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末盘点:你2019年的书单都看完了吗?

永远陪伴你的阿文 华师文院 2021-03-17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读书日已走过24个年头,人们将这一优良传统继承,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与阅读有关的活动:


我国开展了多次“全民阅读活动”;德国阅读基金会开展了“送你一本故事书”阅读活动;美国在1996年将每年四月定为“全国诗月”。法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国也纷纷开展读书活动......
阅读的方式也愈加多样化,从纸质书到电子书,从平装书到口袋书,巴西更是设计出类似口袋书的Ticket Books,将卡片、书本与地铁地图结合做成小册子,进站直接刷一下书即可,等地铁的闲暇时间则可以阅读书的内容。



图源:SCIASCIA@TOPYS


但似乎越来越多的学生将阅读当作一种任务,只是单纯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真正有阅读信仰、相信阅读价值、愿意读经典的人却越来越少。自我阅读与学习任务的天平似乎失去了平衡。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寻阅读中存在的争论吧!


任务VS兴趣


小学时,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是读《千家诗》、《城南旧事》、《昆虫记》,你是否只翻了几页看看插图便丢开它们,急急忙忙去买最新一期的《漫画party》。中学时老师列出长长的书单来帮助大家拓展视野,你是否只匆匆挑几本诸如《平凡的世界》、《小王子》这类情节更生动些的小说浅浅一读便举笔“挥洒”出一篇读后感交了上去以求完成任务,那时真真让你愿意拿出精力去读的,是否都是网络上各类升级流小说与穿越类言情。于是十几年下来算一算,自己真心实意细细品读的好书才有几本呢?


 图源:搜狐网


    

图源:微博人民日报  


进入大学后,你才发现不少同学都是读书过百卷,即使不能出口成章,但也可随意引经据典,你了解之后才发现,他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沉下心认真读过那些年老师列的书单上的书罢了。你有些慌了,想开始认认真真读书了,但看看大学老师新列的书目:《诗经》《古文观止》《红与黑》......一本本皆是你平时绝不可能主动去看的书,你心里立马打了退堂鼓,但想想自己和同学们的差距,咬咬牙还是从图书馆借来了这些书。一页页地翻过去,白纸上的黑字入眼不如心,百般痛苦千般煎熬中,你总算看完了几本名著。可一合上书本,你依旧觉得脑中空空并无进益。那些书,真能算是被读过了吗?读书笔记中,摘抄上的好词好句,空洞乏味的感想,真的能代表你有所感悟吗?


读书,特别是读名著,各人读有各不同的结果。若想真正取得效果,应当抱有“因为想了解这本书才去读它”的心态,简单点说,就是因为对这本书感兴趣,所以才去读它。而现在的许多学生读书却只是因为那是老师布置下的读书任务,若是真能因为老师推荐而对某些书生出兴趣自然是极好,可惜很多人从一开始便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去读书的,书的内容他从一开始便没有兴趣去了解,或许他还并未发现自己心态上的问题,反而将问题归结在“名著过于无聊”的理由上。针对这类完任务式阅读,我们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予以解决。


突破点1.端正学习态度


既然决定了要读这本书,便该全身心沉浸在这本书里。无论最初选这本书是出于什么原因,此刻都放置一边。若你真地将书看懂了,你最初的目的自然也达成。


突破点2.选择适合自己的书


老师列出的书单自然多是好书,但好书也是有分层的,读书时便应据此循序渐进。譬如,你连《论语》都未读通,便去读《大学》,读时自然是觉得晦涩难懂,很快便失去了兴趣和耐心。而如果能了解自身层次,列出相应计划,由浅入深,自然能越读越有兴趣,收获也就更多。


突破点3.在读书中寻找乐趣


自制书签,摘抄好句,旁批感言……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身作为将不感兴趣的事变得有趣。在规定的读书笔记中,我们可以加入自己的创意,这更像是自己跟自己的一次对话,将其做成手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我们也可以跟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一次次的读书分享中,我们的兴趣会增加。


读好书是件难得的既能得到快乐又能提升自我的乐事,它本身就不应该成为一种任务,而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老师列书单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最终要读这本书并从中受益的是我们自己,消除“完任务式阅读”的心理,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图源:昵图网


盲从VS独立


图源:搜狗图片


我们如今踏入了大学校园,图书馆成为我们的常去之处,我们会接触到许多书单,在完成作业时,也会查阅许多论文,众多同学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会在自己的文章中进行大量的复制粘贴,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二手资料”是唾手可得,但它真的是完全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吗?


在2018年,一件学术论文造假事件惊动娱乐圈和学术圈,翟天临因此成为众人闲谈的对象,明星立学霸人设是属于娱乐圈的规则,但是以学术作假实属不该。翟天临学术论文重查率高达40%,这不仅是因为学校内部监察机制不严,也是个人行为的不端。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位女厅官身上:


图源:成都商报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100%雷同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背后都透露出“二手资料”利用不当的信号,随着学术问题的重视,我们是否应警惕起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知网覆盖面积的加大,我们的“二手资料”越来越多,但如何正确对待这些“二手资料”成为了大学生需要突破的难题!


许多人可能会想,论文造假只是他们个人行为,怎么能波及众人呢?但“习惯成自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论文和众多的学术书籍,面对众多的资料不免会像初高中一样自然而然地进行引用复制,虽然这在日常生活并无什么大问题,但在做学术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的却是自身观点。要想真正做好学术,提升自我修养,我们需要进行几项突破:


突破点1.认真阅读,自我重构


在完成作业的过称中,我们需要面对众多的资料,它们也许并不是完全符合自己文章主旨的,为何要瞎搬硬套呢?我们每个人的语言风格不同,理解角度也不一定相同,所以我们需要认真阅读,找出认可的观点,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在自我重构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也会对资料更加了解,不会出现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却不清楚的情况。同时我们也可真正拥有自己思想的东西。


突破点2.独立思考,由浅入深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应该跟着原作者的思路跑偏,更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进行思考,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权威,我们更应该做真实的自己,写真实的文章。“二手资料”只是衬托,不应该成为主体部分。我们需要从“二手资料”中获取营养,在阅读别人的文章中吸取经验,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层次。


胡适先生曾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我们面对“二手资料”何尝不是如此?“二手资料”只是一个媒介,我们更需它作为踏板,助力自身向上发展,而不是盲从。


读好书,做真我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类的灵魂。”阅读是最容易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的一个路径。


而在面临自我阅读与阅读任务失衡的情况下,找到平衡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在阅读任务中全身心地投入,不要仅仅将其当成任务,更应该将其当作自我修养的一部分,也许阅读任务不一定是自己想读的书,但请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更希望,每个人都能自由地阅读,在阅读中找到真我,让阅读的风帆带我们驶向憧憬的远方。


2020年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开启新的阅读之旅吧!

图源:搜狗图片
编辑:韩林妍 康海燕 徐靖雯排版:韩林妍
往期推送精选


仅三天可见的朋友圈,你看到了什么?


斯人已逝一周年,地名流芳存吾辈——记金庸先生笔下的地名


文院来稿丨周·恒


点在看,一起开启阅读之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