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学(教育部特色栏目):动词研究专题

外语学刊 外语学刊
2024-09-03



2023年第1期





语言学(教育部特色栏目):动词研究专题


01

论小句生成中的分形核化走向



彭宣维

提 要:本文在量子化生成机制的假设前提下阐述小句意义生成的结构化模型。这正是一个相对完整事件的生成过程,是对语境场和语义场中初始状态各种潜在可能性的激发和坍缩,同时开启相应的语义时空过程,即从主旨起点瞬间膨胀、并迅速向命题或提议收缩的具体化表现,从而生成原子模型,中间是核心事件(实义动词)核心,外围是类电子成分;这些构成成分本身也有类似的核化结构,与小句的构成具有分形特点。这一视角可以构拟大量新的语言事实,有利于我们对自然语言的进一步理解。


关键词:汉语小句;事件;核化模式;量子特点;坍缩加工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1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1页至第10页


02

从形态—句法接口看“好 V”的派生问题



吴炳章

提 要:现代汉语中,“好V”的意思之一是表示做事情容易。一般认为,这类“好V”是从难易句或者中动句派生而来的,但关于“好V”的句法属性学界有不同意见,仅有为数不多的学者系统探讨过“好V”句法机制。因此,本文以“NP+好V”为句法环境,从形态—句法接口的视角,通过分析np和v、np和“好v”的句法关系、“好”和V的语法特征,探究“好V”的派生问题。研究发现,“好V”的主语NP既可以是V的核心论元(受事),也可以是其旁格论元。如果NP是旁格论元,要经施用操作转化为核心论元后才能移动到主语位置。“好”类似黏着语素,语法特征是“容易被V的”,V是被动语态的vP.派生过程中,词根“√V”经历了施用操作、状态转换和被动转换3个层阶,最终被功能成分“好”吸引、合并,构成派生性形容词“好V”。


关键词:“好 V”;中动句;难易句;词汇句法接口;层阶理论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2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11页至18页


03

配价研究前沿进展



叶  子   刘海涛

提 要:配价在语言学中表示某个词与其他词结合的潜在能力。2000年左右,在北大学者的组织下,我国曾兴起过一波针对配价理论的讨论热潮。然而,最近的一项对配价理论进行过详尽综述的文献——刘海涛(2009)——的发表时间已是十余年前,而目前鲜有对近十年配价理论国内外发展的最新综述。因此,本文尝试结合数据库检索与文献梳理的方法来总结该领域的前沿进展。通过文献数据库检索,我们发现:继德国学者之后,国内学者逐渐在国际配价研究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配价”在英语文献中出现明显的术语移指的趋势,而英语世界对原先配价现象的研究大多不在这一术语下展开;关于配价的研究在国内外文献中都逐步由理论转向应用。此外,通过文献梳理,我们还发现:在德国学者的推动下,配价语法开始与型式语法、构式语法等原先英美语言学界用来分析配价现象的理论产生融合。作为词的吸引力的两个方面,配价与搭配研究也出现交汇的趋势。国内学者侧重对价数这一概念的拓展,并基于语料库做过大量定量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配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异名同实、同名异实、汉语配价词典尚欠缺等,进而对配价研究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配价;依存关系;综述;构式语法;型式语法;搭配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3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19页至26页


04

英语处所成分的主观性与语法嬗变



李国宏   刘  萍

提 要:处所成分在事件结构中通常承担非参与者角色,但其在特定的句法表达中亦可以承担宾语、倒装主语和主语等角色。本文从主观性视角分析处所成分作宾语、倒装主语和主语时体现的“言者情感”“言者视角”“言者态度”,指出这一语法功能嬗变的机制在于言者对处所成分进行不同程度的“注意视窗”调节,并由此导致处所成分从实体性到空间性的逐步增强,同时伴随着句法位置的“左移”。


关键词:处所;主观性;语法角色;左移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4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27页至35页


05

心理接触视角下的英语 -ed语法语素的统一识解



唐  楷

提 要:语言的舞台模式含有主客观维度,客观上是“演员”+“演出”的双凸显,主观上是概念主体的心理接触。英语⁃ed构式的共性就是心理接触中的过去关联性:过去心理空间的开启标志或心理回溯标志。⁃ed构式的个性差异就是过去关联性从过去式⁃ed、完成态⁃ed、被动态⁃ed到形容词⁃ed递减,而且被动态⁃ed还单独采取心理接触中的一种特殊观察视角:始于过程末端参与者的逆过程观察视角和末端参与者的移情体验视角。


关键词:统一识解;心理接触;过去关联性;逆过程观察视角和移情体验视角;⁃ed 语法语素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5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36页至43页


06

认知语义视角下 V + up 构式的传承连接



王敬媛   刘玉梅

提 要:本研究尝试由up体验意义入手,对V+up构式进行分类,梳理其传承连接关系。根据认知语言学倡导的体验观和使用观,我们将V+up中的up语义划分为4类,并结合对“过程/结果”的认知突显及实际使用语境,细分为9类。在致使因素和隐喻认知的作用下,V+up构式可分为致使位移、致使动结、不及物位移和不及物动结4大类,前两类和后两类受up意义压制各衍生出9类分支构式,由此V+up构式各分支之间呈现出网状传承连接关系。


关键词:V + up 构式;传承连接;压制;体验;隐喻;认知语义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6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44页至53页


07

汉语“V人体动作+受事+同源宾语”的构式

特征及其构式化过程



庄会彬   田良斌   孙文统

提 要:“V人体动作+受事+同源宾语”构式具有以下特征:该构式以同源宾语表示动作的量,构式中充当受事的须是有定成分,构式中的双宾构式特征是一种非典型的双宾构式。通过梳理文献并检索历史语料,可以发现,这类构式的源头为“V人体动作+同源宾语+给+受事”,经过“V人体动作给+受事+同源宾语”而形成,是一个典型的构式化过程。在该构式化过程中,句法运作和韵律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V人体动作 + 受事 + 同源宾语”构式;构式化;句法运作;韵律


DOI编码:

10.16263/j.cnki.23-1071/h.2023.01.007


原文信息:2023年第1期第54页至60页









《外语学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A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本微信公众号如无特殊说明,推送文章均来自《外语学刊》已经刊发文章,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语学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