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带孩子们精读魏源、康有为、张之洞、蔡元培,了解历史课本之外的近代中国? | Mentor计划

三明治写作学院 三明治写作学院 2021-03-09


8月底,我们发布了SLA(Story Leading Academy)项目中面向7-10年级的青少年的Mentor计划2020年秋季学期安排,自9月20日至12月20日,Mentor计划秋季学期将分为社科研究、人文精读两个主题方向。


人文精读方向,将以《认识中国:“西学东渐”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与<乡土中国>》为主题,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哲学系的人文导师团,并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费孝通先生入室弟子赵旭东老师进行客座指导。


孩子们将在导师的带领下,用文本精读、主题研究的形式认识中国,认识我们作为中国人这一族群,是如何建立身份及文化认同的,我们究竟承接着怎样的思想和文化脉络,而我们又将如何带着中国的文化印记,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今天的采访,就是我们对授课导师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大学哲学副教授袁晓晶老师的采访,我们和她聊了聊,为什么要带领孩子们精读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的文本并进行探索。


提问:三明治写作学院
回答:袁晓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大学哲学副教授、Mentor计划人文精读导师



 

提问:为什么要带领孩子们了解1840年之后的中国近代史?那个时期,和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有什么联系或共通之处吗?


袁晓晶:历史学的一般理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开启于1840年。这个说法,实际上只是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史中的一种视角。因为,中国的近代化的开启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既包含着中国社会自身的一种“新陈代谢”,也包裹着由于西方世界冲击而造成的“刺激-反应”。


如果历史可以被假设,那就会出现很多观念上有趣的问题。例如,如果没有西方冲击,中国的现代化会是什么样的?如果中国一直延续着两千多年的古代历史脉络发展,它今天还能是世界强国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大家的反映大多数时候是无法想象的;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则大多是否定的。


那么,到底中国在1840年前后,是怎样和世界联系起来的呢?这个联系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开端”,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今天的中国,今天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以及西方人眼中的中国。这就是我们要回到1840的原因。

 


提问:那个时期的中国,从历史书上学到的内容来看,是“腐朽”、“落后”的,为什么要带孩子们回溯到一个“腐朽”、“落后”的时期?

 

袁晓晶:“腐朽”“落后”其实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曾提出过“内卷化”的观点,认为“内卷化”是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在这个观点背后,是一种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东方主义思想。


相对于欧美国家的现代化,亚洲地区是否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甚至,对于“进化论”而言,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它就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逻辑?因此,我们不是要回到“腐朽”中去,而是要从“中西古今”的比较中去发现现代人类社会在古老的东方和西方所给出的不同表现,并尽可能多的去理解它们。

 


提问:为什么我们要通过文本精读来回溯那个时代?学习历史书上的内容是否就足够了呢?


袁晓晶:坦率地说,我们目前的历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欧美国家很喜欢通过历史教育,来渗透历史哲学、政治哲学等观念问题,但是我们的历史教育仍坚持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思路,来记录历史事件。这对于培养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以史为鉴”,历史的学习从来就不止是知道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而是要通过历史事件来理解背后的观念。文本精读帮助我们回到历史发生时,回到“当代人”(即处在历史当下的人)的讨论中去,在讨论中既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也可以为我们提供第一视角,去思考历史。

 


提问:那个时代有哪些值得孩子们了解的学者或者社会人士,以及著作或文章?

 

袁晓晶:实际上中国近代以来出现了非常多重要的学者、改革家、政治家等,并且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身兼数职。


本次精读我们按照不同的主题主要选择了魏源《筹海篇》(1842),节选自《海国图志》第一卷;康有为《强学会序》(1895年),选自《康有为全集》;杨度《金铁主义》(1907),选自《杨度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节选在《光绪政要》卷二十九;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节选自《蔡孑民先生言行录》五部精读材料。


魏源、康有为、杨度、袁世凯、张之洞、蔡元培在当时都是在极具影响力和权威的人士。我们节选了这些人的这些著作,管中窥豹,也是为了摸清一些当时历史发展过程中,观念演变的线索。

 


提问:近代有哪些关于中国的问题,是到如今依然值得讨论或研究的?

 

袁晓晶:可以说,当时的中国问题至今都仍是值得被思考的。例如教育上,传统的教化与现代的教育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联与区别;中国人的士大夫精神与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人才观念有怎样的关系;君主立宪为什么没有在我们国家成功?人治与法治,到底哪种才更符合中国人的政治思维?等等等等。


所以在Mentor计划秋季学期的人文精读方向中,我会带孩子们探索以下问题:


01

精读文本:魏源《筹海篇》(1842),节选自《海国图志》第一卷。

精读主题:西方人来了,中国人在做什么?

探索问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路及其局限。

 

02

精读文本:康有为《强学会序》(1895年),选自《康有为全集》。

精读主题:中国人该怎么办?

探索问题:保国、保教、保种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03

精读文本:杨度《金铁主义》(1907),选自《杨度集》。

精读主题:西方人到底怎么想的?

探索问题:金铁主义到底是什么?

 

04

精读文本:《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折》(1903),节选自《光绪政要》卷二十九。

精读主题:中国人要赶紧变革了

探索问题:为什么要通过教育改革来强国?科举为什么不能适应现代社会?

 

05

精读文本: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1912),节选自《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精读主题:中国人的变革为什么总是失败?

探索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提问:您认为了解近代中国,可能会对孩子们认识自我、认识中国、认识世界有怎样的帮助?

 

袁晓晶:最主要是养成批判意识和思考能力。当前世界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孩子们接触越多,就越容易走向碎片化。碎片化在思想领域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标签化”。例如左右之分;自由、民主与集权等。


标签化不仅不利于我们去思考问题,同时也可能将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拖拽入某一个特定的“人设”之中。所以,有些看似热闹的讨论和反抗背后,却可能指向某一种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自我塑造中。其实,这是当代非常危险的信号。看起来百家争鸣,实际上却愈发走向一元论。


所以当下的孩子适当的从自己所生活着的时代跳出来,去看看同样复杂的近代,是可以有一种“主体”抽离后的冷静感。通过这种冷静、旁观和审视,更好的反思自身、自己所处的时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中国与世界。在批判之后,去寻找自己的方向,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人文

精读

01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大学哲学副教授的袁晓晶老师上面所分享的内容,就是人文精读主题的内容之一,关于1840年后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变化的文本精读与讨论。


2020年秋季学期的Mentor计划的人文精读主题课,以《认识中国:“西学东渐”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与<乡土中国>》为题,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上海大学哲学系的人文导师团,并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费孝通先生入室弟子赵旭东老师进行客座指导


我们将用12堂课程,围绕两个主要主题进行文本精读及研究:

 
  •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及社会变革
  • 费孝通先生著作《乡土中国》文本精读与讨论


孩子们将在导师的带领下,用文本精读、主题研究的形式认识中国,认识我们作为中国人这一族群,是如何建立身份及文化认同的,我们究竟承接着怎样的思想和文化脉络,而我们又将如何带着中国的文化印记,进入更广阔的世界。

学生将逐周完成以上两个主题的阅读报告,并最终写出两个主题的研读书评。



01 学习主题

认识中国:“西学东渐”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与《乡土中国》

 

02 课程时间

9月20日-12月20日

每周日下午19:30-21:30

 

03 适合程度

适合7-10年级学生
 

04 学习计划


Week 1 - Week 6

费孝通先生著作《乡土中国》文本精读与讨论。


作为中国人,我们的孩子应当如何认识和理解我们所在这片土地?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中国?在14亿人口的土地上,贫穷与富裕,发达与落后,东部与西部,英语和方言,如此迥异的人们,拥有着什么共同的观念?


精读《乡土中国》这本经典作品,将给我们带来对几个问题的思考:什么是中国社会的本色?中国与西方,是否真的在观念上存在着隔膜?传统中国靠什么进行社会治理?我们将通过精读文本和共同启发的方式,去回溯、了解中国社会的原貌。


我们将会结合《乡土中国》文本,讨论以下问题:


  • 中国人和土地的深度绑定,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强调“关系”的熟人社会,是不是一个糟糕的社会?

  • 什么是差序格局?怎么理解“公”与“私”

  • 礼治还是法治,中西方社会的不同选择

  • 皇帝和族长,谁才是乡村的老大


Week 7 - Week 12

“西学东渐”以来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文化及社会变革。

1840年以来的近代史,向我们逐渐揭示了中国如何由一个前现代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也为当代中国人留下许多有待思考和讨论问题,比如:

 
  • 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完成了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过渡?

  • 中国为什么比其他民族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更为激进,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儒家思想?又为什么全盘接受了西方的科技文明,放弃了悠久的经史子集传统?

  • 对于世界而言,1840年以来的中国是否就是一个落后的、贫瘠的的“腐朽国度”?

  • 对于中国而言,1840年以来的世界是否就是一个虎视眈眈的、利欲熏心,充满着“金铁主义”的可怕敌人?


有人说,一切冲突的根源都是文化和文明。那么,我们如何去寻找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差异性与共通性呢?本阶段课程将通过阅读魏源《海国图志·序》、杨度《金铁主义》等经典文本,走入近现代壮阔而复杂的观念世界,寻找中国现代文明的生成之基。

孩子们将在导师的带领下,以主题研究的方式来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及机理,比如:

  • 从创生机制上讲,中国的近代究竟是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刺激-反应”的结果?

  • 从政治启蒙上讲,中国的近代史如何从“家国”转向“国家”,又如何从“君主立宪”走向“工农联盟”?

  • 从教育改革上讲,中国是如何确立新式学制、推进留学制度、创立现代学校的?


这些问题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不是只能存在于象牙塔之内的学术讨论。它们连接着我们作为中国人的过去和现在,关系到如今的中国孩子,尤其是希望成为“世界公民”,有国际化视野但又保留中国文化根基的孩子们,如何认识自我身上的“中国”文化烙印,如何处理作为一个中国人与世界交手的关系。



05 客座教授

在人文主题精读课中,我们邀请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老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费孝通先生入室弟子赵旭东老师进行客座指导,这两位教授将负责其中两节课程的授课,与学生们深度交流讨论。




赵旭东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是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先生入室弟子,在城乡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人类学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



干春松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致力于儒家思想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06 授课导师

杨澜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新亚人文学院主编。喜马拉雅爆款课程“中国通史大师课”主编,新亚读书会创始人。


袁晓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近代学制改革、儒家哲学,主要编著作品有《<曾国藩家书>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年),专著《仁心与仁政:〈孟子〉》等。



07 招生人数

10-15人



08 报名方式

了解项目费用及相关课程详情

请扫描二维码

添加三明治写作学院小中老师咨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