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1年1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网红美白成分377被“禁”,妄想打“擦边球”的品牌要凉了!

小飒 出飒 2021-12-22 12:35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歩加强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针对普通化妆品备案产品配方中添加了仅具有美白功效的苯乙基间苯二酚成分(以下简称377)将依法查处,于是网上关于377成分被禁的讨论愈演愈热。


377成分到底怎么了?是不是以后添加377的产品都不能卖了?


事情的起因源于近日377成分用于普通化妆品备案遭到了驳回,377成分被禁开始被热议。


12月5号,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官网发布了一则公告,专门针对近期“377成分化妆品无法备案”的问题做详细解答,其中明确解释了根据国家药监局印发了《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进一歩加强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377成分不能用于普通化妆品备案,通知显示,国家药监局在普通化妆品备案质量抽查工作中发现,部分备案产品配方中添加了仅具有美白功效的苯乙基间苯二酚原料,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以及《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将由各省级药监局予以查处。



377成分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377主要的作用是美白,它是从松树中提取出来的银松素进而衍生来的络氨酸酶抑制剂,也是目前美白精华中最有效的成分之一,所以多被用在具有美白功效的产品中,在美妆圈中早已是有名的“网红成分”。


随着美妆“成分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更在意化妆品中的成分功效,早在2012年国家药监局便批准该成分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使用限量为0.5%,商品名标记为SymWhite®377。



在我国化妆品法规将化妆品分为普通化妆品和特殊化妆品,两类化妆品分别按照不同的制度进行监管,其中特殊化妆品一共分为6类即祛斑美白、防晒、防脱发、染发、烫发和新功效。而此次被监管的377成分被用在美白化妆品当中,属于特殊化妆品范畴,也需要按照特殊化妆品进行注册。


12月16日国家药监局发文表示,相关部门正在筹备起草化妆品美白剂清单,此前在国家药监局发布的《浅谈美白化妆品与美白剂》一文,明确指出美白化妆品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属于特殊化妆品范畴并实行注册管理。



近几年377成分可谓大火,众所周知377的美白效果十分出色,它抑制酪氨酸酶的能力是曲酸的22倍,抑制黑色素合成的能力是曲酸的210倍,凭借出色的美白功效和成分的大力推广,377很快得到了市场和品牌的认可,其中热度较高的产品是城野医生377精华,他们家早在2010年就已经推出377系列的精华,另外欧莱雅集团也是采购377成分的大户,旗下各大品牌都有主推377的产品,例如欧莱雅的注白瓶、赫莲娜淡斑精华等,随着成分大火国内一些新兴品牌也开始使用377。



所以此前主打377成分的化妆品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城野医生377精华、伊丽莎白雅顿橘灿精华等为代表的走特殊化妆品报备的产品,另一类像毕生之研高光精华乳、吾相光感精华液、PURID朴理沁透光感精华露则是以普通化妆品报备的产品。


377成分被监管的消息一出,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发布了关于含有377成分的普通化妆品下架或者清仓的消息,一些非直营店铺和个人淘宝店铺正在打折低价出售,一波“囤货377”的呼声也很高,其中就包括PURID朴理、毕生之研、KEMI可米等新兴国货品牌,但截至目前这些品牌在旗舰店含有377成分的产品已经被全部下架。



凤凰网时尚采访相关从业者表示“如果之前使用过含377的普通化妆品,并且适合自己的话可以囤货,如果只是想趁着热度跟风自己还没有使用过,则大可不必”。



网红成分被“禁”

 377今后需“有证可依”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监管377成分并非永远不能使用,而是要“办特证”,企业如果备案中含有377成分,则表示产品具有美白功效, 就需要企业出示该具备该功效的相关报告,且需要按照新原料注册,并进行特殊化妆品的审批,所以出问题的并非377成分本身,而是如何规范使用377。


在此之前377被许多品牌大肆的用于产品宣传,但大多数的产品中真正持有特殊化妆品审批的却寥寥无几,在国内取得美白特证的产品外包装上会明确的标注“国妆(特)字”即代表该产品获得了特殊化妆品审批,具有美白功效。



简单来说就是,377成分并不是永远下架买不到,像上文中提到的城野医生377,欧莱雅注白瓶这类产品,产品包装上标注了国妆(特)字”那么它仍然可以继续销售,如果没有这个标志的377产品就只能下架销毁处理!


但想要取得“特征”也并非那么容易,整个审批流程在18个月左右,且费用较高,等审批流程过后成分的热度或已经消退,而普通化妆品备案的审批流程在3-4个月左右,时间较短,所以很多商家开始打“擦边球”,在功效先穿上不提“美白”,而是用提亮肤色、抗黑等词语进行“暗示”。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化妆品市场上十分常见,因为功效好所以377成分大受追捧,商家们为了“蹭热度”只要在宣传上着重突出添加了377成分,似乎就有了销量的保证,但其实仍然属于普通化妆品,真正的功效没有相应的报告展示也自然无从考证。


随着这些叫得上名字的正规国货品牌已经在旗舰店下架了相关产品,但凤凰网时尚记者发现,在拼多多搜索377依然可以看到有很多无名的“三无”产品在售,销量均在1万到10万+不等,价格却仅在几十元左右无不令人瞠目结舌。



且这些产品都标注了具有美白、淡斑的功效,但在产品的详情页中除了关于产品的介绍之外,也并没有任何产品安全的资质,凤凰网时尚记者向其中一位商家询问产品是否具有质检报告,对方却只说质量有保证,却并没有拿出任何相关的证明。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我们也发现,也有不少网友反馈拼多多上售卖的产品标题宣传有美白功效,但是并不具备国妆字号备案,存在虚假宣传。



功效性护肤品需拿效果说话


自377成分需按照特殊化妆品注册备案之后,网上也开始陆续有关于红没药醇、姜根提取物、熊果苷等成分也要按照特殊化妆品进行注册的消息传出,一时间大家开始纷纷猜测,如果这些成分都被“特殊对待”那又将会有一大批产品陆续被“下架”。



以红没药醇为例因其具有舒缓功效,所以包含的化妆品种类从洗面奶、化妆水、到精华、乳液等等,红没药醇被广泛添加在各大品牌的产品中,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红没药醇并没有用于美白产品,也未有商家打“擦边球”的现象仅仅作为保湿舒缓的功效,是符合普通化妆品备案要求的,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恐慌,而截止到目前国家药监局也并未对其他成分予以明确规定,只能静待官方的消息。


随着人们对化妆品成分的关注,功效性护肤赛道在近几年可谓是炙手可热,许多的投资者和化妆品研发人员都将目光聚集到了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科技护肤品牌UNISKIN优时颜于上个月宣布完成B轮融资,功能性护肤品牌溪木源一年半内已经拿到6轮融资,信息咨询机构欧睿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国内功效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占护肤品市场的22.9%,化妆品行业已经开启“功效护肤时代”。


而此次“含377成分的普通化妆品下架”也是在给规范整个化妆品行业“敲响警钟”,想要利用“网红成分”博卖点做美白产品,就要先完成功效评价,用事实的效果说话,而不是钻监管漏洞玩“文字游戏”,相关从业人士向凤凰网时尚表示“这次377成分被监管在特证类产品使用的时候,能够促进大家对法规的重视,同时在产品的功效方面,大家更重视临床功效的意识也会增强,但对于企业来说含377成分的普通化妆品快速被监管,企业没有缓冲器,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也是必然的。”这次整顿也可谓是“大浪淘沙”还有哪些成分将会步377的后尘,我们也拭目以待。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