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8分热剧《梦华录》茶文化上热搜,宋人喝茶处处皆有美学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一夜美学 Author 包比

《梦华录》片段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隔 16 年,“天仙”刘亦菲再度出演古装剧,就迎来了《梦华录》高达 8.8 的豆瓣评分,从上周末到现在一直在豆瓣实时热门书影音榜占居高位,感觉身边路人皆“录人”。故事背景是北宋年间,刘亦菲饰演的女主赵盼儿在江南水乡钱塘登场,茶艺精湛的她开了一家湖畔茶铺,与男主顾千帆的初遇也从茶盏间开始。随着剧情发展,赵盼儿与两位姐妹将钱塘的茶铺开到了都城东京汴梁。剧中花了不少篇幅展现宋代的茶文化,请来“非遗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章志峰给剧组讲课,还邀请《宋宴》作者徐鲤和卢冉担当历史顾问。从《梦华录》出发,我们不妨品一品北宋饮茶的美学。

01

点茶


《梦华录》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中国的茶文化从唐朝开始快速发展,唐朝流行“煎茶”,到宋代“点茶法”成为了主流,日本茶道亦源自宋代点茶。在《梦华录》里,女主赵盼儿的赵氏茶铺被称为“钱塘第一”,即使独坐一隅,茶客也络绎不绝。


“点茶”的出现让整个烹茶的过程变得有戏可看,饮茶从前期工作就开始衍生出视觉美感。《梦华录》里赵盼儿取的是泉水烹茶,且现场将饼茶碾成细粉末,现碾现点。


《梦华录》点差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点茶”首先讲究“煮水不煮茶”,等待水烧到 90 度左右,在提前温热过的茶盏里放入细茶粉与少量沸水,使其形成浓膏状茶汤。初到东京看见人们仍用“煎茶法”对待细嫩的双井白芽茶时,赵盼儿便亲自上手点茶。


点茶法

图片来源:Georges Seguin


《梦华录》中点茶多用刷子形状的“茶筅”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接下来,一边缓慢加入更多热水,一边用茶筅或茶匙转着圈击打茶汤,古人称之为“击拂”,茶汤上层会随之浮起泡沫,整个这一系列动作就是“点茶”的“点”。茶汤上泡沫的分布决定着一杯茶的优质程度,《延福宫曲宴记》里形容优者是“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视频来源:视频号@电视剧梦华录

“点茶”与“焚香、挂画、插花”一起并称为宋代“四艺”,《梦华录》还特地邀请了《画游千里江山——故宫沉浸艺术展》的项目顾问介绍宋代生活美学里的这“四般闲事”。

02

茶百戏

茶艺美学—茶百戏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点茶法让茶汤浮起泡沫,这些泡沫让更重要的茶艺美学出现——茶百戏。“茶百戏”又叫“汤戏”或“水丹青”,“下汤运匕”,以茶汤上的泡沫为画纸,用小勺形状的工具为画笔,小勺蘸水,以水为墨在茶汤上作画。

茶艺美学—茶百戏图片来源:微博@茶百戏传承人

茶百戏融合了茶艺与水墨画技巧,寥寥数笔就让山水、事物栩栩如生。在不了解茶百戏时,很多人会将其与咖啡拉花混淆,但不同于在咖啡上叠加牛奶作画的手法,茶百戏只需要清水就能让层次出现,变幻图案。且用茶筅搅拌后,茶百戏图案会消失,再次注水,画作又会出现。

茶艺美学—茶百戏图片来源:微博@茶百戏传承人
唐朝时茶百戏就已出现,宋徽宗对茶百戏的热忱让其发展达到高峰,但茶百戏并没有一直传承,反而渐渐没落了。直到 2009 年,中国首位茶学专业国际交流员章志峰才恢复了茶百戏的技艺,2017 年茶百戏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梦华录》也特地邀请了章志峰给剧组讲课,他形容“茶百戏”是“宋人生活艺术化的具体写照”

《梦华录》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如今在百度百科等解释中,“茶百戏”和“分茶”已被合并为一件事,即我们上面所介绍的“茶百戏”。不过有学者研究,宋代的“分茶”是在“茶百戏”的流程之后。由于“茶百戏”的图案“须臾即就散灭”,在饮茶者赏完图案后,会用茶具将茶汤分到不同的茶盏中,这个过程是宋时的“分茶”。

03

斗茶

《梦华录》斗茶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点茶法造就的茶汤泡沫不仅让艺术性极强的“茶百戏”有施展空间,也铺垫了“斗茶”之风。“斗茶”也叫“茗战”,在唐朝就已出现,宋时达到巅峰。苏东坡还写过:“岭外唯惠人喜斗茶,此水不虚出也!”从上层阶级到民间,全民“斗茶”。

《斗茶图》赵孟頫(元)

“斗茶”一来比拼“茶色”,当时“白茶为贵”,宋徽宗推出斗色标准——“以纯白为上真,清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

二来主要比拼的是茶汤泡沫的优劣,细腻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决定要素,当时用“咬盏”一词形容。如果泡沫细腻浓厚,就会与茶盏盏壁咬合,不会轻易出现水痕,且能盖住底下的茶汤颜色。“咬盏”的时间越长,则越有可能赢得“斗茶”的胜利。第三点则是比拼“茶味”,《梦华录》也用接近一集的时长展现了“斗茶”盛况。

04

茶点

《梦华录》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梦华录》里从“钱塘赵氏茶铺”到“东京赵氏茶坊”,再到升级后的“东京半遮面”,一直以来,除了茶水本身的魅力,另一个吸引点便是柳岩饰演的孙三娘所做的“果子(茶果)”,即宋时茶点

《梦华录》中的茶点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早在第一集,钱塘赵氏茶铺里的梨条桃圈、蜜饯雕花和碧涧豆儿糕就以特写率先登场。

《梦华录》中的茶点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到东京后,这些茶点既让客栈的掌柜娘子变成“迷妹”,也让尝过大内果子的花魁赞叹“美香软浓”。茶坊三姐妹还给茶坊里售卖的茶点取了“笑春风”“晚更红”“春水生”“桃夭”等美名,从口味到造型、名称,都让附近的文人墨客赞不绝口

《梦华录》中的茶点相关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正如孙三娘所说“有饮无果如有琴无酒”,茶点是宋代饮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果子的香甜中和茶的苦涩,让饮茶的层次更加丰富。

凌琳LYNN在微博中分享的点心图片来源:微博@凌琳LYNN

《梦华录》邀请了《宋宴》一书的其中 2 位作者徐鲤和卢冉担当历史顾问,点心顾问及部分复杂茶点的制作者则是有 23.9 万粉丝的美食博主@凌琳LYNN。

05

茶器

《梦华录》中的茶器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说到饮茶的美学,自然也绕不开“茶器”。在《梦华录》里,一开始并未讲究茶器之美,直到茶坊升级为走高端路线的“半遮面”之后,赵盼儿想到用名贵的茶盏来盛好茶,提高质感与价格。

《梦华录》中的茶器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半遮面”售价高达 250 文的招牌便是用了九种茶盏的“九九归元茶”,九种颜色的名磁茶器搭配上层阶级爱喝的“龙凤团茶”,比简单的饮茶又多了一些氛围感。

《梦华录》中的茶器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宋代茶器由金、银、铜、铁、瓷、石等各种材质制作,但瓷器依然是所用最多的。宋代崇尚简约的美学,为世人周知,这在茶器中也可见一斑。宋人取法自然,看剧中出现过的茶盏,也大都没有繁复冗余的花纹装饰,以整体造型和釉色为关键元素。

 建窑黑釉兔毫盏图片来源:一夜美学

由于当时崇尚“白茶黑盏”,黑釉瓷的发展也在宋代达到新的高度,尤其是福建建窑的黑釉茶盏(建盏)最受宫廷喜爱。

06

团茶与散茶

龙凤团茶图样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一夜美学
上文提到的“龙凤团茶”其实也多见于宫廷,这是宋代兴起的小茶饼,印有龙凤图案。欧阳修就在《归田录》里明确写过:“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团茶做工复杂,在使用时也费心费力,因而的确只适用于宫廷。

《梦华录》中的“散茶”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在民间,即使是普通的茶饼,也需要碾冲调抹等程序,很多老百姓为生活忙碌,来去匆匆,根本等不及,便兴起了“散茶”。《梦华录》里正是因为有“散茶”的需求,才有了茶坊的多功能升级。“散茶”并不复杂,将茶叶放到茶盏中,冲入沸水,便是一盏茶。时至今日,“散茶”的形式仍然被大家使用着。

07


《梦华录》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光是从“点茶”“茶百戏”“斗茶”“茶点”“茶器”和“团茶、散茶”这 6 点来窥看宋代的饮茶生活,都处处皆是美学讲究。

《梦华录》片段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梦华录》截图
《梦华录》里还有不少前文没有提到的细节,比如插花、焚香、挂画、美人灯笼、“紫苏饮”“桂花饮”等饮品、赵盼儿的倒茶技艺、江南第一琵琶手宋引章的乐声等等,都让宋时饮茶有了“氛围感”。也难怪“半遮面”重新开张时,她们表示“此情此景”,茶不可简单用多少文钱来衡量。可以说宋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并不逊于今天的生活家们。

资料来源:[1]《梦华录》官方微博[2]《宋代饮茶文化美学意识研究》,趙方任(ちょう ほうじん)[3]《一场风雅 宋代茶道背后的收藏美学》http://www.nxnews.net/wh/whcd/201902/t20190218_6198524.html[4]《龙团茶:宋朝最奢侈的茶叶,用黄金都买不到》https://www.puercn.com/zhishi/77520/

本文经公众号“一夜美学”授权转载,长按可关注。


来源:一夜美学(ID:yiyemeixue)

作者:包比


提示:* 本文经一夜美学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 FBIF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JoJo(微信:fbifmediayes)
/ FBIF食品微信群 /

让专业的人聚在一起,25w+食品人已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