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艺片制作的三个挑战,《春潮》怎么破?

李亚平 云尚制片CloudProduction 2022-07-31


文艺片制作方法论

云尚影视制片沙龙第十六期


前段时间,影片《春潮》引发圈内及圈外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低成本、现实题材、院转网,除了对影片内容本身的关注外,更多从业者关心的是这部影片的制作、发行模式是否可以参考和借鉴。


这一期的云尚影视制片沙龙,《春潮》出品人/制片人、爱美影视CEO李亚平从《春潮》遭遇的三个挑战入手,非常真诚地给大家分享了一部现实题材文艺片在制作上的切身体会。



(口述:李亚平)


第一个挑战:谁出钱?


《春潮》是一个值得拍出来的好故事,最早导演拿剧本来找我,我觉得真的很好,也是我想做的,拍出来应该是一个现实主义的、关注当下的家庭片,探讨家庭里最亲密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但想做的和能做的还不一样。虽然我觉得剧本很棒,但也知道,它不好拍。所以我们会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谁出钱。


因为爱美影视是一个开发、制片为主的公司,我们大部分电影都是从剧本开始,慢慢地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遇到其他的投资人、合作伙伴。所以当拿到《春潮》这个项目,知道它的商业前景不是特别乐观时,一方面我们很想促成它和观众见面,另一方面我们首先就要想找一些资金上的合作伙伴。


2016年11月,我和导演去了金马创投,希望得到一些有实力、有眼光,有品位的投资人的青睐,但事实是并没有化缘到愿意出资的人。这个时候其实导演有点低落,因为我说过爱美可以出一百万,没问题,但即便最初的预算只有600万,也还距离很遥远。


我们到今天其实都没能跨越这个挑战,因为投资人们普遍比较理性,他们觉得一个文艺片在今天的市场环境里比较难。所以,我们就自己去扮演了投资人的角色,这也是爱美唯一独家投资的一部影片。虽然体量不是很大,但算是面对了这个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有一个转机,这个转机也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信心,就是程青松老师把剧本递给了郝蕾老师和金燕玲老师。这是我过去所做项目中找演员最顺利的一个,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让我觉得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金燕玲老师,我们在《北京爱情故事》中合作过,我很喜欢她,她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但我们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长春,金老师是台湾出身、香港发展的演员,关于她能不能驾驭一个东北社区的老太太、一个非常强悍的母亲、一个人生中有很多时代烙印的人,我们其实也会打一个问号。


《春潮》剧照


但定妆环节,金老师在头发上就这么别了一个卡子,这个发型我们所有人都非常熟悉,她可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外婆,一下子,这个人物的感觉就出来了。金燕玲老师在表演过程中也在努力地克服一些地域上的差异,把这个老太太演得形神兼备,非常好。


郝蕾我只看过她的电影,并不认识,得知她对这个故事感兴趣,我还是很激动的。从制作角度来看,三个主角,已经确定了两个,在演员这部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已经非常有把握了,有剧本有演员,虽然没有别人的资金,但自己凑凑也能拍,离开机又近了一步。



第二个挑战:怎么拍?


“怎么拍”这件事,对于我们所有的制片人来说,不一定是在有创意的时候就能想明白的,随着剧本的成熟、演员的搭建,慢慢就会去想通这些问题。


01


预算多少钱合理?


预算,涉及能用什么样的班底(主创)、多少天完成(周期)、拍摄的城市(场景)。所有制片人都想既节约预算、又拍得理想,但是实际情况却总是有出入,所以各方面得相互科学地印证。我们最开始预计是说600万,最后实际上花了1500万。


我作为制片人,也经历过很多某一场戏没拍好、要重新拍,真的是有,这种时候也不能凑合。在《春潮》、《北爱》里都遇到过。      


比如《北爱》第一天拍摄完成后,我和导演互相看了一下,都觉得某个演员表现得不是特别准确,是否要考虑换一个演员重拍,最终我们就换了个演员重拍。那才是第一天,我们就已经增加了预算。


《春潮》也出现了类似问题,现在这个小女主之前还有一个小演员,拍了第一个星期后导演觉得不太理想,和自己想象的不一致,于是也提出来要重新拍。那这些对我来讲其实都关乎预算和成本。在预算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发生这些变数,其实会意味着你的影片有可能中止等危险的讯号。我作为制片人,有责任去评估这样做是否理性。


我当时其实不想换演员,除了钱的问题,还有一个是第一周都是小女孩和郝蕾的戏。郝蕾要把她之前的情感、状态重新再还原和复制一遍。我觉得这个事挺困难的,不知道怎么让她消化。


《春潮》剧照


当然,经过一番基于创作上的真诚沟通,最终我们《春潮》拍摄的第一个周就没有用,从第二周开始用了一个新的小女孩,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个曲隽希,她和郝蕾重新演了过去一周的戏。这里也很感谢郝蕾。


不过,这样的预算变化和把控,并不能代表制片管理水准的好坏,也不代表导演创作能力的好坏,只是在一个影视剧制作环节中可能是很常见,所有从事制作的人,需要有这样一种心理预期和准备。


02


剧本的修改与呈现


对所有制片人、导演来说,我们都要面对一件事,就是你有一个好的剧本,有至少满足拍摄的资金和条件。那问题来了,你到底要拍多长?这是一个非常客观的问题。你要想清楚,它是一个90分钟的电影,还是一个4个小时的电影,一定要在做剧本或开机前把这件事情想明白。


《春潮》导演杨荔钠


《春潮》的剧本挺长的,而且有些地方虽然是几行字,但可能是一场大戏,要花很长的戏剧空间去表现。所以看完剧本我就知道这个戏拍出来会很长,这就涉及到后期剪辑的问题:是不是每一场戏都得拍出来?成片如果是四个小时、我们怎么完成电影院的发行工作?当然,我们如果知道后来在网上播,可能也不会考虑片长的维度,这是后话。


2017年10月,《春潮》开机,拍了大概四五十天,这个过程中得面对删减剧本的环节。这个环节导演很心痛,但他也知道不删周期内完不成,拍成了也无法完整呈现。但得益于导演强大的驾驭能力,以及我们的监制兼剪辑师廖庆松老师在后期帮我们做了很多控制,影片最后的长度大概是在2小时10分钟,其实比我们第一稿剪辑3个半小时已经压缩了很多,但相对而言故事还是很完整的,情绪是很饱满的,主题也比较清楚。


03


如何与艺术家对话


我过去的经验里,虽然合作的也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但沟通的过程中,大家的心态和做一个文艺片的心态完全不一样。做文艺片,需要和艺术家对话,这也是我在《春潮》制作的过程中才学会的。   


《春潮》里艺术家很多,我说的艺术家指什么呢?就是对他而言,他做这事的第一目标不是赚钱,甚至他能够为了完成这个角色或这部电影,舍弃在名利上的一些诉求。这些人,在我心目中他们就是艺术家。


《春潮》主创合影


他们很令人尊敬,但艺术家也有艺术家的个性,比如导演对于作品完整性的捍卫,演员对于表演体系和表演感觉理解的捍卫,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我很难跟他们说我们得快点,因为快超期了、或者没钱了,这些角度很难去影响他们对创作的一些把握和了解。


我会试图去学习如何和艺术家对话,那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一位是廖庆松先生,他是华语电影界非常资深、和蔼可亲的前辈,也是我们《春潮》的“保姆”。我会经常观察他怎么和艺术家对话:首先,真的是有自己对作品对电影透彻的理解;其次,真的非常有耐心;第三,有奉献精神,把他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其他创作者。这种状态下和导演、演员共事,大家遇到矛盾或问题时就不会对立。


另一位是我们的监制市山尚三,《春潮》最早期以及完成后参加一些国际奖项和电影节,都得到过他很大的帮助。他是一个很纯粹的电影人。《春潮》初剪3个半到4个小时,他看完后觉得非常的有力量,会从电影本质上的一些角度来谈论他的看法,而不是只做技术上的判断,更多给导演鼓励,给影片鼓励。


有两位前辈在旁边,和艺术家对话,我学到很多,虽然我也会很着急,可能会关注一些商业价值体系,但有他们在,我会意识到,要稍微调一下我的关注点。


04


制作环节的几个关键点


关于演员,很多角色,不同的人演,意味也不同。《春潮》中,郝蕾老师和金燕玲老师给我们的感觉是,她们有一种魔力可以跨越荧幕去触摸观众。拍摄时,有时候她们的情绪就弥散那个画面里,能拍到很多非常漂亮的镜头。有几场戏,摄影师拍的时候都觉得有如神助,演员自己的脸、情绪、对生命的感受力,和我们的剧情、画面产生了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如果有幸有这样的演员参与,你会得到非常不一样的东西。


《春潮》剧照


关于筹备,《春潮》其实筹备的时间也很短,因为我们要等资金到位,等演员到位,甚至要等剧本改好,这几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当我们准备去筹备的时候,留给我们的时间有的时候确实不是很充分。但从我个人经验,筹备充分太重要了,宁可筹备时多花一天,也不要遗留问题到现场解决。


关于景地,《春潮》的故事基于导演——一个长春出来的姑娘自己的人生经验,所以取景就得是长春,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味的东西,你的景地也是你的角色,如果它不对,可能整个戏就是不对的。制片人会在意钱到了没有、演员来了没有、剧本改好了没有,那这个电影要在哪儿拍,每个城市都有性格,气质、颜色、味道、声音,景地选在哪儿也特别特别重要。国外很多电影都有非常清晰的关于城市的样貌,城市会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关于周期,一旦筹备到位,开机后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物理时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会关机,但这只是整个电影的一部分,我们还要考量后期以及最终在什么地方上映。根据最后上映的时间,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倒逼,我们到底要在什么时候去拍摄,比如《春潮》2017年11月完成拍摄,但一直到2020年才跟观众见面这么低的成本其实不应该有这么长的周期,这会是一个问题,对我们资金的占用成本会无端增加。



第三个挑战:怎么卖?


虽然找投资、拍电影都是很难的,但更难的是怎么卖。去年上海电影节之后,我们曾讨论,2019年下半年哪个档期是欢迎《春潮》这样的影片,大家都不太清晰,包括很多人觉得宣发费也不是特别好谈,如果发行方垫付,担心宣发费回不来,这真的特别现实,还好有一些同行热心的支持。


我们后来就做一个决策,暑期、国庆、元旦、春节,这些档期对《春潮》来讲都太有难度了,我们想要不然就春节后三月份,城市里的青年从老家回到了大都市,刚刚脱离传统的家庭关系,是不是愿意回到工作中后,在某一个周末看这个电影。


最后选了3月8号作为我们的首映,总是个女性题材,可以和妇女节贴边做一些话题,但是这些最后都被疫情打破了。后来我们也没再讨论《春潮》怎么去电影院这件事了,直到《囧妈》在网上上映。


三月初,我们探讨《春潮》有没有去线上的可能性,因为某种程度,《囧妈》和《春潮》都是讲亲情,而且《春潮》更聚焦于情感和人物,而不是拍摄画面,当然画面也很好,我们得了最佳摄影奖,但视觉上的震撼对电影院的依赖度要弱,但这种想法我们作为所谓电影人,对电影院来说是否是一次叛逆,这个值得好好讨论。


我比较希望《春潮》去网络,但到底用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走到线上,这是个问题。《囧妈》内容非常强势,产品属性明确、作品优质,他可以用买断的方式得到成本和利润。但《春潮》没那么有竞争优势,网络平台到底会给我一个什么样的价格,会不会血本无归,这些都曾困扰我,我们也做了很多理性的分析和沟通。


《春潮》海报


现在回顾这件事,我觉得有一个主要的因素在于,我自己蛮在意未来流媒体对我们所有做电影的人、做内容的人的考验,以及它带来的刺激和机遇。所以我很想尝试一下,我们能不能在网络上找到自己的观众,这样未来再做同类型的产品,可能会更明确得到一些讯号。


“院转网”就是纠结,纠结完之后还是做了这个选择。所以,关于网络电影,我自己非常看好这块市场,我觉得如果和互联网平台之间有一个共识,大家在开发时有意识地去找更好的题材,找未来在网络上放映的电影,可能对所有年轻的导演、中小内容开发制片公司是一个蛮好的尝试。


但这样的网络电影一定要有电影价值,网络只是一个播出的渠道和窗口,本质上还得是一个电影,电影价值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比如说作品性、市场性、和时代的关系,要非常清晰和明确。 


疫情之后,我们可能得更真实地去面对我们自己、面对这个行业。理性的思考和复盘后,我们会被净化。回到一个真正以内容为核心、尊重内容的生产者,尊重编剧和导演以及好的演员,而不仅仅是把目光投在一时带来流量和现金等元素上的阶段。机会主义者都走了,理想主义的人才可能会找到自己的发力点,把喜欢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欢迎关注往期文章:

【产品资讯】


【精选案例】


【制片干货】





云尚制片


阿里影业旗下

覆盖影视项目制片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前有PC和手机端两个入口

数字化手段助力中国影视制作管理模式升级

加速建立制片流程的工业化体系



合作方式


联系电话:010-56972837

邮箱:CloudProduction@service.alibaba.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阿里中心望京B座



/扫码关注云尚制片/

助力中国影视制作工业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