

“赶车的,到警察桥去!”其中一个驼子说。“三个人,二十戈比!”

姚纳抖动缰绳,吧哒嘴唇。二十戈比的价钱是不公道的,然而他顾不上讲价了。一个卢布也罢,五戈比也罢,如今在他都是一样,只要有乘客就行……那三个青年人一齐抢到座位上去了。

“快点跑!嘿,瞧瞧你的这顶帽子!彼得堡也找不出比这更糟的了。”

“你到底赶不赶车,老不死的?难道就这样赶车?你抽它一鞭子!嘿,抽它!”

姚纳不住地回过头去看他们。趁他们谈话停顿的时候,他就再次回过头去,嘟嘟哝哝说:“我的……那个……我的儿子这个星期死了!”

“大家都要死的……”驼子咳了一阵,擦擦嘴唇说。“得了,你赶车吧,你赶车吧!照这样的走法,你什么时候才能把我们拉到呢?”

“赶车的,你有老婆吗?”一个问。

“我?快活的老爷,我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在坟墓里……现在我的儿子也死了,可我还活着……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姚纳回转身,想讲一讲他儿子是怎样死的,可是这时候驼子轻松地呼出一口气,谢天谢地,终于到了。

姚纳收下了二十戈比,久久地看着那几个游荡的背影,走进一个黑暗的大门口不见了。他又孤身一人了,寂静又向他侵袭过来。

姚纳瞧见一个扫院子的仆人,就决定跟他攀谈一下。“老哥,现在几点钟了?”他问。

“九点多钟。……你停在这儿干什么?快把你的雪橇赶开!”

姚纳把雪橇赶到几步以外去,伛下腰,听凭苦恼来折磨他。……他受不住了。“回大车店去吧,”他想。

大约过了一个半钟头,姚纳已经在一个肮脏的大火炉旁边坐着了。炉台上,地板上,长凳上,人们鼾声四起。空气又臭又闷。姚纳瞧着那些睡熟的人,搔了搔自己的身子,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回来……

“连买燕麦的钱都还没挣到呢,”他想。“一个人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站起来,带着睡意嗽一嗽喉咙,往水桶那边走去。

“你是想喝水吧?”姚纳问。

“是啊,想喝水!”

“那就痛痛快快地喝吧……我呢,老弟,我的儿子死了……你听说了吗?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掉了。”

姚纳发现自己的话一点影响也没有,那个青年人已经盖好被子,连头蒙上,睡着了。老人就叹气……如同那个青年人渴望喝水一样,他渴望说话。他的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能跟任何人好好地谈一下这件事。应当讲一讲他的儿子怎样生病,怎样痛苦,临终说过些什么话……

他穿上衣服,走到马房里。“你在吃草吗?”姚纳问他的马,看见了它的发亮的眼睛。“好,吃吧,吃吧。……既然买燕麦的钱没有挣到,那咱们就吃草好了。唉……我已经太老,不能赶车了……该由我的儿子来赶车才对,我不行了……他才是个地道的马车夫……他要是活着就好了……”姚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说“我的小母马……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地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忽然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摘编自契诃夫短篇小说《苦恼》)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对大雪的描写,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渲染了清幽的氛围,为主要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写姚纳的小马瘦骨棱棱,腿像棍子殷直挺挺的,从侧面表现了其主人贫穷的生活状况。

C.姚纳“顾不上”对不公道的车费讲价,这既因乘客难得,也因他需要有人乘车,听他说话。

D.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将自己的情感倾向自然地融入客观描写,对现实的揭露入木三分。

【铺垫的种类】:

1)背景式铺垫,即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述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铺垫,即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俩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3)反差式铺垫,即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相反。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开头浓墨重彩地描述“我”一家人如何日夜盼望“发了财”的于勒回来,如何对于勒的钱拟定上千种计划,然后笔锋一转,写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个靠卖牡蛎为生的穷水手。这样,前面的铺垫与后面的情节构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深长,艺术效果强烈。

4)铺陈式铺垫,在抒情散文中,对景物的描述、铺排往往是为下文的抒情、议论作铺垫。

5、情节铺垫

  在一篇小说中,作者会写很多的情节,以此来推动故事的发展。比如在《丑小鸭》这篇童话中,作者设计了丑小鸭在沼泽地受到野鸭们的嘲笑、讥讽,在老太婆家里受到猫和母鸡的捉弄,在老农家被追打狼狈不堪地逃跑等故事情节。这些情节一步步把丑小鸭推到可怜境地的同时,也水到渠成地为作者最后揭示文章的主旨作好了铺垫。可以说没有前面的这些故事情节,这个主旨就没有说服力。

6、气氛铺垫

这种铺垫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运用得很明显。小弗郎士在走进学校的瞬间,就感受到了平日所没有的一种寂静,这种寂静和平日的喧闹差别是那么大,以至于小弗郎士走进教室的时候“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进入教室后,他所看到一切,又是那么反常,不管是老师的穿着,还是教室后几排板凳上坐着的那些镇上的人,都让周围的一切一下子陷入了一种“肃静”中,在这反常的肃静里,韩麦尔先生开始了最后一课。可见,在作者还没有展示最后一课的时候,他就在气氛上作足了铺垫,让像一片树叶一样天天飘浮在空中的小弗郎士瞬间掉入了一种无法把握和掌控的气氛中,让法国战败这一国家大事,一下子和小弗郎士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对他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他一下子从懵懂无知中醒悟过来,变得懂事、善良、善于感知,并把韩麦尔先生的爱国形象很好地塑造了出来。

7、环境铺垫

鲁迅的《孔乙己》,作者先是介绍了二十多年前咸丰酒店的布局,这就是社会环境的交代。因为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时代,孔乙己宁肯穷死,也不愿意脱下那象征着读书人身份的长衫,穷到活不下去走上偷窃的道路,还百般为读书人的偷窃作冠冕堂皇的狡辩。

 

8.作者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姚纳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姚纳是个年老力衰命运悲惨的车夫。

命运悲惨:“我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妻子早死,“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年轻的儿子上周病死了。(2分)

性格善良、安分、隐忍:“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他对人说话都很谦卑(2分)

疼爱儿子,内心孤苦,渴望倾诉:“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表明他宁愿自己死让儿子活着。几次找人言说儿子去世,表现他渴望同情。(2分)

没有结合文本,扣2分。

 

9.对姚纳“倾诉”的对象,请分类加以分析,并概括其中蕴含的意义。(6分)

 

倾诉对象可大致分为三类:

军官与年轻人,与车夫有些许问答,“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赶车的,你有老婆吗?”,对车夫有一丝同情;但整体自私冷漠。(2分)

仆人与年轻车夫,虽与姚纳同样卑微苦难,但对他毫不同情,麻木冷漠。(2分)

小母马“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虽是无意识的,却让姚纳感到了温暖。姚纳的苦痛在人间无人倾听,只有在小马跟前才能把心里的话讲出来,这是作者对黑暗社会人间冷酷的控诉与批判。(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吕夷简,字坦夫。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宫。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远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蜀贼李顺叛,执送阙下,左右称贺。既而属御史台按之,非是,贺者趣具顺狱,夷简曰:“是可欺朝廷邪?”卒以实奏,忤大臣意。寇准判陕西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真宗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今天下之政在两宫,惟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所以报先帝者,宜莫若此也。”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契丹聚兵幽蓟,声言将入寇,议者请城洛阳。夷简谓:“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或曰:“此虚声尔,不若修洛阳。”夷简曰:“此子囊城郢计也。使契丹得渡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乃建北京。自仁宗初立,太后临朝十余年,天下晏然,夷简之力为多。其后范仲淹屡言事,献《百官图》论迁除之敝,夷简指为狂肆,斥于外。时论以此少之。夷简当国柄最久,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七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B.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C.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D.契丹畏壮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景德之役/非乘舆/济河则契丹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特指考中进士、举人。明清只用于殿试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B.,是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的意思是送死者的牌位入祖庙,与其先祖共享祭祀。

C.郊祠,指古帝王在郊外祭天地神。始于西汉,后被各朝统治者利用,规制逐渐完善。

D.幽蓟,是古幽州和蓟州的并称,指北京、天津与山西、河北北部地区,是中原的天然屏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发现被押送进京的叛贼“李顺”是假的后,那些曾向皇上贺喜的大臣想将错就错,吕夷简坚持奏报实情,违逆了群臣。

B.太后想按真宗宫中服饰玩物的水准厚葬他,吕夷简劝阻说,太后远奸邪、奖忠直、辅成圣德,才是对先帝最好的安葬。

C.范仲淹以《百官图》进谏,指出随意提升官员的弊端,吕夷简斥责他狂妄放肆,将他贬到外地,人们对此意见并不大。

D.吕夷简很有政治才能,对内政敢直言,御外敌不退缩,他长时间执掌朝政,为太后临朝时期的天下太平,做出了贡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

(2)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4-15题。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酬:古人酬和诗,必答其来意。

顾炎武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少康奔虞氏,依靠一成土地、一旅武装与同姓部落的帮助,恢复了夏朝的统治。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曾参加江南抗清斗争。②熊绎国:指楚国。③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圆十里。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④明诏,这里指胜利后颁赏的诏书。⑤五湖,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槎,木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写北方关塞已被清人占据、胡笳吹遍,却不见中原明军战车驰骋的抗战局面。

B.第三句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典故,表达晚明虽已落败、但反击仍可取胜的信念。

C.诗人用“苍龙日暮还行雨”比喻清军的暴虐,又以“老树”“著花”表达了自己抗清的意志。

D.全诗从直述时局落笔,多处用典、设喻,挥洒自如,思路明晰,现了学人之诗的特色。

(“苍龙日暮还行雨”比喻清军的暴虐,错。“苍龙日暮”与下句“老树春深”都是作者自比,自己虽然年老,报国之心仍在)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与开头的“愁”字呼应,表现了怎样的情怀?(6分)

含意:等到汉家王朝获胜,朝廷论功行赏的诏书到来,你我再一起归隐垂钓,泛舟五湖。(2分)

表达了抗清复明之心与功成身退之意。(2分)

全诗开头一个“愁”字,直抒忧国情怀,经中间老当益壮的表白与尾联相呼应,表现了作者的家国担当与高风亮节。(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中,表现孔子推己及人的为人处事原则的两句是“      ,       ”。

(2)屈原认为,自己有良好素质,也要不断加强修养。在《离骚》中表达此意的两句是“      ,       ”。

(3)杜甫《登高》中“      ,       ”两句,以寥寥十余字,尽写羁旅愁与孤独感。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每句1分,错、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国画有自己的创作原则。如“心师造化”,强调以自然为师,通过“目识心记”       写生自然,概括提炼物象的基本特征,获得艺术素材,再去创造图画的意境。“中得心源”则着重于主体因素的积极发挥。宋人讲“胸有丘壑”,明人讲“丘壑内营”,都是强调主体因素的作用。作画的程序是要先求形似,但中国画不       存形写实       而求于以形写神,遗貌取神,在形似的基础上,突出内在的精神。古诗云“笔在传石神”,(     ),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古人更知其情寄寓于物,借物抒情。文同画纡竹以示其遭遇,米芾画枯木怪石以遣其       ,元代文人雅士大都以笔墨写愁寄恨。中国画的这种写意精神,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具有卓越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精髓。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甚或  着眼于  栩栩如生 盘郁

B.或是  着眼于  惟妙惟肖 盘郁

C.甚或  立足于  惟妙惟肖 情思

D.或是  立足于  栩栩如生 情思

(或是:表并列关系的选择。甚或:意为“甚至”,有递进意。着眼于:对……关注、主要考虑。立足于:处于某种立场。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情思:情感,心思。盘郁:曲折幽深)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顽石一块,经画家潜心用意,笔墨点染

B.一块顽石,经画家潜心用意,笔墨点染

C.顽石一块,画家以笔情墨致,点染勾勒

D.一块顽石,画家以笔情墨致,点染勾勒

18.(3分)A

(“顽石一块”,强调了“顽石”,与后面的“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承接紧密。“画家以……”切换了原句的主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画的这种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写意精神,具有天人合一的卓越中国哲学精髓。

B.中国画心师造化、画心相应这种的写意精神,是天人合一的哲学卓越精髓之所在。

C.中国画这种心师造化、画心相应的写意精神,体现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精髓。

D.中国画这种写意精神,正是心师造化、画心相应的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之精髓。

20.请把下面的诗歌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一致,每句不超过10字(含标点符号)。(6分)

我的祖国,

我深深爱恋的祖国。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

                                          

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

叱咤时代的风云。

                                         

舞动神州的烈火。

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

那就是中国!

参考答案:(1)唤醒拂晓的沉默    (2)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一致,每空3分)

 

21.下面是2019年11月2日《佛山日报》对2019年佛山秋色巡游活动的报道。请根据报道概括提炼五个关键词(每项不超过4字),展现本次秋色巡游的特点。(5分)

昨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佛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9年“岭南味 佛山品”首届佛山文旅欢乐季系列活动之广东(佛山)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祖庙历史文化街区盛大开启。来自全国各省市、港澳地区和佛山海外友城的20支表演队伍,55个表演项目组成的近3000人秋色巡游队伍,宛如一条五彩缤纷、激情满怀的巨龙,为踏入金秋时节的岭南名城佛山,献上了一场异彩纷呈的“民俗大派对”。

集彩灯扎作、舞龙舞狮、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化装表演等为一体的佛山秋色是佛山传统民俗活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2009年起,佛山秋色定为一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展示岭南文化魅力、传播佛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平台。从2016年至今,秋色巡游活动与广东(佛山)非遗周结合举行。

两个多小时里,巡游队伍在《佛山韵律 秋醉岭南》《辉煌七十年礼赞新中国》《启航大湾区 扬帆新征程》《狮舞岭南 多彩广东》《珠江泛粤情 五岭载欢歌》《牵手幸福路 友城共欢乐》《龙腾盛世中国梦 团结奋进新时代》七个篇章的引领下,轮番上演灯色、车色、马色、飘色、地色、水色、景色的传统秋色“七色”。众多市民夹道观看,争相摄影留念,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巡游的“大牌”当属色彩丽的彩车,不同主题元素多样的彩车,玲珑灯色,流光溢彩,传达着佛山人们的美好愿望。

①             ②                        

④             ⑤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我国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有人说要倡导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弘扬工匠精神。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科技强国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广佛中学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大赛,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

甲方观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乙方观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2020年03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 D(3分)

(“反抗绝望”含两个侧面,一是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二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项概括不全,漏掉了“清醒的现实主义”)

2. B(3分)

(“两个侧面”不是对比论证)

3. C(3分)

(鲁迅主张的“要反抗,要奋斗”,不包括“徒手请愿”。“青年们”此处指刘和珍等人,此题考查的是与课内学习的联系与综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4. (3分)选B。

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率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逐年降低”与“农村网络零售额不久后继续回落”,没有必然关联,而且,选项忽略了零售额近年来是高位发展。

5. (3分)答案:选D。

中央企业不仅是购买了贫困地区农产品,而且还帮助销售了贫困地区农产品。

6. (6分)

①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②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参加到了脱贫攻坚战中;

③精准扶贫项目大量开展;

④央企、民企等企业积极参加扶贫工作;

⑤大力建设、充分利用好电商平台资源;

⑥有针对性提升农产品的品质;

⑦重视农业的转型升级;

⑧重视农民的就业;

每点一分,答对任六点得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7.(3分)A

(“清幽的氛围”错;“为主要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错)

8.(6分)

姚纳是个年老力衰命运悲惨的车夫。

命运悲惨:“我老婆现在成了烂泥喽”妻子早死,“儿子这个星期死了”年轻的儿子上周病死了。(2分)

性格善良、安分、隐忍:“要是能让自己吃得饱,自己的马也吃得饱,那他就会永远心平气和”;他对人说话都很谦卑(2分)

疼爱儿子,内心孤苦,渴望倾诉:“死神认错门了。……它原本应该来找我,却去找了我的儿子”表明他宁愿自己死让儿子活着。几次找人言说儿子去世,表现他渴望同情。(2分)

没有结合文本,扣2分。

9.(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 B(见译文)

11.(3分)A

(“及第……特指考中……举人”错,只“特指”进士)

12.(3分)C

(“人们对此意见并不大”,错,实际上是当时的言论都因此批评他)

13.(10分)

(1) 有关部门规定期限上交木材,工匠徒役有被逼至死的,有关部门就诬陷他们逃亡了,还逮捕监禁他们的妻子儿女。

(“有司”,有关部门;“工徒”,工匠;“亡命”,逃跑;“妻子”,妻子儿女;每处1分,句意1分)

(2) 寇准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严格急躁,这是想诬陷寇准而已,应该不要问罪追究寇准,要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

(“治下”,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中伤”,诬陷;“尔”,而已;“问”,问罪追究;每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吕夷简字坦夫,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屡迁升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当时京师大建宫观,在南方砍伐木材。有关部门规定期限上交木材,工匠徒役有被逼至死的,有关部门就诬陷他们逃亡了,还逮捕监禁他们的妻子儿女。吕夷简请求放缓劳役,皇上听从了他。又进言:“隆冬牵拉运输艰苦,须等到(开春)河流渐通,以军队兵卒运送。”真宗说:“看你的奏章,有为国爱民之心啊。”提升为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蜀贼李顺造反,被捕获遣送朝廷,左右大臣称贺。不久交付御史台审问,发现其人并非李顺,称贺者催促就当作李顺来结案,夷简说:“这事可以欺骗朝廷吗?”终于按实情上奏,违逆了群臣之意。

    寇准管理西安永兴,将有罪的人黥面迁徙湖南,罪犯取道京师,上告寇准改变刑制。吕夷简说:“寇准统治管理当地人民严格急躁,这是想诬陷寇准而已,应该不要问罪追究寇准,要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去。”真宗听从了他。

仁宗即位,升吕夷简任右谏议大夫。送(驾崩的)真宗进先祖宗庙,太后想按他活在宫中时的样子布置服饰玩物(陪葬),用银罩覆盖真宗的牌位。夷简上言:“这样不足以报答先帝。现在天下政权由两宫掌握,希望太后疏远奸邪小人,嘉奖忠直之士,辅助新君成就圣德。用来报答先帝的,应没有比这更好的。”旧制,郊祠完毕,辅臣升官,吕夷简与同列大臣都推辞,此后成为定例。

契丹在幽蓟聚兵,扬言将入侵,议事者请求在洛阳筑城。吕夷简说,“契丹怕强欺弱,我们如果急着在洛阳筑城,无以显示威势,景德之战如果不是皇上渡过黄河,那契丹是不会轻易屈服的。应该在大名修建都城,以示将御驾亲征以打破他们的图谋。”有人说:“这是虚张声势而已,还是不如修筑洛阳。”吕夷简说:“这是子囊修筑郢城的计策。如果让契丹渡过黄河,即使高城深池,能用来依凭吗?”于是修建北京。

自从仁宗即位,太后临朝听政十多年,天下太平,夷简功劳很大。后来范仲淹多次进言议事,献上《百官图》论述随意提升官员之弊,吕夷简指责为狂肆,把他贬斥到外地。当时的言论都因此批评他。

吕夷简掌握国家大权最久,对于天下大事,屈伸进退,处理有方。虽然几次遭到上言者的诋毁,而皇帝对他的眷顾依赖不减。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C

(“苍龙日暮还行雨”比喻清军的暴虐,错。“苍龙日暮”与下句“老树春深”都是作者自比,自己虽然年老,报国之心仍在)

15.(6分)

等到汉家王朝获胜,朝廷论功行赏的诏书到来,你我再一起归隐垂钓,泛舟五湖。(2分)

表达了抗清复明之心与功成身退之意。(2分)

全诗开头一个“愁”字,直抒忧国情怀,经中间老当益壮的表白与尾联相呼应,表现了作者的家国担当与高风亮节。(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6分)

(1)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每句1分,错、漏、多字,则该空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3分)B

(或是:表并列关系的选择。甚或:意为“甚至”,有递进意。着眼于:对……关注、主要考虑。立足于:处于某种立场。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情思:情感,心思。盘郁:曲折幽深)

18.(3分)A

(“顽石一块”,强调了“顽石”,与后面的“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承接紧密。“画家以……”切换了原句的主语)

19.(3分)C

(A. 前句“的”应放在“写意精神”前,后句“卓越……精髓”搭配不当,“卓越”一词应删去;“具有……精髓”动宾搭配不当。B.前句“这种的”会产生歧义,“这种”是指示性定语,应放在定语的最前面,后句中“卓越”一词应删去。 D.“心师造化、画心相应”做“中国哲学”的定语,错)

20.(6分)

参考答案:(1)唤醒拂晓的沉默    (2)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 

(要求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句式一致,每空3分)

21.(5分)①历史悠久  ②人数众多  ③炫美如画  ④热闹非凡  ⑤时代感强

(每点1分,共5分,超字则该点不得分)

四、写作(60分)

22.

一、材料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目。

(一)对象任务

①写作身份:题目情境为“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大赛”。一般情况下,辩论赛有正反方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一辩负责立论陈词;二辩:负责主攻,提出质疑;三辩:负责防守,自由辩论;四辩:负责总结陈词。材料中没有提供明显的反驳信息,只要求“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故以甲方或乙方一辩的身份写作更恰当。

②辩论对象:对方辩友。

③目标对象:辩论赛的目标对象为第三方,即评委或观众。本题明确“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故写作的目标对象应为“广佛中学的同学”。

(二)话题任务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即选择站队,或支持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或支持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需紧扣材料,任选一方,提出己方观点,对观点进行阐释和论证。辩论的特点之一是“立场鲜明”,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词。

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而举办本次辩论赛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因此考生还需在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之间构建联系。

(三)文体任务

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行文要符合辩论稿的文体特征。

顶格写称呼(辩论赛一般有主持人、评委老师与对方辩友和现场观众,这里特指“同学们”),下一行空两个写问候语,并开宗明义,说明观点,结尾重申观点,不需落款。如: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和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方观点是……

……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本方观点陈述完毕,谢谢!

“事实胜于雄辩”最好有数据、事实支持观点,尤其要注意辩论的逻辑和语势等,要有对话感、代入感、现场感、说服力。

 

二、立意参考

(一)甲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1.要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型,亟须工匠精神的回归

2.从当下出发,提升自身技能,弘扬工匠精神

可从“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立意。

(二)乙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1.实现科教兴国、科技强国战略需要高扬创新旗帜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需要我们提升科技素养

可从“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进行立意。

 

三、评分标准(参看2019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命题立意与评卷说明(语文)

2019、12

命题立意

1、贯彻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高考语文以文化人的导向。试题适应新时代高素质人才需求,紧密衔接高中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突出情境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在适应高校人才选拔标准的同时,关注语文教学的实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模拟2019全国高考一卷,体现高考变化及精神实质。力求具有良好导向性;同时客观反映阶段复习情况,为下阶段的复习安排提供依据。

补充新冠停课,复习会受影响,但语文高考考查能力与素养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抓住根本(读写能力+文化素养),兼以引导关注生活、训练灵活应用,即可从容应试。

 

评卷说明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论述类文本模拟高考,也选择了一篇文论,内容是考生有一定认知积累的鲁迅解读。读懂此文对鲁迅有所了解最好(这正是对素质的区分);没有此方面积累,也可按一般高考陌生文本去处理(考查阅读理解文本的能力)。

三个小题的考点完全模拟高考,正误解说见“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多文本、专题阅读的能力考查,模拟高考同时体现新课标“专题学习”的精神。本文内容立意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弘扬。

三题考点模拟高考,其1考查对核心概念“北京中轴线”的理解,其2考查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其3是主观题,考查筛选、整合、概括能力。正误解说见“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2019全国一卷的文学文本,选择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表现了新课标文化兼容的理念。本卷选用了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作品《苦恼》,虽经删改,但坚持了原作的主旨与情怀。讲评试题前,需要引导学生按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梳理情节与人物。

第7题的选项既关涉局部内容的理解,也包含对写法的赏析。

A项考查了景物描写用意及作用的分析。B项考查了侧面描写的作用。C项考查从人物行为到人物内心的理解与推断。D项对“现实主义手法”的判断既需要看懂内容,又需要调动一定的文学鉴赏常识,含有对“文学素养”的考查。

第8题从“人物语言”切入,考查对主要“人物”的分析,是对“分析人物”这一小说阅读基本能力的考查。

第9题考查对“次要”的分析概括,“次要人物”是主人公的“社会环境”,他们的所作所为、情感态度,正是小说主题之所在。此题的关键在于“分类”与“概括”——这是比筛选与理解高一层次的能力,建议严格评分,以引导考生养成独立“分析”的思考能力。

此题参考答案:倾诉对象可大致分为三类:①军官与年轻人,与车夫有些许问答,“哦!……他是害什么病死的?”“赶车的,你有老婆吗?”,对车夫有一丝同情;但整体自私冷漠。(2分)②仆人与年轻车夫,虽与姚纳同样卑微苦难,但对他毫不同情,麻木冷漠。(1分)③小母马“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虽是无意识的,却让姚纳感到了温暖。(1分)姚纳的苦痛在人间无人倾听,只有在小马跟前才能把心里的话讲出来,这是作者对黑暗社会人间冷酷的控诉与批判。(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文本选择及题型均模拟高考,答案解说较细,又有译文,兹不赘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本题文本是顾炎武的一首七律,律诗特点鲜明。可引导学生利用律诗特点理解诗作,如:二、三两联对偶,上下句相对词语大多词性相同;句意大多为同一话题,语意密切相关。如此可更好地借易破难,从而降低理解难度,避免难点逐一死抠,节省阅读时间。

又酬傅处士次韵二首(其二)

顾炎武

愁听关塞遍吹笳,不见中原有战车。

三户已亡熊绎国,一成犹启少康家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待得汉庭明诏近,五湖同觅钓鱼槎。 

[注]①顾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曾参加江南抗清斗争。②熊绎国:指楚国。③一成,古代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方圆十里。少康,夏代中兴之主。④明诏,这里指胜利后颁赏的诏书。⑤“五湖”,范蠡复兴越国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槎,木筏。

用典是学者诗人的特点,此诗下注释较多,要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很多诗句的意思就在注释之中。

第15题两问,先问“尾联的含意”,较容易,只要看懂诗作即可。第二问,问尾联“与开头的‘愁’字呼应,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考的显然是对全诗情感脉络的把握。学生通常答“首尾呼应”题,只消说开头说了什么,尾联说了什么,再点明关联便了;但此问答案中还有一个点:“全诗开头一个‘愁’字,直抒忧国情怀,经中间老当益壮的表白与尾联相呼应,表现了作者的家国担当与高风亮节。”加线的要点占有1分,强调的是诗句间的联系,即情感变化的脉络。此题的问法如改变为“全诗首尾呼应,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考查意图会更明晰,考生也不易失分。此点在试卷分析中,应予明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19题模拟高考,采用了一托3题型。答案解说详细。需要强调一下的是,第18题考查段内语句的衔接,与下面20题的段内“补写”的异同。首先完成两题均不能离开语境的准确把握,此点为同;而差异不仅是主、客观题型不同,在语言能力的考查上也有不同的侧重。20题侧重考查“逻辑思维”的严谨;而这里主要考查的是用词的准确、句子的语法要求与句式的表现力。此题答案为A。“顽石一块”,突破了“一块顽石”定语在前的平淡,“一块”便不再只是数量词,而含有了“不过是一块顽石的”贬损语意,与后面的“就不再冥顽而有了神韵”承接紧密,突出笔墨重在“传神”之意。下半句“画家以笔情墨致,点染勾勒”切换了原句的主语。

21题考查主要信息的提取、压缩与转述能力。此题既考查了阅读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也考查了语言表达的准确连续等基本能力,同时还融进了一句话新闻的要求,是一道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题。评卷时不仅要考虑要点全,还应考虑表达的通顺合理。

 

四、作文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1年我国将举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有人说要倡导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弘扬工匠精神。也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科技强国才是时代的主旋律。

学生会将就此话题举办辩论大赛,以引导同学们树立理想,从当下做起。

甲方观点:弘扬工匠精神,立志技能报国

乙方观点:高扬创新旗帜,投身科技强国

请你任选一方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辩论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此题秉承高考作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基本精神,突出了“应用性”原则,以“辩论大赛”为背景,贴近学生生活。从内容上看,“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都是时代的呼唤,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或缺的民族素质,二者相异相关。

评卷中应以高考评分标准为依据。注意文体符合“辩论稿”要求。对观点正确鲜明、说理充分严谨的应给予高分鼓励。

讲评时,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工匠精神”与“科技创新”这两个论题的核心概念,并深入思考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以提高说理的准确性与逻辑性。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文章转载自(直接来源):

本文由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整理,转载注明出处。

投稿:1224355909@qq.com 商务合作:QQ1224355909


扫码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语文试题与作文(stzuowen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