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过了79个投资人,感觉被玩坏了,我们决定停止融资。

伯恩 若饭 2023-06-20

昨天晚上有个投资经理反馈说:“只要若饭按这个方向调整,马上投你一千万启动资金。”,我想了一个晚上,做了些总结。


创立若饭近三年,相对完整的经历了一个创业项目从0到1的过程。最近陆续完成年前的各个投资人邀约之后,我想静下心来和饭友们分享下和投资人切磋的心得以及为什么若饭决定放弃融资。


融资是每个创业公司都无法回避的工作,大家也都知道作为创始人要抓住三条线,即产品、团队和现金流。


所谓产品就是你公司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可以是软件、是物品可以是服务是文化内容。团队则支撑起了整个公司的运作,各种运营计划研发计划都是依托团队进行的,我从来不会空想一些运营方案,重点是现有团队具备什么能力和资源,那能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显而易见,从不空想一夜爆红。现金流则是公司的血液,可以自产也可以从外部获取。找风投公司进行融资则是从外部获取资金的一个主要方式。


若饭和大多创业项目一样,在融资环节做了一系列铺垫工作。包括创业媒体的项目报道、公开or私密的路演活动、参加政府创业大赛获得背书和资金奖励,做过多次产品预售和众筹,也有网媒纸媒和电视媒体的产品曝光,也拿到过TS(Team Sheet)做过DD(尽职调查)。到了投资阶段,我们却停止了脚步。


现在面临的选择是调整若饭的方向获取投资,要么坚守初心自力更生。


我们也曾费尽心思的去更新BP(商业计划书),不断揣摩投资人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项目。极其讽刺的是BP描述的不是我们真正在做的事情,而在于编一个充满想象空间又迎合当下投资热点的故事。每当准备提交这种BP的时候,我根本都无法说服自己去做这种事情,至于面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融资xxx万,他要xxx,已经做到xxx。”每当看到这种消息,我就“呵呵”了。话说曾经我也很想有一篇关于若饭的融资消息“融资一千万,他想让大家放弃吃饭,已经得到了数万用户付费支持。但本质上这个消息没有意义,只是自嗨。我觉得自嗨或对一个项目本身来说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


为了确保创立若饭的初心得以延续,在食品行业坚守我们所认为的正确方向。全体团队经过匿名投票后最终决定放弃风投。我们的结论是不迎合资本的需求,只做若饭坚持的事情,做一个始终由饭友们来决定的食品,未来的发展免受资方的干扰。


在融资过程中,我们常常收到以下要求:




“你们的文案要这样写:寻遍全球xxx种食材,打造了xx的顶级品质。产品逼格怎么高就怎么写,创业故事要写的艰辛要能打动人,要声泪俱下。”


这是我们常常会看到的各种食物的推广文案,然而在我看来这简直不可思议。我确信他们完全没有这么去做,仅仅是故事而已。


在如今资源过剩的时代,对若饭来说选择配料的原则极其简单:选择行业里最为熟知的优质供应商即可。我不崇尚手工作坊,也很少购买农家自制的食品。这些产品除了有些情怀故事可讲,在食品的打造过程中并不科学,而且稳定性很差,存在严重的安全健康隐患。


运营不是卖情怀欺骗消费者,我自己曾经多次被各种智能硬件的情怀打动,最终买了一堆只用过一两次,放着再也不用的设备。





“一群高端知识分子的生意太难做了,又不好忽悠,他们又很忙没时间在网络帮你传播。建议你们做老人、女人和孩子的生意,若饭应该做成礼品送给老人当营养品,做成轻食换个好看的包装让女人们去社交网络分享,或者做成孩子们的健康餐,让家长买单。”


然而若饭的受众就是男性为主,服务于忙碌的上班族,唯有他们才真正需要全营养的方便食品解决正餐需求。


另一个原因就是我自己正好是这个人群。我们比较能够理解全营养的概念,知道营养学所推荐的《每日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认可食物的功能可以分为精神需求和生理需求。而若饭就是满足后者,真正完整提供人体每天所需营养。


我们也知道酵素、冬虫夏草、玛咖这些东西都是极度的夸大了功效的产品,不会为此买单。我也意识到大众消费者喜欢单独买维生素C,买膳食纤维,买蛋白粉补剂,买五谷杂粮粉这点单品,而若饭把这些营养按量混合到一起之后,大众就感知不到他的价值。


因为消费者大多数是感性的,他们只接受简单易懂的功能亮点,如果要让大家先从营养学角度理解人体需求,进而了解各种营养素以及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那无异于人人都成了营养师,相当于让他们学习新知识。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谁愿意听你长篇大论?能接受能看懂若饭的人只能是少数。



“现在什么最火?做直播。你搞几个网红帮你们炒作,让大家都知道若饭这东西现在很火。然后再开个门店,弄很多人排队,散消息出去让大家知道排队6小时就为了等这杯若饭。”


直播行业带来的消费转化率是非常低的。直播不具备普适电商的基础,在这个方向押宝得到的只有片刻的虚假繁荣,引来一些好奇的用户,而若饭的定位和理念很难迎合大众的需求,最终无法成为忠实用户。至于通过包装炒作的方式让若饭看起来很红,这更加不是我们想要的。


多少网红食品转瞬即逝,多少网红食品被扒皮,用俗话来说就是“强扭的瓜不甜”。据说淘宝即将全面推进直播形式卖货,在我看来这必定是个败笔。这也是为什么若饭至今没有正式去运营淘宝店的原因,淘宝的卖货理念和若饭是冲突的。



“当成一顿饭来吃,这样的体验感知太差。要做成减肥餐健身餐,要么做成各种排毒养颜、提神醒脑、补肾益气等具体定位的功能产品。”


可是若饭就是一个正餐定位,就是完整的一顿饭。


代餐粉这个品类始终充满争议,第一印象就是用来减肥的,而且是不健康的节食减肥。若饭一直在逃离这个领域,甚至不惜以吃若饭能增肥来划清界限。普通食物和体重调整的关系我们也知道是食用量和运动量带来的改变,并不神奇。


不少投资人还是建议我们做减肥餐,毕竟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为“不健康减肥”买单。那些轻食果汁沙拉酸奶多么好看,多么好吃,卖得多好,虽然没什么用也不太健康,但是买的人多呀,直击消费者痛点呀。这样的生意我们只能拒绝。


我是个创业者,但更多的也是一个消费者,我不会去做我自己不愿意去消费的产品。


过年期间曾有一篇《创京东》热传,最终讲的是到底是做少数的高端人群还是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的生意,显然我们选择了前者。




“纯粹卖货没什么想象空间,你们要整合资源,做服务平台,再弄些大数据分析搞产品发布会,搞消费升级。创业要赶在风口上趁机捞一笔。”


我认为所谓“风口”创业是多么的可笑,创业走捷径的结果只有灭亡,不论期间经历过多少美好。只有“打造风口”的那些项目才有机会,剩下的跟风的项目终将是炮灰。


若饭并不是卖货为主,我们做的是一个开源配方,也就是如果利用大家都能买到的各种原料按配方比例混制出一顿健康科学的正餐。若饭的存在只是帮助大家做出了成品而已。我们投入巨资持续研发的配方完全是公开的。


然而卖货也无法吸引投资人的兴趣,更何况若饭做的是一个所谓没有竞争壁垒的事情,我们甚至希望更多的同行来做若饭。


不愿意调整商业模式的本质原因是哪怕调整了也不能真的做大我认为做了调整之后等待我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不论是食品还是TMT领域,留给创业公司做大平台的机会已经没有了。大多数投资人关心的是投了项目之后能否找到下一轮的接盘侠,至于项目未来的死活,他们关心的并不多。但是作为创业者,项目就是我们的一切。


在经历了一次次的重复性的项目介绍和沟通之后,大多数都演变成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结果。融资工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若饭本身的发展节奏。鉴于此我们决定若饭正式暂停融资计划。我们并不担心失去了资本的加速后导致的增长缓慢,哪怕若饭的用户只是一个十几万人的小社群我们也毫不在意,只要用心服务好当前的每一位饭友即可。



欢迎您和我直接沟通,聊聊创业,聊聊若饭。






购买若饭直接点此链接

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若饭公众号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