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凌晨四点,新加坡食市光影与肖像 | 一个国际搬家者的专栏5

2016-02-03 童言 中国三明治

破茧学员童言是一位全职妈妈,同时也是一名摄影师,在新年搬家到新加坡,她是一个国际搬家者,她开一个小专栏记下搬到新国度的故事。


文 | 童言


凌晨4点,红茶泡好,机器洗好, 咖啡馆傅老板心不在焉地读起手中的报纸。他在等待第一个顾客。 4点半,鱼摊老板准时出现。他穿着水鞋“嚯嚯嚯”地走来, 要了一杯咖啡,又“嚯嚯嚯”地走回去上货。每天, 巴刹最早开工和最晚收工的人, 都惦挂着傅老板做的热饮。他总是穿着围裙, 蹬着拖鞋, 像在家里一样自在地穿梭在空荡荡的桌子椅子间。






新加坡巴刹,除了卖菜卖鱼市集, 还有售卖熟食饮料的food centre (以下简称为食市)。 政府组建和管理的食市, 当初是为了治理街边无牌流动小贩。 而今, 对于付着便宜租金,打拼了几十年的商贩,它存在, 是生活支柱,而对住在附近的居民,是便利, 也是安慰。无论是早上4点,中午12点, 还是晚上10点, 你都可以穿着睡衣,大摇大摆地走进食市。挑好食物, 选好位置, 不到5分钟,还飘着镬气的菜肴,就被端到面前。


一家4口的晚餐,只需要大概100多人民币, 有菜有肉有饮品, 丰盛实惠。 来光顾食市,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个人的晚餐, 家里空调再大,电视再精彩, 也比不上这里,和几个酒肉朋友, 倾下偈, 吹下水, 生活总有点盼头。






5点,  Ismail已经把各种饮料码好, 放在店铺最醒目的位置。 周日,全城佣人休假,他要为今天的销售高峰做好准备。 Ismail去年才接手这门饮料生意,  雇了一个帮工, 自己摸索怎么榨果汁, 做柠檬茶。 他的头发被发蜡梳的有纹有路。上衣,是鲜红kappa, 皮带,和皮包颜色相配, 还有窄脚黑色牛仔裤, 这样讲究的派头, 是Westin酒店工作了十多年的习惯。




日与夜之间的巴刹食市,剥掉白天的兴奋, 洗去晚上的疲倦,留下的是夜未央, 天未亮的片刻恬静。 伏在暗黄灯光上的食市均匀呼吸着。 一排排摊位躲在影子里, 每个紧闭卷门后都藏着一个家族秘方。 零星地, 几个老板来到自己店铺,熬汤,切菜, 炖肉。没有催促的顾客, 不用忙着收钱上菜, 随心, 随意。 就像某个失眠人爬起来阅读, 孤独却惬意的感觉,只有自己才知道。老式收音机里传来迷迷的歌声——“我俩临别依依,怨太阳快升东,恋着今宵, 把今宵多珍重”,崔萍的声音,甜得像红茶里加的那层炼乳。 每天开市前,商贩会来到大伯公神位(相当于土地公),三拜天, 三拜地, 祈求生意兴旺, 事事顺利。



6点, 酿豆腐店的王auntie已经酿好冬菇和苦瓜。酿豆腐是新加坡人除了海南鸡饭和肉骨茶外最受欢迎的小吃。 她把秋葵一个一个去头切尾,再划出一道口子。  马鲛鱼和黄尾鱼混合而成的鱼滑,王auntie像涂抹果酱一样,抹进那个张开的口子。刚才还很严肃的秋葵顿时个个笑开了口。 “百闻不如一见”,就是她这句话,成了我4点钟起床的动力。 






三个90后模样小姑娘坐在角落玩手机。她们要了点喝的, 等着附近商场开门去排队, 看台湾偶像组合演出。她们身后, 锅碗碰撞, 开始传来阵阵饭菜香气。 下了晚班的出租车司机,一个人占了一张桌子。 他把两个生熟蛋敲开,倒在碟子里搅和成水状,加点酱油, 撒点白胡椒, 咕噜咕噜喝下去, 暖心暖肺, 正好回家睡个懒觉—— 一杯咖啡, 两个生熟蛋, 新加坡特色的国民早餐搭配。






7点, 天边发白, 城市苏醒, 食市早已张开手臂, 迎接怀着不同心事的食客。没有多少人知道,  这个正在启动的食市曾经恬静过,自恋过。那一幅幅背着太阳而生的画面, 将会与这个食市的前尘故事,一起出现在你的梦中。


早安, 亲爱的。


(完)



童言

过了30岁之后我不再过生日, 因为我数学不好。

2006年之前, 我只在两个城市生活过, 其中一个是我出生长大的城市。 2006年到2015年, 我搬离过6个不同国家:瑞典,埃及,拉托维亚,英国,日本和中国。游历了很多个城市, 和一个蓝眼睛男人结了婚, 生了两个谁也不像的娃。

写作是我擅长并热爱的几件事情之一。

2015年夏末, 我参加了破茧计划。



支持一下原创,打赏鼓励一下作者吧~


点击图片阅读童言专栏其他文章


  • 新加坡巴刹的日常肖像 | 连载4


  • 在新加坡,开火烧饭都要讲法律 | 连载3 


  • 在新加坡的最初72小时 | 连载2


  • 一个国际搬家者的新年换城记 | 连载1




/ 三明治同行者征集 /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请报名者密切关注个人邮箱,这是我们回复你的唯一方式。





中国故事记录者

创新生活方式倡导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